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战第三帝国-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几辆坦克顺利的踏上了平地。
  于是它们就像挣脱了绳索的饿狼似的,第一时间就调整了炮坦克朝德军防线瞄来,同时航向机枪也“哗哗”的朝德军防线打来一排排子弹。
  紧随其后,一辆辆坦克就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旅行”站在了德军士兵们面前,他们的坦克似乎在向德军士兵宣告……他们报仇的时刻到了。


第二百七十章 火箭筒
  英军坦克一开打,强大的火力就压得德军抬不起头来,坦克炮、航向机枪、同轴机枪……霎时德军防线上就到处都是子弹和炮弹。
  “谢尔曼”一出手果然就不同凡响。
  史上的英军正是因为得到了四百辆“谢尔曼”于是在阿拉曼转入反攻只一战就击毁了德军两百辆坦克。
  而在此之前,德军坦克与英军坦克的战损比一直都是1:4,也就是英军平均每击毁一辆德军坦克就要付出四辆坦克的代价,即便是装备有美式“斯图亚特”及“格兰特将军”式坦克也不例外。
  从此之后,隆美尔的非洲军就一厥不振,直至被彻底赶出了非洲。
  此时,如果火箭筒无法对付“谢尔曼”坦克的话,这一幕同样会在亚历山大防线上演,甚至可能会更惨,因为此时非洲军团手里的坦克只有一百辆,还有一个第90轻装师甚至还在克里特岛。
  但秦川知道自己很快就会知道结果了。
  德军士兵们还在等着,他们在等着英军步兵跟上来,这样才能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或是让他们“尝尝历害”,又或者是“为第十五装甲师的战友报仇”……
  不管是为了什么,德军士兵就是希望能给英军以最大的杀伤。
  果然,不一会儿大批的英军步兵就从山丘上冲了下来……由于前方有数十辆坦克火力压制德军,他们的冲得十分轻松,仅有少数几个倒在德军50MM迫击炮的炮弹下。
  “把他们杀光!”约翰上校兴奋得大叫,他以为仗打到现在大局已定了,就等着英军士兵往前头排雷然后坦克缓缓前推这场战斗就该结束了。
  如果按以前的战场思维那的确是这样,坦克在战场上最怕的就是与步兵分离,它虽然有强大的火力和防御,但对外感知能力却很弱,再加上前面的路上还很有可能会有反坦克地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敌人步兵从死角靠近并炸毁。
  但像现在这样,英军的坦克与步兵再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而且英军在山丘上还占据了有利地形并配合着坦克完全将德军压制住,那么胜利就在眼前了。
  但就在这时,防线后方却的单兵掩体里却冒出一个个伪装得很好的德军士兵,他们手里举着一个英军士兵不认识的怪东西然后瞄准了英军坦克……
  这些怪东西当然就是“火箭筒”,德军火箭筒射手们等的就是这一刻,原则上来说,前方德军那道防线不过就是用来吸引英军及其坦克火力的。
  德军做得很成功,所有坦克的及英军掩护单位的子弹和炮弹都往德军防线猛砸,这使德军火箭筒射手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十分安全……其实这时间并不短暂,因为坦克的感知力很低,而且防线前还炸出了一道烟雾,坦克基本没发现防线后的火箭筒当然也就无法及时转移火力。
  接着,随着一片“啾啾”的尖啸,首批五十几枚火箭弹就带着一道长长的尾巴朝英军坦克飞去……
  “轰轰”一阵乱响之后,至少有二十辆坦克当场被击毁。
  之所以说“至少”,是因为有些坦克很难知道是否被击毁了,正如之前所说的,并不是所有被击毁的坦克都会冒烟、冒火或是爆炸。
  事实上,这其中只有三辆坦克被引爆了内部的弹药炸了开来,但这已足以把英军吓一大跳了……而此时英军坦克乘员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许多坦克乘员依旧激动亢奋的用机枪和坦克炮对着德军战壕猛打猛轰。
  这些坦克乘员一边打还一边吼叫着:“到地狱去吧,德国佬,让你们知道爸爸的历害!”
  然而下一秒,又一批带着长烟的火箭弹直奔向坦克,然后一声爆炸后,大多数坦克都安静了下来。
  “上校!”通讯兵朝山丘另一侧的约翰上校大喊:“我们的坦克被炸毁了!”
  “几辆?”约翰上校瞒不在乎的问。
  他还以为只有一、两辆坦克被德国人的反坦克地雷或是反坦克手雷炸毁的,而这些损失对英军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我不知道!”通讯兵回答:“我只知道,如果再不撤退的话,它们就都回不来了!”
  “什么?”闻言约翰上校抬起头来望着通讯兵:“你说什么?”
  “上校!”通讯兵回答:“德国人有新式反坦克武器,他们能在一百多米外轻松击毁我们的坦克!”
  约翰上校的脑袋整整慢了半拍,然后他就回答道:“不,这不是真的!他们的反坦克武器只有三十米的射程!”
  “这是真的!”通讯兵回答:“因为我们的坦克已经差不多全军覆没了!”
  “上校!”参谋急道:“下令撤退吧!”
  约翰上校摇了摇头,回答道:“不,它们撤不回来了!”
  约翰上校说的对,如果这些“谢尔曼”坦克是在平地上进攻还好,“谢尔曼”坦克与别的坦克不同……二战时大多坦克都没有倒档,但“谢尔曼”有,它可以始终将自己最厚的正面装甲对着敌人后退。
  这一点在战场上很有用,尤其是蒙哥马利“只可远战不可近战”的战略下……因为如果敌人坦克在朝英军坦克群靠近,“谢尔曼”就可以一边后退一边射击,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与敌人的距离,使自己始终在敌人的射程范围之外。
  但此时的英军却是跨越山丘进攻德军的,后退谈何容易。
  “放弃坦克!”约翰上校下令:“命令坦克乘员放弃坦克和步兵一起撤回来!”
  “是,上校!”
  命令很快就传达了下去,于是英军就像潮水般的往后退。
  但此时的德军却不想这么轻易放过他们,子弹和炮弹成片的朝山丘倾泻,将英军一群群的打倒在撤退的路上,不一会儿山丘上就堆满了英军的尸体,山脚下也到处都是坦克的残骸。
  有几辆幸存的坦克往侧翼开,似乎是想找个地方逃回去,但很快几发火箭弹射出就将他们打瘫在原地。


第二百七十一章 包围
  科林上校很快就得到消息。
  但他只是愣了下,然后就点了点头:“这么说,德国人的新型反坦克装备的射程是超过一百米,而不是原来估计的三十米!”
  科林上校觉得这很正常,就像英军在德军不知情的情况下装备了火力、防御全面超越德军的“谢尔曼”坦克一样,德国人当然也会有什么装备是英国人不知道的。
  “这就是德国人这个步兵团挡在我们面前的理由!”科林上校说。
  参谋对此不由感到有些惭愧,不久之前他还以为科林上校在小题大作,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上校,我们该怎么办?”参谋问。
  第七装甲旅大慨有九十辆坦克,其中有七十辆是“谢尔曼”,只不过其中的五十辆已经在刚才的战场上被德军一口气击毁了……德军如果能轻松击毁“谢尔曼”坦克,那么其实坦克在他们面前也就像是纸糊的一样。
  “把情况向波顿将军报告!”科林上校说:“我们需要第4装甲旅的支援!”
  “是,上校!”
  波顿少将在接到科林上校的报告时却没有这么淡定,他在第一时间就给科林上校打了个电话。
  “什么情况?”波顿少将问:“你们怎么会在一个步兵团面前遭受这么重的损失?”
  “我们低估了德国人,将军!”科林上校回答:“或许你应该把这情况告知蒙哥马利将军,德国人手里有新型反坦克武器,其性能超乎我们的想像,我们现在知道的是它至少可以在一百米外击穿‘谢尔曼’,更重要的还是它是一种单兵武器!”
  “单兵武器?一百米外击穿‘谢尔曼’?”波顿少将闻言不由吃了一惊,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几乎就代表着英军手里的所有坦克都成废物了。
  顿了下,波顿少将又问:“你打算怎么打这一仗?”
  “挡在我们面前的是敌人的一个步兵团!”科林上校说:“而我们之前与德第十五装甲师对阵时都没有碰到这种反坦克武器,所以我猜测……德国人的这种反坦克武器是紧急装备的,只有这个步兵团有。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集中兵力歼灭这个步兵团!”
  “你是说把第4装甲旅调过来增援你们?”
  “是的!”科林上校说:“第4装甲旅以团为单位分成两个部份,包抄这杰哈索的右翼和后方。如果可以的话,告诉艾布特上校一声,尽量让我们的坦克距离敌人两百米以外,这样他们就无法靠近我们同时新型反坦克装备也就无能为力了!”
  波顿少将点了点头,回答道:“就这么办,上校,我看看能否再增调一个炮兵营增援你们!”
  科林上校的这个计划当然是有道理的,步兵团的缺点就是机动速度慢,火力和防御远不及装甲部队,尤其是在远程火力上。
  那么如果英军一个装甲师将德第一步兵团围住,坦克及火炮在火箭筒的射程之外猛轰,那第一步兵团就只有挨炸而毫无还手之力了。
  这种情况原本并不会发生的,原因是德军防守的应该是一道防线,也就是在第一步兵团的两侧还有其它部队。
  但现在……
  不管是意大利军队还是德国军队,都已经被英军打得溃不成军,于是英第4装甲旅就可以轻松的绕到第一步兵团后方并将其包围。
  当然,英军装甲部队的穿插很快就被德侦察机侦察到并告知了斯莱因上校。
  “哇哦!”飞行员在向斯莱因上校报告的时候说:“上校,英国人真看得起你们,他们整整用一个装甲师与你们作战,你们可以为此感到骄傲了!”
  “我宁愿把这个骄傲留给你们!”斯莱因上校回答。
  飞行员不由哈哈大笑。
  “上帝,整整一个装甲师!”参谋说。
  斯莱因上校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于是他就带着参谋和警卫员沿着战壕跑出指挥部,看到巴泽尔后就问:“少尉在哪?”
  “谁知道呢!”巴泽尔回答:“他总是躲在别人不知道的地方!”
  “把他找出来!”斯莱因上校下令。
  “是,上校!”巴泽尔说着让传令兵举着小旗朝后方晃了晃。
  这是与秦川联系的方式,于是秦川就从一个弹坑里爬了起来踩着“之”字形奔跑接着跳进了战壕。
  “我们有麻烦了!”斯莱因上校二话不说就掏出了地图摆在地上:“敌人两个装甲团,分别从这,这……包抄我们的侧翼和后方!”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秦川问。
  “不足一小时!”斯莱因上校回答:“侦察机会适时告诉我们敌人的位置!”
  “不足一小时……”闻言秦川就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情况也是秦川所担心的,第一步兵团的兵力过于薄弱了。
  如果这是在别的地形上作战还好,比如什么高地,又或者什么公路桥……这些地形都不利于机械化部队作战。
  但现在却是在沙漠,一片空旷的沙漠,第一步兵团唯一能依仗的就是眼前这道山丘,如果离开了这道山丘……敌人甚至在几公里外就能用炮火打到德军,而德军却对他们无可奈何。
  “我们应该撤退!”参谋说:“与第十五装甲师一起!”
  “来不及了!”斯莱因上校摇头说道:“我们被敌人第七装甲旅拖着,而且我们也没有汽车!”
  第一步兵团是从克里特岛直接搭乘飞机到这里的,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甚至连炮兵都没有。
  当然,想要再通过飞机撤退也不可能,英军可以轻易用炮兵封锁住杰哈索机场。
  “我们需要第十五装甲师!”秦川说:“让他们组织起来挡住这两个装甲团!”
  “可是他们根本挡不住!”斯莱因上校说:“他们手里没有任何可以击毁敌人新型坦克的东西!”
  “我们可以空降火箭筒给他们!”秦川说。
  “不!”斯莱因上校回答:“我们也是昨天才拿到火箭筒,三百具火箭筒全在我们手里了!”
  “可是英国人并不知道这一点!”秦川说。
  斯莱因上校不由愣愣的望向秦川。


第二百七十二章 退兵
  另一边,蒙哥马利正与波顿少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你的意思是……德国这款单兵反坦克装备,可以在一百米外击毁我们的坦克?”蒙哥马利问。
  “确定,将军!”波顿少将回答:“第七装甲旅已经在这种反坦克装备的攻击下损失了五十辆坦克!”
  “那为什么你们还没有停止进攻?”蒙哥马利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们的步兵随便往弹坑或是沙堆里一藏,就可以轻易击毁我们的坦克!”
  “我知道,将军!”波顿少将回答:“可是他们认为德国人也只有这一个步兵团装备这种反坦克装武器,否则昨晚进攻德国人时他们就该用上了!”
  “他们?”蒙哥马利问:“他们是谁?”
  “科林上校,还有我的参谋也是这么想的!”波顿少将回答。
  “所以你们才去包围这个步兵团?”
  “是的,将军!”
  “我有个问题,少将!”蒙哥马利问:“就算你说的是对的,德第十五装甲师昨晚还来不及装备这款装备,但如果他们通过运输机空投并紧急列装怎么办?你是打算让我们所有的坦克第一次投入战场就被敌人歼灭吗?”
  “可是将军……”波顿少将说:“他们并没有……”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员向波顿少将报告道:“将军,德国人正在空投装备!”
  波顿少将不由惊讶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我听到了!”蒙哥马利说。
  “将军!”波顿少将说:“他们空投的不一定是那款反坦克装备!”
  “但也很有可能是,不是吗?”蒙哥马利说:“你想知道是不是,很简单,如果是的话,德国人就会停止撤退而转入反攻!”
  波顿少将不由将目光转向了参谋,参谋赶忙通过电台向前线求证,不一会儿参谋就朝波顿少将点了点头。
  于是波顿少将只好认输。
  “你说的对,将军!”波顿少将说:“他们的确转入反攻了!”
  “所以,把你的部队撤回来!”蒙哥马利说:“现在!”
  于是英军就撤了回去,包括第一步兵团面前的第七装甲旅。
  斯莱因上校放下望远镜,一屁股坐回到战壕里,从兜里掏出了一根烟丢给秦川,说道:“好样的,你成功的骗过了他们!”
  士兵们不由高声欢呼起来,偶尔还有几名士兵兴奋的拥抱在一起。
  秦川知道蒙哥马利会上当的,原因是蒙哥马利是个保守的人,他喜欢战场的态势按照他想像的样子发展,如果中间出了点什么意外……那么蒙哥马利就会对整场战役都失去信心。
  没有信心的人就像一支惊弓之鸟,你所要做的就是让它听到拉弦的声音……就算弓上并没有箭,也足以将他吓走。
  当然,英军并不是全线撤退,而是撤到了杰哈索几公里外并构筑了一道新的防线。
  这样英军就在南段的防线就往德军方向推进了三十里,这也算是英军一个不少的胜利了,尤其是昨晚还几乎将德第十五装甲师击溃。
  一个多小时后,德第十五装甲师的部队才再次接手了杰哈索。
  秦川等人又一次看到了丢勒。
  但看到归看到,丢勒却避开秦川和维尔纳的眼神装作不认识。
  “他这是怎么了?”维尔纳问。
  “随他去吧!”秦川说:“没必要让彼此尴尬!”
  维尔纳似乎明白什么似的点了点头。
  其实丢勒根本就没必要感到羞愧,如果是秦川或是维尔纳等人碰到这种情况也同样会选择逃跑。他们没有这么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道自己手里有火箭筒可能挡住敌人的坦克。
  “感谢你们!谢谢!”格罗将军迎了上来与斯莱因上校握了握手,接着又与几个士兵握手,说道:“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稳住了阵脚,只不过……你们知道的,英国人随时还会发起进攻,我希望你们能在这多呆一段时间,直到我们也装备了火箭筒并学会使用它!”
  “当然!”斯莱因上校说:“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但其实格罗将军的这个担心却是不必要的,因为以英军传统、保守的作战风格,至少蒙哥马利是这样……他们在没有获得详细的数据或者自以为找到一个合适的对付火箭筒的方法,他们再次发起进攻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方面,就是秦川清楚一点,隆美尔绝不会允许像格罗将军这样失去信心的指挥官再在这个位子上呆下去。
  果然,不由意外的是,当天傍晚隆美尔就搭乘他的飞机降落在杰哈索亲自主持大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