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扬)-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旭烈兀足智多谋,一生决疑无数,他如此说肯定是有办法,亲兵满怀信心地走开了。要是亲兵知道旭烈兀根本就没有办法的话,不知道做何感想呢?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旭烈兀纵是军事才干非常杰出,在没有兵力可以派的情况下也是无法可想。

一边飞快地筹思对策,一边观察眼前局势。现在的北边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三支骑兵的进攻方向已经有所改变,先前摆出的是想包围旭烈兀骑兵的态势。解晋和欧军行的骑兵的进攻方向依然没变,还是在实施包围,而玄甲骑兵却是从中路直向前穿插,旭烈兀恍然大悟,李隽之所以在北边投入三支精锐骑兵,其中有一支肩负着中央突破的重任,就是玄甲骑兵。

一旦玄甲骑兵从中路与其他几路宋军会合的话,旭烈兀的军队就会给分割成好几块,彼此之间互不相联,无法支援,也就是说被全歼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而现在,这种可能性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了,这种可能性还在增大,达到百分百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没有预备兵力可以动用的情况下,旭烈兀就没有难以选择的问题,他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坚决顶住。一支军队处在他这种情况下,还有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可以使用,那就是统帅的魅力,该是统帅发挥个人魅力的时候了。

“你们跟我来!”旭烈兀一下抽出弯刀,对亲兵们命令。一拍马背,率先冲了出去,亲兵们拔出弯刀,跟在后面冲了上去。

旭烈兀一马当先,端的是称得上骠悍异常,他手一挥,他的亲兵齐声吼道:“伊儿汗万岁!”亲兵只有数百人,但是个个是高喉咙,大嗓子,吼起来的声势仍是不小,混战中的色目军队寻声望去,只见旭烈兀身先士卒,开始了冲杀。

不用怀疑,旭烈兀是那种能够得到士卒爱戴的统帅,他的个人英勇行为马上就收到了成效,处于下风的色目士卒为他的行为所激励,无不是舍身力战,打得异常顽强,韧性十足,形势大有起色。

统帅的个人英勇行为往往在战争中能够决定成败,熟悉战史的朋友们肯定会赞成这点,别的不说,光是蒙古人进行的战争就足以说明这点,比如艾因贾鲁之战就是因为忽都思的个人英勇行为才在最危急时刻扭转了战局,旭烈兀在中东遭到第一个大败仗。成吉思汗进行的野狐岭大战,要不是成吉思汗身先士卒,激励士气的话,那一仗的胜负之数还很难说。

当然,这种个人行动的功效有多大,必须还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统帅为士卒喜爱程度,越是得到士卒爱戴,其效果越好。旭烈兀为士卒爱戴,他的个人行为能够产生很大的作用,这点马上就显现出来,色目士卒好象吃了兴奋剂似的,个个精神抖擞,宋军的进攻一度被扼止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常用办法处理,一种是李隽披挂上阵,以此来激励士气,以李隽在宋军心目中神明一样的地位,要是他上阵的话,宋军的表现会精彩得多。但是,李隽并没有选择这种方式,而是选择另一种方式,那就是抓住旭烈兀,这招就是我们常说的打蛇打七寸,用兵法来说就是“擒贼擒王”,没有了旭烈兀,他的军队就是一盘散沙,不攻自破。

“旭烈兀不简单!”李隽站在高岗上,望着在阵中来回冲杀的旭烈兀,很是赞叹。

清风子点头赞同,道:“旭烈兀的勇悍,贫道早有耳闻,没想到其勇悍如斯,真是少见!皇上,千万不能让他走脱。”

“他能不能幸免,就要看幸运会不会再次眷顾他。让我们的鹰放飞吧!”李隽以诗人的口吻说。清风子明白他的意思,袍袖一拂,一阵炮声响起。

这是信炮,得到消息的玄甲骑兵改变进攻方向,直朝旭烈兀扑去。玄甲骑兵能征善战,要是扑向旭烈兀,旭烈兀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别想逃掉,一支色目军队马上拦截玄甲骑兵。

就在玄甲骑兵扑向旭烈兀的同时,代远军指挥下的火枪兵也朝旭烈兀扑去。突破色目军团的阵势后,抓捕旭烈兀是火枪兵的一个任务,玄甲骑兵的行动只不过是给他们提供增援,分散色目军团的兵力与注意力而已。

色目军团果然上当,等他们发觉时,火枪兵已经推进了不少,忙抽出一支军队来阻止,可是他们这种冷兵器遇上热兵器,自然是处于下风。一阵砰砰之声过后,色目军队撂下了一地的尸体,无法阻止火枪兵的推进。

正在冲杀的旭烈兀很快就感到了危险,他判明情况后认为自己在这一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份量,千万不能落入宋军的手里。他只是从作用上判断,是不是有些怕死,就不得而知了。带着他的亲兵,杀向另一个方向。

旭烈兀的算盘打得绝对够精,他冲杀的方向正好与火枪兵的方向相反,要是他的计划成功的话,火枪兵要追上他真的是很困难。

天算不如人算,他还没冲多远,他前面站着一支穿着蒙古衣服的军队,个个身材高大,非常骠悍。旭烈兀以行家的眼光一眼就看出,这些大汉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优秀军人。对于旭烈兀来说,他是太需要有生力量了,这支军队完好无损,正是他需要的军队,很是高兴地道:“你们,跟着本汗冲杀。”

他的命令威行万里,无人敢于反对,可是为首的大汉却象没听见似的,冷冷一笑,道:“不是我们跟着你冲杀,而是你跟着我们走!”

听了这话,旭烈兀的眼珠差点掉下来了,脸一沉,喝道:“大胆。你是哪部分的?竟敢不听本汗号令。”

尽管旭烈兀处于困境中,但是他的话仍然能够决定人的生死,跟在他身后的亲兵为这个大汉担心不已,心想你们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和他如此说话,真的是活得不奈烦了。

为首大汉好象没有听出旭烈兀语气的严厉,冷冷地道:“你不用急,我们会告诉你我们是哪部分的。你听好了,我们是大宋朝特种部队,我是许光汉。奉皇上旨意,特来生擒你。”

南宋的特种部队,旭烈兀虽然没有对上过,但是他从忽必烈给他的资料中了解到这是一支善于暗中活动的精锐部队,最善于实施斩首行动,听了许光汉的话立知不妙,喝道:“杀光他们。”

就是他不说,他的亲兵也知道怎么做,举起弯刀,一拍马背,对准许光汉他们冲过去。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刀光闪过,鲜血迸溅,而是砰砰之声响起,亲兵们一个接一个摔落马下。

许光汉飞身而上,手里的火铳对淮旭烈兀的马头就开火了,一团火光闪过,旭烈兀的坐骑惨嘶一声,脑袋给轰得象烂西瓜一样炸开,摔倒在地上。旭烈兀的身手特别敏捷,还没等死马摔在地上,就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旭烈兀一立定,手里的弯刀就挥开了,想进行最后的抵抗,砰砰两声枪响,许光汉左手里多出一支火铳,正冒着青烟。他身后一个种特兵手里的火铳也在冒着青烟。这两枪不偏不歪,正好打中旭烈兀的双腿,一声惨叫,旭烈兀摔倒在地上。

许光汉是一个优秀的特种部队指挥官,然而他此时的表现非常不优雅,要是旭烈兀是肉包子的话,他就是想吃肉包子的饿狗,一下扑上去,把旭烈兀抓起来,几个特种兵上来把旭烈兀捆了个结实。

旭烈兀十八岁跟随拔都西征,建立赫赫声威,叱咤风云一生,杀人无算,无论如何还是当得起“风云人物”四字的称誉,万未想到,到头来他却落得个给南宋活捉的结局,他气愤、郁闷、无奈,诸般复杂表情全写在变成猪肝色的脸上。

与旭烈兀晦气脸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光汉一脸的阳光,真的是当得起阳光男人一说了,大手一挥,特种兵们脱掉蒙古服装,露出宋军装束,押着旭烈兀,欢快地吼起来:“旭烈兀给我们活捉了!”

这欢呼声开始只有为数不多的数百人,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响亮,到最后是整个原野都响起了宋军的欢呼声“旭烈兀给我们活捉了!”

第294章 处决旭烈兀

“旭烈兀给我们活捉了!”特种部队一欢呼,立即引起色目军队的注意,等他们确认旭烈兀真的给活捉了之后,马上组织军队前来劫夺。这固然有色目军队应该做出的反应因素,也有旭烈兀很得将士们爱戴的原因。

对于色目军队的反应,早在李隽的意料中,是以才派出火枪兵向旭烈兀扑去,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万一火枪兵不能抓住旭烈兀,那么他们可以给特种部队以支援,毕竟特种部队人数不多,要是遭到色目军队的围攻,固然可以来个鱼死网破,杀掉旭烈兀,那样的话一是不够完美,二是特种部队损失必然很大。对于李隽来说,这两者都不能接受,才如此安排。

代远军指挥火枪兵快速推进,很快就和向他们靠来的特种部队汇合在一起。两支军队一汇合,旭烈兀给安然带走的可能性就是百分百了,许光汉长舒一口气。

没过多久,玄甲骑兵在赵佥的指挥下也靠了上来,三支军队合在一起,声威装了不少。代远军这个优秀的火枪兵指挥官意犹未竟,对赵佥和许光汉,道:“鞑子仍在拼死抵抗,我们何不借用一下旭烈兀,瓦解他们的士气。”

他的主意立即得到赵佥和许光汉的赞同,二人齐声道:“好主意!”

于是乎,旭烈兀的角色马上发生了变化,由俘虏变成了展览品,由火枪兵打头阵,玄甲骑兵断后,特种部队押着旭烈兀、带着旭烈兀的帅旗居中,在战场上开始了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大游行。他们一边走,一边喊道“旭烈兀给我们活捉了!”

游行一般都是在大街上,他们却用到战场上,堪称千古一奇!

现在是数万人一齐高喊,其声威比起数百特种部队壮大了不知多少倍,声浪一粮接一浪,直冲云霄,震得大地都在颤抖,两军厮杀虽然声势不小,仍是无法掩盖宋军的呐喊,引得不少人侧目。

对于宋军来说,这声音比天音仙乐还要动听,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闻者无不是振奋异常,热血如沸,突然之间力大无穷,每一砍下去必然有一个色目军卒倒在他们的刀下。对于色目军团来说,这喊声是催命符,原本给旭烈兀激起的军心士气十成中不剩一成了,再也没有信心进行抵抗了,而宋军真会捡便宜,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猛攻。

在旭烈兀被抓的消息传出以前,色目军队打得有声有色,虽处下风却是不乱。当这一消息传开之后,色目军队仿佛突然染上了瘟疫,再无还手之力,好象待宰的羔羊,他们的攻势很快就瓦解冰消了。

与其说这是一场战斗,还不如说是一面倒的大屠杀,据参加这一战的宋军士卒事后回忆“当我们听到旭烈兀给抓住的消息时,我们突然之间就变了一个人,有着使不完的力气,用不完的精力,那刀挥得呼呼生风不说,还有摧山之力,每一刀下去砍死一个色目人就不用说了,把他们的刀给砍断的事情也不在少数。战后,我们打扫战场,发现了不计其数的断刀,这是以往历次战斗所没有过的事情。”

色目军团倒霉,宋军欢呼,但是旭烈兀是最气愤的一个。旭烈兀叱咤风云一生,杀人无算,一举一动都可以决定人的生死,没想到到头来自己居然成了跳圈的猴子,给人当作稀罕,用来进行战地游行,不要说他郁闷,换作任何人都会如他一般郁闷得想撞墙。

不得不承认,赵佥非常优秀,很能把握机会,再一次表现了他的这种优秀品质,指挥玄甲骑兵齐声喊道:“放下武器,我们现在不杀你们!”

色目军团给宋军追着杀,死伤不计其数,要是再杀下去,幸存者能有多少,实在难以预料,这话无异于最好的赦令,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宋军也是遵守军令,放下武器者一律不杀,因为他们杀得手发酸,需要喘口气。

满心欢喜的色目军卒却不知道赵佥这话喊得很有技巧,加了一个限制语“现在”二字,对于走投无路的他们来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杀你们”四字,等到他们明白过来,一切都晚也。

“走,去会会旭烈兀!”望着渐渐归于宁静的战场,李隽对清风子道,大步走在头里。

“收成如何?”李隽笑着问一步跨进来的解晋。

这还用问吗?这收成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解晋欢快地答道:“收成既不是很好,也不是太坏,还过得去。”他这是在妙答李隽的问题,紧抿着嘴唇忍着笑。

“好你个小骠骑,居然耍猾头,一定要罚你。”李隽指着解晋,笑道:“也只有你小子,才敢和朕如此说话。”

解晋终归是忍不住笑出声来,辩道:“皇上,臣不是高兴嘛。这么大的大胜仗,这收成当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请问皇上,要怎么罚臣?”

李隽是一句玩笑话,哪会真的罚他,笑言:“朕还没有想好,等朕想好了再罚你也不迟,你小子就等着挨罚吧。”

“臣一定等着皇上来罚臣。”解晋很是高兴地道。他这什么话?历来处罚人都是让人很不爽的事情,他却是一副大爽、爽到骨子眼里的笑容,好象他挨罚是天大的乐事似的。

李隽收起笑脸,问道:“马匹缴获了多少?”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换个人的话,肯定不会问缴获了多少马匹,而是问旭烈兀在哪里,快把他带上来。李隽这一反常的问话立即得到清风子的赞同,点头赞叹不已。

清风子当然明白李隽话外的意思,南宋马上就要渡过黄河进行华北,华北拿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就要进行战略追击,进军蒙古大草原。虽然蒙古人在中原元气大伤,但是大草原依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要征服大草原就需要很多战马,这点已经为历史无数次证明了。

也正是因为北方大草原的存在,才使得北方的边患困扰了中国数千年,征服大草原最为成功的莫过于汉武大帝了,首推他策划的漠北决战。这一战,出动了五十万步兵,十万精锐骑兵,官马十四万匹,加上私马就是三十万匹马匹。

不用说,汉武大帝策划的漠北决战非常成功,歼灭了匈奴的主力,让匈奴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恢复过来。但是在接下来的战略追击阶段却不能让人满意,究其原因,固然有霍去病这位天才的年青统帅突然病逝,少了出征的大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主是马匹短少,出关时的官马有十四万匹,回来时不到四万匹,损失非常之大。

正是马匹的短少才限制了汉武大帝后期的对匈战争,可以想象得到,要是有足够的马匹的话,汉军完全可以再度大规模出击匈奴。虽然霍去病去世了,但是大将军卫青依然还健在,卫青是在漠北决战十四年后才病死,要是有足够的马匹,大将军卫青完全可以再度披挂上阵,再击匈奴,那就不会有在战略追击阶段出现那么多的败仗。

李隽不问旭烈兀,而是问马匹,那是因为李隽已经在为战略追击做打算了,这是深谋远虑之举措,只有雄材大略的明君才能有如此的眼光,清风子哪能不感慨万端。

“回皇上,除了少数损失的外,全部给我们缴获。”欧军行一步跨进来,代解晋回答,道:“这些马比蒙古马还要好,身高腿长,速度快,韧性好,很适合长途奔袭。”

欧军行是一位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一语道破阿拉伯良马的优点。阿拉伯良马正是在大草原上进行战略追击所需要的马种,特别是速度快,韧性好,和大草原简直就是绝配,李隽很是高兴地道:“那就好,那就好。这些马匹,不能动用,先养着。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能动。”说到后来,语气已经相当严厉。

“皇上,这是为什么?”解晋和欧军行同声问道。他们都是优秀的骑兵指挥官,当然明白马匹对于骑兵的重要性,缴获了这么多好好,他们是恨不得马上就使用,却没有想到李隽竟是下了这么一道不近情理的命令,不奇怪都不行了。

清风子捋着胡子,点头赞同道:“皇上圣明!二位将军不必心急,皇上这是留给我们进军大草原时使用。这些马的速度快,韧性十足,大草原才是他们的乐园,要是现在就用了,太也浪费。”

欧解二人齐声叹服,道:“皇上圣明!”

“应该挑选一批母马和种马出来,交给胡苟,要他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阿拉伯良马,这对我们有莫大好处。”李隽沉思着道。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只有这样,战马才能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南宋才能拥更多、更优秀的战马,从而可以武装更多的骑兵,有了这些骑兵,南宋军队的机动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不要说一个蒙古大草原,就是十个大草原也难不住他。

对于李隽这种未雨绸缪的举措,清风子,欧军行和解晋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道:“皇上!”

李隽挥挥手道:“许将军怎么还不把旭烈兀带来?”

他的话音一落,许光汉的声音响起道:“来了,皇上!”听得出,他很是高兴。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不说,还把敌人的最高统帅给活捉了,象这样的胜利在历史上能有几回?就是卫青打败匈奴单于那一仗,也仅仅是“单于夜遁逃”,而不是活捉单于。简直可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