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达人秀-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众人的惊疑之中,张国维不仅没有发作,没有动怒,还寒暄了起来,显得极为客气,更是抽身而起,迎了上去,两人相遇的那一刻,招呼道:“来来,洛将军,请上座!”
这一刻,两侧的士绅与商贾,愈发的惊疑与震撼了,心中也有了猜测,虽然不知道眼前之人是谁,有着怎样的身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很不简单。
否则的话,张国维也不会如此客气,如此热情洋溢,笑容满面,还将对方奉为上宾。
从洛养性的到来,豪迈的打断众人讲话,再到在张国维的招呼下,落座于上方,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当众人反应过来之时,想要站起来问候两句,但这才挪起屁股,这一切却已经结束了。
尤其是洛养性接下来的一声招呼,众人也就顺势又坐了回去,少了些许的尴尬。
“呵呵。。。。各位不用客气,大家都是客人,不用如此,还是保持原状吧。”
让下人上了一杯茶之后,张国维看向众人的同时,这才介绍道:“各位,这位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洛将军,可是此次行动的负责人,正主来了,你们还是问他比较好,本官可无法给你们确切的答案。”
刹那间,两侧的众人,神色都是为之大变,瞳孔就是一阵收缩放大,心里更是抽了一下,整个人都感觉不妙了,如坐针毡你,实在是,锦衣卫的名声虽然好了一些,有所改善,但依旧无法洗脱一点,那就是朝廷的爪牙,办事根本就不照规矩,有着生杀大权,可以不受大明律的约束。
上到皇室宗亲、王孙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锦衣卫都可以随意抓捕,衙门无法过问,更不能干涉什么。
总之,即便有着再大的改善,也不至于让他们面对锦衣卫的头领时,能够从容而淡定。尽管心里早就有所猜测,猜想洛养性的身份不简单,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居然是锦衣卫指挥使,这样的实权大佬。
简而言之,就算锦衣卫将他们秘密处置了,那也是百死,连申冤的地方都找不到。
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讨好
洛养性的出现,那可是锦衣卫首领的存在,还是在这么一个特殊而敏感的时期,简直犹如催命的阎王爷,如何不让两侧的众人为之恐惧?如何还能镇定自若地坐在这里?
如果可以的话,莫说是询问事情的缘由,恐怕都走了,恨不得立即离开这里。
此刻,看着噤若寒蝉的众人,个个犹如惊弓之鸟,虽然是洛养性所带来的震慑效果,张国维还是感觉舒畅无,心里很是畅快,暗爽不已。
实在是,别看他是十府巡抚,但在这些士绅之,那是碰尽了软钉子,受尽了各种鸟气,经历了各种白眼,今天看这些人如此模样,如此吃瘪,连个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惶惶如丧家之犬,心里顿时有一种大仇得报的酸爽感觉。
“张大人,你这句话什么意思?什么正主儿来了?什么问我较好?”
容不得张国维继续深想下去,暗暗幸灾乐祸,随着洛养性的连连发问,也清醒了过来,收拾好心神之后,在众人犹如惊弓之鸟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来意简单讲述了一下。
说完之后,张国维更是摆出了一副不关我的事情,一副作壁观、看好戏的样子,不再理会,只是目光来回扫视,等待着接下来的局势发展。
“呵呵。。。。原来是这件事情啊,本将军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紧急之事呢,搞得大家如此紧张兮兮的。”
出乎众人的意料,谁也没有想到,洛养性的反应居然如此平静,不仅没有针对他们的意思,还安抚地补充道:“今时不同于往日,即便是有着特权的锦衣卫,随着朝局的变化,我们锦衣卫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不会像过去那般,肆意行事,破坏社会的秩序,更不会轻易违反《大明律》。”
“而且,我们锦衣卫张贴的那些告示,里面的内容绝对是真的,抓捕的那些江南士绅,都是行之有据的,并不是在违法抓人。”
“只要大家不要干一些违法的生意,只要不偷税漏税,按时如数缴纳税银,不管是我们锦衣卫,还是大明的其他衙门,都无权逮捕任何人员。否则的话,相应的官员和衙役,也是要担责的,罪名并不会小。”
。。。。。。
然而,听到洛养性的这番言语,在场的许多人,并没有多少安全感,反而愈发的紧张了起来,心里愈发的没底,实在是心里有鬼,自己并没有那么清白。
张维贤和洛养性暂且不论,不管他们知不知道,但两侧的商贾与士绅,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很清楚,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证实那些布告的真假,他们的许多人,主要还是想探听一下张国维的口风,打听一些消息,事情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确切的来讲,还能不能补救?
毕竟,江南士绅每年缴纳那么一点的税银,近乎于没有缴纳,他们这些人不可能是清白之身,之所以还没有被逮捕,并不是因为隐藏的好,没有暴露,应该是其有着某种原因,或许是,朝廷还不想将事情做绝。
尤其是洛养性的突然到来,更是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心理压力,觉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步入那些士绅的后尘,被锦衣卫抓捕,被抄没家产。
至于补缴偷税漏税的税银,这样做之人,毕竟只是极少的一部人,背景不够深,靠山不够强,相应的银两也不多,胆子较小。
显然,席姓老者乃是众人的话事人,当洛养性说完之时,他的态度更加地松动了,语气带着几分低声下气,谨慎地问道:“将军,朝廷维持天下的秩序,抵御外敌的入侵,保境安民,征收赋税,以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以及各种花销,再正常不过了,老朽举双手赞同。”
“因此,缴纳各种赋税,本是士绅的义务,也是大明每一个百姓的义务,应该做之事,草民能够理解,也觉得非常合理,并不觉得有什么。”
“可是,草民等人,多是从父辈接过来的家族生意,尤其是那些偷税漏税的士绅,他们的全部身家,所有的资产,全都加在一起,变现之后,也不够补缴漏掉的税银。”
“而且,数十年偷税漏税的税银,看似很多,但数十年下来,由于种种的原因,那些士绅并未占据多少便宜,家产反而少了许多,许多漏缴的税银,多是孝敬和打点一些官员了。”
“所以,要想补缴全部的税银,算是倾家荡产,卖掉所有的家当,全部加在一起,也无法做到。”
。。。。。。
席姓老者虽然说得有一些隐晦,没有言明,多是将责任推卸到一代,但是,不管是张国维,还是洛养性,却都是听得明白,心里也很清楚,对方的这一番话语下来,总之是一句话,江南士绅虽然mán bào漏报了那么多的税银,却并未从得到好处,多是被朝廷的官员给索取了。
简而言之,是吃力不讨好,维持处境不变而已。
想想也能理解,毕竟,说白一点,这些士绅,不过是有着更高社会地位的商贾,只是多了一层唬人的外衣,美其名曰,士绅阶层。
自然而然地,要想获得朝与地方官员的庇护,肯定是要有所孝敬,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而保得生意兴隆,家人平安,不会成为被杀鸡取卵的对象。
准确的来讲,是拿原本应缴朝廷的税银,以各种手段,私下全都给了那些官员,作为一种保护费,只是将寻求保护的对象,改变了而已,由朝廷变为官员。
毕竟,几十年没有缴纳税银,若是没有行贿的话,江南遍地都是富可敌国的有钱人了。
显然,洛养性早想到了这一点,猜到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只是由席姓老者的嘴说出,因此,洛养性依旧很从容,嘴角还残留着笑意。
“席老先生,放心吧,既然在位都能坐在这里,家人无事,不是说在座的都是清白之身,没有问题,也不是朝廷没有相应的证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朝廷还不想赶尽杀绝,还不想将事情做绝。”
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说不出
洛养性的话风渐渐发生了变化,表现的越来越强势,使得众人心中一震,更多的还是默然,一种默认的表现,他们毫不怀疑锦衣卫有这种能力,搜集他们偷税漏税的凭证。
毕竟,锦衣卫的爪牙遍布天下,说不定什么时候,身边的某个人就是锦衣卫的暗探,安插的眼线。
因此,洛养性的这一番话,说得虽然毫不客气,但也让他们心安了许多,更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目前为止,朝廷之所以还未对他们动手,不是有所顾忌,而是他们还有利用的价值,就看他们识不识趣,愿意不愿意配合。
否则的话,随时都有牢狱之灾,被抄家之险。
“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皇上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那些士绅拖欠那么多的税银,绝大部分都被贪官污吏索取,因此,皇上又给予了他们最后一个补救方法。”
“将军,什么补救方法?”
不知道是谁喊出了这句问话,却也说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极为关心的问题,以及心里的那份迫切,就像身处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很简单,就是打欠条~”
洛养性也不在乎是谁问出的,更不在乎是谁打断了自己的讲话,就那么慢悠悠地吐出这句话,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继续说道:“其实吧,皇上也知道,哪怕是江南最富有之人,就算变卖了全部家产,所有家当,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的银子。”
“因此,皇上就提出了这一个折中的法子,在能力范围内,先补缴一部分拖欠的税银,余下的税银全都打下欠条,在规定的年限内,以大明钱庄的借贷利息,逐年还款,直至补缴齐全部的税银。”
除了洛养性和张国维以外,在场的都是商人,瞬间就明白了这样做的高明之处,既给江南士绅一个喘息的机会,可以补缴齐全部税银,朝廷也能追缴回那些税银,从而挽回损失,也能将动荡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毕竟,锦衣卫那样的做法,虽然强势,却无法追缴回全部的税银。
而且,若是将那些士绅逼急了,逼得走投无路,其中的一些极为极端之辈,难保不会做出什么傻事儿,制造动荡,就算动荡再小,也会对江南有着不小的影响。
身为父母官,站的位置更高,拥有更大的格局,张国维看得更远,看得更深,崇祯这样做的另一层深意,可以说,也是不得不采取这种这种方法,以打欠条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偿还税银。
如果将那么多的江南士绅全都抓起来,查抄家产,看似可以追缴回许多税银,却也破坏了江南的民生,一下子少了那么多的商人,无异于严重阻滞了江南的货物流通,使得经济倒退。
毕竟,一个地方的民生,还离不开商人而独立发展,需要他们充当社会润滑剂的角色。
很显然,一下子逮捕那么多的士绅,查没其家产,势必使得江南动荡不已,就算那些还算清白的商人,没有偷税漏税,也会变得恐慌不已,犹如惊弓之鸟。
如此一来的话,江南的商业势必受到打击,遭到重创,使得整个大环境也会变得大为震荡,社会变得人心惶惶。
再退一步讲,即便那些士绅偷税漏税在先,有着诸多的不对,但也不全是他们的责任,大环境使然,贪官污吏,朝中的各个派系,逼迫他们不得不那样做,以偷税漏税的方式,从其他方面“节省银子”,孝敬那些人。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朝廷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最起码也是监管不力。
如果吏治清明,没有贪官污吏的存在,他们又怎么可能冒险去偷税漏税?就算还是会有一些爱财如命之辈,会偷税漏税,但也不会太多,最起码也不会是全部。
而且,洛养性和张国维又怎能知道,江南士绅的心中,也有自己说不出的苦,通过偷税漏税,虽然“节省”了大笔的银子,但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士绅换了一茬又一茬,能够经久不绝的屹立在江南,形成家族,又有几个?
可以说,那些贪官污吏掏空了许多士绅的家资,使得后者迅速颓败,由继任者顶替,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却是惨淡收场,好不狼狈?
谁都知道,江南是一个富庶之地,相应的衙门就是肥缺,无论是哪个官员,就算是有着怎样的背景与靠山,谁也不可能一直霸占着某个职位而不挪窝。
毕竟,先不论皇权与相权(内阁首辅)的更替,代表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就算是江南诸多肥缺的任职,人选问题,也是各方势力相互角逐,最后达成妥协的结果,轮流去坐。
说白一点,对于这样的肥缺,谁也无法吃独食!
然而,随着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即便是有着洛养性的开诚布公,这样的保证,席姓老者等人依旧是忧心忡忡的样子,并不觉得以后的日子会好过多少。
显然,这些人有着某种难言之隐,又心存着顾忌,无法像张国维和洛养性那般直白,坦诚以待的谈论。
渐渐地,大厅里的气氛再次发生了变化,再次回到了那种沉闷而压抑的感觉,洛养性和张国维对视了一眼,面露疑惑之色,不禁有一些惊异,皇上的这个这种办法,无异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双赢政策。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是变相的妥协和让步了,不可能再退让了。
否则的话,将会永远都解决不了江南的税收问题。
毕竟,皇上的善意已经是非常不错了,随着朝廷政策的变化,越来越重视商业,商人的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两人相信,只要有了本钱,只要启动资金,眼前的这些商人,完全可以做到钱生钱。
照如今的大好形势,商人们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做,凭着这些人的精明,在商业中的老辣,极擅长做生意,偷税漏税的那些税银,拖欠的虽多,但也不需数年,就能全部还清。
很快,洛养性和张国维就反应了过来,相继看出了两侧之人有着心事,有着某种顾忌,某种难言之隐,无法明言,却又不好催促什么,逼得太紧。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种手段
{ }?最终,还是另一侧的为首老者按耐不住了,焦虑的神情之中,又掺杂着几分无奈之意,转而又换为了一副决绝的神情,更是狠狠一咬牙,就好像下定了某种决心,准备背水一战一般,率先开口了,那种顾忌之色也明显暗淡了许多。
“张大人,洛将军,说句老实话,如果可以的话,莫说是老朽,就是眼前的这些同行,甚至于整个江南的士绅与商贾,都不愿意偷税漏税,干这种违法的勾当,近乎于冒着抄家的危险。”
犹如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随着老者的这一番话,气氛变得异样起来。
这一刻,洛养性和张国维极为默契的对视了一眼,转瞬又恢复了正常,再次看向了那名老者,两人的神色虽然平静,始终没有明显的情绪波澜,但在对视的那一瞬间,还是看到了对方眸子里的那一抹奇异神采,尽管转瞬即逝。
在两人的心里,也是一种共识,不怕这些说得话敏感,而是担心他们不开口,死撑下去,否则的话,话不说开,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打不开局面,又不可能将江南的士绅统统抓了,全部抄没家产。
只要肯开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向前迈了一大步!
尤其是洛养性,心里依旧清楚地记着,离开京城之前,临行之时,崇祯的一再嘱咐和交代,抓捕一部分江南士绅,查抄他们的家产,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杀鸡儆猴,进行树威,却不是最终目的,主要还是在于,让江南的税收回归到正常。
总而言之,就是萝卜加大棒,打一巴掌,再揉揉,尽量不要将事情做绝,不要将事情办到没有回旋的余地。。
因此,如此一来的话,行动起来,操作整个计划,就非常考验技巧性了,极其耗费心神,既不能破坏江南的商业,又要塑造一种威势,一种适当的高压环境,从而将江南的赋税回归到正途。
所以说,此次的江南强势之行,他洛养性的主要任务,不是抓人,也不是查没家产,充盈国库,而是从根本上解决江南的税收问题。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后,洛养性的神情愈发地凝重起来,直视着那名老者,沉重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之意,适时地问道:“既然如此,老先生,你们又为何这样做呢?朝廷已经释放出了足够的善意与诚意,并明里暗里进行了一定的警告,你们为何还不补缴税银呢?”
“各位都是精明之人,有一颗玲珑之心,想必应该知道,通过大明日报,制造yú lùn压力,就是皇上对你们下达的最后通牒,而非是拿你们没办法。”
“如果你们能够早一点领悟,并付诸于行动,如数补缴税银,并每年及时缴纳税银,就不会有今天的这种局面,各位不是那种愚鲁之人,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这个时候,就好像那种决心没有了,老者没有答话,而是目光缓缓转移,看向了在座的同行,最后落在了席姓老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