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战第三帝国-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雷德尔朝诺依曼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不用遗憾,将军,陆军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说着雷德尔就朝身后的秦川望了望。
  诺依曼少将这时才注意到秦川,接着他脸上就一副恍然大悟:“这位一定是弗里克中尉了!”
  “你认识他?”雷德尔有些意外,秦川也有些意外,因为他很确定从没有见过这个诺依曼。
  “当然!”诺依曼主动探过身来与秦川握手:“到了非洲之后,还有谁不认识‘传奇上士’的?”
  秦川突然发觉面前这个诺依曼少将不简单,因为他刚才这句话就表示之前的确不认识秦川,而是根据一些细节,比如雷德尔的重视以及秦川的军衔猜到了秦川的身份。
  当然,这或许并不难猜,但这已足以证明诺依曼是个注重细节和逻辑推理的人了。
  “中尉,中尉……”这时一名空军少尉在警戒线外蹦蹦跳跳的挥着帽子试图引起秦川的注意。
  秦川往那方向望去,不由惊愕的说道:“马尔塞尤,他怎么在这里?”
  “谁?”斯莱因上校不由一脸吃惊:“你说的是那个一天之内击落17架飞机的飞行员吗?你认识他?”
  “他在这?”雷德尔问。
  秦川往那个蹦蹦跳跳的像抢棒棒糖的小孩似的空军少尉扬了扬头,说道:“那个就是!”
  诺依曼一脸不信:“中尉,你是不是认错了,空军应该返回位于突尼斯的机场,而这里是比塞大!”
  “我也是这么想的!”秦川回答:“可他就是马尔塞尤!”
  “让他进来!”诺依曼朝卫兵招了招手。
  然后马尔塞尤欢呼一声就冲了上来,热情的与秦川拥抱了下,说道:“我就知道你会在这的,他们说‘传奇上士’在‘敦刻尔克’号上,我就猜你一定会在这!”
  “你的名字,少尉!”雷德尔问。
  马尔塞尤不由一愣,然后就回答道:“马尔塞尤,长官!半小时前,我在天上为你们打下了六架鱼雷攻击机。哦,对了,还有一枚鱼雷……我想你们一定看到我了!”
  马尔塞尤就是这性格,他专注于自己击落敌人的战机,并且对自己的战功有些沾沾自喜,所以不把长官放在眼里,就算是雷德尔这个元帅也是一样。这也是他有这么大的战功但却还是个少尉的原因之一。
  这时周围的士兵和百姓也知道这个年轻少尉就是空战传奇马尔塞尤,于是自发的喊起了马尔塞尤的名字,马尔塞尤十分享受的朝两侧的百姓挥手致意,就像是个明星一样。
  斯莱因上校小声问了秦川一声:“你是怎么认识这家伙的……”
  “呃……”秦川不知道怎么回答。
  没想到马尔塞尤耳朵很灵敏,飞行员似乎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听到这话后就代为回答道:“上校,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中尉教会我怎么作战的!”
  斯莱因上校闻言不由目瞪口呆:“你可没告诉我你还会空战!”
  “我的确不会!”秦川有些无辜。
  “少尉!”诺依曼问着马尔塞尤:“你不是应该在突尼斯吗?”
  “是的!”马尔塞尤回答:“可是你忘了,我有飞机!”
  闻言众人不由面面相觑,战斗机可不是想停哪就停哪的。不过马尔塞尤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他就曾经把战机停在公路上造成交通堵塞,为的只是好玩,然后再从公路起飞扬长而去。
  “你的飞机发生故障了么?”诺依曼少将又问了声。
  “不……”马尔塞尤这话刚脱口马上又哦了一声:“是的,我的飞机没有足够的燃油回去了,你知道的,所以我和我的战友们迫降在这里!”
  “你和你的战友们?”诺依曼少将问。
  “他们在那!”马尔塞尤朝警戒线处的几个飞行员挥了挥手,飞行员们立时就兴奋的回应着。
  接着马尔塞尤就把秦川拉到一边,小声说道:“中尉,我这次来……其实是我的战友们不相信我认识‘传奇上士’,所以……”
  闻言秦川不由啼笑皆非,这个家伙仅仅只是为了向他的战友们证明与自己认识,于是就开着战机在这里降落。
  不过在马尔塞尤的请求下,秦川还是上前与几个飞行员们一一握手,并说道:“你好,我是‘传奇上士’,我和马尔塞尤是朋友!”


第三百二十七章 防线
  秦川和斯莱因上校在突尼斯呆了一天的时间。
  这期间他们主要是与诺依曼一起视察了下突尼斯防线的情况。
  从意大利调来的部队与从法国调来的部队就是有些不一样。
  应该说驻守法国的部队战斗力原本也不弱,只是他们在法国过惯了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部队跟其它单位不一样,部队要形成战斗力很困难,它需要坚持不懈的长时间的训练,但战斗力要削弱却十分容易,过程也十分迅速。
  从法国投降到这时才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但就是这半年多就足以让部队紧崩着的弦松驰了,而一旦松驰,就很难再恢复像以前一样的战斗力,第36步兵师就是这样的情况。
  第200师作为一支驻意大利的部队,却是始终都在训练……意大利是德国的盟友,它并不需要驻守,德军部队会在意大利就是准备进入北非作战的,只不过之前因为运输原因一直没能过来。
  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就要走上战场,所以在意大利期间会保持自己的战斗力,甚至还会从老兵那学习关于在北非作战的知识。
  诺依曼少将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征用了一部份从北非负伤被转运到意大利的伤兵为教官对自己的部队进行沙漠作战训练,只不过诺依曼少将没想到的是,他们到北非来不是进行沙漠作战而是山地作战和海防作战。
  不过这并不影响诺依曼少将在突尼斯的工作。
  “我认为在突尼斯与利比亚边境一带也应该弃守!”诺依曼少将说:“因为突尼斯南部依旧是沙漠,这种地形不适合我军防守,到了中部和北部多山地区,才应该是我们防守的重点!”
  诺依曼少将拿着望远镜,指着正在高地上抢修碉堡工事的士兵们说道:“所以,我防守的重点是在加贝斯,我打算从那里沿着高地建一道防线,一直到奈格林。”
  看着地图秦川不由点了点头,奈格林往西就是迈勒吉尔盐湖,盟军如果想避开这道防线的话,不但要深入沙漠腹地,还要跨过盐湖接着还要穿越几道山脉,这对机械化部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你是否有想过要守住一道防线很困难?”秦川说。
  诺依曼少将回头望了望秦川,然后很有信心的回答道:“中尉,只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再加上帝国英勇军人,还有元首以及隆美尔将军英明的指挥,我相信我们会挫败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进攻的。”
  听了这话秦川就有些明白了,诺依曼是个狂热份子,也就是说,他至少是部份相信“精神胜利”那种人。
  “精神胜利”在这时代尤其是德国横行是有一定原因的……
  最典型的就是德军与意大利军,德军拥有较高的士气和战斗意志,于是在战场上总能发挥出较强的战斗力,而意军的战斗力却是一地鸡毛。
  再加上之前德军在欧洲战场上将周边国家乃至法国这号称陆军第一强国在一个多月内推倒,于是就有人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兵力比敌人多吗?
  当然不是,欧洲这些国家再加上法国,兵力、人数都不知道是德国的几倍了。
  是装备比敌人好吗?
  更不是,德国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初期许多装备都受限制无法得到更多的发展,尤其是与法国相比许多方面都有差距。
  想来想去,就是希特勒所说的种族问题接着就是优秀民族聚集在一起在精神和思想上高度统一所爆发出来的强悍的战斗力。
  这种思想甚至在战场上还得到某种程度的验证,因为在同样的装备下,士气高昂的部队总能有更强的战斗力。
  但美军就是最好的反例……美军的战斗意志和素质其实是最差的,中后期兵源不足时他们甚至把犯人征召进军队用来抵刑,但他们却可以用先进的装备以及大量的弹药打赢一场又一场战争,而许多士气高昂的德军或是日军甚至连敌人都没看到就被炸没了。
  所以,战争从来都是人和装备的结合,唯精神论与唯装备论都有失偏颇。
  “将军!”秦川说:“你认为我们构筑的突尼斯防线与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比起来怎么样?”
  “这没有可比性,中尉!”诺依曼将军回答:“法国人的防线的确比我们坚固,但驻守防线的士兵不同,指挥作战的元首而将军也不同!”
  “说得对!”秦川回答:“但我却没看到布署有什么不同,防线依旧是地雷、碉堡、战壕和铁丝网,而敌人也可以用相同的战术进攻,他们甚至还可以将军舰开进突尼斯海峡用舰炮朝防线的后方轰炸……”
  “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中尉?”诺依曼将军问:“难道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防御战术?”
  “当然!”秦川回答,接着就指着一个个高地上的碉堡以及高地间的战壕说道:“这些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它们会在几天内被盟军炸平,它们能起的作用就是浪费盟军的炮弹,而我们知道……在盟军拥有苏伊士运河、克里特岛及马耳他岛之后,他们的补给可以源源不断的运来!”
  诺依曼少将没有说话,因为秦川说的的确有道理。如果德军在北非有充足的补给和更多的大炮的话,那么他们也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炸过英国人的防线,只不过占优的盟军一方,尤其是此时美国还参战了,那火力就不是以前与英国作战时可以比拟的了。
  “所以!”秦川说:“我们的工事更应该建在地下而不是地面,更应该以每个高地为点而不是防线……”
  “我不明白!”诺依曼少将说:“如果没有一条防线的话,那么我们该如何阻挡敌人的朝我们纵深进攻呢?”
  诺依曼说的是敌人可以绕过高地往德军腹地进攻。
  “简单的说,就是以点慨面!”秦川回答:“绕过一个高地没问题,两个高地也没问题,但如果是绕过十个、二十个进入纵深,那么他们的补给线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而这也是盟军最需要担心的!”


第三百二十八章 坑道
  “我们怎么保证高地的补给?”诺依曼又问。
  很明显,如果敌人能绕过高地的话,就意味着高地与其它地方的通讯就会被切断。
  “事先存储!”秦川回答:“比如弹药、食物、水、药物等等,都存储在坑道里!”
  “不,这太疯狂了!”斯莱因上校插嘴道:“士兵如果被封锁在坑道里,他们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秦川当然知道斯莱因上校说的,坑道可不是好玩的,里头密闭、潮湿、空气不流通,而且随时都会坍塌随时都要面临死亡的威胁,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的话,不用敌人打,躲里头几天都会受不了。
  由此也可知志愿军战士当时的条件有多艰苦,欧美国家对这种作战方式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过了良久,诺依曼少将才说道:“我认为这种防御方式可行……至少在敌人的飞机大炮面前的,我们的士兵可以保存性命!只要他们能保存性命,就有可能从坑道里钻出来发起反攻!”
  “是的!”秦川说:“我们可以在坑道里事先准备好电台,这样就可以与坑道里的士兵联合作战,比如由我们对高地的敌人发起炮击而坑道里的士兵发起反攻,或是坑道为我们提供情报等等!”
  诺依曼少将闻言不住点头:“继续说,中尉,这个防御战术十分新颖,而且也很适合我们现在这种装备与盟军有差距的情况!”
  这战术当然新颖,那是八年后志愿军用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术。与志愿军这种成体系的坑道战相比,日本人从中国地道战中学来并用在琉磺岛上的坑道只能算是办家家,但即便如此,还是让美国以几倍的兵力及大量的现代化装备进攻还是付出惨重的伤亡。
  接着秦川就在图纸上与诺依曼详细讲解了坑道战术,当然还有与坑道战术配套的反斜面战术以及整个坑道体系的作战方式。
  诺依曼少将越听神色越是凝重,同时眼神里也充满了疑惑:“中尉,你说的这些都像是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战斗似的!”
  “当然没有!”秦川回答:“我只是在学校里学过建筑方面的课程而已,有时胡思乱想就会考虑着怎么把建筑方面的知识用在构筑工事上!”
  这话半真半假,秦川做为一名考古学家他的确学过建筑学。
  诺依曼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他一边看着图纸一边说道:“中尉,我必须得按这些图纸打造一个坑道高地出来,演习后确定它是否管用,然后再考虑是否大面积建造!”
  “当然!”秦川回答。
  像这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很可能关系到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甚至可以说是非洲军团生死存亡的决定,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做下的。
  在返回阿尔及尔的飞机上,斯莱因上校就感叹道:“中尉,和你接触越久就越是对你感到吃惊,你为我们部队提出一个个建议已经够让人吃惊了,而你却还在海军甚至空军,在突尼斯还提出一个全新的防御战术,虽然这战术我并不认同……”
  “上校!”秦川回答:“我都是被逼的,这些建议……又有哪些不是为了活命!”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但很快又笑了起来:“但我也同样处在那种环境里,却什么也想不到,或许是因为我太迟钝了!”
  秦川笑了笑没回答,经历了海上的一场恶战直到现在还没休息,秦川的眼皮很快就在飞机的轰鸣声慢慢变沉,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香。
  等秦川醒来的时候,飞机已经在阿尔及尔机场降落了,与斯莱因上校道别,秦川就搭乘吉普车返回训练营……训练法籍营也是有好处的,原本以一个中尉的级别是不可能配上吉普车的,但因为法籍营是个营级单位,而且训练营还在市区外的一个独立军营里,常常要进城办事或是补充给养之类的,所以配上了两辆吉普车,一辆用于突发事件另一辆则做为秦川的专车。
  一回到训练营,全营的德军士兵就欢呼起来,而法籍营的士兵们就一个个用怪异的眼光看着望着秦川。
  “什么情况?”秦川问。
  “中尉,听说你又打了一场胜仗了?”维尔纳跑上前来为秦川提行李:“而且还是帮助海军打了场胜仗!”
  “你们怎么知道的?”秦川问。
  “我们想不知道都难!”阿尔佛雷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接着就大声念了起来:“‘传奇上士’在此次海战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为敏锐的察觉到敌人有可能会进攻并提出建设性的防空方式,为我军取得这场海战的大胜利奠定了基础!”
  闻言秦川不由明白了,这是德国海军千年等一回的大胜,他们当然会借此机会大肆宣传一下,尤其是这还有可能引起希特勒的注意并使其重拾对海军的信心。
  雷德尔还算地道,没有把秦川的功劳给占了或是轻描淡写的说上几句……不过这或许也是雷德尔的另一个用心,他需要用“传奇上士”这个噱头来把这个信息传播得更快更广。
  “中尉!”维尔纳问:“你不想跟我们谈谈你是如何教那些海军打仗的吗?”
  “我感到很好奇!”面包师说:“在中尉没有参加前,我们的海军可是从来都没打过胜仗!”
  “说得对!”阿尔佛雷多接嘴道:“哪天……我认为我们应该把中尉丢到意大利军队中去,我想那才是最需要中尉的地方!”
  “哦,不!”众人纷纷起哄:
  “意大利军队,就算十个中尉都不够用!”
  “抱歉,阿尔佛雷多,中尉去那只会被气死!”
  ……
  士兵们嘻闹着打成了一团。
  这时秦川看到了正在训练的维妮特,维妮特同时也看到了秦川,她一边跟着队伍跑着一边朝秦川笑了笑。
  看着穿着军装戴着船帽颇有几分英姿的维妮特,秦川情不自禁的又想起了离开军营前的那一刻……


第三百二十九章 防御战术
  斯莱因上校回到指挥部就马上把整件事详细的向隆美尔汇报,这其中尤其是有关达尔朗的合作建议。
  隆美尔同样也对达尔朗的建议很感兴趣,于是他在第一时间就发电报请示希特勒。
  “尊敬的元首!”隆美尔建议道:“在阿尔及尔建立一个以达尔朗为中心的政府,这一方面可以安抚所有位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让他们相信自己安全的。另一方面,还会使我们得到更多法国人的帮助,我们甚至可以用法国人组建起一支军队……这个模式甚至还有可能扩展到法国。”
  希特勒在看到这个电报时不由犹豫了下,然后问:“你确定能控制得住这支法国部队吗?”
  希特勒是担心训练这样一支法国部队后,有朝一日他们会反过来对付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