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战第三帝国-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埃伯哈德脸色变了变,匆匆忙忙的应了声,然后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秦川想的没错,苏军的确有缴获几具ME6的打算,而且这个命令还是由方面军司令瓦图京大将亲自下达的。
  他的原话是:“不惜一切代价缴获敌人的新式武器,就算是牺牲一个团甚至因此丢掉整个防线也在所不惜!”
  瓦图京做为一个擅长指挥坦克部队作战的将军,他深知这种可以跟踪坦克并改变轨迹并精准的击中目标的武器的历害。
  所以,在一番前思后想之后,他认为现在重要的并不是防线、部队甚至坦克,而是德国人这款新式装备的秘密。
  如果不知道这款新式装备的秘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战术,那么这场战役不可避免的将走向失败……因为敌人可以随意压制己方坦克而己方却无可奈何。
  然后,步兵在敌人坦克面前就只会是被屠杀的对像。
  瓦图京的想法很对,甚至可以说比斯大林所说的守住第三道防线更有远见。
  但可惜的是,瓦图京的确是丢掉了第三防线同时也损失了一个师,但却并没有得到“新式武器”的秘密……第二天凌晨,德第21装甲师就在战机和轰炸机的掩护下对苏军防线发起了进攻。
  由于反坦克炮及相当一部份坦克都被清除了,所以这一仗打得很轻松,德军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突破了苏军防线俘虏了三千多名苏军,这其中甚至还三十几辆埋在工事里的坦克……它们一时来不及从工事里钻出来逃跑,于是就被坦克兵丢在原处,大部份都没有被炸毁,也就是完整的落入德军手里。
  其实,此时的苏军坦克兵动不动就抛弃自己的坦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坦克不过是敌人的靶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保留或驾驶这些坦克上战场还有什么意义呢?它不过就是一口铁皮棺材!
  作为一名士兵,最无奈的或许就是对自己的装备失去信心了。
  正在第21装甲师尾随着苏军一路穷追猛打的时候,第4装甲集团军指挥部就变了一个风向。
  基希纳带着得意的笑容望了瓦尔特一眼,将腰板挺得笔直的大声向霍特将军报告道:“将军,第48装甲已经突破敌人防线,预计三小时后就会到达雅科夫列沃公路!”
  霍特将军看了看地图,然后点头道:“很好,你们甚至比预定的时间还要提前半天!”
  然后霍特将军又转头问着瓦尔特:“党卫第2装甲军现在在什么位置?”
  “还在第三道防线,将军!”瓦尔特略带尴尬的回答:“我们在贝科夫卡陷入了因境,敌人的防御很严密……”
  “中将!”霍特将军打断了瓦尔特的话:“据我所知,第48装甲军碰到的敌人要比你们多得多,苏联人甚至调集了一整个精锐坦克军去对付他们。而你们面临的就只防线……第48装甲军只用了一晚的时间就突破了,而你们却在那里耽误了几天!”
  瓦尔特面色苍白,但却又无话可说,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党卫第2装甲军的装备要比第48装甲军好得多。
  偏偏在这时,基希纳中将又问了声:“瓦尔特中将,需要我们增援你们吗?我认为我的部下还有余力!”


第八百二十六章 普罗霍罗夫卡
  兄弟们六一儿童节快乐,过节之余别忘了给本书投月票!一张月票一朵小红花……
  ********。。
  瓦尔特当然不接受基希纳的“帮助”。
  从这一点来看瓦尔特中将在战场上还是嫩了点……一个成熟的将军应该把自己的个人情感放在一边,从整个战局考虑做出对全军最有利的判断和选择。
  瓦尔特没有这么做,他的回答是:“不,将军!现在还有时间,我们会按预定计划突破敌人的防线赶到雅科夫列沃公路的!”
  但说是这么说,瓦尔特却没有很好的方法,他只是催促党卫第2装甲军不顾一切的进攻……飞机、大炮,不断的朝苏军阵地轰炸,然后“虎式”坦克带着其它坦克一次又一次的朝苏军阵地冲锋。
  党卫军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创立之初是负责仪仗和保卫工作,换句话说就是警卫,只能算是准军事部队,所以一开始大多数人都认为党卫军是个“花瓶”的存在。
  然而,将党卫军派上战场后却发现它敢打敢冲、作战十分勇猛,再加上希特勒更信任同时也更热衷于将精良的装备分配给自己的“私人卫队”,于是党卫军渐渐成规模同时也军事化成为在战场上能与德国国防军比肩的存在。
  应该说,这支部队的存在进一步巩固了希特勒的权力。
  因为反叛组织中相当一部份人都是因为忌讳党卫军,或者是担心国防军与党卫军发起内战,所以才把刺杀希特勒的计划一拖再拖。
  否则,手握兵权的国防军将军们想要推翻希特勒政权并不是难事。
  不过党卫军作战英勇是一回事,私人卫队及作战历史不长决定了这支部队在战略、战术方面不像国防军那么完整、那么体系化……党卫军更多的是用一种精神和对元首的忠诚为核心组织在一起的部队。
  这一点在党卫第2装甲军进攻第三道防线时就有所体现,他们更愿意炮弹、飞机和坦克去堆而不是选择改变下战术。
  但苏军同样也是一支堆数量的部队,而且苏军甚至在堆数量的基础上还学会了一些战术,比如“火力口袋”,再比如“添油战术”……在贝科夫卡方向,德军总是一波攻上来明明打得苏军防线就要崩溃了,但只要一停顿,苏军马上又增援一拔生力军上来甚至还发起反攻。
  于是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的,在防线附近拼死争夺,阵地上躺着厚厚的一层尸体但党卫第2装甲军还是无法突破……事实上,党卫第2装甲军早就突破原有的第三道防线了,只是苏军不断的防线后又建立一道防线,然后又建立一道防线,结果就打成了每前进一步都是敌人防线的烂仗。
  第48装甲军之所以没有碰到这种情况,则是因为他们快……短时间内击溃苏军近卫第5坦克军,迅速赶到第三道防线并马上发起进攻,之后仅用一晚的时间就突破第三道防线。
  这样的速度使苏军根本无法组织新的防御,有点像“闪电战”。
  另一方面,则是瓦图京意识到危险。
  如果战局继续这么发展下去的话,位于两条公路之间的一支精锐的部队及三百辆坦克(之后又增援了一个坦克旅)就会被德军包围了。
  于是瓦图京马上下达了三个命令:
  一:在贝科夫卡方向全力阻止德党卫第2装甲军突破。
  二:在雅科夫列沃方向阻止德第48装甲军继续前进。
  三:马上撤出中间地带所有部队。
  瓦图京是希望能为撤出中间部队争取时间,他已经对反包围德军不抱希望了,只想尽量减少损失。
  其中最麻烦的是第二个命令。
  因为第一个命令已经做到了,苏军成功的阻挡住党卫第2装甲军进攻的势头,虽然损失了很多部队。
  第二个命令,说是说要挡住德第48装甲军……问题就在于德第48装甲军在几小时内就击溃了近卫坦克第5军并迅速突进,这使苏军在雅科夫列沃公路方向形成了一个兵力的真空,瓦图京已经没有任何部队能有效的阻挡德第48装甲军了。
  甚至瓦图京还担心一点:德第48装甲军会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朝雅科夫列沃公路挺进威胁库尔斯克后方,另一路回援党卫第2装甲军完成对中间地带的合围。
  这无疑会给苏军造成双重打击。
  事实上,霍特将军正是这样打算的。
  虽然瓦尔特将军一再强调党卫第2装甲军能在预定时间内突进到雅科夫列沃公路,但从此时的状况来看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身为第4装甲集团军指挥官,霍特将军当然不会像瓦尔特一样没有全局观,于是他命令第48装甲军在进入雅科夫列沃公路后立即反向朝贝科夫卡进攻,这一方面是“帮助”被缠住的党卫第2装甲军脱身,另一方面则是完成对中间地带的命围。
  但是这个命令却没能得到贯彻实施。
  原因是霍特收到了一封电报。
  “将军!”参谋拿着一封电报匆匆向霍特将军报告道:“空中侦察部队报告,东北部发现大量苏联军队和坦克朝雅科夫列沃方向前进,至少有七百辆坦克,预计下午三点左右到达雅科夫列沃……”
  霍特闻言不由震惊的抬起头来。
  他原本以为仗打到现在苏联人的坦克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苏军主力在进攻奥廖尔,南部只有一千多辆坦克,这些坦克一部份分散在防线另一部份被德两支装甲军消灭,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德军前进了。
  但没想到,突然又冒出一支拥有七百辆坦克的部队来。
  看来,苏军的预备队要比想像中的多得多。
  霍特猜的没错,斯大林为了确保这次战役的胜利,整整留了一个方面军也就是草原方面军为预备队。
  因此,苏军在这紧急时刻才有一个坦克集团军增援。
  这个坦克集团军的番号是近卫坦克第5集 团军,集团军司令罗特米斯特罗夫上将,他带领着这支部队在24小时内强行军00公里赶往雅科夫列沃公路。 
  接着霍特将军的目光,就定格在了敌我之间的中点:普罗霍罗夫卡!


第八百二十七章 分歧(月票,月票……月票)
  在进攻方面希特勒与霍特将军有了分歧。
  希特勒从不愿放弃任何对前线遥控指挥的机会,之前没干涉仅仅只是因为第48装甲军和党卫第二装甲军打得都不错……两支部队都在进攻,尤其是党卫第二装甲军,“虎式”在战场上的表现让希特勒十分满意,他甚至对参谋说:“瞧,谁说‘虎式’在战场上很难发挥作用的?它已经给敌人狠狠一击,同时也给了那些不看好它的人一个耳光!”
  这话就克鲁格听着舒服。
  接着,两个对“虎式”抱有厚望的人甚至都在“狼人”开始讨论是否需要改变防御的战略而改为主动进攻。
  这时前线传来的消息让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虎式”被击毁七辆,十八辆因各种故障无法参战,只有六辆还能正常战斗。。。
  这霎时就给希特勒泼了一盆冷水。
  要知道这时德军才攻入苏军防线三十几公里,就有超过一半的“虎式”发生故障。可想而知,如果进攻的话,只怕“虎式”全都要趴窝在路上了。
  过了一会儿,希特勒就办公室里大发雷霆:“我们不是被敌人打败的,绝对不是!打败我们的是那些工程师,他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里,理所当然的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却不能解决这个小小的问题,这是一种耻辱,彻头彻尾的耻辱!”
  希特勒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些“虎式”也是这些“无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研发出来的。更何况新装备会出现诸多故障都是正常的,是希特勒急于将其投入战场。
  不过希特勒其实知道这些,他只是在为自己的错误判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让希特勒感到满意的是,第48装甲军打得十分顺利,他们甚至以很小的代价击溃了实力数倍于己的苏军精锐坦克部队。
  而直到这时,这个被称作E3的东西才进入希特勒的视野。
  “您之前签署过E3的生产,元首阁下!”参谋在希特勒问起时就回答道:“是曼施坦因将军提交的报告!”
  这时希特勒才想起的确有这么一份报告。
  只不过那份报告说的是火箭弹……德军这段时间的确有生产各种火箭炮的需求,就像之前说的,在发现苏联“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后德军才意识到火箭炮还可以这么用,于是研发了一系统火箭炮和火箭弹。
  很明显,曼施坦因元帅因为不知道怎么命名E3好,于是就简单的将其归类为火箭弹,希特勒也就误以为它是火箭弹稀里糊涂的就签置了文件。
  “所以,它不是火箭弹?”希特勒问着参谋。
  “呃……确切的说,它的确是火箭弹!”参谋对E3也不是很熟悉,他翻了翻文件,回答道:“其战斗部……有点像火箭筒,可以击穿50厚度的装甲。是的,50。然后,它可以改变轨迹,难以置信!”
  “改变轨迹是什么意思?”希特勒问。
  “我不知道是不是像我理解的这样!”参谋将文件放在希特勒面前,说道:“这里是这么解释的,他们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在战斗部上,这使操控手可以控制火箭弹的运行轨迹,直至火箭弹命中目标!”
  希特勒拿着文件翻了翻,然后带着几分怀疑命令参谋:“去确认下!”
  “是,元首阁下!”参谋应了声。
  不一会儿参谋就回来了,他点着头说道:“元首阁下,的确像我们想的那样,它可以改变轨迹,第48装甲军就是依靠这种火箭弹击败苏联近卫坦克第5军的!”
  希特勒点了点头,然后忍不住说了句:“简直就是天才,它几乎是将V的操控技术和火箭弹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很好的解决了火箭弹精度不高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它制作简单而且造价便宜!”
  想了想,他又摇头叹了口气。
  因为希特勒突然意识到一点:如果把这种火箭弹来对付“虎式”的话,只需要几枚就能让一辆造价昂贵的“虎式”报销了……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毁灭了他的梦想。
  不久,发现苏联人大规模援军的情报就放在了希特勒面前。
  摆在办公桌上的同时还有霍特将军的命令,也就是让第48装甲军全速赶往普罗霍罗夫卡抢占有利地形。
  希特勒皱了皱眉头,就给霍特将军发了封电报:
  “我的将军,不要被苏联人的一个坦克集团军吓倒。就像我们知道的,苏联人的行动总是很迟缓,我们完全有时间包围中间地带的苏军并帮助党卫第2装甲挣脱苏军的纠缠,然后集结两支装甲军的力量给苏联人这个坦克集团军致命一击!”
  希特勒的这个命令有一定道理。
  因为苏军的调动的确很缓慢,远的巴巴罗萨计划不说,刚刚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这样……大批的苏军因为通讯、交通以及各种问题,能布署就位的兵力远达不到预期,这使苏军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推迟进攻。
  但这一次希特勒却判断错了。
  这个草原方面军是斯大林早就布署好的,而且因为之前的经验教训,苏军还拓宽了库尔斯克后方的交通并改良了通讯和后勤,这使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在增援普罗霍罗夫卡时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坦克集团军在24小时内行军00公里。
  这行军速度即便是与隆美尔的非洲军团相比也有过之无不及了。
  希特勒不了解这些,于是他命令霍特将军按原计划,也就是以一个装甲师增援党卫第2装甲军,另一个装甲师和步兵师赶往普罗霍罗夫卡应敌。
  按希特勒的话说,就是:“如果我们置包围圈的缺口于不顾而让整个第48装甲军前往普罗霍罗夫卡,那么在第48装甲军与敌人作战的时候,被困在中间地带的苏联人就会得到时间从缺口逃出去,我们对敌人的包围也会功亏一篑!这正是苏联人希望看到的,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


第八百二十八章 渡河(求月票)
  应该说希特勒在这一点上说得很对,苏军投入预备队也就是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救被围困在中间地带的苏军,那是一个精锐近卫军另加一个坦克旅。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苏军不希望德第48装甲军在库尔斯克后方横冲直撞破坏苏军的整个反攻计划。
  霍特将军深知这一点,更知道事实并不像希特勒所说的那样……苏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不是行动缓慢,而是以很快的速度在朝普罗霍罗夫卡挺进。
  霍特将军知道如果按希特勒的命令指挥这场战斗将意味着什么:赶往普罗霍罗夫卡的部队会很快就被苏军淹没……敌我双方兵力差距过于悬殊,即便德军拥有E3也不例外。
  然后,第48装甲军的确能与党卫第2装甲军会合,但因为第48装甲主力崩溃,它们其实已经成了一支孤军,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包围圈,德军反而还会深陷敌人的包围圈中无法自拔。
  所以,霍特没有犹豫,在接到希特勒命令的一霎那就决定要违抗命令了。
  霍特将军甚至还对参谋发了句牢骚:“是的,因为被缠住的是元首的党卫军,如果被缠住的是第48装甲军……不知道元首会不会不顾一切的下这样的命令!”
  霍特将军在这其中看到了希特勒的一点私心:元首不希望党卫军在战场上被国防军比下去,即便两者都是由他指挥的军队,但前者是忠于希特勒后者是忠于德国,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参谋没有反对什么,他只是对霍特将军说:“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理由!”
  理由的意思,就是借口。
  霍特将军和参谋找不到很好的借口,最后只能给希特勒发了封电报:“尊敬的元首,我已经对第48装甲军下达了命令,第4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