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奸雄-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洛阳城。

紫微宫,御书房。

靠山王早已离开帝都,说是回封地东莱郡养老著书。

杨天子得知南方有变。找来商谈的人,乃归来的骠骑大将军杨素。

再者。

杨素曾经负责过南方的那一片儿。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作为谈论对象。

“咳咳咳……。”

杨素面色蜡黄,形容枯槁。一副要死要死的德行。

天子杨俭揉揉眉心,什么也没说,只将手中的情报,递给杨素看。

杨素打眼儿一瞧,顿时请罪道:“此乃臣之罪过!”

帝国灭掉南梁后,坐镇南方的是他杨素。现在突然间冒出个纠集八万多人马的孟不凡,别管孟不凡那八万人马,是不是他杨素被调走后拉起来的,起码态度得摆出来。不能推脱责任。

杨天子幽幽一叹,道:“与处道无关!事情已经发生,你意如何?”

杨素沉吟着,说道:“孟不凡此獠,臣与他交过手。打仗不行,蛊惑人心却是有一套。”

杨天子面无表情,道:“我要的是办法!”

杨素抿抿嘴唇儿,道:“调集兵马……来不及啊!臣……臣身体若是好,定然立刻南下。但……咳咳咳……”

撕心裂肺的一番咳嗽,杨素俨然说不出话来。

杨天子着人给杨素端碗茶汤,道:“我知处道忠勇盖世,情形危急。你切勿推脱,直说无妨。”

长舒几口气,杨素道:“臣有三策。供君选择。”

杨天子伸伸手:“说!”

杨素咳嗽着,道:“上策。调集豫州、扬州、交州、蜀州,四州之兵。以雷霆之势,扑灭孟不凡,震慑群贼!此法注重一个快字,若拖沓半分,只恐南方四州大事不妙!中策,择一上将,兵出豫州。如臣记得不错,南阳侯伍昭目前囤于南阳新野,可以新野县为跳板,讨伐贼人!此法格外考验统帅者的能力,只恐满朝大将,不过五指之数有能力做到。下策,静观其变,遣一使者进行招安……弊端太大,变数太多,会助长贼人气焰不说,难保生出其他变故。”

“当当……当当……。”

敲打桌案,杨天子陷入深思。

半晌。

杨天子问道:“你说择一大将,统帅豫州兵马,弹压叛乱,当朝只有寥寥数人能够做到?说说都有谁!”

杨素咳嗽着,艰难的说道:“首推者自然是靠山王!下数来,一字并肩北平王算一个,韩卫骑算一个,臣算一个,再有……”

杨天子挑着眉毛,道:“说!”

杨素叹道:“再有就是汉王殿下,有那个能力啦!”

末了,杨素补充一句:“南宫兴云不英年早逝,同样是一个。”

杨骠骑说的都是废话,主要目的是将现今已被封为汉王的杨武显现出来。

靠山王杨云飞早已身在东莱,千里之遥,鞭长莫及。

北平王罗艺哪里会离开幽州封地?

卫骑大将军韩擒虎跟吐蕃人、羌人打的不亦乐乎,根本抽不开身。

杨素感觉半截身子埋土里,就差给棺材板儿上钉钉子,经不起折腾。

哪个都不能应对眼下急事,汉王杨武是不二选择。

“豫州的州府寿春,屯有精锐兵马三万众……”,杨天子话说半截儿,深深的看了眼杨素,说道:“你觉得高尚书,怎么样?”

高尚书。

兵部尚书,高颖。

杨素心中一惊,却是忘记高颖同样手段不差,踟蹰着,言道:“高尚书不失为好人选,然,久疏战阵呐!”

杨天子嘴角略有上扬,不搭理杨素,直吩咐道:“拟诏!着兵部尚书高颖为钦差,加封后将军,统帅豫州兵马,剿灭贼乱!着汉王杨武为副将,辅佐高颖平定乱局!叫他们立刻出发,不准耽误片刻!将虎符交由高尚书。”转头过来,杨天子问道:“处道,你以为如何?”

杨素低头,不敢对视,道:“陛下英明神武!咳咳咳……臣,病体多恙,恐惊扰圣驾……”

杨天子道:“处道是帝国的栋梁,好好调养调养身体,朕等着你好起来呢!去吧!”

“臣,告退!”

杨素离开御书房,手脚一片冰凉。

【帝王心术,深不可测啊!】

杨素心生感慨。

第二百八十九章变个人

(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求点赞、求小红包!求订阅啊啊啊!有能力的筒子,支持下正版呗?)

……

“疯了!真是疯了!”

兰馨儿已经磨咕一路,哪怕已经将要到达襄阳城前,依旧如是。处/女/膜都快让她叽歪没了……骑马嘛!

不怪兰馨儿不理解,实在是吴凡的决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带着区区五百兵马,其中一百还是跟南阳侯伍昭借的,吴凡就敢直奔襄阳城,宣称要剿灭叛乱!

兰馨儿有自己的情报渠道,她不是没打听过,襄阳城眼下已经乱成一锅粥!

甚至。

粥都没有襄阳乱!

荆州牧被刺身亡。

荆州别驾是个叛徒卧底。

荆州世家因利益问题,半数归顺复反。

整个荆州的官员系统早已崩塌,到达无可挽回的地步。

燕国暗卫四处出击,将府兵将领刺杀的一个不留。

响应南梁皇室起兵的人,率领家丁部曲全力攻伐。

趁机捞好处的,更是豺狼般凶狠。

襄阳城处于暴走阶段,秩序溃乱。

用来迷惑视听,数天前出现在南郡的韩越,正赶来。

孟不凡大军自洞庭、鄱阳二湖东进,业已到达江夏,三日内必到。

情况危如累卵。

种种不利因素下,旁人避之不及,吴凡可倒好。一无调令、二无实力,非得上赶着往里凑。

不是疯了。是什么?

吴凡知道,不止是兰馨儿。其他人一样心中嘀咕颇多,但他坚持自己的行动。

缘何?

四个字。

有利可图!

至少吴凡自己是如此看的。

骑在狮子骢马上,吴凡内着金丝软甲,外穿滚线黑袍,挂玄铁狻猊兽面铠,戴嵌玉宝石荆棘冠。腰脊上是十四势刀匣子,马鞍斜插震天弓狼牙箭,手中握着一杆凤嘴紫金刀。走在最前端,面无表情。自有一番威严,叫人好生赞叹。

吴凡身后,左边有范增,中间是兰馨儿,右边为曼宁。

接着。

雄阔海、黄汉升、魏文通、英布、石宝、马武。

六员大将,一字排开。

雄阔海是吴凡暂借来用的,燕国暗卫的强悍,使得吴某人必须小心谨慎一些。

襄阳城近在眼前。

当今天下,能够与襄阳比一比谁更繁华的城市。唯有帝都洛阳城。无论是从前的帝都长安,亦或是更名为北平城的易京,都不能与襄阳一较长短。

只是。

那洞开的城门,慌忙逃窜的百姓。让人知晓,襄阳城眼前不是很安宁。

吴凡勒住战马,长刀高举。停下队伍。

转身过来,吴凡的目光掠过众人。平淡却铿锵的说道:“再次重复一遍,想滚蛋的。早点滚蛋,不要坏了我的大事儿!”,话音一顿,吴某人接着说道:“不想滚蛋的,跟随我,建功,立业!多余的话,我不想再多说,可你们要记住三件事情,第一,服从命令!第二,服从命令!第三,坚决服从命令!一刻钟,自行考虑!”

话音落下。

有的士卒不禁问道:“真的可以走?”

吴凡点头,似笑非笑道:“随便走!”

另有人问:“我……我的奴籍?”

吴凡挑挑眉毛:“想得到,就要有付出!你当我是在做好人好事儿的吗?”

踟蹰中,依旧有人准备出走。

吴凡伸伸手指。

“嗖!”

黄忠搭弓捻箭,一羽夺命。

众人噤若寒蝉。

吴凡嗤笑一声,道:“看到了吧?按帝国律例,逃奴、逃兵,人人得而诛之!”

士卒明白了,吴凡之前说的话,不过是空话、套话、废话,他压根儿没有让人离开的意思!

“曼公公?”

吴凡叫了一声。

小太监曼宁打马上前,等待着吴凡的后话儿。

从某个时候开始,小太监曼宁已然发现,今非昔比的吴凡,决不能够如从前般随意对待啦。

吴凡抿抿嘴唇儿,言道:“襄阳城我没来过,之后的一切,要多多仰仗你!”

小太监曼宁那是笑靥如花,翘着兰花指,道:“咱家自然听从命令!”

“好!”

“出发!”

长刀一挥,吴凡单刀匹马的率先奔向襄阳北城关。

襄阳城的乱,是多种多样的乱,最大的原因在于……趁火打劫。

劣根性。

人的本质。

北城关处,有人设了哨卡,收过路费、人头税。

急于逃脱战火的百姓,免不得被剥削,甚至于一些良家姑娘,都会因此失去贞/洁。

“大人,行行好,放我们走吧!”

“真的没钱啦!”

“不要啊!放开我!你们这些禽/兽……”

嘈杂的声音,有求饶、有哭泣、有悲伤、有愤慨……

然而。

依旧不能打动铁石心肠、见钱眼开的人。

“没钱?没钱还他娘的想走?”

“告诉你们!不给钱,谁也别出去!你个腌臜货,剁了他的手,敢碰老子!”

一个穿着盔甲的壮汉,大声的叫骂不断。在他身边,放着几口大箱子,箱子中,满是金银财帛。另有百十余人者,为虎作伥,耀武扬威。

城关口堆满了人,全是拖家带口的百姓。

没人敢造次。

刀枪无眼,何况是武装起来的流/氓恶棍。

“轰隆隆……!”

雷鸣声,忽然作响。

那穿着盔甲的壮汉仰头看看,日头大亮。并没阴天下雨。

“骑兵!是骑兵!三爷!三爷!”

手下的小喽啰,惊恐的指着。

那三爷瞳孔一缩。言道:“把拒马都给我摆上!快!快!快!”

数十人立刻去将两侧的拒马推过来。

“轰隆隆……。”

骑兵依旧不停,朦胧烟尘从上了吊桥才算散尽。

当前一人。英武了得,俊朗非凡,直冲过来。

“唰!!!”

一抹刀锋闪过。

“咔嚓!”

相距数丈远,一排拒马木被劈飞。

骑兵速度减下来,于城关口,彻底停下。

吴凡眯着眼,左右顾盼,刀锋放在眼前之人的肩膀上,和蔼的问道:“谁的部下?嗯?”

那三爷早已被惊呆。此刻刀口架在脖子上,逼近死亡的气息,令他清醒过来,两股战战,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老远儿就看到你在这里……维持秩序,做得好啊!”,吴凡脸上挂着笑意,啧啧道:“把你手下的兵,都聚过来!明白么?”

吴凡稍微一用力。一抹鲜血自那三爷的脖子上流淌不息。

那三爷大叫不已:“都过来!都过来啊!”

差不多有一百五六十人,全踟蹰着聚过来。

吴凡挥挥手,身后兵马将人围起来。

叹口气,吴凡道:“最可恨的就是你们这种渣滓!太可恨了!全杀掉。一个不留!”

“啊……啊啊……”

“饶命!饶命啊!”

短短一炷香时间,城关口,血流成河。

吴凡甩甩刀锋上的血迹。整合队伍,打马进关。

城内百姓。自动分开道路。

“那些箱子里的金银财帛,谁被勒索了。自己可以取回去。挣点钱不容易,我,体谅你们。”,吴凡声音平缓,让人倍感压力:“吾乃帝国钦差、冠军侯吴守正!闻襄阳城乱,率领大军五万前来弹压,转眼及至。诸位乡亲父老,无需惊慌,城中叛乱,很快可以被剿灭、平定!”

说罢。

吴凡直奔城中,不多说一句。

“冠军侯?吴守正?哪个吴守正?”

“莫不是那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吴守正?”

“听说月前的武举上,此人力压群雄!”

“不止,不止!我家有个洛阳的亲戚上元节后来串门儿,说过他!据说他是开国的吴国公后人,靠山王的弟子,曦月长公主的驸马爷,今年才不过十八岁!当今天子封他做骠姚校尉,看好他成为霍骠骑那样的骠骑大将军呐!瞧瞧他刚才的身手……”

“那咱还回去不?”

城关口云集的逃难百姓,议论纷纷。

倒是被恶霸流/氓敲诈的钱财,放在那里,始终无人敢动。

所谓窥管见豹。

刚进入襄阳城,便看到身着兵甲的无赖,居然敢堵在城门收钱。吴凡心中明白,襄阳城里头的乱,要远比他想象中的更加糜烂。

吴凡默默无言。

兰馨儿却忍不住道:“明公,先咱抽身尚且来得及,您……能不能不要一意孤行呀!”

吴凡偏头斜睨,道:“你若不愿,滚蛋!”

兰馨儿被那冷冷地一瞥,吓的心中一颤,不敢再言语。

吴凡道:“曼公公,我要先收拢兵马,给我带路!”

“喏!”

小太监曼宁立刻有回应。

好似变了个人,吴凡的威势,叫人心惊,莫敢不从。

荆州是天下之腹、四通八达的枢纽,更是南梁影响最深的地方,无论是它的富庶、亦或是它的不确定因素,都足够让大隋重视。既然重视,作为荆州的州府,襄阳城内自然会囤积重兵。整个襄阳城,足有守军三万众,由帝国镇南将军张贺统领。

能够坐到帝国仅有的十二名三品武将,镇南将军张贺绝不是庸碌之辈。可惜的是,连骠骑大将军杨素都能刺伤、导致其再不复从前勇武的燕国暗卫,不是吃素的,张贺遇刺身亡,驾鹤西去。不仅仅是张贺,只要能叫得上号的守军将领,除却投诚的,基本全遇害。

失去武力的威慑,乃是襄阳乱局的根本症结所在。

吴凡来了,最先要做的,就是将枪杆子拿回来!

哪怕是……

硬抢!

第二百九十章天助我

(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求点赞、求小红包!求订阅啊啊啊!有能力的筒子,支持下正版呗?另:没头脑筒子,你的大龙套,拿好哟!)

……

荆州从来不是帝国的荆州,是世家的荆州。

一如天下从不是帝国的天下,是世家的天下。

士族门阀的强大,从古至今的延续不灭。

纵然有所更替,也无非是几家兴旺、几家破落,更替着来罢。

荆州。

是天下的一个缩影。

蒯家。

作为从汉朝延续至今的大家族,经历过五百余年风吹雨打的蒯氏,名望十足。

可惜的是,往昔的光辉只能作为谈资,办不了实事儿。

三代家门不幸,足以将任何一个大家族的底蕴,败得精光。

蒯立出身于一个这样的家族,自然需要背负起兴旺家族的任务。若他跟父辈、祖辈一样的烂泥扶不上墙就算,只是他自负才华,平生了事端。

“侯爷!侯爷!侯爷!!!”

外头的呼唤声,打断蒯府书房中人的叙话。

“吱嘎——!”

门扉开启。

时年三十六七岁的蒯立,正值年富力强,其人容貌威仪,蓄须三寸,浓眉大眼,颇有豪士之风。

望着门外已经披坚执锐的侍从,蒯立示以询问眼神儿。

侍从抱拳拱手,言道:“城北冲进来一支兵马,为首者据说是冠军侯吴守正!”

蒯立皱起眉头。道:“吴守正?他带了多少人马?”

侍从道:“五百左右!”

蒯立没听清楚似的:“多少?”

侍从重复道:“五百左右!”,他顿了下。看主人家的诡异神色,补充一句:“那冠军侯吴守正进城后。马不停蹄,直奔城西大营而去!”

“哼!”

蒯立嗤笑一声,不以为意的挥手,让侍从退下。

转身回屋,蒯立顺手关上门,抱拳道:“让公主殿下见笑啦,五百人马……大惊小怪!”

书房中另有一人,是位姑娘。

她身穿白色纱裙,腰间用水蓝丝软烟罗系成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墨色的秀发上轻轻挽起斜插着一支薇灵簪。肌肤晶莹如玉,面庞未施粉黛,一双大眼睛眨啊眨,好似会说话。唯一的缺点,大概是她很矮,不过五尺身高,没长大的娃娃一样。偏偏这个娃娃,有着妩媚的面庞,丰腴的身姿……

公主。非大隋公主,亦不是南梁的公主,是北燕的公主。

封号安馨。

闺名李唯。

乳名暖暖。

一个本肩负使命,欲和亲吐蕃。却又命运多舛,没嫁过去就克死了吐蕃王子的公主。

当然。

安馨公主嫁不嫁过去没什么意义,她到达吐蕃高原。不适应气候,于凉州暂作等待的那段时间里头……燕国。成为历史。

现如今的安馨公主,被燕国暗卫视为主人。依旧非同小可。

“吴守正?”,安馨公主凝眉思考一下,言道:“此人,不简单!侯爷莫要轻视他才好!”

蒯立是蒯家现在的主事人,曾经作为南梁的户部侍郎,并非什么侯爷。说起来,当初大隋破灭南梁时,正是包括蒯立在内的某些人不忠南梁,才导致梁国那么快速的灭亡。大隋灭梁,论功行赏时,故意忽略他们那些卖主求荣之人。于是乎,使得似蒯立这等人心生不满,在孟不凡、萧铣的笼络下,一手促成眼下襄阳城的乱局。归纳来说,孟不凡、萧铣只是给了蒯立一个南郡侯的名号、一个希望,蒯立还给他们一个惊喜。

蒯立有几把刷子,但为人有点眼高过顶的意思:“轻视?一个市井腌臜之辈,无非是仗着把子力气罢!区区五百兵马,他竟敢横冲直撞进来?呵呵呵……襄阳城内的三万守军,不听话的将领,早已被公主殿下除掉,剩下的,都是我们安插进去或收买过的听话的人……他翻腾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