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狂士(高月)-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军如水银泄地般穿透了契丹军的大阵,将他们一一分割包围,尽管契丹军负隅顽抗,但步兵和骑兵的战斗力过于悬殊,使他们节节败退,死伤惨重。

一万两千余唐军终于整理好了队伍,他们士气重新振奋,眼看着唐军骑兵所过之处,一路披靡,杜元山激动得难以自抑,回头大吼道:“儿郎们,随我杀敌!”

“杀——”

数千唐军士兵呐喊着向契丹骑兵冲去,长矛如林,纷纷刺向契丹骑兵,此时唐军士气大振,无数契丹骑兵被挑下战马,战局在迅速扭转。

在唐军骑兵队伍中,五百唐军内卫骑兵跟随着李臻纵马疾驰,他们像一把尖利的匕首,直插骆务整的亲兵队后背,霎时间便杀开了一条血路。

李臻战刀翻飞,在他的刀下契丹军死伤累累,这时他们距离骆务这会儿已不足三百步,李臻已能清晰看见骆务整的金色头盔,这是他在赵州屠城后,孙万荣将自己的头盔赏赐给了他。

李臻想到王孝杰惨死,他眼睛变得通红,大吼一声,“取胡酋人头者,官升一级,赏钱两千贯!”

唐军士兵在重赏的激励下,变得如狼似虎,人人争先恐后,向数十步外的契丹主将杀去,杀得契丹士兵节节败退,死尸遍地,眼看离骆务整不足百步了。

李臻毫不有趣,摘下弓箭,他双腿控马,张弓搭箭,催马疾奔,飞马侧身斜射,一支狼牙箭如闪电般射出,直取百步外的骆务整。

此时骆务整的视线被唐军骑兵阻挡,他见唐军已杀到自己附近,连忙在数十名亲兵的护卫下准备突围逃跑,狼牙箭时间便到了他的眼前,骆务整大吃一惊,但已躲闪不及,‘噗!’他被一箭射中咽喉。

骆务整用手捂住咽喉,翻身落马,他的亲兵急忙要救他,酒志已率数十名唐军骑兵杀到,酒志眼睛都杀红了,举刀乱砍。

骆务整的亲兵见这名唐将凶猛无比,难以抵挡,而主帅眼看已经活不成,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放弃了主帅向西奔逃。

酒志翻身下马,对骆务整咽喉上的箭视而不见,手起刀落,将骆务整的人头砍下,他翻身上马,举起人头大喊大叫,“敌酋已被我杀死!敌酋已被我杀死!”

狄燕见酒志抢了李臻的功劳,气得低声骂道:“这人脸皮怎么这样厚?”

李臻却不想和酒志争功,他大吼一声道:“敌酋已死,弟兄们,跟我杀!”

随着骆务整被唐军所杀,帅旗也被唐军士兵砍倒,一万余契丹军在绝望和恐惧中终于崩溃了,他们争相逃命,丢盔卸甲,在原野上四散奔逃。

契丹骑兵没命向北方逃跑,但步兵却伤亡惨重,他们跑不过唐军的铁骑,纷纷倒地,愤怒的马蹄从他们身上飞驰而过。

第0352章两军对峙

几名士兵将杜元山领了上来,杜元山心中感激万分,若不是李臻率骑兵及时赶到,他们今天就将全军覆没,他单膝跪下抱拳向李臻行礼,“在下杜元山,感谢李将军救援大恩!”

李臻连忙扶起他,“杜将军不必多礼,率军赶来救援本来就是我们份内之事,我只希望能救援及时,唐军不要损失太大。”

杜元山叹了口气,“在李将军到来之时,唐军已伤亡惨重,即将溃败,我也不知道唐军伤亡多大?”

李臻见太阳已下山,夜幕即将降临,便道:“迅速收拾一下撤退吧!我担心契丹主力会重新杀至,毕竟我们兵力不多,会吃大亏。”

一句话提醒了杜元山,他当即令道:“救助伤员,立刻撤退!”

唐军来不及清丽战场,只是收集了契丹军遗留的战马和干粮,战马用来托运受伤的唐军士兵,干粮用来给士兵补给,一万多唐军在五千骑兵的护卫下,迅速向东撤离。

……

正如李臻的担心,就在刚刚西撤一个多时辰后,孙万荣便率领两万契丹骑兵赶到了渔阳县,此时孙万荣已经得到了洛阳的紧急快报,唐廷派娄师德为主帅,已率领十万大军北上,他怕骆务整有失,便率军赶来支援。

但孙万荣还是来晚了一步,骆务整部已被唐军击败,两万军队只剩下不足一万人,死伤上万,连主将骆务整也不幸惨死,这是孙万荣起兵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失败。

孙万荣望着遍地尸首,他的拳头慢慢捏紧了,恨得咬牙切齿道:“又是这个李臻,我一定要亲手宰了他!”

一名万夫长在旁边低声建议道:“他们才撤走一个多时辰,不如我们追上去,或许能追上他们!”

孙万荣摇了摇头,“这支唐军不是主力,不能把精力放在他们身上,关键是娄师德的主力唐军,我们要想办法击败他,只要战胜唐军主力,河北就属于我们的了。”

这时,乙冤羽上前笑道:“我有一策可以击败唐军,不知道酋长愿意采纳否?”

孙万荣精神一振,到目前为止,乙冤羽所有的计策都成功了,孙万荣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他连忙道:“将军请说!”

乙冤羽低声道:“唐军二十万大军,最大的问题就是补给,可以说补给事关成败,我们如果把战线拉长,这样一来,唐军的主力和后勤补给之间必然会出现漏洞,只要我们抓住机会,重创唐军的后勤补给,唐军主力就将不战自乱,那么全歼二十万人,也就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

孙万荣大喜,又问道:“那该怎么拉长战线?”

乙冤羽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孙万荣缓缓点头,乙冤羽的方案说到他心里去了。

……

天快亮时,唐军抵达了燕塞堡,这里是燕山一处要塞,是通往榆关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唐军在这里有三百驻军。

虽然三百守军难以抵挡契丹大军的进攻,但有了上万唐军,这座燕塞堡的意义又非同寻常了,他们可以依凭险要镇守,就算有数万契丹军杀来也未必能攻下燕塞堡。

唐军这才长长松一口气,他们早已疲惫不堪,纷纷休息喝水,补充干粮,杜元山又找到了李臻,叹了口气道:“我刚才清点了一下,还有一万两千士兵,昨天一场激战,我们阵亡了近两千士兵,伤者也有一千多人。”

“但我们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是吗?”

李臻笑着安慰他道:“我也大致估计了一下,我们两军至少杀敌七八千人,还杀死了骆务整,至少我们可以向朝廷请功了。”

杜元山听懂李臻的意思,他是想把功劳算在两支军队的头上,杜元山哪里好意思接受这份不该属于他的战功,他摇摇头道:“昨晚的功劳属于将军,我们是被将军所救,不会贪功。”

李臻笑了笑,便把话题岔开,对杜元山道:“从这里到榆关大约还有一百二十里,我打算率军赶去榆关,燕塞堡这边就交给杜将军镇守,应该没有问题吧!”

杜元山点点头,“我还有一万两千弟兄,守燕塞堡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我粮食不足,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我打算先建一条榆关到燕塞堡的粮食运输线,不知将军能否留一些马匹给我。”

“没有问题!”

李臻爽快地答应道:“我把从契丹手中夺得三千匹战马都留给将军,而且娄相国率领大军最迟三四天后就会杀到,将军请再支持几天。”

杜元山默默点了点头,他还是有点担心蓟县那边唐军的情况,一个时辰后,李臻手下收拾完毕,五千余人翻身上马,催马向榆关方向奔去。



时间又过了三天,娄师德率领二十万大军抵达了幽州,此时,契丹大军已北撤密云,蓟县城围终于得解,苏宏晖亲自南下迎接娄师德大军。

娄师德的大军驻扎在蓟县以南约二十里的桑干河北岸,大军占地上千顷,数千顶大帐一眼望不见边际。

苏宏晖在几名士兵的带领下带到了中军大帐,苏宏晖心中十分忐忑,王孝杰之死他负有巨大的责任,他知道圣上不会轻饶自己,就看他这次拼死阻挡契丹大军南下,能够在多大程度替自己赎罪了。

“苏将军请吧!娄相国在大帐内等候。”

苏宏晖按耐住内心的紧张,快步走进大帐,只见娄师德正站在桌前注视着地图不语,他连忙上前单膝跪下,高高抱拳道:“卑职参见娄相国!”

娄师德抬头瞥了他一眼,冷冷淡淡道:“苏将军请起。”

苏宏晖听出了娄师德语气中的冷淡,他顿时满脸通红,连忙惶恐道:“卑职知罪!”

“你确实有罪,不过你的罪不是我能决定,你自己去向圣上解释,我现在只关心怎么打败契丹,你多大程度上能将功折罪,也在此,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苏宏晖默默无语,他当然明白娄师德的暗示,半晌,他叹口气道:“卑职会尽全力协助相国。”

娄师德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缓和了很多,“我现在想知道契丹军的情况,你告诉我。”

苏宏晖心中稍稍安定,连忙道:“回禀相国,契丹目前屯兵密云,据可靠情报,他们大约有十二万人,他们从赵州掠走的唐军粮草能支持他们半年以上。”

娄师德暗暗大骂武懿宗懦夫,几千人的契丹骑兵就把拥有十万大军的他吓得魂飞丧胆,粮草全部丢失殆尽,还被契丹人屠杀数万人,这种败类之将圣上居然还不治他的罪,简直是岂有此理。

娄师德心中郁闷,又问道:“榆关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榆关那边由李将军镇守,五千骑兵和一万士兵,完全可以守住。”

娄师德负手走了几步,他感觉契丹似乎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合情理,比如他们居然没有狠狠掠夺一番就退去,这完全不符合契丹做事的规则。

这并不是孙万荣仁慈,而是他作为大酋长,必须要满足各部落的掠财要求,否则他这个大酋长就当不下去。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契丹并没有真的撤军,而是在诱引自己北上,企图拉长战线,想一举击溃二十万唐军,再强夺河北,孙万荣在伏击王孝杰得手后,他的野心已经难以抑制了。

这时,苏宏晖又低声道:“卑职觉得契丹军是想把唐军引到关外草原上决战,那样他们的骑兵将占据优势,契丹军几次都是用诱兵之计,包括对王大将军的引诱,这一次应该也是一样,如果相国轻敌,那就会上他们的当。”

“契丹人和吐蕃人一样,都是战斗力很强的强悍民族,比起突厥人,他们的装备更加精良,尤其掠夺走大量的唐军装备,这是一支劲旅,轻敌者必败。”

“那相国不想迎战吗?”

“也不是!”

娄师德冷笑一声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出兵怀柔,我看是谁熬得过谁?”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娄师德眉头一皱,不满地问道:“何事喧哗?”

一名亲兵跑进大帐,急声禀报道:“相国,下雪了。”

娄师德一阵,快步走出了大帐,只见漫天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远处天际已变成灰蒙蒙一片,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终于姗姗而来。



战局的发展往往并不跟随人的意志而转移,这一年的冬天格外诡异,到十一月下旬北风才下了第一场大雪,但很快,一连三场暴雪接踵而来,暴风雪足足肆虐了四天四夜,待雪停时,天地间早已变成了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旷野里的积雪深达三尺,生产全部停顿,战争也被迫中止。

但此时,契丹大军也无法返回松漠老巢,十二万大军被困在密云,二十万唐军也同样被困在幽州,两军相距百里对峙,好在双方都有充足的粮食,也只能耐心等待雪化之时再进行最后的决战。

第0353章草原之狼

时间渐渐到了次年的一月下旬,早春时节来临,草原上的冰雪开始融化,修养了一个冬天的牧民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向西翻越欠对山和乌山,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一座座低缓的丘陵分布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之上,高山融水形成了一条条小河,在丘陵之间蜿蜒流淌,一片片湖泊明亮如镜。

时值早春,水量充足,水流湍急,一群群牛羊在河边悠闲地吃草,这一带是突厥拔野古部的地盘,拔野古部约五万余人,分布在乌山以西的广袤土地上。

俱伦湖畔是牧人们的聚集之地,一座座帐篷远远可见,牧民们在这里过着悠闲而平静的生活。

这天上午,远方出现了一条黑线,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在草原上出现了,牧民们惊恐不安,他们大声吆喝,招呼家人,一群牧犬冲着远处的军队狂吠。

酋长乌述烈率领千余名拔野古部的勇士迎了上去,当他渐渐看清了对方大旗,不由松了口气,是突厥军队的旗帜。

这时,有士兵大喊道:“酋长,是可汗的金狼头大旗!”

乌述烈顿时认出了其中一面大旗,上面绣着一只金色的巨大狼头,这是突厥可汗的王旗,乌述烈暗暗吃一惊,难道可汗来了吗?

他不及细想,慌忙催马迎了上去。

这支突厥大军,正是由可汗阿史那默啜率领的五万突厥大军,他在去年冬天便接到了唐朝皇帝武则天的国书,要求他出兵协助唐军对付契丹。

此时突厥内讧刚刚结束,阿史那默啜的两个弟弟企图推翻他的统治,引起内部一场激战,阿史那默啜虽然平息了内乱,但突厥内部也损失惨重,急需得到补充。

唐朝的请求使阿史那默啜看到了一个机会,他完全可以从契丹那里得到补偿,同时再求唐朝的奖赏,他就能顺利度过这次危机。

阿史那默啜当即答应了唐朝使者的请求,不过大雪封锁了草原,使他无法出兵。

一直等到次年春天来临,尽管草原上的冰雪还没有完全融化,但阿史那默啜早已急不可耐,他立刻亲自率领五万突厥大军向东进发了。

阿史那默啜立马凝望着远处数千顶帐篷,这里是纥拔野古部的大酋长牙帐,靠契丹人老巢最近。

这时,对方一队骑兵疾奔而至,为首正是拔古野部酋长乌述烈。

阿史那默啜笑了起来,他的军队正好需要补给,片刻,乌述烈奔至阿史那默啜面前,他在马上行礼道:“可汗亲至,如雄鹰降临俱伦湖,拔古野部由衷欢迎可汗到来。”

阿史那默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由衷欢迎倒未必,我后面这五万张嘴可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

乌述烈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实在不明白可汗的来意。

阿史那默啜淡淡道:“我其实只是过境,但也需要补充,我要十万只羊和五万袋马奶,可以从拔古野部的年贡中扣除。”

虽然这个数字也不小,但可以从年贡中扣除,也不算额外的负担,乌述烈暗暗松了口气,他又笑问道:“可汗是要攻打室韦吗?”

室韦部分布在东北方向,而契丹在东南方向,乌述烈没有向契丹那边考虑,他以为可汗是来讨伐去年年贡不足的室韦部。

阿史那默啜却摇了摇头,“不!我这一次的目标是契丹,室韦已向我谢罪,我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乌述烈顿时明白过来了,契丹正在和大唐交战,可汗很显然是想袭击契丹老巢,如此有利可图之事,他心中也热了起来,他连忙将手放在心口道:“乌述烈也愿意率领三千勇士跟随可汗作战!”

阿史那默啜仰天大笑起来,“乌述烈,你可一点不傻啊!”

……

突厥大军刚越过乌山,他们便遇到了第一支契丹部族,这是一支小部族,约万余人,青壮大多跟随孙万荣去唐朝打仗,部落里只有老幼妇孺。

阿史那默啜望着远处数百顶契丹营帐,他冷笑一声,回头对长子匐俱令道:“匐俱,交给你了!”

阿史那匐俱年约二十岁,他完成继承了父亲残暴的性格,比草原狼还要凶残好战,他拔出战刀,遥指帐篷,一声低喝:“杀!”

战马奔腾、杀气迸发,数千突厥骑兵拔出战刀,挥刀向奔逃的牧民杀去,杀戮的欲望在这一刻积蓄在刀上,铺天盖地圈杀而去。

……

从拔古野部前往契丹老巢已经不远,三天后,五万突厥大军渐渐抵达了契丹老巢。

契丹的族帐位于乌山以西二百里处,一条大河从草原上穿流而过,这里牧场丰美,聚居了二十几万人口,是契丹大酋长孙万荣的老巢所在。

此刻,契丹上下被恐惧的气氛所笼罩,突厥大军越过乌山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

大帐中,孙万荣之弟孙万康俨如热锅上蚂蚁,急得来回踱步,他已经接到了十几个不幸的消息,突厥大军所过之处,将他的族人斩尽杀绝,老人妇孺一个都不放过。

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也是孙万康始料不及,在攻打唐朝得手后,他们野心迸发,将所有的青壮都组织前去河北抢掠,却没想到突厥的偷袭竟来得如此迅速和猛烈。

更让他担心的是唐朝和突厥两大势力的联合,将形成一支强大的力量,远远不是他契丹能抵抗,搞不好契丹要亡族灭种了。

他已经向大酋长孙万荣求救,但远水难解近渴,契丹军主力杀回来最快也要十天时间,可突厥骑兵已经迫在眉睫了。

前去探查的报信兵还没有最新消息传来,但孙万康知道,对于草原骑兵,数十里路程不过是一个时辰而已,敌军随时会杀到,可他的十几万部族却无法这么快搬走,即使搬走,扶老携幼,带着羊群,也很快会被敌军追上,现在该怎么办?

悔恨和焦急使孙万康的心已经悬到了嗓子眼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