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国贼(巨火)-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上返回洛阳,重整朝纲,至此圣上和朝臣们彻底绝望了,终于想起青州和琅琊朝贡大臣们的苦苦谏言。”

“再联想子鉴将军七年来对皇上的忠心耿耿,对朝廷的恭敬供奉,懊悔之下失声痛哭,就连年少的圣上也哭着说,他无颜面对赤胆忠心的皇叔啊!”

刘晔擦去泪水抬起头,痛心疾首地埋怨道:“两年来,我兄子鉴多次请求朝臣和圣上暂时移驾青州,等咱们找准机会控制洛阳,将已成废墟的洛阳修葺之后再回去,可大家宁愿活在董贼淫威之下,却没人愿意接受我兄长的好意,深恐我兄长图谋大家什么,这下大家如愿了,致使两次拯救圣上之最佳机会白白丧失!”

“董卓死后,晚辈和兄长再次派遣密使前往长安苦苦请求,可大家就是不愿来青州,拯救圣上脱离苦海的最后机会也因此失去!”

“眼下,李傕和郭汜已丧心病狂,重兵云集于长安内外,堵死进入关中之水陆要道,还将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们逼得死的死、逃的逃,哪怕我青州想进贡也到不了长安,更别谈什么出兵救驾了……”

“从青州到关中,千里迢迢,没有十万雄兵,没有一年的粮草储备和全民动员,根本就打不进长安城啊!”

赵岐万分颓丧,似是忽然老了十岁,双目赤红满脸凄忏,任由刘晔和马日磾搀扶他出门登上马车,驶出临淄西门依然没有从懊悔和悲痛中走出来。

第一七一章是非对错(下)

两个时辰后,刘晔的车队在五百戍卫的护卫下,来到邹平城南的于兹山下。

已接到通知的公孙沛等候在自家新建的四合院前,看到刘晔将须发紊乱、满脸皱纹的赵岐扶出车厢,连忙上前以学生之礼拜见,最后与昔日同僚和老朋友马日磾四手紧握,泪眼相对,泣不成声。

赵岐看到公孙沛的那一刻,便明白刘晔的良苦用心。

如今大汉天下,只有饱经磨难、洞察世事的公孙沛,才能劝说和对朝中众臣深感失望的刘存回心转意,也只有实力强大时刻铭记先帝恩情的皇室宗亲刘存,才会惦念先帝留下的唯一血脉,将年少的皇帝和朝中文武救出苦海。

刘存赶到邹平于兹山下已是次日黄昏,他没有急着与赵岐等人相见,而是先去拜见搬回故土的公孙老夫人,与公孙沛两个牙牙学语的儿女逗笑好长时间,这才跟随肃立门外等候已久的刘晔走向前堂,与赵岐和马日磾见面。

刘存还没来得及搀扶年迈的赵岐坐下,赵岐已从怀里掏出明黄暗金卷轴,一边打开,一边高呼刘存接旨。

对于张岐这种迂腐做派,刘存心里恼火不已,可在众目睽睽之下还是得恭恭敬敬地跪下,匍匐在地,高呼下臣接旨。

赵岐对刘存的恭敬非常满意,他脚也不抖了,腰也不弯了,昂起皓首容光焕发,抑扬顿挫地宣读圣谕:“敕封冀州牧刘存为车骑将军,授金印紫绶,恩准开府设衙。仪同三公。钦此!”

刘存谢恩完毕。双手接过圣旨,看了又看感慨不已。

本朝车骑将军的地位和权力,仅次于不常设的大将军及骠骑将军,位于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比肩上卿,掌管征伐背叛,四方平乱,如遇战争则有封官授将、统军出征之特权。

如今看来。朝臣们为了身家性命和家族利益,开始愿意与他刘存分享权利了。

刘存飞速扫视一眼,发现公孙沛神色依然,国渊、刘晔和刚刚赶来不久的管宁等人脸上全是欣喜之色,不由得对这些依然忠于大汉王朝的麾下谋士们叹了口气,端起面前的酒杯,独自喝下一大口。

酒是寻常的琅琊醇酒,菜是青州寻常小康之家的菜式,赵岐和马日磾却吃得津津有味,似乎是在享受山珍海味一样。

酒至半酣。刘存已经吃饱喝足,端起杯茶水笑眯眯望向红光满面的赵岐:“老爷子。这两年就数您老骂我最多……记得先帝在世那年的深秋,我第一次上朝,朝会刚结束,您老就揪着我问青州新政为何不得人心?还记得吗?”

满堂闻言一片愕然,赵岐则是哈哈大笑,笑完对刘存说道:“虽然青州新政独辟蹊径,开历代变法之先河,仅仅数年便使得青州百业兴旺,万民安乐,令人惊叹也令人深思,但到今天为止,老朽还是不赞成青州新政中的诸多条款……”

“你对世家大族太过苛刻,这一点很不好,王莽之败就是前车之鉴,难道你真不愿吸取教训,改弦易辙?”

刘存笑道:“如今青州是子扬当政,让子扬去头疼吧。”

赵岐心中一凛,深恐刘存就此推卸责任,不愿去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皇帝和朝中重臣,当即着急地问道:“那你干些什么?难道要去和袁本初争夺冀州?”

刘存满脸的遗憾:“我可不敢与袁本初撕破脸,否则朝中支持袁氏门阀的文武大臣们定会联合起来对付我……”

“我本想守着个渤海郡算了,可尚未抬腿就有人四处散布谣言,说我刘存居心叵测,妄想自立为王,吞并天下,幸亏有苍慈先生那样光明磊落的大才担任渤海太守,我这个名义上的冀州牧日子才好过一些。”

“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干脆把冀州牧的虚职,让给袁本初算了,省得他一天到晚暗中算计我。”

众人大吃一惊,从来没见过刘存说话这么直接,看样子刘存对朝中文武大臣真的很生气了。

年逾五旬的马日磾紧张不已:“子鉴,我等深知对不起你,可这么些年,朝中同僚不都是谨遵先帝遗诏,没有对青州新政有过任何干涉吗?”

“正如你前年奏章所请,圣上和朝中文武均默认青州为新政试行区,而且已形成共识:十年内绝不干涉青州政务。”

“我等私下里时常对青州新政成功之处进行总结对比,打算天下安定之后,将青州的成功之处推行天下,以尽快恢复民生,恢复国力!”

“子鉴啊,之前许多朝臣对你诸多误解,现在不是慢慢转变了吗?若是你还有别的想法,不妨直言,只要我等能够做到,一定尽力去做!”

“此言当真?”刘存很不给面子地问道。

马日磾霍然站起:“千真万确!我马某敢以人格担保!”

赵岐缓缓站起,满脸期望地凝视刘存:“子鉴,虽然老朽在新政上与你尚存分歧,但老朽钦佩你的高洁品德,纵观数年来你刘子鉴所作所为,便知你为的不是自己和妻儿老小,你确实心怀朝廷、心系万民啊!”

“子鉴,今天当着这么多人,老朽想表明自己的态度,你是社稷的栋梁,是我大汉王朝的中流砥柱,不管将来你施行何等新政,只要还忠于我大汉朝廷,忠于圣上,我赵岐连同我赵氏一族,都会竭尽全力支持你!”

刘存连忙走过去,将激动得全身发抖的赵岐搀扶住,请他和身边的马日磾一同坐下,随后一屁股坐在两人面前,隔着低矮的食案,郑重问道:“如果我请求二位前辈与朝中同僚,一同说服袁本初让出冀州。不知二位前辈是否愿意?”

赵岐和马日磾一听。面面相觑非常为难。

如今的朝政明面上是掌控在西凉军大将李傕、郭汜之手。其实大部分诏令与大汉朝廷各级官吏与十三州的刺史任命,依然被朝中貌似韬光养晦的重臣们牢牢把握着。

之前任命刘存为冀州牧,完全是韩馥自杀后朝中大臣平衡各方利益的权衡之计,是不想让袁绍担负骂名而行的无奈之举,加上董卓急于看到刘存和袁绍为争夺冀州相互厮杀,一力举荐刘存为冀州牧,所以朝中文武才闭上眼睛一致通过。

其中还有个文武百官心知肚明却不愿说出口的计谋,那就是任命刘存为有名无实的冀州牧。就能把百业兴旺人口众多的青州,交到同是皇亲性格温婉、忠于皇帝易于控制的刘晔手里。

只需要耐心等待一年半载,新晋青州牧刘晔顺利接管青州所有权利,顶着个冀州牧头衔却没有任何地盘的刘存自然就好摆弄了,到时候再封他个并州牧或者雍州牧,远远调离富裕的青州,冀州牧自然就会落到朝中重臣和天下世家门阀支持的袁绍手里。

因此,对于刘存的要求,心怀愧疚的赵岐和马日禅无言以对,哪怕两人答应刘存。朝中支持袁绍的朝臣们也不会答应。

可眼前刘存这副认真的样子,绝对不是开玩笑。更不是喝醉了说胡话,公孙沛、国渊和管宁等人眼见事关重大,都知趣地保持沉默。

堂中非常安静,把侍立周围的亲卫和丫鬟们吓得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动一动,连喘气都不敢大声。

心中愤怒的刘存很好地控制了情绪,他赖洋洋地向后一靠,双手撑地不住摇头:“我知道,我这个冀州牧是朝中重臣为平衡各方匆匆任命的,可不管怎么说,这是堂堂正正地通过朝仪、再经皇上诏书任命并公之天下的事实……”

“但是如今呢,出自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依然罔顾皇命,蔑视朝纲,肆无忌惮占据大半个冀州,屡屡挑动战火,四处征伐,置朝廷与皇上的诏令于不顾,更没有半点儿拯救皇帝、拯救朝廷脱离苦海的意思,却没有受到朝廷文武百官的任何非议,诸位不觉得匪夷所思吗?”

张岐和马日禅哑口无言,边上众人沮丧不已,刘存不等别人开口,继续懒洋洋地说道:“我也厌倦了尔虞我诈的仕途宦海,干脆回家抱孩子算了,平时没事喝喝酒,种上两亩地,制作些陶瓷器皿打发时光,再把家中后院扩建一下,也有个像样点的地方娱妻弄子,说不定抽空去夷洲散散心,看我儿子刘振的淡水城修成什么样了。”

不明就里的刘晔激动地走向刘存:“兄长不能走,要是你撒手不管,战乱不堪万民涂炭的冀州怎么办?还有豫州和兖州越来越复杂的时局,谁敢保证袁术和曹操他们不打起来?另外就是幽州,公孙瓒和刘虞大人已势同水火,要是你一走,普天之下谁还谁能节制他们?我青州新政又如何推行天下?”

“是啊主公!此事太过重大,不能匆促决定啊!”

管宁大声说出自己的意见:“属下知道主公心中苦闷,可主公想过没有?一旦主公置之不理,天下格局必将迅速糜烂,各地诸侯失去约束定会割据一方,争先恐后自立为王,我大汉江山必将分崩离析,届时主公无论身在何处,如何对得起先帝的在天之灵?”

刘存连连摆手:“除了回避,我还能做些什么?袁本初会放弃占领他垂涎已久的冀州吗?既然袁本初势在必得,又有朝中诸多文武大臣和各地豪强支持他,我就不能和他撕破脸打起来。”

“与其这么干耗着,还不如我把冀州牧的位置让给他,青州也能因此获得安宁,省得他年复一年将成千上万流离失所嗷嗷待哺的流民,源源不断地驱入青州。”

公孙沛对刘存撒泼似的发泄暗笑不已,但当着钦差的面,他必须维护主公刘存的面子和利益,因此毫不犹豫站起来,向刘存深施一礼,似模似样地加上一把火:“属下同样深感有心无力,愿意跟随主公一起归隐。”

刘存开心地笑了:“好!有先生和我在一起,相信不会寂寞了,哈哈!”

第一七二章瞒天过海(上)

气氛尴尬的酒宴匆匆结束。

随着刘存和刘晔双双告辞离去,满怀愧疚的钦差张岐和马日禅留在公孙沛家中歇息。洗漱完毕,两人再次拉住公孙沛彻夜长谈,暗暗下定决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说动刘存出兵救驾,否则大汉天下真的要分崩离析了。

大汉一旦倾覆,战乱必将遍布天下,届时所有的世家门阀都难以自我保存。

在公孙沛的斡旋下,刘存于第三日下午陪同张岐和马日禅,参观了尚未竣工的济南新城,接着在当晚隆重的酒宴结束后,率领麾下心腹文武十二人,正式与张岐和马日禅举行开诚布公的商议。

经过激烈的争论和讨价还价,全权代表皇帝和朝中各势力的张岐和马日禅反复权衡,最后不得不答应刘存的先决条件,并当众郑重承诺:

十年之内,朝廷和皇帝不干涉青州新政的推行,不干涉青州各级官吏的任命,确保刘晔的“青州牧”、刘存的“车骑将军”和“冀州牧”地位,对刘存与袁绍之间可能出现的纷争,采取不予干涉的中立态度。

作为交换条件,刘存代表麾下文武庄重承诺:尽快协调中原地区各路诸侯的利益,年底之前,派遣不低于万人的军队、五万民夫和工匠,进驻形同废墟、满目荒凉的洛阳,用五年时间重建洛阳皇都,迎回圣上和朝廷。

初平三年九月二十八,被刘存和公孙沛等人反复灌输满脑子救驾计划的赵岐和马日磾,带上刘存和刘晔的奏章。满怀希望地赶到高唐登船。随同青州的朝贡船队。逆河而上,返回长安。

次日上午,琅琊军主帅王杞、接替徐盛担任琅琊军副帅的颜慎、将领乐进和翟越等人在刘存等心腹文武的送别下,带上琅琊军新的防御调整与军队扩编计划,风风火火赶回琅琊国与各自防区。

青州军的大本营里依然一片忙碌,组建近三年的军令署发挥出巨大效能,刘存与公孙沛、沮授、赵溶和新晋青州军主帅太史慈、新任青州军副帅徐盛等心腹一同站在巨幅地图前方,就军队各部防务的进一步调整展开讨论。

刘存靠近首次参加核心军事会议的沮授。低声征求他的意见:“公与先生对青州军的调防有何意见?”

沉思中的沮授微微一震,深有感触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主公和伯焘先生的各项计策,通过诸位的讨论补充已经非常周到,没有什么好补充的!”

“之前属下不知道青州军和琅琊军是各自独立的两路大军,也和外间所有人一样,以为青州军就是琅琊军,总兵力最多不超过十万,没想到真正的兵力竟高达十九万之巨。”

“得知这一情况后,属下一直在想,若是主公也和袁氏兄弟那样不顾道义、不计毁誉。全力以赴争夺冀州和兖州,此时此刻。我大汉天下又将是何等局面?”

刘存一针见血地说道:“如果真这么干,兖州和冀州应该在一年前就被我拿下,但此举必将招致各方反对,对我青州新政心存怨念的朝中文武定会蛊惑圣上,从法统和道义上对我青州展开猛攻,诏行天下控诉我刘存的百般罪行,再以皇帝亲笔诏书的方式,撤销我刘存和青州各级官员职务,另行委任世家豪门子弟担任青州各级官员,从政治上分裂青州,进而瓜分青州新政的累累硕果。”

“先生知道,周边的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刘虞,甚至徐州陶谦,都不愿看到我青州富裕强大,如果我刘存一个不慎行差踏错,他们定会暂时放下彼此间的怨恨与纷争,以奉旨讨贼为口号,如同当年对付董卓那样联合起来,攻打我青州军队,瓜分我青州军和琅琊军控制的地盘。”

“我刘存也会变成第二个董卓,由名满天下的忠臣,迅速变成万民唾弃的奸贼,哪怕最终打赢这场大战,青、冀、兖、徐四州必定落得个生灵涂炭、人口锐减的残酷结局,正在恢复元气的北方诸多异族,就会倾巢南下烧杀掠夺,我大汉也就真的完了!”

沮授感慨万千:“是啊、是啊!好在主公睿智,诸位先生和将军们高瞻远瞩,否则真有可能出现这样无可挽回的悲惨结局啊!”

刘存点点头:“如今情况又不同了……之所以不愿意放弃冀州,是因为我已被朝廷、被皇上任命为冀州牧,出兵冀州名正言顺。”

“只有拿下冀州,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青州的繁荣稳定,才能将惠及万民倍受拥戴的青州新政继续推行下去!”

“但是,在正式出兵冀州之前,咱们必须解除青州和琅琊王国西面的隐患,因此,还请先生拾遗补缺,看看系列计策是否会引发周边各大势力的连锁反应?”

沮授发现公孙沛等人都望向自己,便坦然说出自己的看法:“南面有琅琊国中尉王杞将军坐镇开阳王城,有颜慎、乐进、翟越等大将率四个师共六万狼牙将士驻守南武阳、泉城和蒙阴一线,再有徐州糜氏兄弟相互呼应,可以说稳如泰山了!”

“哪怕真有什么战事发生,也会是沉不住气的袁术或者曹操攻打富裕的徐州,对我青州没有直接威胁。”

众人纷纷点头,显然与沮授持相同看法。

沮授指向泰山郡的西面门户巨平城:“属下对管亥将军调离之后,率部接防巨平的张饶将军不甚熟悉,只知道他曾是青州黄巾主帅,既然主公命张饶将军率青州军第五师一万五千将士,镇守巨平这个四战之地,显然对张饶将军的才能非常器重,再有秦义将军的青州军第三师驻扎北面的卢县,与巨平遥相呼应,短时间内不会有何危险。”

“公与是担心兖州的曹操?”公孙沛毫无顾忌地问道。

沮授微微点头:“是啊,曹孟德是个雄心勃勃的枭雄!数年来韬光养晦勤修内政,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借鉴青州新政革除积弊,特别是这一年多来,他陆续将荀彧、戏志才、郭嘉等十余名享誉中原的才俊招至麾下,手中兵马也由年初的四万余人猛增至八万余众,接下来肯定要对外扩张谋求壮大,其兵锋所指,不是南面的豫州,就是东南面富庶繁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