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扬)-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声沉喝很有威势,要是不出来几个人就太对不起他了,他的声音一落,不少人冲了出来。看着这些冲出来的人,贴儿烈只觉天眩地转,好象天崩似的,因为冲出来的不是他的手下,而是南宋特种部队,他们手里或是提着血淋淋的人头,或是押着人,稍一注意就知道这些落入特种部队手里或是给特种部队杀死的是自己人。

不用说,他的士卒,他的护卫,还有真金带来的侍卫全部给特种部他做掉了。特种部队大名久享,真的是名不虚传,于不知不觉中就把他府里的兵马给收拾了,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是想一下都不可能的事,但特种部队硬是做到了,他这个久经战阵的人不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说明特种部队是一支真正意义上让人感到害怕,害怕到恐怖的打击力量。

特种部队装备极其精良,训练有素,久历战阵,再从李隽那里学到了不少现代战争使用特种部他的经验,特别善于暗中活动,潜入贴儿烈府里收拾他的人马自然不是难事。他们在暗杀过程中并非没有遇到意外,并非没有遇到抵抗,只是这些抵抗很快就给他们处理掉了。

一个大个子特种兵飞起一脚踢在宁生发的下体上,卟叽一声响,宁生发滚圆的身子好象一个皮球一般直对着贴儿烈滚去。滚到贴儿烈身边的宁生发大口大口地吞着鲜血,求救道:“老爷,救我。”双眼一翻,气绝而逝。

特种部队出手一向以快捷著称,这次他们充分把他们这种特长发挥到极限,向贴儿烈展示他们的战斗成果,把手中的人头对着他扔过去,那些给他们抓住的人一刀砍下他们的头,也扔了过去。一时间,一片人头雨落在贴儿烈面前,发出砰砰的响声,好不惊心动魄。

贴儿烈看清了地上的人头,心胆俱裂,这些人中不乏他的亲人,他的爱妾,他的儿子,他的女儿,甚至还有他两岁多的幼子都给杀了,他们的人头就在他的脚边滚来滚去,一双双不甘心闭上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好象在问他这是为什么?如此可怕的场面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就的胆子就是再大一百倍也会给眼前之情吓得变成鼠胆,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吼道:“你们为什么?为什么要杀了我的幼子,他还是一个孩子,才三岁不到啊,三岁不到啊。”这一刻,他终于体会到了一个父亲丧失儿子的悲痛心情。

贴儿烈的问话得到真金的赞同,他一边与许光汉打斗,一边质问道:“南朝仁义之邦,为何如此滥杀无辜?连三岁大的孩子也不放过。”他的身手真的很高,和许光汉打得异常激烈,话却说得很是平常,和没打斗一般无二。

许光汉嘴角一撇,冷冷地道:“血债血偿!鞑子是人,华夏百姓就不是人?鞑子为恶,屠戮我华夏百姓时可曾想到过他们也是人?鞑子残杀过的百姓中有多少妇女婴儿?华夏婴儿给鞑子挑在枪尖上戏耍的情景,你看见过吗?贴儿烈残害华夏百姓时可曾想到他们父母亲人的感受吗?”

这都是活生生的事实,不久前发生在函谷关的那一幕许光汉还历历在目,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底气十足。真金一下子无话可答,顿了顿才道:“这非父皇本意。”

他这话说的也是事实,忽必烈久受汉文化熏陶,志在开创大业,以收拾民心为务,推行“以汉法治汉地”政策,在对待华夏老百姓方面比起他以前的几代蒙古可汗好得多。

他的话立即勾得许光汉血性大发,大喝一声道:“鞑子贪得无厌,侵我疆土,蹂躏我百姓,抢掠我财产,毁坏我耕具田地,罪不可赦!函谷关百姓的鲜血还未冷,他们的尸骨还未入葬,还在冰天雪地里给该死的鬼天气摧残!这些,都是鞑子残暴,不把华夏百姓当人的证据!你见过鞑子屠城时的惨景吗?”

函谷关惨案发生后,柳河子发动老百姓和军卒掩埋,但死人太多,又哪里短时间内能够掩埋得了,现在仍有不少没有掩埋的尸体还暴露在寒风中。许光汉想到函谷关的惨剧,血性大发,把天气也给骂上了。

对于函谷关惨剧,真金已经知道,沉默了一阵,叹道:“兀哈烈死有余辜,你们就是不扒他的皮,我也要扒他的人皮。”蒙古人和汉人势不两立,历来是意见相左,这是少有地答成一致。

几个特种兵恨恨地看着贴儿烈,好象饿得发慌的野狗发现了肉包子似的,眼里射出贪婪之光,走到贴儿烈跟前,几把火统对准了他的脑袋,喝道:“鞑子,你杀我百姓之时可曾想到他们的父母妻儿?你可曾想到他们和你一样难过?”

此时的贴儿烈抱着他幼子的小脑袋瓜呜呜直哭,哪里能够回答。几个特种兵好象有默契,对望一眼,几声枪响,贴儿烈的脑袋象烂西瓜一样炸开,雪白的脑浆和着鲜血溅得老远。

许光汉与真金交手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时间很难分出胜负。现在的许光汉给仇恨激得血性大发,哪里会和他磨时间,一下拔出火铳对准真金,喝道:“别动,你一动我就打死你。”

“这是火铳吧?”真金一点惧色也没有,看着金铳问道,手里的刀砍了出去。死在火铳之下的蒙古人不知道有多少,蒙古人吹得神乎其神,真金是早就想见识一下,就是没有机会,现在终于有机会面对,竟是一点不惧,真的是胆色过人。

许光汉把枪口一偏,对着真金的大腿就是一枪,真金惨叫一声栽倒在地上,手里的刀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地面声响,双手捂住大腿,脸色苍白。

窦默惊叫一声,道:“太子!”飞身前来,就要来护主,一个特种兵大手一伸,把他象抓小鸡一样给抓了起来,举得高高的。窦默双脚凌空动个不停,好象落入鹰爪的小鸡无奈地挣扎似的。

许光汉一脚踏在真金的胸口上,红着双眼道:“我告诉你,洛阳城的血才开始流!我会让你亲眼目睹我们是如何以牙还牙!”这话说得很是愤恨,不用说这话出自特种部队指挥之口,必然是血流成河。

真金知道后果非常严重,忍住疼痛大声道:“许将军,你们如此做是不仁不义,会给后人唾骂,还请三思。”

许光汉把脸凑到他脸前,一字一顿地道:“我们这是给你们,给鞑子逼出来的,我们是不得不为!”大手一挥,一个特种兵把真金绑起来,押着走了。

等到特种部队离开后,原本布置得如同天堂一般的园子变成了修罗屠场,到处是鲜血,到处是尸体,浓重的血腥气弥漫在空中。

黎明之际,雪花飞舞,冷得要命的天气,张老爹还在梦中,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张老爹这些年见多了蒙古人横行的嘴脸,意识到不妙,忙从床上跳起来,抓起衣服三两下穿在身上,对给惊醒的儿子道:“快,你们去躲起来,千万不要出来。特别是花儿,更是不能给人看见。”花儿是他的孙女,很有几分姿色,要是给横行惯了的蒙古人看见了,后果会有多严重,谁都说不清楚。

“嗯。”张老爹的儿子点头,自去招呼老婆孩子们去躲藏。

等他们躲好了,张老爹才颤颤兢兢地去开门,小心地问道:“谁呀?”装作刚刚睡起的声音。

“老人家,请开门。”门外传来洪亮的声音,非常有礼貌。

蒙古人横行惯了,断不会如此有礼貌,张老爹提着的心一下子放下来,高高兴兴地去开门。门一开,看清了外面的情形,张老爹郁闷得差一点晕倒在地上,门口站着两个大个子蒙古士卒,对着他施礼道:“大冬天的打扰老人家,实在是过意不去。我们有要紧事,想请老人家帮忙。”

蒙古人横行不法,见了老百姓不是喝斥,就是打骂,张老爹是见得多了,象今天这样对张老爹施礼,说话有礼貌的事情他还是破天荒第一遭,一阵晕眩感上来,差点摔倒在地上,吃惊地道:“大人,小民不敢当。”一句话出口才想到这还不够恭敬,就要跪倒叩头,两个蒙古士卒慌忙扶住,好言好语地道:“老人家请不要惊慌。你为朝廷出工,朝廷会给你们工钱,一天五钱银子。”

要是在以往,蒙古人有事直接来抓人,又打又骂的,给工钱,想得别想,就是做梦恐怕也想不到的事,张老爹哪里敢信,忙道:“大人有事,尽管说,小老儿就是做牛做马也给大人做到。”

“老人家多虑了。”一个蒙古士卒取出碎银塞在张老爹手里,道:“老人家,你收好,这是工钱。”

这种好事,张老爹的感受就好象天上掉下馅饼,还是砸进嘴里的那种感觉,一时间接受不了,真的是傻了,直到一个蒙古军卒道:“老人家,你家里还有没有人?要是有的话,把你的家人也叫上,工钱和你一样。”

一提到家里人,张老爹才想起今天的蒙古军卒与以往大不一样,要是以往早就冲进屋里去又砸又打又抢了,哪会站在门口和他说话。饶是如此,他也不敢深信蒙古军卒的话,道:“大人,小的家里没有别人了,只有小老儿。大人有事,请吩咐,小老儿给大人做。”

两个蒙古军卒好象很是遗憾,一个道:“老人家千万不要这么说,你这么说我们的屁股可以受罪了,又要挨板子。老人家,请跟我们来。”大步走在头里,一点也不担心张老爹来不来。要是在以往,他们肯定是走在后面,把张老爹象押犯人一样押在头里。

张老爹跟着两个蒙古军卒而去,没走多远就遇到不少熟人,他们也如他一般,一脸茫然地跟着蒙古军卒。人越来越多,个个是一脸的茫然,很明显,他们都搞不明白蒙古人为何一夜之间对他们如此有礼了。

冷风吹来,一股浓烈的血腥气扑鼻而入,张老爹一阵恶心,不住干呕起来。一个蒙古军卒转过身,给他轻轻捶着背,道:“老人家没杀过人,受不了血气,过一会儿就好了。”

天啊,蒙古人的性子转得也太厉害了吧,居然给张老爹捶背,张老爹哪里敢受,差一点晕倒在地上,忙一个劲地道:“大人,小的不敢受,不敢受。”

“小事,小事,老人家不要放在心上。”蒙古军卒谦道。

他们去的是蒙古人聚居区,这地方守卫森严,平时根本就不可能靠近,张老爹不由自主地停下来了。蒙古军卒明白他的心思,道:“老人家不用多虑,进去吧,不会有事。”

别的人也如张老爹一般反应,给蒙古军卒一说,只好进去。放眼一望,张老爹一下摔倒在地上,这个往日里繁华无比的蒙古贵族聚居区现在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气象,和修罗屠场可以划等号了,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残肢断臂,鲜血满地,尸体横陈,不用说,这肯定是魔鬼的杰作。

摔在地上的张老爹看见不远处的墙上用血写着一行字,张老爹年青时读过点书,认得这些字,写的是“伪太子真金已入朝廷之手,再不善待我百姓,必诛真金!”

“原来是要我们来搬尸,清理现场。”张老爹若有所悟,心想:“原来是朝廷抓了鞑子的太子,鞑对我们不敢不敬。”在心大呼痛快:“抓得好!抓得好!”

第216章 舌战真金

“吃。”李隽一粒白子下去,一下吃掉了清风子十几粒黑子。两人这盘棋下得是棋逢对手,在中盘争夺,一时间谁也无法占到上风,李隽这一得手,清风子立时处于下风,不输都不行了。

清风子摸着白胡子,很是不甘心,皱皱眉头,道:“皇上,这不算,不算。”也不管李隽同不同意,拿起黑子就要放回去。

李隽一向有成人之美的美德,清风子今天的运气差些,李隽并没有成全他的打算,双手伸出挡在棋盘上,道:“出手不悔真君子,道长世外高人,一诺千金之人,断无悔棋的道理。”

要是别人听了这话肯定是无言以答,清风子才学广博之人,能言善变,哪会难住他,笑道:“皇上此言差也。君子者,儒家之言,非我道门中人所说,清风不学儒家,不在此列,此棋必悔。”

李隽万未想到清风子这个世外高人居然说出迹近赖皮的话,道:“耍赖也不能这样说话。道长,和你高人的身份不符。”

清风子才不管这些,言词振振地道:“清风虽在道门,却心系红尘,算不得高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清风对于过错是时时刻刻记在心上,马上就改,这就改。”左手把李隽的一双手挡开,右手就要把黑子放上去。

知错能改,是用来警戒世人不要固执不改,他倒好,用到下棋上,这种无赖之极的事让李隽无言以答。李隽是个善于利用机会的人,只有一点点机会都不会放过,眼珠一转,一脸的微笑,道:“道长要悔棋,也不是不可以。”

终于有了转机,清风子很是高兴,老脸上绽出一朵花了,笑道:“皇上有什么条件,尽管说,只要清风能够做到,一定做。”

李隽抚掌道:“君子一言……”清风子接道:“驷马难追!”两人同时伸手,互击三下,算是击掌立誓了,谁都不能反悔。

“紫阳毛尖,三斤。”李隽左手伸出手个手指摇摇,一副志得意满之态,瞧他那模样好象他马上就有十座八座金矿似的高兴。

清风道长无奈地惨叫一声:“紫阳毛尖?还三斤?”这位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世外高人一副丧气嘴脸,好象紫阳毛尖是他的命根似的。顿了顿,道:“皇上,少点行不?就三两。这可是贫道花了一年时间才采集到的极品茶,不能一下全给皇上,留些贫道也好润润喉。”

李隽话也赖得说,拿起一粒白子就要放到棋盘上,要是这一子下去又要吃掉一大片,清风子就是国手再世也别想翻盘,忙道:“皇上,等等。”赌气地道:“好吧,就给你。皇上,你也太狠了。对鞑子的狠劲居然用到贫道身上了,贫道又不是鞑子。”嘀嘀咕咕的,很是不乐意。

李隽笑嘻嘻的,左手对着清风子一伸,道:“一手交茶,一手下棋。”

“好好好,给给给。”清风子无奈到极点,对扬风道:“扬风,去拿来,献给皇上。”

李隽和清风子两人可以说很是有趣,一谈到政事,两人往往是不谋而合,互相赞叹,即使有不同意见,往往也是你一言我一语,弄出一条妙计。一到了饮茶下棋就不同了,互不相让,非要论个输赢不可,清风道长为了一盘棋居然不得不拿出心爱的紫阳毛尖,要是让人知道了,肯定会笑掉大牙。

扬风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把紫阳毛尖拿来,还没有递到清风子手里,李隽已经一下抢过来,抛抛,道:“份量够了,没有私藏吧?”

这什么话,好象清风子专门耍赖似的,清风子为之气结,道:“皇上,君无戏言。”

这话是在提醒李隽不要乱说,李隽却另有解读,道:“下棋要思虑周详,步步小心,我是不得不小心。”

清风子大摇其头,气呼呼地一粒黑子下去,粘结起来,白子再也吃不掉黑子,大为开心地道:“皇上,这下看你怎么吃?”

“这紫阳毛尖喝起来让人回味无穷,余香在喉,十日不散。”李隽答非所问,一边说一边下了一粒白子,抓起一点茶叶放在手心里,呵口气,用鼻子嗅嗅,一脸的陶醉,道:“好香,好香,真是好茶。”

紫阳毛尖是陕西历史名茶,清风道长细心采茶,细心烘制,远胜同类名茶,香气非常浓郁,满屋飘香,清风子肉疼之极,嘴角不住扯动,引得李隽大笑,道:“道长也有肉疼的时候,真是难得,真是难得呀。”笑得非常开心。

清风子花了这么多心思,没想到倒是便宜了李隽,顾左右而言他,道:“皇上该你了。”

李隽想也没有想,下了一粒白子,站起身,拿过茶杯,泡好四杯,一杯递给清风子,一杯给扬风,一杯给观棋的段干木,最后一杯自己端了,坐下来,接着对弈。

清风子对李隽能分茶给自己很是满意,道:“这还差不多。”喝一口,不住咂舌头,好象茶水是琼浆玉液似的。

李隽笑道:“紫阳毛尖产于汉阳两岸,那里层峦叠障,云雾迷蒙,冬暖夏凉。土壤多是疏松的黄沙,适于茶树生长。茶芽肥壮,一芽一叶,才是极品。茶期是清明前十天,到谷雨结束。现在是冬季了,道长一直没舍得喝,可见道长对此茶之厚爱。君子不夺人之爱,今天,我就当了一回小人,专夺道长之爱,享受此茶,妙哉!妙哉!”哈哈大笑,欢畅之极。

清风子大点其头,赞成李隽的坦言,道:“此言极是,此言极是,皇上专夺贫道之爱。”

两人同时指着对方,李隽笑道:“你悔棋,小人!”清风子指着李隽,笑道:“你赖茶,不是君子!”右手相击,同声大笑,道:“君子诚可憨,小人亦可爱!”两人笑得极是欢快。对于李隽来说,政务太多,难得找到清风子这么一个心态上的知己,更难得的是他才学非凡,和自己很是谈得来,一番戏闹,要不高兴都不行。

对于清风子来说,李隽才智非凡,反应极快之人,本就很佩服。他虽不知道李隽曾经是个老人,无形中觉得李隽和自己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很能交心,这一畅笑,两人的情谊大进。

“饮茶有十德,皇上可知?”清风子打算为难一下李隽。

李隽笑道:“刘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