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扬)-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催促的是一个老爷爷,看样子足有七十岁了,年近古稀哪里还能走得多快,老婆婆居然有些不耐烦,要不是她怕把老鼠给惊走,肯定是冲过去扯着老爷爷的耳朵虐上一通了。
“来了,来了。”老爷爷拄头拐杖走了过来,看着那只足有七八寸长的大老鼠,原本昏花的眼睛里放出了光芒,欣喜无限地道:“这么大一只,很少见。婆娘,你小声点,不要吓跑了,抓住了它,我们就有一钱银子的赏银。”
老鼠这种让老百姓切齿的有害生物居然能卖钱,这不仅是南宋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遭,说出来真的是让人难以相信,然而事实俱在,让人不得不信。收购老鼠的不是商人,而是朝廷,朝廷收购的价钱是一只成年老鼠给一钱银子,当然,老鼠必须是活的,不能死了,还不能受到伤害,要是老鼠受到伤害过重,不能存活的话,也不会收。
要是朝廷收购其他的东西,比如牛马猪狗之类,以此时南宋朝廷在老百姓心目中崇高的地位老百姓必然是响应不绝,也不知道朝廷是犯了哪门子的神经,偏偏去收老鼠,老百姓真的是难以置信。布告发布之初,看客极多,就是没有人去响应,没有人去卖老鼠。
直到一天,一个叫化子抓了一只欢蹦乱跳的老鼠,正要表演活吃老鼠的时候,收购老鼠的军官正好看见了,阻止他吃老鼠,军官告诉他,他要是把老鼠卖给朝廷的话,他可以获得一钱银子。
一钱银子并不多,但对于叫化子来说那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将信将疑之下,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老鼠给了军官,没想到军官拿出一两银子给他,军官说的是:“一只老鼠只值一钱银子,你是第一个卖老鼠给朝廷的好百姓,就赏你一两银子。”
叫化子最想要的就是银子,可是一旦美梦成真时,他真难以相信,傻傻地看着军官,迟疑着不敢接,问道:“军爷,这真的是给我的?”
“不给你,还能给谁?”军官笑言,把银子塞在叫化子手里,道:“拿着。”
叫化子终于醒悟过来了,明白这是真的,惊喜无限地尖叫一声:“老子发财了!”捧着银子跑走了。
军官皱了皱眉,提醒他道:“现在抓老鼠很能卖钱,过段时间就不收了,机会难得。你不用去乞讨了,赶紧去多抓点老鼠来卖吧,比你乞讨强得多。”
战争本来就容易催生叫化子,蒙宋数十年大战下来,不少百姓流离失所,他们中又人不少人沦为乞丐。李隽曾经采取过措施,叫化子数量大为下降,但是根本就不可能杜绝,因为有些人就是喜欢当乞丐,他们好吃懒做!
到了第二天,这个军官发现了非常惊奇的一幕,就是昨天那个乞丐带着一帮子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送来上千只老鼠。
“没想到乞丐抓虱子来手,抓老鼠也是在行!”军官在心里感叹,如数照收,如数给银子。这个乞丐的表现真的是惊人,他带着一帮子乞丐,每天都来卖老鼠,数百上千只不等,军官都是如数给钱。没多久,他不来了,按他的话说:“老子现在赚到的银子比老子当十年叫化子要到的都要多,足够老子做生意了,鬼才当吃化子,整天受人白眼。”
卖老鼠可以把乞丐变成富人,让他拥有自己的产业,这成了一个神话故事。一传开,那还得了,临安老百姓无是争相抓老鼠。可惜的是,他们抓老鼠的技术不行,抓到的老鼠不是太多,好在临安百姓不少,参与卖鼠行动的不少,总数量仍然可观。
老婆婆马上反驳,道:“你走路的声音那么大,还说我?老头子,你看着点,老鼠要钻笼子了。你别动,千万不要动。”一脸的紧张,生怕老鼠跑掉似的。
老爷爷闻言之下,马上站住,再也不敢动一下。
老鼠一双鼠眼四处瞅瞅,目光最后落在笼子里的一块肉上,这块肉很香,很明显是给老婆婆烧过的,专门用来引诱老鼠的饵。突然之间,老鼠蹿起来,飞快地冲进笼子里,叼住肉就要跑走,就在这时,只听啪的一声响,笼子上的一道“匣”落了下来,它最后的退路给切断了。老鼠吃惊,四下乱蹿,哪里逃得掉,发出焦急的吱吱声。
“成了,成了,老头子成了!”老婆婆惊喜地喊起来,赞道:“老头子,你做的这个笼子还真是有用呢。下次,多做几个,我们多抓点老鼠,多赚点银子,让儿子他们不要小看了我们,不要再说人老了没用的话。”
老爷爷很是赞同老婆婆的话,道:“是要多做点,多抓点老鼠。儿子他们在外面做工,工钱比以前多了许多,养活我们不是问题,可是我们总不能吃了饭不做事,还是能赚就赚点。”顿了顿,道:“走,婆娘,卖老鼠去。”拄着拐仗,提着鼠笼,向门走去。走起路来,精神了许多,仿佛年轻了十岁。
“吱吱吱……”李隽撮着嘴唇学老鼠叫,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大老鼠眨着眼睛,惊疑地看着李隽,好象它是不明白缘何李隽这个大活人会发出他熟悉的叫声。
“皇上,你小心点,这可是有毒的哦。”常凤瑛好象一只快活的小鸟走在李隽身边,提醒李隽。
常凤瑛更加成熟了,亭亭玉立,粉妆玉琢,十足十的美人,粉脸上充满着阳光,用现代的话来说是“阳光女孩”。
李隽笑道:“不用担心,不就是用马肉喂过的嘛!”
“皇上,你可不要小看了它,可厉害着呢。”常凤瑛很是不服气,反驳李隽道:“皇上,没给你说,就这么一只老鼠,可以毒死十匹壮马。哼,你不信,你看了就知道人家说的可是真话。”
李隽看了一眼常凤瑛,见她一副认真之态,绝不似作伪,又看着常瑜。常瑜忙解释道:“皇上,小女多有不敬,还请皇上念在小女年幼无知的份上,不要怪罪。”
“年轻人嘛,说话直,也就是实在。”李隽安慰常瑜道:“你不要动不动就请罪,我今天来是想看看你们的成果,不是来听你请罪。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就,说句心里话,朕真的是很高兴。你们了不起!”
常瑜忙谢恩,道:“谢皇上夸奖。皇上,前几天我们实验过,一只这么大的老鼠让十匹壮马都染上了马瘟。”
“能治吗?”李隽非常关心地问。
常瑜有点不好意思地道:“皇上,臣只能治人,不能治马,这要问胡大人。”
胡苟马上道:“皇上,能不能治,臣还没有把握,还在观察中,还要过段时间才能得出结论,臣实是不敢妄下结论。”
李隽知道胡苟是一个态度严谨的科学家,在没有把握之前他不会妄下结论。以事实说话,这正是作为一个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之一,鼓励道:“朕相信,你们很快就会有结论出来。别的我也就不说了,想说的只有一点,这种马瘟,我们可以治,但鞑子一定不能治。”
开玩笑,用带有马瘟病毒的老鼠去毒杀蒙古人的马匹,要是蒙古人能够治马瘟,岂不是前功尽弃?李隽就是不说,胡苟也是明白其中的厉害,道:“臣明白。”
先前,李隽原本打算用忽必烈派来的五千匹马为病源体,培植出一匹带有马瘟病毒的马匹,想办法运到目的地去。后来,几经考虑,李隽推翻了最初的想法,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用马匹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一是数千匹马匹的运输不好办,很容易引起蒙古人的注意,有可能为蒙古人破坏。
其次,数千匹马匹投放到目的地,这也有很大困难。突然之间多出如许之多的马匹,任谁都会生疑,更不用说蒙古人并非无人,他们从小就生长在马背上,对其他的牲畜也许不了解,但是对马匹极是了解,突然多出这么多的马匹要是他们不起疑的话就不对了。
李隽把他的想法对廖胜功他们一说,廖胜功他们是大加赞成,他们也认为用马匹作为病源体成功的可能性太小。
毒杀蒙古人的马匹对于南宋来说具有莫大的好处,任谁都不想放弃这一想法,廖胜功他们自然是想不出办法。不是说廖胜功他们无能,而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科技知识,在除了马匹之外想不到一种更好的病毒载体。
最后,还是李隽想到主意,那就是用老鼠来完成这一任务。李隽召集胡苟,常瑜,常凤瑛他们商量,问他们能不能培植出病毒。
用老鼠代替人,培植病毒,是现代医学上普遍使用的方法,当然现代医学用的是白鼠。在当时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弄到白鼠,更别说还是如此规模就更不可能了。
用老鼠携带马瘟病毒这种事情,对于常瑜他们来说自然是天方夜谭之事,听了李隽的话,个个是睁大了眼睛,不知所措,就连一向以“标新立异”著称的常凤瑛也是惊奇得无话可说。
好在他们知道李隽非常神奇,他如此说肯定是有把握,于是三人决定试试。说是培植,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挑选出一批无用之马,比如说年老体衰,品种不良的马匹和忽必烈送来的马匹关在一起,让这些马匹感染上病毒,再把这些马匹宰杀了,用他们的肉来喂养老鼠。
忽必烈为了毒杀南宋战马送来的五千匹良马没想到竟然成了很好的病源体,为胡苟他们培植病毒倒省了不少事,很快就有进展,用问题马肉喂养过的老鼠把马瘟给传染了。对于马匹的研究与了解,当世恐怕很少有能超过蒙古人的民族了,忽必烈送来的马匹携带的病毒可以说是马匹的杀手,中了瘟疫的马匹很快就死去了。
胡苟,常瑜,常凤瑛他们研究之后认为,成功的可能性极大,马上把这事报告给李隽。要以老鼠为病毒的载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老鼠的来源问题,廖胜功出的主意是派军队去抓,杜大用也认为派军队比较合适,因为可以让军队得到另类训练,于他们有好处。
文天祥认为派军队要慎重,抓老鼠固然重要,在大战日益临近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军队多接受训练,哪怕是一时半日也是好的。
最后,还是李庭芝出主意,他说朝廷可以发动老百姓来抓老鼠,有了老百姓的参与,要抓十万八万只,甚至更多老鼠也不在话下。
“当年灭‘四害’不就是这么干的吗?”听了李庭芝的话,李隽在心里进行超时空类比。
老鼠让老百姓痛恨,要是朝廷迁头的话,老百姓肯定是会投身其中,抓到的数量极为可观。更进一步的话,朝廷可以下达任务,要每家每户交出一定数量的老鼠,要是交不出就实施惩罚,如此一来,要多少有多少。
但是,李隽不是一个喜欢扰民的人,他最不喜欢动不动就给老百姓弄些徭役之类的事情,最后由李隽拍板:朝廷以一钱银子一只老鼠的价格向老百姓购买。
朝廷花银子买老鼠这事在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惊世骇俗说不上,让人足够惊奇肯定没问题,李庭芝他们是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李庭芝以政治家敏锐的洞察力马上总结道:“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不给老百姓增加负担,还可以给他们创收,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会大为增加。二是现在人手紧张,要是派成徭役的话,会影响其他方面的进展,花银子的话就不同了,可以调动其他的力量,比如无事可做的那些人也会投身其中。”
李庭芝的概括无话可说,这事就这样敲定了,马上执行。当然,为了保密,布告上说的是老鼠为害虫,朝廷要大量消灭之,不允许老鼠再危害人间。
收购老鼠这事着实奇特,但是这种和现代医学紧密挂钩的事情,就算让蒙古人知道了他们也不知道李隽的用意何在,不会过多地关注。
当李隽的计划取得成功,蒙古马匹大量死亡时,忽必烈才知道原委,很是后悔地说“我原本是为了毒杀南朝的战马送去的五千匹问题马匹,没想到竟然成就了南朝,让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足够的马瘟病源,我们的马匹因此而大遭殃,我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你说得对,你只能治人,不能治马。”李隽很是赞同常瑜的话,道:“你要明白,我要你们父女俩也参与的意图,就是这马瘟尽可能不要传染给人,朝廷主要是针对马匹,不针对人。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让老百姓多死伤。”
常瑜和常凤瑛都是很好的良医,李隽要他们参与进来就是要他们确定这种马瘟是不是具有在人群中传播的可能性。要是这种马瘟能在人群中传播的话,无异于现代社会的禽流感之类的疾病,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老百姓死伤无数!
“皇上仁德!”廖胜功,杜大用,胡苟,常瑜这些陪同之人齐声赞颂李隽的仁心。
常凤瑛眨眨好看的凤目,以粉丝崇拜偶像的口吻说道:“皇上,你真了不起,什么事都为老百姓着想。大宋朝有你这样的皇帝,老百姓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份!”
“是啊,是啊,常小姐说得对!”廖胜功他们附和。
李隽摇手打断他们再拍马屁,道:“你们不要说好听的,为老百姓谋福祉,正是谋国者的职责。唐太宗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谋国者不为老百姓谋利,到头来一定会给老百姓倾覆。”
顿了顿,道:“还要多少时间才能确认?”
胡苟想了一下,道:“回皇上,在一个月内就可以确认。”
“那就好,等你们确认了之后,就可以大量喂养老鼠。”李隽眼目中闪着神光,道:“忽必烈不安好心,送了我们一群带瘟疫的马,朕就送他十万只老鼠,让他想后悔也无法买到后悔药!”看着廖胜功问道:“老鼠够用了吗?”
“皇上请放心,现在已经有十一二万只老鼠了。要是不够,还可以再收购。”廖胜功很是兴奋地道:“这种别开生面的打击方式,不在《七书》之中,任忽必烈再聪明十倍也是想不到。皇上,此战之后,《三十六计》又会多出一计‘群鼠计’。”《七书》是指《武经七书》。
“现代社会的细菌战,病毒战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要是照你的说法,不知道三十六计要改成多少计呢?”李隽在心里偷着乐,问道:“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杜大用和廖胜功齐声道:“请皇上放心,万事俱备,只欠老鼠!”
第249章 大都风云(上)
“皇上,柳将军那里的压力很大,臣以为我们是不是考虑把我们埋伏的力量启用,给柳将军以有力的支援。”廖胜功向李隽做战报分析,道:“皇上,柳将军冷静沉着,智谋出众,性格坚毅,勇气可嘉,不是一个能为困难所吓倒的人。他在战报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情况很紧急,臣却从中得出他那里的压力很大的结论。”
廖胜功对柳河子的评价,李隽很是赞同,道:“廖将军说得对,柳将军不是一个轻易为困难吓倒的人,他发来这样的战报,无异于是在问我他的去向。这也难怪,要是让柳将军在中原站稳了脚跟,无异于在鞑子的胸口上插了一刀,忽必烈无论如何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存在,他会调集大量的军队向柳将军压去。”
“的确是这样。”杜大用很是赞同他们的分析,道:“臣也以为现在是该想个办法,给柳将军减轻点压力了。”
李隽思索着道:“我路过中原回临安,没打算在中原闹出什么动静,只是想调查一下中原的情况,好制订出周密切合实际的计划,没想到竟是遇到这种事情。说实话,当时我是很不想管,但是我又不得不管。现在,这千斤重担压在柳将军身上了,真是难以为他了。”
“动用我们坦伏的力量,现在还不是时机。现在各方面的准备还没有完成,要是过早暴露出来,让忽必烈把这支力量破坏掉了的话,对于我们来说是得不偿失。”
廖胜功皱着眉头道:“这事还真难办。要是柳将这里不能站稳脚跟的话,对于北伐大业有很大的损失。但是,要是现在就动用埋伏的力量,对于北伐的损失更大,还真是让人难办了。”拍拍额头,很是无奈。
“我想过了,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柳将军撤出来。”李隽狠狠一握拳,有点心不甘地道:“我们将会损失一支很重要的力量,但是要查不撤的话,损失还会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只能撤了。”廖胜功和杜大用两人不太赞成,李隽意味深长地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廖胜功和杜大用对望一眼,微一点头,道:“虽是可惜,也只能如此了。”
“你们同意了就好。给柳将军回复,是向北去关中,还是向西去汉中,还是向南去江汉之地,我就不限制了,要他相机决定就是了。”李隽口述命令,道:“尽可能减少损失!”
廖胜功领命道:“臣遵旨!”
“还有一点,给道长,解晋,高达去信,要他们做好配合柳将军的准备,保持足够的压力,给柳将军以有力支援。”李隽特别强调,道:“这点特别重要。”
“皇上,大都外围发现南朝兵马,如何处置,还请皇上示下。”左丞相耶律铸向忽必烈启奏。耶律铸是元初名相耶律楚材之子,学识不凡,善骑射,恭谨有礼,这话说得非常恭敬。
他的话要是别人听了的话,肯定会跳起来,然而忽必烈却一点反应也没有,盯了他一阵子才道:“你求见朕,就是为了这事?你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