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因很简单,就是在不久之前,岳托与萨哈璘攻打锦州以及周边的明朝城池之时,着实吃了大亏,就是因为那些火器的原因,才会无功而返,还折损了不少的人马。
  要是放在以前,或许还不在乎明军的火器,毕竟,崇祯以前,尤其是天启年间,明军的大炮不仅数量少,威力还不比现在,对于后金的威胁并不大。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这位刚刚登机一年多的大明皇帝,虽然只有十八岁,却极为重视火器在边防对敌的应用,尤其是红夷大炮,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辽东明军几乎换了一茬。
  不仅威力巨大,射程极远,数量多,关键的还是,大炮的质量非常的高,很少见到炸膛和哑火的现象。
  如此一来,给后金的骑兵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攻城的难度系数大幅度上升!
  脑海里闪过这些信息,随着岳托的话音刚落,皇太极的目光再次回到范永斗等人的身上,朗声说道:“三位先生,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暂缓一下,但红衣大炮这样的火器,还望你们多费一些心,一定要将其弄到手啊!”
  说话之时,皇太极的目光灼热无比,看到三人面露迟疑之色,有一些为难的样子,进而又允诺道:“三位先生,只要你们能够弄来大炮,还有他们的锻造工艺,以及使用方法,你们就是我后金的大功臣!”
  “本汗可以在这里给你们承诺,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就是我后金的座上宾,所采购的各种货物,都将以最低的价格供应。”
  “而且,一旦后金坐拥天下,入主中原,你们这八家商人就是我后金的皇商,凡是对外的贸易,都将交给你们负责,还将会在张家口,赐予你们几家世代的产业。”
  。。。。。。
  一个又一个的诱人条件从皇太极的嘴里蹦出,每一个都堪称是巨大的手笔,无以伦比的承诺,就像投出一颗颗石子,在范永斗、王登库和田生兰的心里造成震动,波澜四起。
  不管是身处的境地,在人家的地盘,还是那极具有诱惑人的诸多允诺,出于商人的贪婪本性,以及商人那敢于冒险的精神,三人快速对视了一眼,微微一点头,在这一瞬间,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的共识。
  作为八大商人世家的领头人,其他七家的马首是瞻之人,范永斗面露沉吟之色,凝重地回道:“大汗,你也知道,关于火器的制造工艺,乃是大明的机密中的机密,平常之人,根本弄不到,所以,我们在这里并不能给予肯定的允诺,只能是尽力而为。”
  “还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大炮虽然威力巨大,但也是极为笨重之物,几百斤,几千斤,都是有可能,目标太大,又属于极为敏感的东西,所以,即便我们这些商人有途径弄到,也无法直接运到辽东,恐怕还未出关,就被大明的哨兵发现,并予以扣留了。”
  “因此,要是想将大炮弄到辽东,完整的送到大汗您的手里,又能避过大明的耳目,唯有另辟蹊径,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才能运送成功。”
  这个时候,范永斗的眸子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话语一顿,忽然卖了一个关子,引得皇太极以及其他人迫不及待地纷纷询问,几乎是出于一种本能。
  “什么方法?”
  “怎么运送?”
  “如何才能出人意料?”
  看到众人着急地模样,就连一向以沉稳镇定的皇太极也不能幸免,范永斗的脸上浮现出若有若无的得意之色,迎着皇太极那极为期待目光,缓缓吐出一句:“很简单,那就是假借明军之手,向大汗你运送大炮。”
  闻听此言,众人都是一阵错愕,那副模样,就好像是在说,让明军运送大炮,这怎么可能?


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钱

  范永斗淡淡一笑,愈发显得自信,那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使得皇太极更加的疑惑了,不等他们询问,颇为卖弄的继续说道:“大汗,别看关宁铁骑号称大明第一精锐部队,但他的军纪并不怎么样,鱼龙混杂,士兵与将领的军事素养参差不齐,非常之低,往往为了一些钱财,就可以出卖自己的作战武器。”
  “既然如此,咱们何不借助明军的这一点,利用其中一些将领的贪财秉性,让他们充当搬运工的角色,以另一种特殊而匪夷所思的方式,将大炮送到大汗您的手里?”
  像皇太极、范文程等善谋之人,漆黑的眸子里弥漫着晶莹的光辉,闪烁个不定,露出思索之色,心中一动,已经猜到了范永斗的大概方法。
  然而,像岳托这样的武将,或者是暴躁的性格使然,亦或是被勾起的浓浓好奇心驱使,看到范永斗如此啰啰嗦嗦的模样,总是不挑明,不明就里的他们,忍不住地催促道:“范先生,你倒是说啊,究竟是什么方法?”
  范永斗再次淡淡一笑,深深看来岳托等人一眼,并未直言自己的方法,而是再次看向皇太极,郑重地继续说道:“大汗,要想买通明军的那些将领,单单是银子,并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大汗您对他们的允诺,以及一些珍奇贵重物品,方能打通其中的一些关节。”
  这个时候,同为商人的王登库和田生兰反应了过来,明白了范永斗的意思,方式是什么,眼前一亮的同时,神情多了几分凝重,相继开口,说出范永斗后面的意思。
  “大汗,我们这些商人,虽然极为擅长经营之术,买卖之道,获利还算可以,但是,要想打通那些关键环节,买通那些明军将领,将那些火器顺利运到大汗您的手中,绝非是几万两能够办到的事情。”
  “是啊,大汗,您购买的大部分兵器、粮草等物质,多是赊欠,如果再让小人支付这笔巨大的银子,恐怕。。。即便是有心,也是无力啊~!”
  “而且,就算能够成功,购买大炮的银子,以及以后为大汗你采购那些铁器、粮食等物,银子也会跟不上,恐怕会耽误了大汗您的行军打仗。”
  。。。。。。
  这一刻,即便是反应再如何愚鲁与迟钝之人,也明白三人这番话的意思,那就是在要行动经费,要钱。
  看到范永斗、王登库和田生兰流露出近乎于哀求的神情,皇太极眉梢微微上扬,扯动了一下嘴角,心生一丝惭愧之意,感觉到汗颜,但更多的还是无奈,不得不这样做。
  相比于其他人,他多听了一层意思,三人是在提醒,隐隐有催债的意思,这些年的粮草与兵器、药草等供应,从他们这八个山西商人购买的东西,其中大半都是赊欠,开得空头支票,累积的货款虽不是天文数字,但也是一笔惊人的钱银,快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
  一想到这些,身为后金大汗的皇太极,做出这样有损格局的事情,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膈应,但也知道三人说的是实情,不管是采购大批的铁器、粮草、药物等东西,还是私下购买火器,亦或是买通明军的将领,这些加在一起,都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支。
  即便是这些拥有百万家资的山西商人,恐怕也吃不消。
  “嗯。。。。这样吧,三位先生,在你们返回张家口之前,本汗会尽可能地筹集长白山人参、鹿茸、貂皮等货物,再筹措一部分银子,作为你们在关内的活动经费。”
  “本汗知道,相比于那巨大的开销而言,这些银子委实少了太多,但你们放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本汗还会陆陆续续地提供这些东西,绝不会让你们做亏本的买卖,更不会让你们为了我后金而散尽家财。”
  很显然,听到皇太极的这一番话,范永斗等人的神情明显一松,悬在心口的大石总算落下,如果皇太极继续赊账,日后再弥补自己等人,恐怕还未等到那个时候,自己的万贯家财也早就败光了,也就失去了与后金交往的资本。
  现在好了,有了皇太极的这个允诺,将会给出一部分银子,就能缓解他们所处的窘境,资金链几乎都快断裂。
  范永斗等人离去了,岳托却是满脸的气愤之色,有一些不满的说道:“大汗,末将实在不明白,那些山西商人有的是钱,富得流油,号称拥有百万家资,这些年以来,咱们一直都是以赊欠的方式,购买他们的货物,也没有见那些商人那个泼散全部家产,您怎么就突然。。。。?”
  “岳托,你不懂。。。。”
  皇太极摇了摇头,忽然抛出了这么一句话,看到岳托等武将满头雾水的样子,进而语重心长地解释道:“从父汗开始,与这些山西商人交往之时,咱们赊欠的货物,一直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们尚且可以承受,这些都是有理可寻,按照他们的家产情况做得。”
  “大汗,我还是不明白,经过这些年的攻伐,四处征讨,按理来讲,咱们后金并不缺银子,为何要赊欠那些商人的银子呢?”岳托满满的疑惑。
  “呵呵。。。。岳托,赊欠那些商人的银子,你们还真的以为,那是为了节省银子啊?”
  皇太极爽朗地一笑,不答反问了一句,意味深长的看着岳托等人。
  “可是——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时候,范文程站了出来,看向皇太极,看到对方点头示意,立马心领神会,随即接话道:“贝勒爷,先大汗之所以这样做,乃是一种策略,就是为了牢牢将这些山西商人绑在咱们的战车之上,不管是赊欠的那大笔银子,还是暗中早与咱们来往,他们都没有第二种选择,唯有继续这样下去。”
  “而且,就是因为知道和明白这一点,咱们每每赊欠那些货物的银钱之时,那些山西商人才会答应的那么痛快,从未间断过贩卖铁器、粮食和药物等军事物资,这已经双方的默契共识。”
  听到这些话,岳托顿时露出恍然之色,还想询问什么之时,却又被皇太极给打断了。
  “此次不同于以往,多了一项购买火器的事情,这已经不单单是买卖的事情,其中有许多需要打点之处,需要一大笔银子,再加上为咱们采购那些军事物资,总共所需要的银子,已经超过他们所承受的范围之内。”
  “哦。。。大汗,末将明白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离间计

  看到岳托如此模样,一副受教的样子,皇太极颇为欣慰的轻轻点头,露出满意之色,忍不住的又说了那么一嘴,想要点拨点拨对方。
  “岳托,千万不要小视这些商人,忽略他们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的作用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比你的数万精锐铁骑还具有破坏力。对明廷的重创,绝对是超乎想象,多于咱们的好处,也是难以估量的。”
  “先不说他们贩卖的那些军事物资价值几何,对咱们有多么重要?”
  “单单是他们向咱们提供的情报,价值就不可估量!如果没有那些关内消息,如果不知道明廷的那些决策,咱们也不可能做出那么周密的调整计划?也不可能对局势有那么精准的预判?”
  说话之间,皇太极面露追忆之色,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如果不是这位父汗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础架构,恐怕自己将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哪还有可能,在登基之初,就东征朝鲜?
  还有后来的征讨察哈尔的林丹汗,将其打得大败,狼狈而逃。
  内有八旗制度,牵制住诸多贝勒的权利,形成统一的战斗力,使得后金处于稳定的状态,一致对外,具备联合蒙古一些部族的内部条件。
  外有山西那些商人,时刻替自己密切关注明廷的动向,不间断地向自己递送关内情报,以此方便自己的行动。
  否则的话,如果没有这些山西商人提供关内的情报,明廷朝堂上的局势变化,他皇太极也不敢在即位之初,还未完全巩固自己的汗位之时,就发动对朝鲜的战争。
  毕竟,如果在那个时候,趁着岳托和济尔哈朗等人东征朝鲜的时机,明廷联合林丹汗的话,大举进犯建州,后果将会难以预料!
  岳托等人离去了,范文程和宁完我这两个汉人却留了下来,皇太极疑惑的见着他们,眉头微蹙,徐问道:“范先生,宁先生,你们还有什么事情吗?”
  闻听此言,范文程与宁完我彼此对视了一眼,前者上前一步,轻轻施礼,双手插在一起,轻声回道:“大汗,如今之时,辽东的局势非常微妙,明廷再次与林丹汗结成同盟,颇有联合进犯之意。”
  紧接着,宁完我上前一步,紧跟着附和道:“是啊,大汗,一旦这种同盟关系稳定下来,对咱们后金将会非常的不利,局势将会不断恶化。”
  皇太极并未接话,只是轻轻点头,以示回应,一副赞同的样,心里也很清楚,一旦大明与察哈尔林丹汗的同盟稳固下来,来年之时,得意喘息的林丹汗,势必有所行动,将会攻打其他的蒙古部落,那些交好后金的蒙古族。
  到时候,自己一旦派兵支援,帮助蒙古人抵御和击退林丹汗,明军就会趁机北上,延伸宁锦防线,一步一步地蚕食自己攻占不久的土地。
  也就是说,结成同盟的察哈尔与明军,一西一东,呈现掎角之势,相辅相成,分食后金。
  毕竟,现在已经有了这种趋势,在明军的策应之下,林丹汗已经收复了他的土地,打败了好几个蒙古部落。
  一想到这些,皇太极的一颗心就直往下沉,暗暗着急了起来,却又苦无良策,而范文程的声音再次回荡在他的耳边。
  “所以,大汗,要想打破目前不利的局势,破坏明廷与察哈尔的同盟不太可能,唯一的办法只有,让明廷更换辽东的统帅,撤去孙承宗、袁崇焕和毛文龙这些人。”
  “事情一旦成功,无疑会使得明军在辽东的统帅高层,为之震动,出现人心惶惶的想象,到时候,明军与林丹汗的配合就会出现差错,行动将会变得非常迟缓!”
  “妙~妙计!”
  皇太极的眼前一亮,忍不住地出言赞叹了一声,进而激动地继续说道:“如此一来,就给了咱们争取到了一个空档,一个缓冲的时间,联合其他的蒙古部族,集中全部优势兵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掉林丹汗。没有了林丹汗的掣肘与牵制,再面对明军之时,将会容易的许多,局势也将会向有利咱们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皇太极的兴奋之色忽然消失不见,眉毛一拧,满脸的难色,询问道:“那。。。范先生,宁先生,本汗又该怎样做,才能让明廷在辽东的主将呢?”
  “离——间——计”
  范文程与宁完我异口同声地吐出三个字,一字一顿间,尽显浓浓的自信之意,前者更是补充道:“只要散布一些流言,将流言的内容弄得足够以假乱真,七分真,三分假,不信大明的那个年轻皇帝不上当?”
  皇太极的双眼亮晶晶的,心中一动,紧跟着问道:“范先生,又如何将这些流言弄得足够以假乱真呢?”
  “呵呵。。。。”
  宁完我淡淡一笑,满脸的神秘之色,提醒道:“大汗,你怎么忘了?这些年以来,那些山西商人与咱们后金有着诸多的生意往来,只要将那些票根动一些手脚,将那些交易人换做毛文龙、袁崇焕这些人,未尝不可能成功?”
  这个时候,在沈阳城的一个独栋小院之中,一个密室里,两个裹得严严实实的人正在小声交谈着,每说一句话,都是白雾弥漫,不断地哈着热气。
  “那些雷石怎么样了?黄猪皮的那些寝宫和处理政务的房间,有没有埋好?”
  “启禀大人,已经埋好了,按照房间的大小,每个宫殿分别放了六到八个雷石不等,埋在了不同的方位,就算是有人发现了雷石的存在,也不会觉得它与普通的砖块有什么不同。”
  “哎,对了,大人,属下还想起了一件事情,根据咱们潜入宫里的人员汇报,送来的可靠消息,黄猪皮将会组建文馆。里面的官员,都将是建奴的高官重臣。”
  “消息真的可靠吗?”
  “大人,消息确实属实,非常可靠,最迟明年下半年,黄猪皮的文馆就会组建成功,平时负责翻译咱们汉人的书籍典藏,主要还是给黄猪皮出谋划策,像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这样的汉奸,都将是其中的官员,还有黄猪皮所倚重的达海、库尔缠、苏明等人,也是其中的主要成员。”
  “好好。。。。知道了,我立即就向上汇报,让人运送更多的雷石过来,那个所谓的文馆,一定是一个不错的安放雷石之地!”
  。。。。。。


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个巨大意图

  这一天,京师。。。。
  乾清宫之中,崇祯正坐于上方,年轻的面庞闪阴晴不定,闪烁着阴翳之色,眉头微蹙,似乎在强压着心中如火山岩浆一般的怒火,但为了彰显自己的成熟与稳重,还是尽量做出一副镇定从容的模样。
  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或许正是崇祯对自己的要求,追求的一种处事态度,此刻,似乎有意磨砺自己的这种心态,平静地倾听洛养性的回报。
  神色虽有变化,却无太大的波澜。
  “启禀皇上,根据辽东的密探来报,在山西的互市期间,范永斗、王登库和田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