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扬)-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隽自然是没有意见,道:“那好,我也来摘。”说动手就动手,走到一株辣椒前,摘下一个红透了的辣椒,赞道:“滟儿种的辣椒肯定不同。”

“哪有不同,还不是一样。”全皇后娇声谦道,一句谦逊的话没有说完,马上变成了惊奇之言,问道:“皇上,你怎么了?怎么老抽自己的嘴巴?”

李隽现在的举动不要说全皇后惊奇,就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惊奇无已,他提起右手狠狠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很是自责地道:“看你还敢不敢馋嘴了,你再馋我再抽你两下。”右手又提起来了,慌得全皇后忙把他的手拉住,娇嗔道:“皇上,你看你,怎么无缘无故地抽自己的嘴巴?”

无缘无故抽自己的嘴巴这种事居然出现在李隽这个理智人身上,任谁都难以置信。要不是李隽是九五之之尊,不能嬉戏的话,全皇后肯定是摸着他的额头嗔道:“皇上,你是不是发烧了?额头不烫,你犯哪门子的傻?”

李隽接下来的话让全皇后更是惊奇,李隽对紧跟而来的侍卫队长段干木道:“干木,你马上去找两个勤恳、经验丰富的农夫来看好这辣椒。还有,马上调一队侍卫来,把这里守好了,没有我的旨意,谁也不许摘一个辣椒。”

不就一点辣椒嘛,请两个农夫看管还可以理解,那就是李隽想多吃点,或许是心疼全皇后。可是他居然大动干戈到出动侍卫来看管,就有点难以让人理解了,全皇后一下子懵了,问道:“皇上,你这是干什么?”

“滟儿,你可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无数的将士,无数的百姓都因你这一举动而受益,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李隽以一句足以把任何人都弄迷糊的话来回答全皇后。

全皇后先是一愣,接着就是卟哧一声笑,道:“皇上,你又来逗人家开心。不过呢,人家听了还是很高兴。皇上吃好了,有心思处理政务,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她还真是能理解,居然这样诠释李隽的话。

小小的辣椒居然有如此重大的作用,任谁也想不到,要全皇后相信自然是不可能。

“滟儿,不是。辣椒对于我们即将开始的四川作战有很大的作用,我正为这事伤脑筋,没想到居然给你解决了。”李隽非常舒心地说,拉着全皇后的玉手道:“滟儿,来,我们一起来摘。要摘红了的,摘下来晒干,就会派上大用场。”

于是乎,天下至尊的皇帝和母仪天下的皇后弯着身子在地里摘辣椒了。

太阳刚刚从天边露出一点脸面,太阳公公把他的温暖撒向人间,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宁波港口,停泊了无数的船只,这些船只不是渔船,而是战舰。除了原先的战舰外,又从福州和广州赶来了一批,这些战船自然是刚刚造好的新战船,到现在为止,郑静和手中的海军已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大型的无敌战舰已经有十二艘,这种战舰一共五层,可以载好几百人、好几百匹马,其运载能力实在是惊人。

中华民族的智慧实在是让人赞叹无已,在广州就有一个叫周山的造船大师,是他设计了这种新型战舰。当然,能够造出这种新型战舰,还得力于蒸气机和机床的出现,要不然也造不出来。这种战舰的动力仍然是由蒸汽机提供,不是一台蒸汽机,而是一组蒸汽机。航速更快,运载量更大,持续作战能力更强。

只是这种战舰才投入生产不久,产量有限,动员了广州和福州所有的造船能力也才赶出十二艘,要是时间长了,南宋海军大量装备这种新型战舰的话,南宋海军将会无敌于天下。

这批战舰也是从广州和福州赶来,李隽仔细参观了一通,很是吃惊地说:“要是这种船出现在海外,肯定是震惊列国的大事。”确如李隽所言,在当时,能够造出这样大型战舰的国家除了南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巨无霸似的战舰出现在海外,还不把那些外国吓坏。

其实,李隽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这是现代航母的宋代版本”,虽然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样巨型的战舰除了用“航母”一词来形容,李隽还找不到第二个词。

最让李隽赞不绝口的是船上的火力系统,每层就有五十门火炮,左右两侧各有二十五门火炮,一共两百门火炮。只装了两百门火炮,而不是两百五十门,那是周山考虑到两百门火炮已经足够应付局面了,要是再多五十门的话就是浪费,最上面一层才没有装。

参观完了的李隽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这是无敌战舰。”如此强大的火力系统,在当时必然是无敌的,李隽这话很得将士们的赞同,于是乎这种战舰就有了新名字“无敌战舰”。

光是这十二艘无敌战舰就有两千四百门火炮,要是提供火力支援的话,还有什么摆不平的,郑静和才底气十足地要求给张珏提供支援。高达趁机揩油,他也满口应承下来。

岸上,一队一队全副武装的宋军排得整整齐齐,正在登船。

李隽和廖胜功他们给张珏和柳河子送行,道:“君玉,柳将军,你们此去身负朝庭重任,一定要多尽心力,我,朝庭,华夏老百姓都在翘首以盼你们的捷报。”

自从蒙古推行大迂回战略以来,四川一直不安定,已经十几年了,李隽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要是四川安定了,富饶的成都平原给南宋提供的帮助有多大,柳河子和张珏自然是非常清楚,完全就是又一个江南,于将来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柳河子和张珏信心十足地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死而后已!”

“你们一定要保重,朝庭需要你们,华夏百姓需要你们,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李隽叮嘱道。

战场上,箭矢横飞,难免不出点差错,受伤是难免的,更有可能命殒沙场,李隽如此关心真让张珏和柳河子感动,道:“谢皇上。”

李隽从段干木端的托盘里拿起两杯酒,一杯递给张珏,另一杯递给柳河子。走到二人身后的出征将领跟前,从段干木带领的侍卫端的托盘里端起酒杯递给众将,一人一杯。每人都有了,再端起一杯,道:“将士们:你们就要奔赴四川前线,你们要勇猛杀敌,朕、朝庭、老百姓都在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将士们,饮了这杯酒,就请启程吧。”

端托盘这事,本来该太监来做,李隽对这些娘娘的太监有点厌恶,除非不得不用太监外都叫侍卫出力了。

“谢皇上!”众将谢恩后一饮而尽,把酒杯放在侍卫手里的托盘上,转身上船。

李庭芝和廖胜功他们都是一饮而尽,互道珍重。

李隽一饮而尽,把酒杯放好,从段干木手里取过一个包裹递给张珏道:“君玉,这里面是皇后种的辣椒,你带上,或许用得着。你们出征在即,辣椒还没来得及晒干,到了船上,再晒晒。”

“谢皇上!谢娘娘!”张珏虽不知道辣椒为何物,有什么用,接了过来。对于张珏来说,李隽这样明智的人断不会把没用的物事给他,肯定有大用处。

果如张珏所料,李隽接下来的话让他是又开心又惋惜,李隽道:“这辣椒很辛辣,是很好的调味品。我给你,不是要你吃,是要你用辣椒来治瘴气。四川西部,云南地区瘴气很厉害,要是将士们中了瘴气的话可以熬水给他们喝,也可以嚼着吃。”

四川西部和云南地区的瘴气那可是非常有名,张珏这个川中名将自然是知道,没想到李隽心细如发竟然考虑到了这事,不得不从心里佩服,喜滋滋的道:“谢皇上。”出征云南,必然要和瘴气打交道,有了辣椒,自然是好办事了。

可惜的是,张珏高兴得太早了点,李隽接下来的话让他刚刚提起的兴致大为降低,李隽说的是:“只可惜,辣椒不多,只有这么一点点。余下的,我都留作种子了,到来年种上一大片,就会多得多了。”

张珏恨不得马上就挥师云南,辣椒自然是越多越好,没想到李隽太也打击人了,很是惋惜,实情如此,也是无可如何。

要不是全皇后为了李隽的口腹之欲把辣椒种植了,连这点都没有,惋惜又有什么用。

李隽自然是明白他的心情,道:“我估计等到出兵四川西部和云南时已经是秋后了,瘴气已经没那么厉害了。你要抓住时机出击,尽可能减少瘴气的影响。”

“皇上请放心,臣明白!”张珏是名将,一点就透之人,自然明白李隽的意思,没有治疗瘴气的法子的话,尽可能灵活处理,少些伤亡。

辣椒能治瘴气这是不争的事实,红军长征到了四川西部有不少战士中了瘴气,没有药物医治。伟大领袖了解到当地老百姓用辣椒熬水治瘴后,立即下令收集辣椒,熬辣椒水解瘴毒,红军能够顺利走出四川西部,辣椒功不可没。

后来,红军过雪山,穿越草地都带着辣椒。正是在辣椒的帮助下,红军才完成了爬雪山过草地这些惊人之举,可以想象一下要是没有辣椒,后果可能会严重得多。

我把以吃辣椒出名的地方在地图上标了一下,惊奇地发现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和湖南这些地方都有瘴气。我一直在想,辣椒最初从南美洲传一江南之地,可能是因为江南没有瘴气的影响,使得辣椒在这一地区并不流行,反倒是在这些有瘴的地方生根去了。

时间长了,人们忘了最初吃辣椒是为了解瘴毒,仅仅是当作调味品,改善口味的佐料。

以南宋当时的条件,在没有更好的解瘴毒药物以前,用辣椒这种既便宜又易得的植物来解瘴毒,真的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之事,全皇后无意中又做了一件惠及无数百姓的大好事。

这还要一个推广计划。在李隽的推动之下,四川、云南、贵州、湖南、陕西等地的老百姓大量种植辣椒,既可以吃到美味,又可以驱毒,可谓一举多得。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辣椒这一意外发现,给南宋军队的帮助非常之大,绝不仅仅是限于解瘴这一个方面,这在后面陆陆续续会介绍到。

李隽左手拉着张珏,右手拉着柳河子,向无敌战舰走去。到了战舰上,又说了好些叮嘱之话才互道珍重而别。

就在宋军从宁波出发的同时,江阴、常州、镇江三地的宋军也登船出发,向四川开进。

从天空看去,长江上有不计其数的船只在溯江而上,把江面都遮住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在宋军向四川开进的同时,还有十二艘船只正在海岸边向宁波航行,这就是苏定方率领的十二艘探险船。苏定方站在船头上望着不时荡起的碧波感慨万千,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他的身边还有几个皮肤比锅底还要黑的野蛮人。

第152章 英雄归来

好事可以成双,对于流年不利的人来说这是废话,一听到就觉得刺耳;对于事事顺遂的人来说就是无比正确的真理,也许他的好事比这更多。

李隽现在是好事不断,喜事连连,连他自己都弄不清楚是不是自己太幸运了,幸运到好事接踵而至,刚刚送走柳河子和张珏大军,苏定方率领的十二艘冒险船就驶进了宁波港口。

落入野蛮人手中,生死未卜,苏定方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挂定了,没想到自己还能重归故土,回到大宋朝,心情激动不已,忍不住感慨地道:“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回到了中土。”喃喃自语,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无法言喻的心情都在这句话里。

最让苏定方想不到的是,他一上岸就看见一个身穿皇袍头戴皇冠的中年人正冲他微笑,虽然他没有见过这人,只要一想就知道这人是谁,忙上前行大礼,道:“臣苏定方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圣驾,心里已是激动,再者刚从异乡归来,重回中土,见到中土的主人李隽这个皇帝,心神激荡难已,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眼泪已经从眼睛里流了下来,沾湿了衣襟。

“这就是游子之心吧。”李隽在心里如是想,笑着把他扶起道:“子嘉,快快请起。”子嘉是苏定方的字,李隽能够知道他的字,不用说自是站在李隽身边的陈宜中给介绍的。

李隽的笑容是那样的和谒可亲,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倍感温暖,苏定方更是激动,哽咽道:“谢皇上。”站起身来,偷偷拭了一下眼泪。

李隽现在也是远离故土,身在异乡,对这种游子情怀有很深的感触,苏定方的表现一下子激起他的思乡之情,再也忍不住,引吭高歌道:“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踏著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芳香,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飘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这首《故乡的云》曾经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就是在今天仍然还有人在唱响,是抒发思乡情怀的佳作,李隽思乡情起,唱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任谁听了都会感动无已。

廖胜功他们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为了中兴大业远离故土,投身军旅,数载不归,思乡情一下子给李隽的歌声勾起来,跟着李隽一起唱。

对苏定方以及他带领的冒险队来说,此去异乡九死一生,历尽磨难方才回到中土,其中的辛酸苦辣已非笔墨能形容,歌声与他们产生共鸣,也是情不自禁地跟着李隽唱起了《故乡的云》。

一时间,整个宁波港飘荡着《故乡的云》优美的旋律,优美的歌声飘飘荡荡地撒在海面上,是那样的感人。

好不容易歌声停歇下来,李隽已是泪流满面,沾湿了皇袍,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忙把眼睛擦干,向廖胜功他们望去,他们也是如李隽一般正在偷偷擦着眼睛。

李隽这是有感而发,苏定方却引为知己,以为李隽是在为他们设想,激动无已,一下子给李隽跪下道:“皇上……”已是激动得难以言语。

“我自这是在自怜身世,你去以为我在为你感慨,真是惭愧。”李隽在心里很不好意思地想,忙把苏定方扶起来,仔细瞧了一阵,苏定方的皮肤给太阳晒成了黧黑色,比锅底还要黑,李隽又感慨起来,道:“中国人的黄皮肤受罪了!给海风吹的吧,这么干燥。”

苏定方一年来都在海上度过,天天给海风洗面,皮肤给吹得又干又燥,李隽这话一点也没有瞎说。

“为朝庭出力,臣之职责,臣不辛苦。”苏定方忙谦逊。

李隽看着苏定后身后那几个皮肤比锅底还要得多的野蛮人,着实吓了一大跳。并非李隽没见过真正意义上的黑人,而是难以相信苏定方他们居然到了黑人的老家了,这在宋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且不说,这些黑人居然跟他来到中土,就更加不可思议了,李隽这个学识渊博的大学者也不得不吃惊。

不要说李隽,就是任何一个稍有学识的人都想象得到在当时条件下冒险到达非洲那是多么不容易,还带上几个黑皮肤的土著人回来,足以骇倒众生了。

“他们是你的朋友?”李隽问苏定方,眼睛望着那几个黑人。这几个黑人瞪着一双白多黑少的大眼珠死死地看着苏定方,好象他是磁石,而他们的眼睛是铁一样,给死死吸住了。

苏定方先是一愣,才道:“皇上圣明。”

“看来,其中必有隐情。”李隽在心里如是想,苏定方没有一口说出来,而是愣了一下才说出来,自然是心里不太愿意认这朋友了。朋友总是让人开心的事,要是真心交到的朋友自然是不会犹豫,会脱口而出。

廖胜功他们哪里见过如此肤黑到难以想象程度的野蛮人,都以十二万分骇异的目光打量着他们,好象黑人是什么宝贝似的,掠夺了他们的眼球。

黑人只要往那里一站就足以掠夺宋人的眼球了,更让廖胜功他们想不通的是,他们居然穿了一袭中国人的长袍。穿长袍的历来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没想到黑皮肤白眼珠多的黑人也穿上了,给廖胜功他们的感觉就是不伦不类,活脱一沐猴而冠的大马猴,让人无法理解。要不是圣驾当前的话,肯定是早就围着苏定方打听仔细了。

苏定方居然承认这些黑人是他的朋友,廖胜功他们那副骇异的表情一下子到了难以复加的程度,无不是以看洪荒猛兽般的眼光看着苏定方。李隽在心里想幸好他们没有戴眼镜,要不然地上肯定是多出一地的碎片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李隽引用老夫子的话,道:“对于朋友,我们都竭诚欢迎。”李隽这个现代人自然没有古人那种华夷之防,更不会有瞧不起这些野蛮人的心理,很是真诚地说。

要是这话不是从李隽嘴里说出来,换作任何一个人的话,可以想象得到齐刷刷的眼光足以把他杀死。

苏定方一推个子最大的黑人道:“鲁宾,这是皇上,快来见过。”

鲁宾摇摇晃晃地走到李隽面前,跪下叩头道:“你好,伟大的皇帝。”咬字一点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