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微臣愿意!”
  吴有性没有任何的犹豫,在诸多的目光注视之中,就好像没有感觉到气氛变得有一些诡异,回答的格外铿锵有力,字字回荡在这实验室之内,扣人心弦,让人心生敬意。
  尽管不在乎个人的安危,但一想到瘟疫的危险性,不由地面露担忧之色,沉声问道:“皇上,又有什么地方适合研究瘟疫呢?毕竟,研究瘟疫的地方,一旦有被感染者跑出去,那将会是灾难性地,酿成大面积的灾难,事情变得反而不美。”
  “呵呵。。。吴有性,不用担心,既然朕这样说了,就已经有了绝佳的地方,有着相应的准备,以及配套的预防措施,作为你研究的场所,更是不会存在这些隐患。”
  崇祯一声大笑,神经看似颇为大条,见吴有性的担忧之色并未消失,脸上流露出得意之色的同时,进而继续说道:“朕给你找的地方,乃是一个海上孤岛!”
  听到这样的一个答案,不仅是吴有性,还有周遭的那些人,都是暗暗长松一口气,实在是“瘟疫”的凶名在外,一旦那个村庄有瘟疫发生,那个县都将被化为禁区,不准任何人出入。
  不等众人的神色才微微放松,崇祯脸上的红光愈发的炽盛,显得愈发得意,进而又转而说道:“而且,陈实功,朕也为你们找了一个外科临床试验的地方,距离吴有性的那座小岛并不远,还有着大量的‘**’供应,用作你们的试验研究。”


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体”试验

  听到前面之言,众人还是闻之一喜,但一听到“**”二字,脸色顿时为之一变,变得为之煞白起来,神情更是惊恐不已,难以相信的看着崇祯,就像在看着一个魔鬼一般,吓得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陈实功更是嘴唇直哆嗦,浑身发抖,颤声说道:“皇上,这样做,实在不可,实在是有失天道,有违人性,以活人作为**试验,就算是皇上问罪,微臣也是绝不敢从!”
  扑通~
  扑通~
  扑通~
  。。。。。。
  随着陈实功第一个跪在地上,其他人纷纷仿效,相继跪在地上,央求起来。
  “还请皇上收回成命,此举实乃有违天道!”
  “皇上,这样做的话,实在是惨绝人寰,让人于心不忍,就算是丢了身家性命,也绝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请皇上三思,这样做的话,实在是有违医道,有违医者仁心的宗旨!”
  。。。。。。
  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僚跪在地上,不断地央求皇上,磕头如捣蒜,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吴有性的神色变得极其难看起来,也跟着跪下的同时,却是问道:“皇上,难道微臣研究瘟疫,其中也要有所谓的‘**’?”
  如此局面,完全出乎崇祯的意料,没想到这些御医的抵触情绪会这么强烈。
  不过,崇祯并没有慌了手脚,依旧是那副从容不迫的样子,并未回应众人的请求,就好像没有听见一般,却单单回答了吴有性的问题,极为肯定的吐出一个字:“是!”
  虽然只是一个字,却宛若一道惊雷,在众人的耳边炸响,心神再次一震,引起一片恐慌,纷纷再次劝说起来,试图能够阻止皇上的这个疯狂计划,近乎于恶魔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然而,任由周围的那些御医如何地苦口婆心般的劝说,任由他们在那里磕头不止,崇祯依旧是那副风清云淡的样子,就好像是事不关己一般,神情一场的冷峻,确切的来说,是坚定。
  不仅如此,崇祯还拉过了一把凳子,径直坐在那里,颇为光棍的翘着二郎腿,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众人如此模样,也不着急,更没有解释什么,就是那么的任凭众人“聒噪”。
  渐渐地,实验室里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弱,有一些御医的声音都变得嘶哑起来,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崇祯这才再次开口,却不是回应众人的请求。
  “朕且问你们,如果朝廷出了一个叛国之臣,勾结外敌,伤我百姓,对于这样的人,朕要是将其处以极刑,或是五马分尸,或是挫骨扬灰,亦或是凌迟处斩,你们还会反应的这么强烈吗?”
  突然来了这么一番,问得众人蒙了,个个都是瞠目结舌的模样,大眼瞪小眼,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恢复,但还是本能地轻轻点头,呢喃地说道:“臣等不反对。。。。”
  崇祯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计谋得逞的邪恶笑意,在众人还是满头雾水,摸不着头脑之时,话题再次一转,进而继续说道:“朕还想问一问,你们知不道建奴的累累罪行,在辽东的所作所为?”
  这个时候,崇祯的目光变得极为犀利起来,颇有咄咄逼人的味道,不等众人做出回应,神情变得阴冷下来,幽幽地再次问道:“你们知不知道,建奴在辽东的所作所为?不仅是袭扰我朝边境那么简单,经常是攻打边境城镇,屠城、屠村更是常有的事事情,老弱妇孺,他们从未放过。”
  此刻,喻嘉言忽然站了起来,似乎猜到了什么,以不确定地语气,试探性地问道:“皇上,难道您所讲的那些‘**’,全都是鞑子?”
  崇祯没有回答,依旧在自顾自的说道:“你们不知道,建奴的总人口不过二三十万,但是,从努尔哈赤开始,建奴残害的我国百姓将近百万,是建奴总人口的数倍有余。”
  “难道,如果将这样的生死大仇敌,将他们掳来,作为实验的‘**’,你们还下不了手?”
  问出这句话之时,崇祯的眸子里闪烁着幽幽寒光,明灭不定,神色也变得极为郑重起来,不等众人作出回应,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之时,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回荡在这个屋子之中,一点一点地动摇着他们的固有观念,撩拨着那根敏感而紧张的神经。
  “建奴肆意屠杀之时,他们又何曾讲过什么天道或者人道?又何曾想过,他们的屠刀之下,不过是一群老弱妇孺,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不过是一些寻常老百姓而已?”
  崇祯站了起来,饶过试验台,在跪着的众人之间穿梭,来回踱步,声音更是加重了几分,语气变得高亢起来,身上散发一股属于帝王的王霸之气,显得颇为强势。
  “朕不喜欢藏着掖着,不妨直接告诉你们,之所以对于研究瘟疫那么感兴趣,迫切地想要你们研究出天花的治疗药方,朕就是打算,使用天花,消除辽东之患,灭了建奴。”
  听到这番话,不知道是被崇祯说服了,还是被崇祯一个又一个的惊人言论震撼到了免疫的程度,已经适应了,此时表现的格外平静,不仅如此,反而还深思了起来。
  一开始的时候,听到皇上要拿活人做实验,众人还觉得他是恶魔,邪恶无比,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危机非常,现在却是截然相反。
  从皇上的这番“惊人”的言语,不难判断,不管是何种近乎于灭绝人寰的手段,都是在对外,都是在对敌,这份公心,这份坦率直言的秉性,让众人害怕与畏惧的同时,还有丝丝敬佩。
  毕竟,相对而言,仅就杀伤力和毁灭性而言,何种武器又能和瘟疫或天花相比?
  而且,后者的代价最低,所需要的花销也是最小,大大减轻了朝廷的负担,见效还最快。
  医者仁心,这些御医更明白大义所在,深知妇人之仁的危害,也是为医者的大忌!
  所以,开始有人做出了回应,反对的声浪越来越弱,直至再无人反对。
  “微臣支持这项计划!”
  “臣附议!”
  “臣附议!”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没有一点负罪感

  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御医俯身附和,表达赞同之意,不再坚持所谓的“医德”,崇祯那凝重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发自内心的淡淡笑了起来,满意的轻轻点头,大手一挥,高声喝道:“不愧是朕的好臣子,都起来吧~!”
  这一个时候,气氛不再那么的紧张,不再是那种群情激奋的一触即发感觉,而是变得有一些轻松起来,不再为那个所谓的“**”而心怀芥蒂,变得坦然了许多。
  仅此一点,不难发现,在大明,建奴几乎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没有人不愤恨的。
  原因很简单,就像崇祯提到的那样,建奴针对大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凡是攻城略有不利,损失稍大,就会进行屠城。
  当然,除了崇祯和有限的大臣之外,随着皇太极的主事后金,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只是众人还不知道而已,毕竟,皇太极登基为大汗,还不到两年。
  事关乎国家大事,民族利益,众人已经知道了崇祯想要干什么,吴有性忽然站了出来,略微沉吟了一下,似乎是在组织语言,稍稍停顿,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皇上,诸多瘟疫之中,天花,也就是医理里面所谓的‘痘疮’,虽然是一个烈性传染病,难以防治,但也不是不治之症,在民间,已经有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只是收效不是很好,其中以吹鼻痘法最为有效,一般分为两种,一曰旱苗法,即取自天花者的痘痂,研磨成粉末,加上樟脑冰片等,吹入种痘者鼻中;二曰水苗法,就是将患者的痘痂加入人乳或者水中,用棉签蘸上,塞入种痘者的鼻中,两者都是让种痘者轻度感染天花,发烧出疹,经过精心护理,病症消失过后,就等于患过了天花,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从此再不会感染天花。。。。。。”
  听着吴有性的缓缓讲述,崇祯吃惊与兴奋莫名的同时,心里又是一阵感慨,后世之人,对于鞑子朝廷过于推崇。
  又或者说,鞑子的奴役政策非常成功,篡改历史,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不管是扭曲的历史记载,还是满清鞑子的后世子孙妖言惑众,都是将许多的功绩强加在满清皇帝的身上,以此抬高满清皇帝的高大形象。
  什么康熙发明了种痘之法,不过是盗用他人之功而已?
  这种吹鼻种痘法,早在十六世纪下半夜,也就是明朝隆庆年间,就已经出现,只是被一些医术世家或者医者所把持,故步自封之下,没有推行于天下,想要借助这种治疗天花之法,大发天灾财,丝毫没有医者仁心的觉悟。
  呼。。。。
  暗暗深吸了一口气,崇祯压下沉重的心情,不再为现代人所担心,不再想那种吹捧满清文化的社会氛围,此刻,崇祯的心情更多的还是高兴,秉持着活在当下的态度。
  “吴有性,朕明白了,之所以说了这么多,你是想让朕弄到那些治疗天花的方法,以便你更有效的研究天花或者瘟疫,提供一些参考,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是不是这个意思?”
  “呃~微臣不敢相瞒,确实有这一层想法。。。。”
  被人戳穿了心思,尤其对方还是当今的皇上,就在自己的面前,吴有性的神色有一些不自然起来,心里莫名的忐忑起来,进而连忙解释道:“皇上,天花实在过于危险,如果有了吹鼻种痘法,给相关的研究人员和负责警戒、看守的士兵,提前种痘,让他们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人员损失。”
  “而且,没有了对天花的畏惧,不用担心会感染天花,微臣等人才能专心的研究天花,找出最有效的治疗之策,毕竟,吹鼻种痘法,乃是以防治为主,起着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并不能解决天花一旦大面积爆发,如何治愈的问题?”
  “不错,确实是这个理。。。。”
  崇祯听得频频点头,忍不住地附和了一句,进而颇为感慨的继续说道:“虽然不怕死者无畏,但朕也不想你们付出无谓的代价,因感染天花而死。”
  这个时候,在场之中,属于御医里面青壮派的赵贞观站了出来,紧接着说道:“皇上,微臣也曾经听说过吹鼻种痘法,这种预防天花的手段,听闻,使用这种方法,不仅是要在密室黑暗中进行,不能见三光,日光、月光和星光,对于季节也有着一定的要求,最好是在春秋两季。”
  “皇上,微臣也听闻过这种说法。”吴有性露出思索之色,适时地插了一句。
  这一刻,崇祯的脑海里充满憧憬,浮现了一个画面,让人携带天花传染源,将其带到建奴的聚居区域,如此一来,就算是鞑子多数都是以游牧、采集、狩猎为生,但其中的绝大多人还会染上天花,从而死亡。
  就算有人侥幸未死,但幸存者也是寥寥,。已经是不足为患。
  崇祯一点也不为自己这样的制敌之策感到惭愧,有什么罪恶感之类的,遥想鞑子入主中原,搞得那一连串大屠杀,杀的人何止千万!
  尤其是四川,几乎被屠了一个干净,后世的四川之人,几乎都是从湖广和云贵等地移民过去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两湖和川人的习惯很是相似。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时,并将其强行压下,缓缓转移目光,崇祯看向了吴有性等人,满脸的郑重之色,沉声说道:“放心吧,在明年开春之时,朕不仅会将你们研究所需要的荒岛布置好,一切都配备完整,准备妥当,还将会搜集全天下的各种药方,凡是关于治疗和预防天花的著作或者药方,都会尽可能地弄到,送到你们的手中。”
  “一旦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朕会通知你们,赶往目的,立即研究天花等事宜。”
  “是,皇上,微臣会随时做好准备,听从朝廷的安排和抽调!”
  听到吴有性等人近乎于异口同声地回答,崇祯满意的轻轻点头,转而看向陈实功等人,缓缓说道:“你们也要随时做好准备,因为,没有研究天花那么麻烦,你们出发的应该会早一点。”
  “是,皇上,微臣领旨!”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号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再次交代道:“陈实功,作为外科临床研究的负责人,你们到了目的地之后,首要的任务,先是要研究火铳、红夷大炮等火器引起的创伤,研究治愈它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外科手术。”
  “在这个过程中,朕会通知孙承宗,让他多抓一些鞑子,送到岛上,作为你们研究的‘**’,唯有对人体更加的了解,才能使得医学外科有着长足的进步,跳跃性的发展。”
  “是,皇上,微臣明白。。。。”
  看到陈实功如此模样,崇祯知道,让对方以活人作为外科临床研究对象,心理上过意不去,总不是味儿。
  一念及此,崇祯一拍陈实功的肩膀,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意味深长的嘱咐道:“陈实功,你要明白,对于敌人的仁慈,不仅是对你自己的残忍,还是对大明的不忠,更是对于大明百姓的最大残忍!”
  很显然,崇祯的这番话起到了很大的安抚作用,陈实功等人有一些阴郁的神情缓和了许多。
  就在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的眼前一亮,眸子里闪烁着点点光芒,显得愈发的深邃,直视着吴有性,忽然说道:“对了,吴有性,发现瘟疫病原之后,第一代,就将其命名为天花一号!”
  “是,皇上,微臣遵旨。。。。”
  吴有性本能地回了一句,在这一瞬间,心中非常的疑惑,不明白皇上为何对天花情有独钟?没有继续深想,连忙又补充了一句:“谢皇上赐名!”
  这一天。。。。
  皇家军事学院之内,一个偌大的教室中,弥漫着一股兴高采烈的气氛,一个个学员聚精会神的坐在下方,昂首挺胸,目不转睛,直直地看向前方。
  此刻,崇祯那年轻的身影,正站在讲台之上,目光在众多学员之间扫视,来回踱步的同时,身上散发着从容不迫地气质,洋洋洒洒之间,讲述着自己对于军事的认识。
  当然,所谓的军事认识,也不过是在照搬某位伟人的真知灼见!
  “所谓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换而言之,就是打败再多的敌人,数次将其击败,也不如歼灭小股的敌人来得实惠,意思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让他有着切肤之痛,不敢轻易再来侵犯。。。。。。”
  说到这里,崇祯的话语一顿,眉宇间萦绕着一丝不满,更多的还是对某种事情的愤慨,随之又转移了话题。
  “自从萨尔浒之战后,我朝在辽东采取的对敌之策,多是固守城池,被动防守,鲜有主动出击,因此,也使得我大明的作战风格,越来越倾向于守城之战,却不善于露野与敌交锋,凡此种种,使得辽东的局势越来越向不利于朝廷的方向转移。”
  “因此,在这里,朕希望,你们走出皇家军事学院之后,当上一方的将领之时,能够打破这种局面,率领我大明的大军,出动出击敌人,而不是一味地被动防守,等着敌人打上门来,杀我百姓。”
  “俗话说,出色的将领,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尽可能的将战场放在敌人的国家之中,给敌人的军队以重创的同时,也能给敌国的民生予以致命性的打击,让对方无力再骚扰我国边境。”
  除了旁听的教授(老师的一种称呼),下方的绝大多数学员都是血性十足的青壮年,听到崇祯这番富有煽动性的话语,频频点头,表示认可的同时,也血脉偾张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