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国贼(巨火)-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决完铸币流通的大事,刘存向大家提出城阳郡的政府机构设置问题,以及除琅琊、东安、东莞之外几个县的人事问题。

刘存的意思很明确,琅琊、东安、东莞保持不变,其余各县必须尽快换上自己人,派驻自己的军队,否则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有可能付之东流。

王杞非常轻松惬意,统辖全郡十一县军队的郡都尉一职非他莫属,两个左右都尉一个定为纪维,另一个由他提名,刘存对王杞无比信任,也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牵扯精力。

王杞很好地把握了刘存的心思,刘存话音刚落,他便举荐首席幕僚公孙沛为郡丞。

此议立刻获得大家的赞成,公孙沛曾做过京官,虽然只是郎官,但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满腹韬略,完全有资格坐上郡丞之位。深沉自信的公孙沛当仁不让,随即举荐韩漾担任刘存的少府史,为刘存管理钱袋子和琅琊钱行。

公孙沛的举荐同样获得众人通过,因为在座没有一个人算账比韩漾快,没一个人比韩漾精明狡诈,更没有韩漾一边微笑一边斤斤计较的本事。

***********

ps:求推荐票、求收藏!拜谢!

第五十章招兵买马(下)

接下来的官员推选很不顺利,刘存器重的赵溶需要镇守东莞,东莞在全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宁愿暂时委屈赵溶,也不举荐他。

能力超群的糜竺为了两家的利益,必须死死钉在徐州,而且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在徐州刺史府里当个有权有势的从事,以他和刘存的关系,更不会在意区区一个郡的官位。

重实干的霍坚不愿为官,只愿意在刘存的太守府里,挂个录事掾史的虚职,以方便他管理发展迅速的各大工坊和筑城。

田牧见状有样学样,只要求在太守府里挂个少府丞的职务,他除了负责全郡农田水利的方针政策和马场之外,还担任“琅琊工商学院”山长,而山长职务才是他最看重的,长期以来,他多次陪同刘存视察各地,受到刘存的影响很大,对农工商各业饱受的歧视同样深感不愤,更痛惜各行各业人才奇缺的现状,所以他立下志愿,此生定要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人才,将自己的一身学识和经验传授下去。

刘晔刚当上琅琊令,而且舍不得离开名声越来越大的琅琊书院,刘存只能让他继续呆在琅琊令位置上,如今的琅琊制度清晰,政通人和,农工商百业已经走上快速发展轨道,哪怕刘晔来个黄老的无为而治,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反而能够营造出更为繁荣自由的气氛。

糜竺提议刘存到国君刘玺那里挖几个人才,但刘存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国君如今的日子不好过,剩下的一城四县正在重整政务之中,刘存不但不能挖他的墙角,反而要尽力帮助他。

手中人才太少,无法决断之下刘存只好暂时搁置长史、功曹史、五官掾、督邮等职位的推举,郡府属官如主记事掾史、奏事掾史、主奏议事、门下督贼曹、门下贼曹、门下议曹史等等中低级官吏人选,只能慢慢寻找了。

最后,刘存采纳刘晔的提议,打算去琅琊书院请郑玄、邴原、国渊、管宁等人出山,如果他们不愿为官,就请他们推荐适合人才。

次日一早,聚集珠山的人员络绎离去,幕僚们手上都有繁重的事务,王杞刚完成五千新兵的征募,匆匆带上小将徐盛和程骥回去主持训练,田牧带领数十官兵将两百多匹辽东骏马赶往小珠山马场,糜竺带着刘存的重托,跟随自家两艘大船乘北风返回东海。

刘存送走众人,立即前往码头检阅水军官兵,并下达奖赏令:一、远航辽东归来的五百官兵一次性奖励三个月军饷,晋升航行中指挥得当数次排除险情的军候李勉为水军副尉;二、驻守基地坚持训练的两千水军官兵,一次性奖励两个月军饷。

赶往琅琊书院的路上,刘晔对刘存的军饷制度非常不解,于是好奇地问道:“兄长,为何给士卒发放如此高的军饷?大汉各郡县虽有极少数郡县实行募兵制,但都是因平叛、讨伐等突发情况实施的临时措施,士卒粮饷很低,事毕随即解散,大多数士卒都是按朝廷制度,征集正卒、更卒和戌卒充任,管吃饱肚子和一身军服即可,不需要承担巨额军费开支。如今城阳郡复置,兄长为一郡之长,用兵之时只需一纸诏令即可征兵数万,何必长期供养这么多士卒?”

“贤弟觉得咱们琅琊官兵战斗力和军纪如何?”刘存反问。

刘晔想了想:“精锐之师!”

刘存再问:“贤弟觉得琅琊县的民众负担如何?”

“非常轻,兄长连口算、更钱、车马税等等都减免了,只收取田亩税、盐铁税和工商税,民众如释重负,必然衷心拥戴。”

刘晔实话实说,他越来越佩服刘存的施政理念,经过一年的艰苦发展,琅琊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是半年的工商税收入,就抵得上以往五年的全县税收总和,因此刘晔有本钱实施惠民政策,还能大兴土木,改善琅琊县的道路、城池、河流和海港码头。

刘存这才慢慢解释:“贤弟,这就是我养兵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扰民,才能练出一支稳定的强军,至于军费的增加,将会从田亩的不断增加、工商业的不断发展中获得弥补,虽然现在还做不到,还需要我不停地从自己腰包里掏钱供养军队,但只需给我五年时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贤弟只需细细思考一下琅琊县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就会明白我的想法。”

刘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任由骏马不断前行,显然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到了夏河城,刘存不急于去琅琊书院,他让刘晔把自己的意思带给郑玄等人,让他们有个考虑的时间,到晚上刘存再去郑玄的小院拜访更合适一些。

刘存在十余侍卫的陪伴下来到县衙门口,询问门前衙役,便打马前往琅琊港,很快找到正在规划码头货仓用地的郭棠。

郭棠看到刘存站在不远的土坎上朝自己笑,心中一凛,立即将事情交给随同小吏,快步走到刘存身边拱手致礼:“大人怎么还有空来这地方?”

刘存笑了笑,直截了当地说道:“延芳兄,有两个职务需要仰仗你的大才,一个是东武县令,一个是还没建立的太守府主记事掾史,随你挑。”

郭棠呆呆望着刘存,鼻子不争气地发酸了,在热泪掉下之前,他后退一大步,抬起双手缓缓跪下:“郭棠任凭主公驱使!”

“驱个屁!谁跟谁啊?”

刘存一把拽起双眼蓄泪的郭棠:“你比我还大三岁呢,哭什么啊?区区一个县令就能把你感动成这样?好了!这两天去和子扬打个招呼,把手头事务交接好,后天上午随我南下开阳拜见国君,然后一同返回东武上任,若是你有看得上的人,就带去当你的助手吧。”

郭棠重重点头:“属下记住了,谢主公!”

刘存走出几步,再次转过身来:“延芳,河东老家还有谁在?”

郭棠连忙回答:“属下父母和两个弟妹均在家乡河东郡安邑县郊。”

刘存想了想:“如果令尊令堂舍得故土,就派一队军士把两老和弟妹接过来吧,河东乃帝都洛阳之工商要地,数百年来以盛产盐铁享誉华夏,同样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我妄言几句:这天下恐怕要乱了,不管是京畿三辅,还是河东河西,都会成为各路人马征伐的焦点地区,趁现在天下还算太平,早点决断吧,别担心你的俸禄养不起一家人。”

刘存说完就走,郭棠凝望刘存上马远去的背影,两行热泪终于滑下晒得黝黑的脸庞。

第五十一章求贤(上)

ps:那个……很难启齿,不过本书的收藏确实很惨淡,请大家看书的时候顺便收藏一下吧!笔者自认这本书是认真写的,遣词造句颇费心思,故事也追求尽量真实合理,估计码一章相当于别人码两三章了!求收藏!求推荐!

***************

琅琊的冬季似乎越来越冷,虽然没下雪,但入夜之后,碧湖畔的石板小径两旁已经能看到霜冻。

郑玄居住的庭院是座两进式独立院落,进入大门是个占地半亩的花园,说是花园其实不如说是院子,除了石径两旁栽种的几株梅花之外,只有一座小亭和一块本来硕大的生根石,听说郑玄非常喜欢这块高四丈方圆五丈的天然巨石,所以他就看中了这座院子,并在巨石下栽种一丛竹子。

晚饭过后,刘存来到院门外下马,郑玄的得意门生管宁含笑迎出,手里提着个精巧的六角宫灯,非常随意地将刘存领进去,像对待来访的普通士子一样,没有任何刻意的迎奉。

进入燃起炭火的温暖正堂,气氛大不一样,用鱼膏蜂蜡等物制作的琅琊蜡烛点燃了十几支,七名蜚声天下的名士围着中央的炭火整齐跪坐,主位上的郑玄正与身边一个中年名士低声交谈,似乎没看到刘存进来,坐在郑玄另一边的邴原看到刘存,停止与刘晔的谈话,问候一句“子鉴来了”,便指向刘晔下首空出的一张织垫。

众目睽睽之下,刘存拱拱手走到织垫旁坐下,接过一名年轻士子递上的热茶随口说声谢谢,喝下两口放下杯子,望着冒出茵茵热气的茶杯低声叹道:“要是换成酒就好了。”

邴原不悦地望向刘存:“子鉴没吃饭?”

“吃了,但心里有事没吃好,想到今晚要面对我大汉天下最为博学最为高洁的一群大儒,小子连酒都不敢碰,谁知刚进来的时候,竟然闻到满堂飘散阵阵琅琊美酒的发酵味道,这才发现自己太在意了,也亏大了。”刘存如实回答。

众人哄然大笑,郑玄咧开嘴笑得不行,觉得刘存还是那么的坦率有趣,于是非常和气地询问刘存:“子鉴要不要再喝点补上?”

刘存左右看看,发现每人面前的精巧矮几上只有茶杯和一些苹果、红枣等小吃,想了想还是谢绝了,那副左顾右盼的沮丧样子,再次让大家笑成一片。

笑声慢慢停下,五十八岁的郑玄终于向刘存介绍身边名士:“子鉴,这位是陈留名士,申屠蟠申屠子龙先生,刚到我们书院。”

刘存望向脸膛方正隆鼻虎目还留着一部美髯的申屠蟠,连忙站起致礼:“公孙伯焘先生时常和在下谈起申屠先生的铮铮傲骨和诸多轶事,在下心中一直期盼能见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申屠先生,今日托郑师之福,终于如愿以偿了。”

众人大为惊讶,想起刘存身后那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心腹幕僚公孙沛,立刻就释然了。

年近五十的申屠蟠很吃惊,客气地站起非常正式地回个礼,深邃明亮的双眼一直盯着笑容诚恳的刘存,好一会才大声赞道:“传言刘子鉴仁德宽厚,满腹锦绣,为人坦诚豁达,做事只重实效而不拘小节,今日一见,方知此言不虚啊!”

“先生客气了,先生请坐,您不坐,在下也不敢坐。”刘存一直保持着双手致礼的恭敬动作,最后一句话出口,再次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申屠蟠不禁莞尔,拱拱手大方地坐下。

邴原收起笑脸,故意询问刚坐下的刘存:“子鉴今夜前来有何指教?”

刘存望一眼身边含笑不语的刘晔,无奈地苦笑道:“给我刘存十个胆子,也不敢到荟萃天下英杰的琅琊书院来指教,哪怕小心翼翼说句话,也得先再三考虑后果,反复权衡会不会被天下士子的吐沫淹死。”

众人哄堂大笑,笑声中充满自豪和满足,对面的国渊边笑边说没想到子鉴如此风趣,众人连声附和,郑玄的爱徒郗虑笑说刘存不但风趣也很狡猾,再次引发阵阵笑声。

等众人笑够了,郑玄才轻咳一声:“在此,先恭祝子鉴高升郡守,可喜可贺啊!上午子扬将事情原委都和我们说了,大家都为子鉴感到高兴,因为子鉴,咱们琅琊书院才有了保障,师生们才能致力学问,不至于被朝廷和地方那些权贵们喝来唤去,能够心无旁骛潜心研习,所以,大家都感激子鉴,真心为子鉴的晋升由衷高兴。”

众人满脸愉悦频频点头,郑玄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身为学监的邴原还特意向刘存拱手致谢。

郑玄接着说道:“子鉴的来意大家都明白了,心中颇多遗憾,子鉴知道,要不是你建起这座大汉首屈一指的琅琊书院,要不是琅琊国君、糜子仲和子扬为我等上下斡旋,顺利避过一次次烦扰,老朽等人恐怕早已经被朝廷重臣三番几次下达的征辟令折磨惨了,今天大家还能相聚在堪称人间净土的琅琊台下,轻轻松松地专注学问把酒论道,还得感谢子鉴啊!只是,老朽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只想和同道一起,尽快整理收集回来的历代文献,修补古今典籍,为子孙后代留下些东西,所以,只能对子鉴说声抱歉了!”

刘存早有思想准备,闻言还是深感失落,不舍地拱手作揖,表示尊重郑玄的选择,然后转向身后肃立的学子:“请师兄给我拿瓶酒来。”

年轻的学子立刻望向老师郑玄,看到郑玄点点头才敢去拿酒,很快用托盘送到刘存面前的矮几上。

众人感兴趣地看着沮丧的刘存,刘存斟满杯酒,忽然抬起头:“看什么?难道不知道我的心受伤了吗?”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刘存却不管不顾连喝三杯才停下,不熟悉刘存的申屠蟠看得眼都直了。刘晔主动移到刘存身边坐下,一面给刘存倒酒,一面低声解释。

郑玄颇感歉意,转身与邴原低声交谈几句,两人招招手把弟子管宁和国渊叫到身边,四个人交谈一刻钟之久才结束。

邴原等待两个弟子回去坐下,才对刘存笑道:

“子鉴,我们受了你不少好处,要是让你空手回去,心里也过意不去,传出去天下人可能会有很多误会,只好把管宁和国渊借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五十二章求贤(下)

刘存大喜过望,一跃而起两步走到中间,先向含笑不语的管宁和国渊拱拱手,随即转向邴原和郑玄深深鞠躬:“谢谢两位老师!刘存此刻心中的感激无以言喻,干脆借此机会,把埋藏心底的话都说出来!”

刘存直起腰板,满眼真诚地环视一圈:“刘存知道自己的斤两,外界所有的夸奖并不是刘存应该获得的,刘存只是凭借微薄的能力,和一群志同道合者做了些有益于父老乡亲的事情,当不起那么多的赞誉,我刘存出身贫寒,毫无根基,为了做官才不遗余力地开办工坊赈济灾民,才不计毁誉专注于很多人看不起的农工商百业,并开办了至今仍然被诸多文人骚客**名士嗤之以鼻的琅琊农工商学院,但这一切刘存认为值得,因为只有做了官,才能光明正大地探寻利国利民之道,官越大,做起事情来就越方便,至少没人再去官府告我包藏祸心,或者要聚众谋反。”

在座众人慢慢坐直身子,望向刘存的目光越来越严肃,郑玄和邴原相视一笑微微点头,转向惊讶的申屠蟠低声说了句话,申屠蟠更为惊讶,随即一脸郑重地凝神倾听。

刘存略微停顿整理好思绪,继续慷慨直言:“我大汉如今是怎么一种境况,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可我想得最多的不是追究原因,每当看到源源不断云集琅琊的灾民,我就心疼,没时间去追究其根源,如何能让数以万计的父老乡亲不饿死,才是最迫切的!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个梦想,希望能够成为对国家民族有所贡献的人,希望自己短暂的一生,不会恍恍惚惚一事无成地虚度,希望临终之际,能够自豪地对自己的子孙说:看看,你老子的一辈子精彩吧?”

众人一片愕然,一时难以适应刘存跳跃性的思维,慢慢回味却又深受感动。

刘存深吸口气缓缓呼出:“近两年来,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不少事情,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每当看到一片片新开垦的田地长出秧苗,看到一个个工坊造出更为方便实用的工具和器物,看到一群群流民守在田地间眼里有了希望,我就知道自己作对了,并为之深受鼓舞,后来,在仁慈博爱心怀万民的国君眷顾下,我幸运地以茂才资格当上琅琊县令,终于找到一条实现梦想之路!”

说到这,刘存走到管宁和国渊面前:“二位曾赞扬我所做的一切是在救国救民,说实话我不敢当,如果把救国救民这个词换成利国利民,我会更高兴,这就是我的梦想,而如今,有了两位的慷慨襄助,我坚信心中的梦想从此插上了翅膀!幼安兄、子尼兄,谢谢二位对刘存的信任,刘存现在还很弱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能给予二位城阳郡长史和功曹史职务,拜托了!”

深受感动的管宁和国渊连忙爬起来,抬手弯腰恭恭敬敬地回礼。

郑玄对刘存的安排非常满意,轻捋下颚长须欣慰不已,邴原悄悄靠近郑玄,低声说出心中的感受:“此子不得了,来日不可限量啊!”

郑玄点点头:“还记得子扬抄录的刘子鉴醉后吟唱吗?”

邴原禁不住露出笑容,摇头晃脑地低吟起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目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是白丁……可惜!刘子扬说他唱到这就醉倒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