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战第三帝国-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是德军的一个军事试飞员,几乎试飞过包括德国空军所有型号的飞机,其中当然也包括“斯图卡”和“BF09”。
  因为她在试飞过程中多次负伤而且做出很大的贡献,所以汉娜获得了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要知道在整个第三帝国期间,只有两名女性能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汉娜是当之无愧的那个,另一名则是依靠摧残、杀戮囚犯获得的。
  由于机舱并不是为人设计的,所以显得十分狭小,汉娜费了好一会儿工夫才艰难的“挤”了进去。
  “在你面前的是操纵杆!”冯布劳恩说:“还有一些必须的仪表!”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汉娜回答。
  “哦,报歉!”冯布劳恩从助手那的接过一个手电递给了汉娜:“你把它粘在舱壁上对准仪表,这样你就能看清了!”
  “哦,太好了!”汉娜在里头发出自嘲的笑声:“或许我需要多几个这样的电灯!”
  “试着操作一下,汉娜!”冯布劳恩说道:“有困难吗?”
  “不,这很好!”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你操作!”冯布劳恩接着交待道:“当你感觉飞行状态不正常时才需要操作,同时……我们在你右侧装了个录音装置,你只需要把你的操作说出来就可以了,明白吗?”
  “明白!”
  “降落时你得小心!”冯布劳恩继续说道:“因为它设计出来是没有起落架的,我们为它装上了,但不是那么坚固,所以你要操纵着它尽量平稳的降落,能做到吗?”。。
  “当然!”
  在汉娜熟悉驾驶的时候,另一边真正的“靶机”就被运了过来并用起重机吊运到了发射架上。
  接着,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着为“靶机”安装电池、灌注燃料和压缩空气……“靶机”所使用的这种脉冲发动机简单的说就是将燃料和压缩空气喷入燃烧室然后关闭阀门,再用电池点火产生推力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进行得很快(每秒钻40到50次),所以感觉就是持续的喷射推力。
  正如冯布劳恩所说的,这个过程需要两个多小时,而且还有一定的风险,原因是其使用的液态燃料有毒而且不稳定……这也是燃料必须在发射前灌注的原因。
  当燃料灌注完成后,也就意味着实验必须尽快进行,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准备好了吗?”冯布劳恩问着汉娜。
  “是的!”汉娜从模型里爬了出来,飞行服都被汗水浸透:“如果给我一杯水的话!”
  秦川随手就把自己的水壶递了上去。
  “谢谢,上尉!”汉娜接过水壶揭开了盖,然后一仰脖,就“咕碌咕碌”的一阵痛饮。
  完了后就把水壶递还给秦川,说道:“现在,我准备好了!”
  “你有些紧张,少校!”秦川说。
  众人疑惑的朝秦川望来,因为所有人都以为汉娜胸有成竹。
  “是吗,汉娜?”冯布劳恩问。
  “是的!”汉娜带着意外望了秦川一眼,说道:“上尉,你看穿了我!”
  “汉娜!”康拉德说:“我们可以终止这次测试,等你准备好了……”
  “不!”汉娜回答:“总会有这一刻的!”
  说着就从驾驶舱里钻了出来,毅然朝“靶机”走去。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康拉德小声问着秦川。
  “她接过水壶时手指在颤抖!”秦川回答。
  “嗯哼!”康拉德说:“我们应该多给她一点时间,毕竟这里是沙漠,而且‘靶机’……”
  “放心吧!”秦川说:“她不会有事的!”
  秦川这话并不是安慰人,如果说这里头有谁不紧张或者也可以说不为安娜紧张的话,那就该是秦川了,因为秦川知道汉娜一直活到战后被美国俘虏。
  “你们还在等什么?”钻进机舱的汉娜探出头来朝外面喊了一声。
  冯布劳恩和康拉德对望了一眼,点了点头后就进入最后的检查程序。
  “反应舱,正常!”
  “发动机,正常!”
  “飞行罗盘,正常!”
  ……
  一切正常!
  “倒数秒!”
  “十,九,八……”
  倒数秒结束后,冯布莱恩下令:“点火!”
  “腾”的一声,蒸汽弹射器带着“靶机”沿着发射架狠狠朝空中抛去,同时“靶机”尾部的脉冲发动机也被点燃了。
  在“靶机”被抛上天的同时,推进活塞也被远远的抛了出去。
  但是当然没有人注意活塞,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往飞向天空的“靶机”上,就连营地里的德军士兵也不例外。除了几名穿着防化服有工作人员……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清洗发射架上由脉冲发动机喷射出来的残留燃料(脉冲发动机刚点燃时会有些燃料来不及燃烧就被喷射出来)。
  下一秒,冯布劳恩和康拉德突然反应过来,拉上秦川跨上一辆吉普车就朝“靶机”飞行的方向追去……其实他们不需要那么着急,因为从这里开始每隔十公里就一辆吉普车或是摩托车在等着,他们随车携带着望远镜、通讯设备以及急救箱做好准备。
  “知道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沙漠吗?”康拉德一边用望远镜望着渐渐远去的“靶机”一边说道:“因为它视野开阔,而且松软的沙子有可能会减缓坠机带来的伤害!”
  “还有!”冯布劳恩补充道:“沙漠比较平坦很少有高地,这会减少许多危险!”
  “但不代表没有危险!”康拉德说。
  “我知道!”冯布劳恩说:“任何创新都有风险不是吗?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难道没有风险?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难道没风险?”
  “可是我们可以选择别人!”康拉德反对道:“为什么一定是她!”
  “上帝!”冯布劳恩回答:“我们都知道的,谁还能把飞机当玩具玩?谁能凭着平衡感就能驾驶‘靶机’?只有她……”
  秦川知道,冯布劳恩和康拉德不是真的在争吵,他们只是在发泄自己心里的焦急和不安。


第四百四十九章 潜望镜
  “她在调节!”康拉德举着望远镜说。
  “是的,当然!”冯布劳恩也举起望远镜看了下:“我们试飞的距离从没有超过一公里,现在已经至少几十公里了!”
  “而且我认为它可以继续飞下去!”
  “当然!”冯布劳恩说:“因为她是汉娜!”
  “‘靶机’可以飞多久?”秦川问了声。
  “22分钟!”冯布劳恩回答:“它的燃料可以飞22分钟,两百多公里,速度与英国人的喷火式战机相若……”
  “可你们并没有告诉她这个!”
  “什么?”冯布劳恩和康拉德不由吃惊的望向坐在副驾驶座的秦川。
  “上尉,你确定我们‘都’没告诉她?”康拉德问。
  “上校!”冯布劳恩说:“我以为你告诉她了!”
  “我也以为你告诉她了!”康拉德愤怒的回答。
  “太棒了!”冯布劳恩挥了下手,接着就对正在开车的维尔纳大吼:“加大你的油门,士兵,我们要被她落下了!”
  “可那是飞机……教授!”维尔纳啼笑皆非的回答:“就像你刚才说的,它的速度只比喷火式战机差一点,你是希望吉普车能赶上飞机吗?”
  冯布劳恩和康拉德闷不作声。
  维尔纳和秦川互相看了一眼,暗暗摇了摇头……科学家,他们总是会因为过于专注某件事而忽略掉其它东西,这也使他们丢三落四的看起来像个怪人。
  很快“靶机”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即便是用望远镜也找不到它的踪迹,康拉德和冯布劳恩两人沉默不语,似乎是在互相责怪对方漏说数据,又或许是在内疚。
  “我们可以朝好的方面想!”秦川安慰他们道:“教授、上校,这是第一次试飞,汉娜不一定能飞到燃料耗尽的那一刻,所以你们漏说了数据并对结果并没有什么影响!”
  “是的!”冯布劳恩点头表示赞同,不过他随即看了看表,又说道:“可是现在已经过去十五分钟了!”
  接着两人心又再次被提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两个不时的看了看手表又回头看看跟在后头的一辆吉普车……那辆吉普车由库恩负责,他带着通讯设备能与一路布置的跟踪点取得联系,
  在时间过了第十九分钟的时候,库恩朝前头大叫:“她降落了,只不过降落得有些不顺利!”
  “什么情况?说清楚些!”冯布劳恩叫道。
  “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库恩回答:“她在十六号与十七号跟踪点之间降落,距离这里也就是距离这里一百六十多公里。他们看到‘靶机’在地面上跳跃了几下,正在赶往‘靶机’!”
  “她安全吗?”康拉德问。
  “我不知道!”库恩摊了摊手:“他们还没赶到!”
  十几分钟终于得到了好消息:“他们找到她了,她很安全……只是负了点轻伤!”
  “你确定?”
  “是的!”库恩点了点头:“我确定!”
  康拉德和布劳恩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靠在座位上,看起来两人都有些虚脱的样子。
  一个多时后,几个人就在路上与汉娜碰了头,当然还有那架坠地机翼已经断了半边的“靶机”……收回“靶机”并不是为了重复使用,事实上这玩意就是一次性用品,甚至就连发动机都是一次性的,原因是它即廉价又容易出故障(阀门容易被高温的火焰烧穿或是因为高热而出其它问题),将其修好还不如重新再做一个。
  之所以要回收,是出于保密方面的需要。
  当然,这时已没有人会去关心那个“靶机”。
  汉娜有些鼻青脸肿的,嘴角还带着些血丝,但她还是朝众人笑道:“嘿,这次试飞还算成功,不是吗?”
  “当然,汉娜!”布劳恩拥抱了下她:“感谢上帝,你平安无事!”
  “当然,没有飞在天上的东西能难倒我的!”汉娜骄傲的回答。
  回到指挥部的时候布劳恩等几个科研人员就和汉娜一起开了个试飞总结会议。。。
  会议除了数据较正上的问题外,主要集中在试验安全上。
  “‘靶机’是因为什么没有安全着陆?”布劳恩问:“抱歉,我的意思不是质疑你的技术,我是希望能有所改进……”
  “我知道,布劳恩!”汉娜笑了起来:“别解释那么多了,让我们专业一点!”
  汉娜喝了一口水,回答道:“我的视野不好,我只能通过两侧杯口大的玻璃孔观察外部,而且必须躺着观察,虽然有仪表的数据配合,但我还是无法在降落时准确判断自己的高度!”
  布劳恩点头表示理解,仪表的反应速度有些滞后,而且精度远没有达到只看仪表就可以平稳降落的地步。
  “我们应该改善一下飞行环境!”秦川说:“否则下次试飞还会碰到类似的危险!”
  “上尉,并不是我们不改变!”康拉德回答:“但如果我们一旦改变了它的外形,也就意味着它的气动布局也就是改变了,于是得到的数据也就不准确了。”
  “我们考虑过将前部某些区域改为透明的钢化玻璃!”布劳恩说:“但前部是导航系统,如果这么做的话需要很多的时间进行大改动!”
  “而且导航系统就应该放在头部!”康拉德补充道:“那样会使它更灵敏!”
  “我知道!”秦川说:“但你们为什么不为它加装一个类似潜望镜之类的东西,你们甚至可以把这个潜望镜装在头部弯曲弧度的后面,这并不会对气动布局带来多大的影响!”
  科学家们不由愣住了。
  汉娜不由笑了起来:“很棒的想法,上尉,你居然把坦克的潜望镜用在飞机上!”
  秦川摊了下手,回答:“谁说坦克的东西不能用在飞机上?”
  康拉德则向布劳恩伸出了手:“00马克,教授!”
  “你们加大赌注了?”秦川问。
  “当然!”康拉德回答:“因为教授想连本带利的赢回去!但是他显然要失望了!”


第四百五十章 军情六处
  潜望镜很快就按照秦川的想法加装到了“靶机”上,并且按照汉娜调较的数据对导航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调较。
  于是几天后第二次试飞就顺利多了。
  这顺利一方面是需要汉娜人为操作的濒率大幅度减少,这说明“靶机”已越来越符合无人驾驶的要求。
  当然,一次试飞就将所有数据都调较完善几乎是不可能的,汉娜记录下了在第二次试飞时她总共对“靶机”进行了五次操控,而且幅度很小。而在第一次试飞时总共进行了二十余次,且半数以上是大幅度操控。
  用汉娜的话说,就是:“我几乎在里头睡着了,太神奇了,它居然能自己在空中飞行,就像有生命的东西一样,我已经爱上它了!”
  这说明了两点:
  一是汉娜的修正操控十分精准,因为她所做的操控是基础数据,这些数据要是出了错调较也不可能会准确了。
  二,是科研人员的调控十分到位。
  总之,德国人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这种失之毫厘缪之千里的试飞中就尤显重要。
  另一方面的成功,就是汉娜在第二次试飞中成功的平稳降落,“靶机”甚至没有受到一点损伤,当然汉娜也没有。
  这鼓舞了整个科员团队的士气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
  “我想我们再试飞几次就能完全修正了!”冯布劳恩说。
  “是的!”康拉德表示赞同:“现在是五次,下一回就是四次、三次……当它能飞到两百公里而不出错的时候,原则上就已经可以完成任务了!”
  “事实上,一百公里就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了!”秦川说:“因为西西里岛距马耳它岛最近的位置只有90公里,另外还有更近的班泰雷利亚岛和兰佩杜萨岛,据说美国人在果佐岛又建了一个机场!”
  “也就是说……”康拉德兴奋的说道:“我们在西西里岛就可以轰炸他们建在这些岛上的机场,哦……我忍不住想看看它轰炸敌人机场的样子了!”
  “我更想看看他们被轰炸时的表情!”汉娜插嘴道:“他们一定会被吓坏了!”
  军官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秦川等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在萨拉特的试验已经引起了盟军的注意。
  萨拉特是阿尔及利亚腹地,原本盟军的侦察机是不会有兴趣侦察这里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距离太远,距离加贝斯防线足有一千多公里,基本没有什么侦察机能飞到这么远的距离再飞回去。
  另一方面则是这里一片荒漠,对敌我双方都没有很大的战略价值。
  盟军之所以能注意到这里仅仅只是因为一次意外……一架执行轰炸任务的B17轰炸机出了故障脱离了轰炸机群,之后迷了路飞到了这里。
  然后,因为无法分辩自己的位置,于是B17飞行员决定降低高度确认一下。
  结果,他们就看到在沙漠废弃的村子里一个高高的反射架……这个发射架在破旧的房子里显得十分突兀,而且周围还布置了德军的防御工事。
  轰炸机一般没有携带拍照设备,但恰好一名战地记者就在轰炸机上,他用自己随身携带的相机透过窗户拍下了几张照片。
  虽然照片模糊不清,但还是被送到了第十五集 团军群指挥部那。 
  “这可能只是德国人故弄玄虚或是类似雷达天线之类的东西!”艾森豪威尔对此不屑一顾。
  “不,艾克!”蒙哥马利说:“它铺设的这个斜面看起来绝不会是什么雷达天线,而且如果故弄玄虚的话……他们也不应该在如此隐秘的位置。如果不是B17误入这片区域,我们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东西的存在!”
  艾森豪威尔虽然觉得蒙哥马利说的有理,但他依旧不把它放在心上。
  这是由美国强大的海空军以及工业体系决定的,艾森豪威尔不认为德国人能折腾出什么东西来改变这种实力上的差距。
  “我们可以派出B17去对它实施轰炸!”艾森豪威尔说:“虽然高空轰炸命中率不高,但只要我们出动足够多的轰炸机……”
  “不,艾克!”蒙哥马利反对道:“炸毁它又能怎么样呢?德国人很快就会在另一个地方再建一个这样的东西,然后我们还是对它一无所知!”
  顿了下,蒙哥马利就说道:“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它交给英国情报局,至少让他们查查这是什么东西!”
  艾森豪威尔没有反对,因为英国情报局的确比美国的情报网络更可靠。
  照片很快就传到了英国。
  原本英国情报局对这东西也不是很感兴趣……在这时代的人眼里,除了飞机、军舰、坦克、大炮这些东西外,还能有什么东西能在的战场上耀武扬威呢?
  照片中这个东西显然不是军舰不是坦克,大炮也不像,飞机也可以排除……所以,英国情报局断定这玩意并不会给盟军带来多大的威胁。
  但丘吉尔一看到这照片不由大喜过望。
  这段时间他正愁着找不到借口继续让盟军在北非呆下去,突然出现的这些照片就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