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相比于民族意识而言,有时候,肚皮更重要。
  尤其是,自从去年的那场大战,抵御林丹汗的进犯,持续了数月有余,虽然挡住了林丹汗的攻势,没有被吞并,保住了草场,但察哈尔右翼的蒙古各族也是损失惨重,人口锐减。
  大量不愿意被卷入战事中的蒙古族人,四散而去,或是投奔漠北和漠西的蒙古族,或是到大明避难,过起了耕田种地的生活。
  因此,额璘臣相信,一旦形成了对比,到大明避难的那些蒙古族人生活越来越好,拥有更多的人权,而不是像奴隶般的生活下去,土默川这一带的蒙古族人,只会越来越多地涌入大明,成为大名的百姓。
  而明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尤其是有着火器的优势,土默川这一带的蒙古各族,根本就没有办法破坏对方的这种同化政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继续发展下去,而无能为力。
  然而,真正让额璘臣无力和绝望的是,并不是明军有多的强大,也不是大明的那些边境政策有多么的破坏性,而是在于,己方的各族首领不争气,开始贪图享乐起来。
  京城。。。。
  乾清宫之中,崇祯端坐于偏殿的书房里,静静地凝视着对面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兵部尚书霍维华,一副等待着两人的样子,平静的神情之中,隐隐有一丝意味深长之色。。
  此刻,毕自严和霍维华的手里分别拿着一份邸报,神情极为认真的快速浏览着,似乎是不甘于寂寞,觉得有一些无聊,终于按耐不住的开口了。
  “两位爱卿,根据山西的情报显示,以及英国公和孙祖寿等人反馈回来的情况来看,随着互市的越来越繁盛,相应的商业越来越发达,蒙古人与咱们交流的就越多,边境也就越稳定。”
  “尤其是边境地区,那些进行互市的地方,相继举行了军队的操练,见识到了火器的威力之后,那些因觊觎互市而蠢蠢欲动的蒙古部落,也相继老实了起来,起到了很好的震慑效果。”
  “特别是大量马牛羊涌入关内,大明的农业得到了极大地恢复,相比于往年,河南部分州府的收成增加了许多,耕田也是与日俱增。”
  这个时候,毕自严已经看完了那份来自于兵部的邸报,神色有一些异样,等到崇祯说完之后,神情变得极为认真起来,紧接着说道:“皇上,臣以为,之前的同化之策,应该予以改进。否则的话,照这样发展下去,只会适得其反,严重妨碍朝廷的同化之策。”
  崇祯张了张嘴,就想要说些什么,却被毕自严接下来的解释之言给打断了。
  “如果只是单一地买卖蒙古人的马牛羊等牲畜,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朝廷的同化之策,迟早有一天,蒙古人的那些牲畜会卖完,无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也就没有了那种同化的稳定环境。”
  “毕竟,马牛羊的生长周期过长,不像咱们大明的那些货物,虽然每半年才收获一次,但胜在产量很大,茶叶、丝绸、烟土等货物,只是农业副产品,对百姓的生活影响不大。”
  “蒙古人就不一样了,那些牲畜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他们的主要食物,如果没有了马牛羊等牲畜,结果不难想象。”
  “毕爱卿,你说得不错~”
  崇祯先是赞叹了一句,满脸的深以为然之色,进而又补充道:“毫无疑问,一旦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根本,那些蒙古人一定会铤而走险,即便不敢袭击进行互市的地方,也会沦为马匪,抢劫过往的商队。”
  “到时候,刚刚稳定的互市,繁盛还没多久,就会因为马匪的出现,骤然增多,在四周肆虐,而被破坏,自然而然地,朝廷的同化之策也将会随之夭折。”
  说到这里,崇祯顿了顿,面露感慨之色,凝视着毕自严,转而问道:“毕尚书,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可以消除这个隐忧,让互市长久兴盛繁荣下去?”
  。:8


第五百三十八章 潜移默化

  毕自严并未立即回答,而是面有思索之色,就那么默然了,似乎是在组织语言,又想在思考,而崇祯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那么的看着对方,极有耐心地等待着回应。
  他知道,毕自严不会让自己失望。
  这个时候,看完了户部的那份邸报,关于互市的运行情况,大明北方的财政收入,霍维华也没有说什么,很识趣地保持了沉默,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旁观着这一切,心中也在暗暗盘算,思考着解决之策。
  作为兵部尚书,霍维华当然知道“同化之策”的重要性,意味着什么,一旦成功,将会一劳永逸地解决北方边患,意义极为深远,可谓开创了一种边防的先河。
  以更加柔和的政策,巩固边疆,潜移默化地影响那些蒙古人。
  崇祯并未等得太久,毕自严也没有让他失望,很快就给予了相应的建议,引得崇祯和霍维华深思了起来。
  “皇上,朝廷的同化之策,之所以存在着这样的隐患,无非是因为,蒙古人以游牧为生,主要是靠放牧过活,如果咱们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农业为主,放牧为辅,即便在互市的贸易逆差再大,蒙古人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就不会铤而走险。”
  “而且,只要蒙古人改变了生活方式,以务农为生,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就等于将蒙古人和土地kǔn bǎng在了一起,也就意味朝廷的同化之策起到了实质化的作用,管理那些蒙古人的话,也就容易得多。”
  “以往之时,蒙古人之所以难以控制,就是因为他们的行踪飘忽不定,以游牧为生,袭扰和入侵大明的边境,代价极低,如果打不过的话,完全可以从容而退,朝廷的军队奈何不了他们。”
  说话之间,毕自严的神情是那么的自信而淡然,不管是崇祯,还是始终缄默的霍维华,都是听得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并不觉得这个建议是在异想天开。
  原因很简单,先不说别得蒙古族,单单是土默川一带的蒙古各部落,在三娘子时期的时候,就开始了半游牧半耕种的生活的方式,已经渐渐调整了生活方式,部分人开始务农。
  也就是说,毕自严的这一提议,有极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不是没有前例可循。
  在这个时候,脑海里闪过念头之时,听着毕自严的讲述,崇祯不仅想起了陕西的老百姓,好像也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半游牧半耕种,既有放羊的游牧,亦有辛勤劳作的务农,种植农作物。
  “还有就是,皇上,蒙古人虽然处于极北之地,相比于关内,冬天来得很早,关外的气候,却也适合种植小麦、高粱、大豆等农作物,一般情况下,产量并不输于关内等中原之地的粮食产量。。。。。。”
  即便毕自严不说,有着后世记忆的崇祯,当然也知道这些信息,甚至于还更加的详细。
  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东和以南,以及河套、土默川、嫩江西岸平原等地,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区和半农半畜牧业区,到了后世之时,乃是北方重要的粮仓之一。
  毕自严的话音刚落,神色郑重的霍维华终于开口了。
  “皇上,英国公马上就要将万能都司的防区向北方延伸,宣大总督府也要由阳和卫移驻到关外的兴和,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朝廷迁移一些百姓到关外,让他们教授那些蒙古人种植农作物。。。。。。”
  潜移默化,渐渐改变那些地位低下的蒙古人的生活方式。
  这是崇祯对霍维华的总结,这番言词的大概意思,先是迁移一部分百姓到关外驻军营地的周围,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从而影响那些地位低下的贫穷老百姓,让他们跟着学务农。
  尤其是那些没有牲畜或者牛羊很少的蒙古人,更是“帮扶”的重点,从而让他们过上自给自足、能够吃饱喝足的日子,进而影响到周围的蒙古人、
  以此类推,最终达到调整整个蒙古族生活方式的目的。
  北方边境互市的存在,并不是单纯地买卖,一种做生意的场所,而是盘活当地的民生与经济,互通有无,以己之长,换取自己所需,更是加强汉人和蒙古人的联系与交流,从而建立某种感情。
  简单来讲,不管什么时候,蒙古人并不缺吃食,但他们依旧有着极大的粮食需求,迫切地想要从汉人那里购买粮食,并不是他们不具备种植粮食的条件,而是因为,早就习惯了游牧生活,更愿意用自己的牛羊等价换取粮食。
  以前的时候,互市一年才有一次,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大明对相应地管制又极严,并不是想买卖什么东西、想买卖多少,就能如愿的。
  因此,在三娘子时期的时候,为了缓和这种矛盾,为了弥补自己部落对粮食的需求,就划出一部分区域,让一些牧民务农,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分工合作”,提高土默特部的自给自足能力。
  “可是,霍尚书,如果向关外迁移部分的百姓,开垦荒地,教授那些蒙古人务农,这些都没有问题,但他们的安全能有保障吗?”
  显然,担心霍维华误会,思索了了良久,毕自严这才说出这番话,进而又补充道:“而且,这中间还有语言不通的问题,又如何传授那些蒙古人务农呢?”
  “呵呵。。。毕尚书,所以本官才讲,趁着英国公他们延伸万能都司的防区,将宣府总督府移驻到兴和之时,迁移百姓啊。”
  听到霍维华的这番话,毕自严心中一动,不禁有了某种猜测,而霍维华的接下来之言,正好验证了他的这种想法。
  “皇上,毕大人,英国公移防到兴和的时候,势必会有一些营地,驻扎在城外,而迁移的那些老百姓,他们开垦荒地的地方,完全可以放在营地的附近,自然而然地,安全就没有问题了。”
  “至于语言不通的问题,那就更简单了,在边民之中,先不说有许多的老百姓通晓蒙古语,还有一些百姓原本就是蒙古人,完全可以从这些人里面挑选一些。”9


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杀人

  毕自严和霍维华刚刚离开,就在这个时候,冷晓磊急匆匆地快步走了进来,脸上隐隐有着好奇之意,不时地偷瞄着手中的东西,边走边喊道:“皇上,辽东有急报送来。”
  看着冷晓磊递过来的小纸条,崇祯就知道,这是东北的锦衣卫通过飞鸽传书送过来的,同时,也更加说明事情的紧急性,接过来的同时,迅速展读了起来。
  “皇上,是不是孙元帅那边有消息了啊?”
  转瞬之间,崇祯就看完了纸条里的内容,凝重的神情中现出淡淡的笑容,听到冷晓磊的询问,看着对方那好奇的目光,那副试探的模样,崇祯朗声说道:“嗯,不错,确实是孙元化那边的消息,他们要行动了。”
  “行动?”
  冷晓磊愣了那么一下,转瞬就反应了过来,脸上刚刚浮现出一抹喜色,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而为忧心忡忡之色所取代,不无担心地进而问道:“皇上,如果孙元帅他们那边行动的话,在东海女真和西海女真散播天花源,会不会影响朝廷与满清的关系啊?重压之下,会不会逼得皇太极向林丹汗讲和啊?”
  “而且,朝廷刚刚与满清达成议和,皇太极也交出了那些人,现在这个时候,朝廷再这样做,会不会授人以柄,被人指责,有失信义啊?”
  “毕竟,自达成议和以来,满清不仅没有任何的过错,反而还十分的老实,一一落实着他们所答应的全部条件,议和还没过去多久,若是选择在这个档口动手,会不会有一些不合适,缺少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啊?”
  “最为关键的是,一旦与满清的互市恢复,有了贸易往来,如果那些天花传播到建州,进而蔓延到与辽东交界处的互市,难以保证,天花不会祸及到关内啊?”
  然而,崇祯的神色依旧,没有一点担心的模样,就好像对冷晓磊这番的担心之语漠不关心,并不以为然。
  “晓磊啊,你怎么给忘记了?”
  崇祯没有立即回应冷晓磊的那番言语,而是不答反问了一句,满含提醒之意,在冷晓磊疑惑的那一瞬间,进而继续说道:“莫要忘了,根据可靠的情报,你应该也知道,东海女真和西海女真,虽然名义上还归皇太极管辖,但实际之上,却是独立了出去,早已脱离了皇太极的控制。”
  “所以说,别看现在的皇太极很是平静,一心只是对付林丹汗,那不过是掩饰而已,一时的无可奈何。事实却是,皇太极早就是焦头烂额,深怕叛逃出去的东海女真和西海女真,再在背后给他一刀,树倒众人推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女真族也不会例外。”
  “因此,一旦出兵东海女真和西海女真,皇太极巴不得朝廷这样做,恐怕还会心生感激之意,如此一来的话,不仅给他稳定了大后方,解决了一个后顾之忧,还能使得满清更加的稳定,更加的团结,反而是帮了皇太极。”
  “反而帮了皇太极?”
  冷晓磊嘟囔了一句,复述了崇祯的最后一句话,满脸的不解之色,最终还是按耐不住地问道:“皇上,这话怎讲?怎么就帮了皇太极了呢?毕竟,一旦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覆灭的话,女真族的人口数量更少了,他皇太极可就真得再也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呵呵。。。。皇太极哪还管得了那么多,想得那么远?”
  崇祯再次淡淡一笑,那副风清云淡的样子,显得是那么的自信,成竹在胸。
  “小磊,你要明白一点,随着满清与朝廷和谈成功,建州以南算是稳定了下来,只剩下了林丹汗这个最大的威胁,再加上有以兀鲁特部落为首的科尔沁蒙古族相助,挡住林丹汗的攻势,自然没有问题。”
  “如此一来的话,在一种相对和平的环境中,满清内部问题就会凸现出来,暗含的危机就会全都显现出来,渐呈井喷之势爆发,而在这个时候,皇太极最需要一个强大的外力敲打,使得他们的内部产生一种危机意识,从而好再次团结起来。”
  “而且,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的独立出去,已经造成了既成事实,无法更改,而两者却又没有言明,莫说皇太极现在束手无策,就算是师出有名,也没有多余的军队前去镇压。”
  “如果任由情况这样发展下去,两大女真族没有得到惩处,满清的那些隐患就会完全爆发,将会更加的危险,即便皇太极有着经天纬地之能,即便再有通天彻地手段,也无法扭转局势。”
  这个时候,冷晓磊听明白了,已经完全反应了过来。
  “哦~皇上,末将明白了,如果朝廷出兵西海女真族和东海女真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等同于皇太极借刀杀人,向其他的部族和盟友讲述一点,如果不能团结在一起,只会被其他势力所消灭,一一被吞并。”
  说话之间,冷晓磊的神色明显缓和了许多,不再那么担心,但眉宇间还是有一丝忧色,萦绕其中。
  “不错,小磊,正是这个道理,至于你所讲的天花的事情,很有可能通过互市蔓延至关内,关于这个,你自不必担心。”
  显然,崇祯看出了冷晓磊最后一丝的担忧之处,先是有一些突兀地来了这么一番话,进而又补充道:“放心吧,和满清的互市,至少也要等到明年的三四月份,中间又近半年的时间,到了那个时候,天花所带来的影响,早就该结束了。”
  一语提醒梦中人,冷晓磊幡然醒悟了过来,辽东的冬天不仅比关内来得早,去得也更晚,更何况是东海女真族和西海女真族所在的区域,冬天将会更加的漫长。
  想通了这一点,冷晓磊的心绪这才是真正地放松了下来,紧接着恭维道:“这样的话,皇上,那个皇太极就不足为虑了,再想搅风搅雨,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崇祯没有回答,只是点头示意,更多的表示就是脸上那讳莫如深的微笑了。
  毫无疑问,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就算是皇太极最巅峰的时候,都难以和现在的大明抗衡,更何况,女真族,欧不,应该满族,满族的总人口还将会锐减近一半。
  十几万的人口规模,还能如何威胁大明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地位!
  脑海里浮现出这些念头之时,崇祯轻轻转头,看向了东北的方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8


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

  东北,鲸海「日本海」以北的海域。。。。。。
  鞑靼海峡之上,大明辽东水师的战船,正在缓缓而行,一路往北,呼啸的海浪不断地怕打着战船,拍打出一阵阵清脆的声响;寒风刺骨,发出呜咽之音,刮得人面皮生疼。
  此刻,位于水师的中间位置,正在行驶的指挥船上面,孙元化裹着一身厚厚的棉衣,凭栏而立,双手举着千里眼,放在双眼之前,观望着周围的海域。
  “毛将军,你觉得,咱们攻打的第一个目标,选哪一个更合适呢?是先拿萨哈林岛「库页岛」上的女真人下手?还是先派一部分骑兵,登陆哈儿蛮卫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