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扬)-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输血对于现代人来说,很是平常,根本就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只要用心一想就知道无数的生命就是因这一医学技术的推广而受益,李隽如此盛赞,一点也不为过。

李庭芝,陈宜中,文天祥,陆秀夫,杜大用,黄永善和沈毕他们给李隽急着召见,还不知道这事,听李隽这么一说,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好处,无不是以钦佩的心情看着常凤瑛。

“你可别高兴得太早,人家还没说要让朝廷使用。”常凤瑛马上表现出了不与人合作的天性,道:“皇上,你可是刚刚发布了《专利法》,人家的研究是受专利保护的,人家不同意,朝廷也不能用。”

她很是能找依据,居然祭起了李隽刚刚发布的《专利法》这把利器,还真是让人拿她没辙了。李隽看中的不是他研究的输血这项技术,老实说,她掌握的技术和李隽知道的比起来只能算是小儿科,李隽看中的是她对此项技术的执着与天赋。

要知道,可贵的并不是某项技术,而是具有天赋的科学家,那才是真正的宝贝。科学技术毕竟要人研究,因而拥有天才的科学家才是根本之道。常凤瑛在没有任何人指点的情况下自行研究,而且掌握到的诀门与现在医学暗合,虽然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常瑜正要喝斥,李隽笑着阻止他,对常凤瑛道:“你说吧,你要什么条件才会转让你的技术?”

要是她祭起《专利法》这面大旗不转让技术的话,还真是拿她没办法,廖胜功这个为将士们性命担忧的人很是担心,生怕他不答应,紧张地看着她,比面对蒙古大军还要紧张。

把这种有关全民医疗的技术也列入专利范围,其实是一种错误。李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考虑到当时的特殊情况,技术太少,现代社会最平常不过的事物在南宋都没有,都要去研究,李隽才决定把这类技术列入专利里面,可以更好地促进发展。

“首先,你要人家去医学院读书。”常凤瑛终于找到一偿心愿的好办法,那就是以此事要胁李隽,要李隽恩许,常瑜再反对也是没辙,很是有点兴奋。

李隽想也没有想就赞同道:“没问题,求学嘛,大好事。我啊,干脆好人给你做到底,不仅允许你去读书,还准许你到皇宫来,去读皇宫的藏书。”教书育人一直是李隽的最爱,这话是百分百的真话。

李隽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给常凤瑛的惊喜的尖叫声打断了,她叫道:“太好了。皇上,你一点也不俗。”前半句话还象话,后半句就不象样了。

这事李隽恩准了的事情,常瑜论如何也无法更改,只能在心里大倒苦水了。

“象我这样英明的人会俗吗?”李隽笑着开个玩笑,道:“第二个条件呢?”

常凤瑛今天感觉象是进了宝山,决定好好榨点好处,道:“皇上,我给你说过了,现在的人手紧张,你为什么不让女人来照顾伤兵呢?”

李隽还没有回答,文天祥马上表示反对,道:“皇上,此议不可。这有伤风化,有碍教化之举,千万不可。”

可以想象得到,在全是男人的军队中要是出现一批女人,会不会闹出事情来,天才知道。文天祥这话马上得到在座之人的支持,廖胜功和杜大用这两位负责军队工作的人也在反对之列,就是李庭芝这个务实的政治家也不赞成。

常凤瑛万万没有想到她的想法居然惹来一片反对声,一下子吓得花容失色,连眼珠都不知道转动一下。

“现代社会早就在使用女护士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女护士你们就这样惊奇,要是我再使用女兵,你们会不会惊奇得血管爆裂?”李隽在心里如是想,开导道:“你们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管理得好,杜绝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这未必不是解决目前人手不足的一个好办法。”

正如常凤瑛所言,目前的南宋是人手紧张,工钱都上涨了好几倍,要是把广大的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让她们分担一些必要的工作,对于人力紧缺的南宋来说,未必就不是一种上上之策。

常凤瑛的想法有点匪夷所思,仔细想想,也未必就没有道理,再经李隽这么一开导,李庭芝他们略一沉吟,文天祥道:“皇上,这事想想是一个好办法。可是,可是……”后的话没有说出来,李隽也想象得到,那就是和礼法有碍,有点难以让人接受。

“这事做好了,未必就不是解决妇女地位的一个开端,一定要把握好。”李隽在心里很是兴奋地告诫自己,道:“履善的顾虑也是对的。这样吧,我们可以先训练出一批女护士,人数不需要太多,就几百人吧。再由这些女护士去照顾伤兵,看看效果再说。”

解决南宋妇女的权益一事,李隽是早就想做的,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常凤瑛这一提法正好给他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妨加以利用。作为优秀的政治家,李隽深深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机会,要去积极创造;等机会成熟了,要坚决采取行动,千万不要拖延。

妇女权益问题是封建社会最为敏感的神经之一,李隽深知其影响之大,才决定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来,不能一蹴而就,要不然就是操之过急。

果然,李隽话音一落,廖胜功点头赞同道:“皇上所言极是有理,这办法可行。”

他的话立即得到李庭芝他们的赞同,这事就敲定了。

“这培训的事就由常凤瑛来负责。凤瑛,你有没有胆子接这任务?”李隽有点激将了。

常凤瑛头一昂,道:“敢,有什么不敢的。还有什么,你说就是了。”

第177章 钓鱼城之战

钓鱼山地处现在的四川合川县东五公里,海拔三百米,奇峰耸立,山势险要,处在嘉陵江、渠江和涪江的交汇处,三面环水,壁垒悬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咽喉所在,是重庆北面的重要屏障。

挫败蒙古人攻占四川,顺江东进攻打长江中下游战略计划的一代名将余玠采纳冉生之策把合州县城从旧城迁到钓山顶,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城高数丈,为了更好地控制江面,在南北两处修建了延至江中的一字城墙。

城内有池塘十三个,水井九十二个,水源充足。再加上有可耕之地,可以自给自足,是一座坚不可破的坚城。事实也证明,这的确是一座不可攻破的要塞。

说起钓鱼城,朋友们自然就会想到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有名的战役,钓鱼城之战在历史上大名鼎鼎,中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特意制作了钓鱼城之战的沙盘模型,可见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有大。

正是由于钓鱼城之战的胜利,使得蒙古人沿江东下的战略遭到失败,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意义,更重要的是蒙古当时的可汗,忽必烈的兄长蒙哥就是死于此城之下。

此战于宋军来说,实是天大之喜。在当时南宋少有胜仗的情况下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不说,还把蒙哥给打死了,无异于天大之喜,宋理宗也是龙颜大悦,下令嘉奖当时的守奖王坚,宋军着实实出了一口好气。

蒙哥一死,忽必烈赶回漠北继承汗位,花了不少时间恐固自己的汗位,这给南宋一线生机,要是南宋抓住这难得的宝贵机会加强江防,调整部署,也不会有蒙古大军兵临临安之事发生,也就不会有李隽大叫“银子真是难弄啊”的感叹了。

由于贾似道当道,谢道清辩事不明,使得这一难得的机会根本就没有对南宋发生任何积极的影响,白白错失了宝贵的机会。

张珏抽调川中兵力赶赴江南之后,钓鱼城自然是遭到蒙古军的猛攻,叛徒王立开城投降了蒙古人,现在钓鱼城的守将是蒙古的名将纽璘。说起纽璘,这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是蒙哥时期的名将,与术速忽里一样跟随蒙哥进攻四川,攻陷成都,立下汗马功劳。忽必烈继位后,把与蒙哥征战四川的一帮子人留在了四川,因为他们熟悉四川的情况。

宋军要想北进到剑阁,实现攻打剑阁调动汉中关中之地蒙古军队的目的,钓鱼城必须要打下来,原因不用说都明白,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咽喉所在,不打不行。

纽璘站在城头上以惊奇之极的眼神打量着源源不断开来的宋军,他之所以惊奇是因为现在的宋军与以前大不相同。他和张珏交手多年,知道四川军队能征善战,但是装备不够好,士卒劳顿,人数就不用说了更少,象现在这样漫山遍野都是宋军在他的记忆中还是第一次。他初步估计了一下,宋军不下六万之众。

这且不说,现在宋军的装备极其精良,盔明甲亮,刀枪如林,在日光照射下寒光闪闪。这已经够惊人的了,更让他吃惊的是宋军士卒人人有求战之意,人人有必死之心,可以说人如龙,马如虎,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虎狼之师。

在纽璘的记忆中,这样的精神风貌是存在的,那是存在于蒙古军队中,宋军虽有钓鱼城之战的胜利也是没有这样的精神与意志,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

宋军的阵势列得严密厚重,牢不可破,纽璘这个名将也是不住点头,暗赞不已。就在纽璘感叹之际,宋军中驰出三员大将,正是张珏,柳河子和郑静和三人。

按理说,攻打钓鱼城有柳河子一人足矣,张珏和郑静和不用来,他们之所以赶到这里参与此战,不是因为他们想出风头,而是来凭吊,凭吊当年的钓鱼城之战的胜利。蒙哥死于此城之下,他们要是不来那是不会甘心的,会觉得遗憾,才赶了来。

看着熟悉的城墙,想起自己当年与王坚一起坚守此城的情景,张珏真的是百感交集。在他的眼前,浮现出一个英雄熟悉的脸庞,那就是当年取得钓鱼城之战的名将王坚,宋军正是在他的指挥下坚守五个月,打退了蒙古人无数次进攻,还把蒙哥打死在这里,取得一个天大的胜利。

可惜的是,城池依旧,名将已逝,这员名将已经泉下作古了。想起与他一起征战的岁月,张珏激动万分,哽咽道:“王将军,王将军,你要是还在人世,今日必是你大展宏图的良机,可惜天不假年,让英雄早逝,实是让人痛惜。”

他这话极是有理,李隽现在是举贤任能,良才得用,南宋实力蒸蒸日上,一日好甚一日,北伐之事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要是王坚这样的名将,这样的英雄还在话,不用说自然是象高达一样给重用。

那么,以他的才干,自然会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在当年的钓鱼城之战中,王坚是主将,张珏是他的副手,两人携手抗战,九死一生,而如今,一个泉下作古,一个仍在为大宋朝的复兴征战不休,建功立业,不要说是张珏这个性情中人就是换作任何人也是激动难已。

心神激荡之下,张珏再也控制不住,一下从马上跌下来,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道:“王将军!”

这次准备攻打钓鱼城的宋军中就有不少当年参与钓鱼城之战的士卒,或者是他们的亲朋好友,早就对当年一战熟之于胸,对王坚这位名将很是佩服,听了张珏的呼喊,也是忍不住哭泣起来:“王将军!呜呜!”

当年钓鱼城一战曾经传遍天下,成为传奇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王坚之名早就为人耳熟能详。没有参与当年一战的宋军士卒也是熟知他的大名,感佩他的英雄事迹,今日来到他当年血战的地方,感慨万端,张珏他们一哭,也是激动难已,跟着哭泣起来。

柳河子和郑静和也是跟着抹眼泪。

一时间,钓鱼城外一片哭声,悲哀之情感人肺腑,就是用光千言万语也是无法说得清。

叛徒王立认为宋军哭泣,有损士气,是进攻的好机会,马上向纽璘献计道:“大帅,张珏士气低落,正是进攻的良机,此千载难逢之机,还请大帅不要错过,马上出城决战,可以一战而胜。”

听了他的话,纽璘真想抽他两个耳括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有说,因为他想到了四个字“哀兵必胜”。纽璘不愧是名将,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宋军虽是在哭泣,士气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心中升起一股怨愤之气,这怨愤之气当然是因为王坚之故。宋军的士气本来就高昂,再有这股怨气,那么一旦开打,个个会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他要是真如王立所言出城去求战的话,无异自己撞刀口,不恨死不识时务的王立才怪。

纽璘的想法很快就得到验证,张珏猛地一下从地上蹦起来,抹抹眼泪,大声问士卒道:“大宋朝的勇士们:你们为什么哭泣?”

“王坚将军!”士卒一起高喊着这个英雄的名字。

张珏右手一握拳,用力一挥,道:“你们知道王坚将军的英雄事迹吗?”

“知道!”士卒以知道这位英雄的光辉事迹而自豪,眼睛都在放光。

“就是在这里,大宋朝打了一个大胜仗!蒙哥鞑子就死于此城之下!”张珏很是兴奋地说起当年的得意事,问道:“这都是谁的功劳?”

从历史角度来看,要打败一支军队容易,要打死一个优秀的统帅就困难多了,那需要好运气。要打死一个国家的君主那就更难了,可以说比登天还要难上一万倍。而蒙哥恰恰就死在这里,对于少有胜仗的南宋来说,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好了,就是用光所有的言词来形容也不过。

这一战不仅宋理宗高兴,就是南宋老百姓也是高兴不已,觉得扬眉吐气,很是振奋人心。

士卒的血液开始沸腾了,大吼道:“王坚将军!”

“对!”张珏深表赞同,道:“我当年与王坚将军一道在这里抗战,我亲眼见证了蒙哥鞑子在这里死去的一幕。今天,王坚将军镌刻大宋英雄事迹的地方将会再次辉煌!我们的热血,我们的豪情都将在这里得到补偿!用鞑子的鲜血来回报大宋朝勇士们的热血!用鞑子的头颅来报偿我们的万丈豪情!”

士卒本就给王坚的英雄事迹所激励,再给他这么一鼓劲,那还得了,人人眼里射出仇恨之光,好象看见食物的野兽之光一样贪婪,随时会把人吞噬。

冲天的怨气,漫天的杀气一下子笼罩在钓鱼城这座名城上空!

怨气、杀气汇成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杀光鞑子!”

听了这震耳欲聋的怒吼声,纽璘心里想到一句话“沉睡的狮子醒了!”在这一刻,他还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此一时,彼一时!”

叛徒王立方才明白为什么纽璘刚才瞪他的眼神是那样的凶狠,原来他是遇到了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头雄狮。

今天这一战还没有打响,宋军已经在气势完全压倒了蒙古军队,结局是未打先定。

张珏飞身上马,飞驰到火炮旁,一下跳下马,跳到火炮旁,指着城头上的王立,道:“看见没有,就是这个叛徒,是他出卖了王坚将军镇守过的钓鱼城。给我瞄准了,把这叛徒给我炸死。要狠狠地炸,炸他个尸骨无存。”

这话说得怨毒狠辣之极,可见他心中对这个叛徒有多么的怨恨。王立是张珏的部下,张珏驰援江南时,把如此重任负托给他,他却投降了蒙古人,要张珏不恨他都不行。

“遵令!”炮手也是来劲,忙着把炮弹装进炮膛,调整位置。

张珏仍嫌不够,道:“多点,全部对准这叛徒,给我狠狠地打。”他一声命令,炮手马上执行,调到这里的数十门火炮全部对准了王立。

“打!”张珏只说了一个字,然而这一个字的力量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跟着就是数十门火炮齐发,数十发炮弹拖着长长的尾巴,划着美妙的抛物线向城头飞去。

王立这个叛徒根本就不知道大祸临头,等他发觉不妙时已是一片热浪扑面而来,很快就吞噬了他。留给这个叛徒最后的记忆就是这热浪拂体的感觉真是美妙,一种飞的感觉让他很是舒畅,舒畅过后的感触就是肢离破碎,一个完整的身体给撕裂成无数块。

纽璘能够打下钓鱼城是沾了王立的光,要不是王立投降,还不知道他能不能打下这座英雄的城池。现在,他再一次享受到了王立带给他的光荣,那就是飞起来,砸在地上,当他发觉疼痛的时候,左臂和左腿已经和他说再见了,如泉涌的血水喷射出来,溅得到处都是。

“快,一定要守住城池!”纽璘对飞奔而来的亲兵说完最后一句完,头一歪,就此追随蒙哥可汗于钓鱼城下去也!

就在火炮发威的同时,停泊在江面上的舰队也发威了,无敌战舰上的炮火密集得好象冰雹,对着城头倾泄。

在舰炮和陆地火炮的轮番轰击下,城头上的蒙古军队死伤不计其数,血肉横飞,肢离破碎,没有一个能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下生存的人,也没有一具完好的尸体,要是那时有魔幻小时的话,蒙古人肯会说那是恶魔魔法造成的结果。

轰隆一声巨响,钓鱼城这座坚城垮塌了一大块,一个巨大的缺口出现了。

这座英雄的城池没有给蒙古人攻下,反倒是给自己人打下,这是叛徒之罪也!

望着这个缺口,张珏想想当年自己与王坚一道坚守这座城池的岁月,那是何等的艰难。虽然艰难,但是凭着他们的才智和广大军民的支持,无数次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这座坚固的城市成了不落的神话,创下了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