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汎秀也懒得跟他计较,都喝得晕晕乎乎了,再让他罚酒谢罪?还是免了这出吧!
  柴田胜家眼看着气氛稍微缓和,赶紧转移话题道:“我们一起去向前面诸位大人敬一杯酒如何?”
  说完也不等人回应,便立即起身,作出手势,示意请平手汎秀出列。
  早知柴田就是这个性子,大家也都没在意,纷纷跟着起身站在柴田身后。明智光秀、森可成紧随其后,表示要同去,接着丹羽长秀和泷川一益徐徐起身,最后佐久间不过意,也支撑着站了起来。
  一行数人,就由柴田带动,向最前排坐着的宾客致敬。
  首当其冲的是德川家康,柴田控制着脚步声,轻轻走到他面前,恭敬地鞠躬施礼,将自己碟子里的酒水一饮而尽,并且对其说道:“在下柴田胜家满饮此杯,祝德川殿武运昌隆!”
  这话令德川家康略微愣神,平手汎秀也有点惊讶。
  问题就在于这个“德川殿”的称谓。
  苗字加上“殿”的尊称来彼此称呼,这是级别平等的同僚之间的礼节。
  以柴田胜家的身份,称呼德川家康这么一个有官位的人,正规场合应该是“三河样”或者“三河殿”,私下随便一点,至少也该叫做“德川样”。
  但是叫做“德川殿”的话,就意味着柴田并未把家康当做与信长同等级的上位者,而是视为同僚来看待。
  如果这个称谓出现在正式文书里,德川家一定会以此为口实,提出抗议。但现在这个场合,要是反应太大了,反倒显得小题大做。
  终究德川的实力是远远不如织田的,真要闹腾起来,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家康心下不知有没有经过波动,但脸上却是风平浪静,只愣了片刻,立即还了一个平和的微笑,回复道:“谢柴田殿吉言。”
  就这么坦然接受了被柴田视作同僚的事情。
  下面轮到平手汎秀,他想了想,就只做动作,没有说话,示意有柴田代言就够了。
  因为,这个时候继续叫“德川殿”会显得更失礼,但改成“三河样”又会形成强烈的反衬,不如沉默。
  然后丹羽、泷川等等也有样学样,不开口说话了。
  接着柴田爽朗轻笑,对着下一个人继续致意。
  “畠山殿……”“京极殿……”“一色殿……”“北畠殿……”
  一路下来,这几人或是认命般的毫无异色,或是咬牙切齿敢怒不敢言,都与德川家康的反应不同。
  到了第二排的附属豪族,柴田对他们的称谓干脆变成了“水野兄”,“革岛老弟”这样粗俗的口语,动作也开始不太讲究。言辞中似乎把这些人干脆就视为了身份较低的后辈。
  这批人虽然有点势力,各自在自己家里,也自称为“某某守”或者“某某大辅”之类,但其实都没有正儿八经的官位职役在身,所以找不到理由要求外人保持恭敬。他们面对柴田这种做法,是有气不能出。
  代替浅井长政前来的浅井政元,干脆被拍着肩膀叫到“政元啊,日后天下还是要看你们这些年轻人才是!”却也只能强笑着忍耐。
  这时候,平手汎秀才想明白,今天柴田的举动大概不是偶然忘记礼节,而是出自信长授意才对。
  否则,他明明刚才还冷静劝说佐久间和平手来着,怎么一转眼就如此粗犷豪放地对待外人了呢?
  只能解释为——
  借助座次和称谓这两个问题,信长分明是在表达他的政治态度!
  而这个任务,还真是其他人都无法完成的,交给柴田,却正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还好浅井长政本人没来,是派弟弟做名代的。否则以他的性子,要是被叫做“浅井老弟”,不得当场跟柴田打起来?
  唔,也不知道都不带刀的情况下,这两个猛将徒手搏斗,谁更厉害一点……


第八十四章 辨若悬河(上)
  伴随着酒香味,能乐的歌声,以及杂乱但又没超出限度的喧闹,渐渐到了入夜的时间。
  在夜幕当中,也只有织田信长和他身边的劝修寺晴秀、伊势贞兴还安然坐在最前排的席位上观赏表演,离得远的地方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信长这个人,倒是真心喜欢能乐,不是做做样子的。但下面的人就未必了。再者除了前三排,后面的小人物就算有兴趣,隔得太远其实也看不出清楚。
  六百个受邀的人,其中三分之二都不够资格单独出现在信长面前。剩下二百个人里面,又有三分之二不够资格说上两句话。
  在场的大部分“民意代表”们,都是些领地不超过一两万石的豪族,既没有三千以上规模的兵力,又没有至少从五位下的官身,根本走不通最上层的关系,能在织田的重臣那里勾搭上线就很不错了。
  所以这些人,就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尝试看能不能获得一位“贵人”的善意。当然,就算是没有这方面野心,出于礼貌也需要有所表示。
  在平手汎秀的指挥下,也有十余人有机会参加今日的盛会。他们过来拉关系的时候,汎秀就好心充当了一下介绍人的角色。
  当然几个织田与力是不用介绍的。
  和泉的国人前来敬酒,汎秀就会对同僚们说出几句“这是真锅五郎右卫门,才具不凡。”“这位是淡轮新兵卫,擅长水军。”之类不咸不淡的话。这些人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回复。
  唯有寺田安大夫出现的时候,汎秀才稍微不那么吝惜口舌:“此乃寺田安大夫,颇有几分勇力。我能安稳入岸和田城,此人是有大功的。”
  多出来的几个字,就让柴田、丹羽等人点头示意,抿了一小口酒作为对寺田的回应,并且对他的名字长相产生了一点微弱的印象。
  但这一点微弱的印象,对于这些几千石的小豪族来说,已经是了不得的恩惠了。寺田安大夫连忙下拜,做出感激涕零状。
  而三好降将的待遇又不同。
  大名鼎鼎的岩成友通就不用说了,虽然他放跑三好政康的事情有些微妙,以至于没得到信长的直接奖励,但反过来也未遭惩罚,所以奉行依然将其列入宾客名单。柴田、丹羽也很郑重地看待他,都直起身子,陪他满饮了一碟。
  另外的人,汎秀也给出了很严肃的介绍:
  “左边这位是出身丹波上香西家的香西长信,他昔日曾是三好的侍大将。其父乃细川四天王之一的香西越后守元成。”
  “右边乃是出身界町的松山重治,以前是三好修理(长庆)的侧近奉行,也在合战中当过安宅摄津(冬康)的副将。”
  根本也不需要多余的誉美之词,只需要说出确切的履历,便足以让织田重臣们另眼相看。
  香西长信的父亲是上代幕府管领细川晴元麾下最出色的家臣,其本人能当上侍大将,多少有点武力。松山重治一个界町出身的普通平民,最终却在军政两方面都爬到了很高的位置,可见更是不凡。
  唯有佐久间会对后者的出身付之鄙夷,但其他人却不会犯这种错误。
  同样,在同僚们的介绍下,平手汎秀也见了不少类似的人物。山名四天王之一的田结庄是义,被丹羽长秀劝降归附;六角家老,“两藤”之一的进藤贤盛,现属佐久间信盛与力;再加上暂归柴田指挥的蒲生贤秀。
  不知不觉间,已经有许多一国一郡内知名的人物,来攀附到织田家这颗大树上生存,甚至都攀不上大树的主干,而是只能与旁支拉近关系。这无疑是让大家都很自豪的事情。
  森可成甚至感慨说:“当年山城(斋藤道三)遇难,我还以为要变成无地浪人,幸得主公收留任用,奋战十余年,乃有今日。此后即使为织田战殁,也已无怨了!”
  一般人说这种话,一定会被理解为无耻浮夸的阿谀奉承,但同样的词语,在森可成这种拙言的人嘴里蹦出来,却让人觉得真挚感人。
  不是他的动作、神态有多传神,而是因为他以前几乎从来不会说这种场面话。
  佐久间信盛似乎也受到感染,做出诚恳的姿态道了歉意。平手汎秀当然也不介意陪着演一出“将相和”的戏码。
  这又让大家表面上的感情促进了一点,酒宴的时间也更延长了一点。
  ……
  平手汎秀与众多新朋旧友道别,回到卧室洗漱一番,换了身厚实衣服,清理掉身上的酒味,时间已经是丑时三刻(凌晨2点到2点半)了。
  别的人大多已经休息了,但他的行程还没有完。
  信长口头上同意了“派遣浅井西征”的方案,但也仅仅是口头同意而已。这位大爷向来都是只管控大局,懒得纠结细节的,所以方案的具体实施,还是要靠汎秀自己去推动。
  最关键的,还是要彻底说服幕府和浅井两方。
  足利义昭本人是不可能来着乱糟糟闹哄哄的大宴会的,浅井长政不肯对织田完全屈服,也没亲自前来。但两边的代理人都已经到位的。
  汎秀让人点起灯,在夜路下悄悄走了半刻钟的功夫,钻进一个小而典雅的寺庙偏殿里。
  已经有人在等待了,左边是熟人,幕府政所执事伊势贞兴。右边也不陌生,浅井长政的弟弟,作为名代的浅井政元。
  三个人都完整参加过了白天的宴会活动,直到现在一直没有休息的时间。但两个坐着的人都展示出一种打了鸡血般的兴奋,只有汎秀毫不掩饰自己的疲惫姿态。
  “劳驾久等了!连累二位要承受如此寒夜,实在过意不去。”平手汎秀打着招呼,轻轻躬身施礼,随后立即入席端坐。
  “如果等待的是平手监物,不管到多晚,幕府都会很有耐心。”伊势贞兴微笑客套了一句,暗示了双方良好的关系。
  “事关我浅井存亡兴废,刀山火海也非去不可,岂顾得上区区寒夜?”浅井政元脸崩得很紧,话也不太友善,不知与宴会上的遭遇有无关系。
  不过汎秀并没在意,依然是一副散漫慵懒的作派,似乎是智珠在握,胸有成竹。
  事先他已经了解到,浅井政元此人,作为发言力很高的一门众,在前段时间的争端中并不属于敌视织田亲近朝仓的那一边,而是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
  大部分人都反感织田,那么此人的中立其实就可理解为是一种隐藏的友善。
  赤尾清纲把话传回去之后,浅井长政派了这么一个人过来,就说明倾向于接受这个方案,只是要找个台阶下。


第八十五章 辨若悬河(下)
  “攻略播磨,自然是存续和兴旺之道,怎么会和败亡废弛联系起来呢?刀山火海更是不可能的了。”针对政元的用词,伊势贞兴立即站出来为汎秀帮腔。
  对此浅井政元毫不为之所动,完全没给这个政所执事面子,反而直言反驳道:“若是成功攻略,确实存续兴旺。但播磨国的众多敌人,不是我等在此夸夸其谈,就能谈笑间击败的。”
  “你这人可真是——”伊势贞兴佯作发怒,差点要把“不识好歹”这句话说出来,幸亏被平手汎秀挥手阻止了一下,才堪堪挺住嘴。
  但他还是不解气,又换了口气讽刺道:“情愿领这出征任务的人,可是很多的。本来按地域,这该是池田(胜正)、别所(长治)、伊丹(亲兴)、和田(惟政)诸位的事情。若不是平手监物大人替浅井说项……哼哼……”
  然后浅井政元仍旧是冷冷地回应了一句:“池田、别所已败,徒然损兵折将,毫无收获。伊丹、和田还不如他们,恐怕根本不敢去。”
  “你……”
  伊势贞兴这时真有点恼怒了,可是对方说的是实话,无法反驳。
  大家都不是傻子,播磨的实际情况如何,明眼人都是知道的。
  前任守护赤松晴政确实很无能,但其子赤松义佑可不是省油的灯。
  几年前,晴政被义佑逐出,投靠了家臣宇野政秀。宇野政秀靠着这块招牌的号召力,勉强与赤松义佑对抗。但一年前晴政身死,失去了名分的宇野家渐渐不敌。适逢织田上洛,幕府中兴,宇野政秀就派人到京都,求义昭、信长为他做主。而赤松义佑则联合掌握备前美作的浦上宗景,一齐加紧攻打,想要在中央介入之前解决问题。
  义昭、信长对此作出的反应是,写信给毛利家,请他们牵制浦上,同时派摄津和东播磨国人联军西征。然而,以池田、别所为首的二万讨伐军,仅在初时进展顺利,后期却困在置盐城下,久围不克,反遭逆袭。
  从此之后,出兵播磨的事情便偃旗息鼓了。
  浅井政元提出此事,示意西征乃是苦差而非美事,令人无从辩驳。赤松义佑能以少胜多,用诱敌之计击败讨伐军,就说明他绝不是容易拿捏的软柿子。
  伊势贞兴毕竟年轻,当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他作为(自认为)幕府里最清醒的重臣,是下定心思要维持与织田的友好关系了,显得比汎秀还要积极。但是积极归积极,外交场面他并不擅长。
  而平手汎秀照常不慌不忙。因为他从浅井政元身上读出来的并不是拒绝,而是讨价还价的态度。所谓嫌货者才是买货人这句话,在某些场合是十分有道理的。
  所以他毫不动神,反而笑道:“浅井家这些年来多次击败庞大的六角家,其赫赫英姿,天下闻名,岂是池田、别所等辈能比拟的呢?”
  这顶高帽子给浅井政元抛了个难题。如果顺势自夸,那么就跟先前的推脱之语矛盾。但出言否认,等于自堕威风,同样予人口实。
  于是浅井政元思酌了半天,才缓缓答道:“平手监物大人谬赞了,我们浅井家在守卫北近江时万众一心,个个以一当十,不惧任何人。但若是与本土无关的战事,恐怕力有未逮。”
  他这话算不上说得很高明,但是好歹也解释得通,表达了软硬都不吃的态度。
  但平手汎秀经验何等丰富,立刻听出对方口中的疏漏,进而回应到:“政元大人话中的决心,我是听出来了。然而您称北近江为浅井的本土,恐怕不妥。”
  “敢问这有何不妥之处?”
  “那便请您回答,浅井究竟是担任了国司的官位,还是守护的职役呢?”
  浅井政元顿时哑口无言。
  从理论上讲,至少需要是朝廷任命的“国守”,或者幕府任命的“守护”(守护代也能将就),才是正儿八经的地方官,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某国是自家本领。其他人在取得正式名分之前,就只能算巧取豪夺,非正式占有。
  比如德川家康统一三河国之后,就献上金钱,得到三河守的官职,这才名正言顺地让领内的上下咸尽信服。
  但浅井家向来没有相关人脉,又缺乏足够金钱来撬开门路,所以名分方面是非常弱势的。之所以热心协助上洛,也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孰料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各有想法,这两人做了一番利益交换之后,浅井基本上被忽略了。
  故而浅井政元听了这番话,心中是自卑和气愤交加。自卑是对他们家的地位,而气愤则针对织田的霸道。
  平手汎秀眼看火候差不多了,没再继续刺激,而是换了副友善的面孔安慰道:“若是能够平定播磨一国,守护职役,则非浅井家莫属。届时播磨才是贵家的本领。”
  这个对症下药的诱饵,果然让浅井政元乖乖上钩。
  “公方大人是这个意思吗?播磨守护不是赤松家世袭吗?”他没对汎秀的话做出反驳,却忙着确定事情真伪。
  “当然。”伊势贞兴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前守护左京大人(赤松晴政)已死,其子义佑忤逆不孝,放逐生父,加之又对抗幕府,实在天怒人怨,公方大人已经明确剥夺了他继承守护职役的权力。”
  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心虚。自织田扶植足利义昭上洛以来,附近大名纷纷做出臣服姿态,公然表示抵抗的除了三好、六角,就属这赤松义佑最显眼了,信长和幕府都对他没什么好印象,只是因为抽不出人手,才暂时没加以处理。
  “倘若以此为条件的话……”浅井政元皱眉作沉思状,话说了半截就停下来。他心下已有几分意动,但并不坚决。
  而平手汎秀却趁机出言补充道:“幕府的恩义,您已经体会到了。除此之外,我也可尽一点绵薄之力。倘若贵家下定决心出征,我就以五百文一石的价格,每月从海路提供最多两千石粮食。”
  浅井政元闻言又是一动。
  按刚才所说的数字,就能以低廉的价格,得到一万三千人的补给,克服远征中最大的一个障碍。这比浅井自己运粮要划算得多。
  而相反汎秀那边,却要承担许多损失了。五百文一石,这是尾张、南近江等产粮地的价格,和泉一向是七八百文的。
  如果许诺都兑现的话,那么看起来,确实是足利和织田两方都有很大的诚意,来解决浅井家的问题。
  至少以浅井政元的眼光,一时是看不出什么不对头的地方。
  浅井政元又犹豫了大半天功夫,最终是轻轻点点头,说到:“在下人微言轻,无法直接给出什么答复,但我会被原话带给吾兄,请他做决断。”
  然后他就向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