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那些所谓的逆党,绝大多数都是官,就算不是名家大儒,但也是学识极为渊博之人,不妨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为朝廷效力,一尽绵薄之力。”
  一语落罢,舒曰敬弓着身子,面朝下,一点都不敢正视崇祯,一颗心紧张到了极点。
  不难想象,皇上登基即位之后的第一把火,那就是清除魏党,作为他引以为傲的一项功绩,现在自己却在为逆党求情,一个不小心,一旦皇上动怒,无异于引火烧身,很有可能将会万劫不复。
  “舒曰敬,难不成,你想让朕就这么放了那些逆党,让他们继续在朝中为官,继续搞党争那一套?”
  崇祯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舒曰敬听出来了,平静的表面之下,正有一股暴怒的情绪正在酝酿,正在涌动,额头顿时急出了冷汗,连忙解释道:“启禀皇上,微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崇祯直言不讳地打断了舒曰敬的讲话,声音渐冷。
  “皇上,微臣以外,要想教化西南和东南的百姓,将蛮荒之地开发的犹如中原一般,就离不开朝廷的大力度教化,而教化的关键所在,就离不开读书人,他们可以教当地人读书写字,以及一些礼仪和忠君思想。”
  “还有就是,他们也能想少数民族灌输汉家化,而逆党就是不错的人选,负责朝廷对当地的教化,以此减轻他们的罪责,从而让他们戴罪立功。”
  渐渐地,崇祯的神色好了许多,听明白了舒曰敬的意思,就是将那些逆党中的读书人,全都发配东南和西南,那些缺少教化之地,而不是让他们戍边。


第一百七十一章 实实在在的好处

  毕竟,先不说那些人都是百无一用的书生,绝大多数都是年事已高,送到边境,连炮灰的资格都不够,还不如弄到南方的偏远之地,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或者是一县小官,教化一地百姓。
  这样的话,将会更加的务实,也更加的对大明有利。
  作为一个学者,“崇祯”明白,沐王府镇守于西南,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功,不仅是在于黔国公握有大明的精锐之师,在西南进行开荒。
  主要还是在于,一开始的时候,向云贵等地迁移了大量的人口,极大地加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怀柔与武力的并存之下,在多数的时间段里,才使得西南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直至明末时期,大明的国力日衰,沐王府的威势也不比从前,才使得西南再次动荡起来,时常出现叛乱。
  这个时候,舒曰敬偷偷打量了一眼崇祯,看到皇上的神色渐缓,好看了许多,没有刚刚的那一番恼怒之意,顿时长舒一口气,紧跟着,又是一番的试探性的补充。
  “皇上,只要将那些少数民族予以教化,加强他们与汉族的联系与交流,增加他们与中原的往来,鼓励与汉族通婚,不管是东南,还是西南等地,都将会得到大治,渐渐消除隐忧。”
  “好,朕答应的这个请求,只要不是犯下了十恶不赦的罪行,都可以流放到岭南等地,贬为一县的小官,专司教化之职,普及当地人的识文断字的程度。”
  说话之间,崇祯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偏远山区支教,另一个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少数民族的表现。
  在未来的某一天,废除科举,采取分数制,以专业知识的水平,录取官员,而到边远山区支教,可以加分,同等分数值之下,优先录取,以此教化蛮荒之地的百姓。
  至于另一点,纵观后世,不难发现,一旦过得了那些少数民族的认可,认同自己乃是国民,那他就会为这个国家死战到底,浴血而亡。
  南明之所以持续了那么久,在西南得意苟延残喘,那些少数民族就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尤其是抗战时期,他们对日军的抵抗,也是出了名的。
  山西道大同府,阳和卫。。。
  宣大总督府,大厅里,英国公张维贤正坐于上方,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坐着大同总兵渠家桢、大同巡抚张翼明、宣府总兵候世禄山西参将虎大威等人。
  此刻,现在的张维贤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般,一下子年轻了许多,除了那一头斑斑白发,脸上的苍老之意几乎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双眼也不再浑浊,黯淡无光,变得极为矍铄起来,不时地闪过丝丝精芒,扫视着众人。
  “各位同僚,作为宣大总督,皇上让本官来此,名义之上,虽是救援卜失兔等察哈尔右旗蒙古各部落,打退林丹汗,实则却是,整顿万能都司的军纪,重点是在于,加强大同、太原和宣府三镇的防务。”
  说话之间,张维贤的表现可圈可点,少了几分在京城时的那种勾心斗角一般的精明与狡猾,多了一些属于军人的果毅与睿智。
  “在这,本官声明一点,也是皇上的意思,一再的嘱托与强调,朝廷对待卜失兔这些蒙古首领,将会不同于以往,不再是一味的安抚与忍让,而是强硬,所谓的安抚费,市赏将会被全部革除,以作咱们的军饷。”
  这番话一出,对于大厅里的这些文官武将而言,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在他们的耳边炸响,经久不绝,心中更是翻起了惊天骇浪,震撼无比,其中又以大同巡抚张翼明最先按耐不住,几乎是一倔而起,满脸的焦急之色。
  “英国公,这怎么可以?”
  张翼明喊出这一句话,几乎是脱口而出,直愣愣的看着张维贤,同时,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不该如此质问一个公爵,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连忙补充道:“英国公,如果朝廷全部革除所有的市赏,无疑会引起卜失兔等人的强烈反弹和不满。”
  “尤其是三娘子过世了那么久,现今的察哈尔右旗蒙古各部落,已经不想从前那般交好咱们大明,一个稍有不慎,大同与宣府的边境将会硝烟再起,遭到他们的劫掠与烧杀。”
  “最为关键的是,由于土默特等部落鲜有袭扰,大同府和宣府的驻军好久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极为缺乏战斗经验。而且,先不说三府的兵力相对薄弱,不管是战斗力,还是数量上,都不如辽东精锐。”
  “主要还是在于,经历过四朝三代,三府的军备废弛,一些关口更是年久失修,很容易被推到,根本就挡不住关外的那些蒙古骑兵,他们很容易就可以破关,打进关内。”
  张维贤的脸色发冷,斜乜了一眼张翼明,看得后者一个激灵,后背冒起一股寒意,也未正面回应他的话语,目光再次在众人之间游弋了起来。
  “来之前,本官就听闻,在这些年里,卜失兔等那些蒙古部落首领,并不是那么老实,从未停止过骚扰我国边境,即便是有着朝廷的大笔市赏,作为安抚之资,他们时常也会劫掠大同府和宣府的边境一带,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而且,所谓的击退来犯之敌,不过是虚有其表,掩盖一些恶劣行径之下的溢美之词,真实情况却是,一些官员和将领私下与卜失兔等人沟通,花了一笔银子,才使得他们退出关外。”
  “各位同僚,不知道本官说得是否属实?是否有这样的事情?”
  渐渐地,张维贤的吐字清晰,语速虽慢,神色虽然平静,但他的气势却是急剧攀升,颇有狂傲与萧杀之意,尤其是目光扫过巡抚张翼明和总兵渠家桢之时,看得两人低下了头,满脸涨红,他们都有一种被野兽盯了一眼的感觉。
  除了张维贤带来的将领之外,在场的文官武将,没有人不知道他张维贤影射的是谁?
  只要是山西和宣府的官场高层,没有人不知道,以往的事情暂且不提,就拿今年来讲,卜失兔不久前的一次进犯,所谓的被击退,不就是巡抚张翼明与总兵渠家桢私下而为,给了人家一笔银子,才了结的吗?
  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清楚,对于卜失兔那些人而言,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抢掠了许多钱粮,从容而退,临了临了,还有两人给予的保护费,他们才不在乎大明朝怎么说呢?
  毕竟,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贬低话语,又不会让自己少一块肉,损失什么?


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抓住了张翼明与渠家桢的把柄,日后还可以在山西大行其道,进行勒索一番,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呢?
  “张巡抚,渠总兵,给插部所谓的‘抚赏金’之人,应该就是你们二人吧?”
  张维贤幽幽地吐出这句话之时,目光冰冷,死死地盯着张翼明和渠家桢二人,不知是气势使然,还是因为话语的内容,亦或是兼而有之,吓得二人跪倒在地,连忙求饶,磕头如捣蒜。
  “英国公饶命,还望饶过下官这一回。。。。”
  “英国公饶命,还请再给末将一次机会。。。。”
  然而,任凭两人如何央求,如何的跪地求饶,话还未说完,却被张维贤给打断了,接下来的话语,更是让他们如坠冰窟,面色苍白,再无血色。
  “来人啊,将二人拿下,立即处斩,人头就悬在阳和城的城门之外,以儆效尤,如有再犯者,他们就是前车之鉴!”
  张翼明瘫软在地,嘴巴微微颤动,喃喃自语,整个人宛若神经质一般,好似丢了魂一样,几名士兵跨步走进来之时,总兵渠家桢面露不甘之色,就好像豁出去了一样,声嘶力竭地喊道:“即便你是英国公,乃是宣大总督,但我二人也是朝中重臣,你无权处决我们!”
  “哼~死不悔改,我就让你彻底死心,死一个心服口服。。。”
  张维贤淡漠地回了一句话之时,从怀里取出一个折子,目光望向了震惊无比的众人,看着他们难以相信的神色,多多少少有一些赞同渠家桢的那句声嘶力竭的话语。
  “不错,本官是无权处决你们二人,要是我有皇上的圣谕,该当如何呢?还没有权力处决你们吗?”
  张维贤瞥了一眼渠家桢,满脸的不屑之意,嘲讽的连连反问,就不再理会他,而是再次看向身后,将圣谕交给一名手下,让众人传阅一番,嘴里还轻声说着圣谕的大概意思。
  “来之前,皇上就有过交代,本官到达山西之时,可以全权处置你们二人,或杀或剐,亦或是充军,都可以裁量而决!”
  一语落罢,张维贤看向了那几名走进来的兵卒,命令道:“将他们拖出去,给本官斩了,头颅就悬在城外!”
  “是,大人!”
  在场的其他人都很明白,英国公一上来就斩杀大同巡抚张翼明和总兵渠家桢,不仅是个人立威的需要,更是在告诫他们这些人,山西和宣府的文官和武将,再有这样的投机取巧,不思进取,一味地向关外的那些人屈服,就是这样的下场。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荡清这里的慵懒和屈服之风,要对外族强硬起来,而不是一味地花钱买平安,坐视不理边民被抢。
  然而,令张维贤失望的是,大厅里的众人反应平平,一副并不看好的意思,除了刚刚的震撼,再无任何积极的响应。
  一时间,张维贤有一种双拳狠狠地击在空气中的感觉,毫无着力点,就好像碰了一个软钉子。
  尽管如此,面对众人的隐性对抗,张维贤的脸上只是闪过一丝异样之色,紧接着,又抛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各位同僚,本官将会身兼大同巡抚一职,至于大同总兵之缺,皇上也早就有所任命,将会由满桂担任。”
  听到“大同总兵之缺”的时候,下方的武将,一个个还是蠢蠢欲动,但一听到幸运儿乃是赫赫有名的满桂,辽东名将,一个个也就全都熄了火,没有任何的质疑之声。
  紧接着,众人随着张维贤的目光望了过去,纷纷看向左侧末座之人,正是满桂,后者回以微笑,欠了欠身,颇为豪迈的朗声喊道:“各位同僚,大家以后要一起共事,还望多多照顾啊~!”
  “呵呵。。。将军客气了,何谈照顾一词,大家相互帮助。。。。”
  众人纷纷回礼,尤其是那些武将,除了无精打采以外,有一些失望,再无任何的质疑态度,毕竟,人的名,树的影,人家满桂是打出来的威名,立功无数,不是那种世袭军功,而是凭着立下的军功,一步一步的提拔上来。
  在军中,凡是这样的将军,从最底层的兵卒爬上来,最为为人敬重。
  所以,凭着满桂的军功与资历,足以胜任大同总兵一职,让众人信服。
  最为关键的是,将会与林丹汗硬碰硬,进行正面作战,满桂在辽东打下的威名,极为让那些蒙古人忌惮,如此这个时候,让他担任大同总兵,直面蒙古兵,就显得再合适不过了。
  毕竟,在场之中,最缺的就是对敌的实战经验,对蒙古人的作战缺乏了解,而满桂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
  想到这些,那些武将也就心安了一些。
  这个时候,英国公张维贤坐得笔直,挺了挺胸膛,轻咳了两声,以此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回来,这才朗声说道:“各位,本官刚才也说了,皇上已经答应了卜失兔等人的请求,支援打他们,打退林丹汗,时日无多,各位将军,尽快做好准备,不日之后,咱们就要带兵出关,与林丹汗正面交战。”
  刹那间,大厅里顿时炸开了锅,就是一阵骚乱,嗡嗡的窃窃私语之声不断。
  “怎么可以这样?皇上不了解这里的情况,这不是让大家去送死吗?”
  “我军擅长的是守城,而非露野之战,多数还都是步兵,缺少战马和精良兵器,粮饷也供应不足,而林丹汗他们最为擅长的就是野战,关外是茫茫草原,一马平川,大军开到关外,如何挡得住蒙古人的骑兵冲击力。”
  “是啊,最为关键的是,多年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大多数兵卒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不懂得配合,如果就这么将他们拉到关外,进行对敌,与自杀何异?”
  。。。。。。
  张维贤漠然的看着这一幕,双眸之中,流转着丝丝冰冷之意,心中却是一阵叹息,难怪卜失兔等插部胆敢屡次进犯,杀我百姓,不时地骚扰边境,肆意的烧杀掳掠,就好像在自家的后花园任意施为一般。
  从眼前的大多数人的表现来看,消极的被动防守,只知道躲在城中,足可见一般。
  张维贤就那么地看着,任由众人议论纷纷,未战先怯战,冰冷的眼神扫过那些讨论的极为欢实之人,等到大厅里渐渐回归平静,那些怯战之人这才意识到张维贤的诡异反应之时,这才一个个闭住了嘴。


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

  这个时候,张维贤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那种气势为人忌惮,眸子的冷意愈发明显,愈发的强烈,颇有老当益壮之意,紧接着,却是幽幽地寒声说道:“此次兵援卜失兔等插部,乃是圣裁独断,无人可更改,若是有人临阵怯战,胆敢扰乱军心,不听调令,若是贻误战机的话,不管他是谁,都将会严惩不贷,到时候,莫怪本官心狠手辣。”
  话语一顿,张维贤的目光逡巡不定,在众人之间游离,有一些突兀的微微侧头,深深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尚方宝剑,又看了一下一干人等之后,就好像警告与威胁一般,满脸的意味深长之色,这才缓缓地转而继续说道:“此次出征,兵援察哈尔右翼等蒙古各部落,只出动骑兵,步兵并不随行,依旧固守各个关卡要隘。”
  “至于粮饷与兵器的事情,你们也不用担心,此次前来,本官带来了两百万两饷银,还有大量的粮草运往此地,户部会相继抽调而来。”
  “不仅如此,对于以前拖欠的饷银,朝廷也有了折中的解决之策,发放一部分现银,另一部饷银以田地折现的方式,抵扣拖欠的部分饷银,将土地给予他们的家人。”
  这一刻,大厅里的所有人,震动不已,顿时热络了起来,尤其是山西的那些文官武将,都好像吃了兴奋剂一般,一个个都变得神采奕奕起来,再无刚刚的萎靡之态。
  听到“两百万的饷银”,每个人的眸子里都闪烁着丝丝精芒,感慨着果然是朝廷所倚重的英国公,初来上任,就带来了这么多的饷银,后续还有大量的粮草补给。
  但是,相比于这些人眼里的吃惊与震撼,更多的还是贪婪。
  那可是两百万两白银啊,多少年了,他们都没有见到这么多的银子!
  就算是各营分一下,每个营也能分个几十万两,对于他们这些边军而言,绝对是一笔惊人的数目。
  至于张维贤嘴中所说的补发拖欠的饷银,其中的大多部分以田地抵扣,多数人都是暗暗撇了撇嘴,为之嗤之以鼻,很不意外然,并没有当真。
  莫说是这山西,就是放眼于天下,大明的疆域之内,哪还有那么多的闲田,作为拖欠的军饷补发?
  所以,除了那些跟着张维贤从京城来得人,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一点,他们还不知道崇祯这个新皇帝,正在推行一项土地改革,巧立名目。以各种罪名,收回土地。
  似乎是看出了众人的心中所想,并不是很相信的样子,张维贤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有过多解释的意思,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