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达人秀-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皇上,老臣的老家在上海,距离京城实在太远,所以回京的时日才会有一些长。”
看到徐光启明显有心事,说话都变得絮絮叨叨、言词都一些纷乱起来,贾亦韬的眉头皱了一下,也就有了某种的猜测,转而询问道:“徐光启,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
听到贾亦韬那平和的语气,没有丝毫的责怪之意,徐光启紧张的心情缓和了一些,略微迟疑了那么一瞬间,最后还是答道:“启禀皇上,这是洋人汤若望敬献的火器,名曰燧发枪。”
说话之间,徐光启从怀里取出了一个比手枪稍大一些的火器,双手捧着,举过头顶。
这个时候,贾亦韬已经抽身站起,快步走了下来,满脸的兴奋之色,然而,才刚刚走出几步,似乎想到了什么,整个人忽然停了下来,脸上的激动之色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变得有些难看。
迟疑了片刻,看到徐光启将燧发枪举过头顶,贾亦韬这才长了一口气,背后已经出了一层虚汗,更是连忙上前,一把“拿”过燧发枪,翻看了起来,心里却是一阵后怕。
将可能的危机解除之后,贾亦韬才是轻松,心口的大石才总算落下。
如果徐光启是一名刺客,手里握有燧发枪,恐怕他贾亦韬现在已经是一个死人。
贾亦韬强压下心里的惊天骇浪,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故作镇定地问道:“徐光启,难道只有枪,没有子弹吗?”
“启禀皇上,子弹有是有,但微臣没有带来,不然的话,就有行刺之嫌了。”
穿越之前,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家主,贾亦韬又怎么会对枪械陌生呢?尽管这支燧发枪非常的原始和粗糙,但枪械原理还是有一定的共性的。
因此,只是把玩了那么几下,贾亦韬就知道如何使用燧发枪,并且有模有样的射了几下空枪,嘴里还发出“biubiu”的杂音,看得徐光启很是惊愕。
徐光启可以保证,除了那些极少的几个洋人,在整个大明王朝,不要说拥有,就是见过燧发枪之人,可谓是寥寥,看着贾亦韬从生疏的操作,到操作的很是熟练,又怎么会不惊讶?
容不得徐光启继续深想,贾亦韬的声音再次响起:“徐光启,汤若望献给朕这把燧发枪,是不是有所求啊?”
“呃。。。”
迟疑了一下,徐光启最终还是回道:“皇上英明,汤若望希望能够获得一纸文书,从而可以前往西安,接替金尼阁,打理在那里教务。”
“而且,皇上,南瓜、玉米和番薯,就是洋人引进的,如果汤若望能够随臣前往陕西,对于这些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和推广,将会有有很大的裨益,还望圣上能够恩准。”
听着徐光启的讲述,贾亦韬不禁想起了一些历史知识,如今这个时候,伽利略的望远镜学说已经传入了中国,钦天监和汤若望这些洋人更是翻译了一本关于望远镜的书籍,《远镜说》。
贾亦韬没有继续深想,也停止了把玩燧发枪,平静地看向徐光启,淡淡地说道:“朕可以让汤若望前往西安,但这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他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西安城,不得强制百姓加入他的天主教。否则,后果将会非常不妙,朕将驱逐在大明的天主教徒洋人。”
“是,皇上,微臣明白,一定会转告汤若望,并且在陕西监视他的行动,时刻提醒他,不得违反这个条件。”
防患于未,不外如此。
无论是什么宗教,传播的最为迅速的时期,信徒大幅度增加的时候,几乎都是在大乱的年代,尤其是天灾不断的陕西,更是这些洋人传教的最佳时机。
毕竟,当人力穷之时,面对灾难,尤其是中国的这些老百姓,更加相信鬼神之说。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祭祀,敬鬼神的事情。
如果汤若望这些洋人趁乱传教,再对那些贫困的百姓施以小恩小惠,天主教的教徒肯定会大幅度的增加。
就是基于这一点,贾亦韬才会限制汤若望的活动范围,就是不想让这些洋人浑水摸鱼,蛊惑人心。
天主教不同于中国的佛教、道教,表现的更加强势,侵略性极强,缺少兼容性,更加的干涉朝政,动不动就会派出十字军,制裁哪个国家的国王。
总之就是一句话,在天主教的教区,教皇的权威远胜于帝王,这一点绝对是贾亦韬所不能容忍的。
看着徐光启高兴的模样,贾亦韬当然其中的原因,这位就是天主教徒一枚,徐光启刚要告退,却又被贾亦韬给叫住了。
“对了,徐光启,回去之后,让人将燧发枪的子弹送进宫。否则,如果没有子弹,朕要它何用?”
说完之后,贾亦韬将燧发枪在手里转了转,并在徐光启的眼前晃了晃。
“是,皇上,微臣遵旨!”
第四十九章 “将军的摇篮”
看着徐光启离去的身影,贾亦韬单手负于背后,另一只手旋转着燧发枪,在空中晃动,脑海里浮现出大明王朝的两个机构,军器局和钦天监,嘴里更是发出呢喃之音,自语道:“嗯。。是去军器局,让人仿制燧发枪?还是前往钦天监,让那里官员造出望远镜呢?”
两天之后。。。。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明末时期的时候,中国虽然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小冰河时期带来的各种天灾,连年不断,旱灾,雪灾,瘟疫,地震。。。。。。
即便如此,尽管中国这个古老国家正在经受着各种磨难,各地的烽烟不断,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硝烟四起、不稳带的年代,明朝的科技、火器、医学等等,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尤其是人口数量,更是达到了两亿!
作为明朝的三大兵器制造机构,军器局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热闹,此刻却是静悄悄的,处处弥漫着一股紧张地气氛,到处都都是身穿飞鱼服、要挂绣春刀的锦衣卫,站岗放哨。
军器局处于戒严的状态,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严之程度,不外如此!
贾亦韬身着龙袍,在军器局的走廊上漫步而行,不时地打量着路过的屋子,满脸的好奇之意,身旁跟着军器局的主管官员毕懋康。
“毕懋康啊,目前为止,我朝所能制造的火器有多少种啊?都有哪些啊?你大概说一下,朕想听听。”
“启禀皇上,目前为止,兵器局能够制造出的火器有一百八十余种,其中又可以笼统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手持点放的火铳与鸟铳,另一类是火炮。”
“若是以爆炸性质划分,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地雷,种类繁多,诸如石头雷、陶瓷类、生铁雷,多达数十种;其二是水雷,有水地雷、水底龙王炮和混江龙等火器。”
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对明朝时期的火器发展和种类有过了解、研究,贾亦韬还是被震撼到了,没想到明末时期的火器研发这么发达,已经有地雷和水雷的存在。
转瞬间,贾亦韬反而迷糊了,即便明军的战斗力非常不弱,仅靠冷兵器打不过建奴的铁骑,但是,据贾亦韬了解,明军的火器普及率非常高,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就算只是扔万人敌这样的炸弹,还有红衣大炮、火铳和鸟铳这样的火器,耗也能耗死建奴,怎么就打不过呢?
这个时候,贾亦韬转头看向另一侧的茅元仪,这个曾经与建奴交过手的将领,询问道:“茅元仪,既然朝廷能够制造出种类如此繁多、威力惊人的火器,我军怎么可能打不过建奴呢?怎么可能平复不了辽东之患呢?”
“别得不说,暂且不提地雷这等爆炸性的火器,单单是火铳、鸟铳、三眼铳、迅雷铳这样的火器,只要有一支两万人装备的军队,就能碾压鞑子的骑兵,根本就不给敌人冲入阵营的机会。”
“即便鞑子的骑兵再如何的厉害,奔跑起来的速度有多快,弓箭的射程最多也就数十步,我军如此多的火器,只要一组一组地轮流射击,就等于两万颗子弹相继射出,足够火器营装填子弹、再次射击的时间了。”
“何况,建奴的能战之人也就数万,满打满算也就十几万,怎么就让他发展的越来越大,直到现在一发而不可收,形势难以控制了呢?”
茅元仪一阵苦笑,面有感慨之色,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不便明言之语,最后只能幽幽地说道:“皇上,你有所不知,我朝军队的火器普及虽广,但质量却极差,也就守城用的红衣大炮还算合格。”
“而且,由于军纪混乱的原因,打起仗来,毫无章法可言,更谈不上火器上的配合。如此一来,就给了鞑子可乘之机,凭着战马的冲锋速度,只要挨过了最开始的第一波火器射击,他们就能冲入阵营之中,冲散阵型,使得火器毫无用武之地,无法发挥最大威力。”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火器营的战法已经持续了百年有余,并未有多少革新,那种打法早已不能适应现在的作战需求,只能整肃军纪,改良火器营的战法,方能使得我朝的军队立于不败之地。”
辽东拥有数十万的驻军,又配备有最先进、威力巨大的火器,居然还打不过总人口不到百万的后金,想想都让人生气,让人觉得丢脸。
渐渐地,贾亦韬的这口恶气消了大半,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贾亦韬当然知道茅元仪说得这些是事实,但也知道这并不是全部的事实。
女真不满,满万不可敌。
贾亦韬对这句话嗤之以鼻,一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大明王朝,就算是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女真族,之所以使得后者做大,越来越难以控制,也是茅元仪没有尽述的一部分事实。
辽东的那些将领故意放水,并不想一举灭了努尔哈赤,直至最后的养虎为患。
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些武将而言,还有一些官员,唯有战争,唯有不断地边境威胁,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他们的价值,才能以最快速度的升迁,以及提拔自己的心腹子弟。
正如一句话,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对手。
同样的道理,最能成就自己的人也是你的敌人,而不是身后的朝廷。
毕竟,任何一个官员的提拔与高升,或者武将在军中身居要职,除了世袭的原因以外,只有战功,唯有如此,才会无可非议!
所以,说辽东是一个战场,是危机的最前线,不如形容为“将军的摇篮”来得更贴切。
贾亦韬的心里非常的很重,挥去了脑海里的这些信息,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从袖子里掏出了燧发枪,递给毕懋康的同时,淡淡地问道:“以你们的制造工艺,能不能仿制出这把燧发枪?”
毕懋康没有立即回答,面带好奇之意,双手接过了燧发枪,翻来覆去的不断打量,脸上慢慢现出惊喜之意,仿佛忘记了贾亦韬等人的存在图版,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妙。。。真是妙极了,设计的真是巧妙,如此一来,就打破了火器在雨雪天不能使用的魔咒,将会大幅度改进火器的性能。”
紧接着,伴随着脸上越来越炽烈的兴奋光芒,毕懋康一手托着燧发枪,一手指着枪管,激动地说道:“皇上你看,只要再增加这支枪的比例,加长枪管的长度,就能使得它的射程大大提高。”
虽未得到明确地回答,但贾亦韬已然知道,毕懋康能够仿制出燧发枪。
第五十章 胆战心惊的李祖白
贾亦韬露出满意之色,轻轻点头,拍了拍毕懋康的肩膀,很是欣赏的朗声说道:“好,毕懋康,这把燧发枪就暂时放在你这里了,尽快仿制出同等样式的十把燧发枪,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真是好枪啊。。。设计的真如此巧妙。。。。居然能够想到将燧石装入。。。。。。”
毕懋康就像着了魔一般,如获至宝地把玩着燧发枪,念念有词的吐出这两句之后,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行礼道:“是,皇上,微臣遵旨,微臣定当竭尽所能,将燧发枪仿制出来!”
“好,毕懋康,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
钦天监
后衙之中,贾亦韬伫立在一个架子旁,架子上摆满了各种仪器,看着各种工具装备,恍惚间,贾亦韬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就好像回到了现代,这些工具虽然简陋而粗糙,却有着现代仪器的轮廓,那份久违的熟悉感,让贾亦韬的心里泛起莫名的悸动。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中国人从骨子里就自带着恋旧的天性,贾亦韬也不例外,看着眼前的这些物件,恍若隔世,虽是死物,却让贾亦韬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心中自然而然的生起了一股,萌动。
婆娑过一个又一个仪器,贾亦韬的手指在微微颤动,但还是强做平静之色。
“启禀皇上,这些工具都是薄珏(jue)自己做得,专门用于研制各种物件,验证西洋人的那些学说,以及做实验之用。。。。。。”
站在这个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身旁,虽然还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不管是贾亦韬的那一袭龙袍,还是周围的锦衣卫威势使然,都使得李祖白的心中很是忐忑,紧张不已,声调都在跟着发颤。
贾亦韬停了下来,没有再抚摸那些工具,转头看向了李祖白,淡淡地说道:“李祖白,从今天开始,你就是钦天监的监正。。。。。”
看着李祖白就要跪拜谢恩,贾亦韬摆了摆手,同时转而说道:“先不要急着谢恩,这官可不是白给的,按照那本《远镜说》,尽快将望远镜给制造出来,朕还有大用。”
“可是。。。可是,皇上,要想制造出望远镜,不仅需要一笔不菲的花销,还需要大量的人员,目前为止,短时间之内,钦天监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啊。”
违逆圣意,尽管说得是实情,虽然李祖白心中害怕的要死,还是将钦天监的难处说了出来,让他意外的是,贾亦韬不仅没有动怒,反而还给他一个惊喜。
“这有什么?无妨,没钱是吧?朕可以划拨给你们钦天监,以作望远镜的专项银钱。至于工匠和这方面的人才,尽管招来就是,朕给你直接任命的权力。”
这一刻,李祖白的心情已经不能用喜不自胜来形容,激动的刚要说些什么,却被贾亦韬给打断了,让他有一种被泼冷水的感觉,立马恢复了理性。
“不过,朕将丑话说在前头,虽然给你任免钦天监一些官员的权力,却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肆意妄为,如果胆敢胡乱的安插人手,亦或是故意打压钦天监的官员,朕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还有,朕前期投入了这么多,如果看不到成果,没有见到望远镜,朕决不轻饶!”
“皇上,微臣万万不敢将国之重器挪作私用!”
尽管没有私心,尽管从未想过当官谋私利,李祖白还是忐忑而紧张地回应了一句,躬身施礼的同时,额头已经现出了薄薄的一层冷汗,这不是心虚的表现,而是畏惧的下意识反应。
这段时间,京城里可谓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死了不少人,尤其一些皇亲贵族,可是没少受罪,国丈,皇后,国舅爷等等,都不能例外。
皇上那凌厉的手腕,让人胆寒,一阵后怕。
不仅如此,像李祖白这些聪明的一小撮人,有一种预判,没有明说的共识,别看死了那么多人,京城已经恢复了平静,但那都是表象,事实却是暗流涌动,山雨欲来风满楼。
尤其是京城流传着一个鲜有人知的小道消息,皇上调来了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秦良玉的白杆子兵就快要到京城了。
知道这个消息的为数不多几人心里清楚,暴风雨就要来了,一旦秦良玉到京,北京城内将会发生一场大地震,将会有一场大清洗,而白杆子兵就是用来维稳的。
糟糕的是,皇上的手段波诡云谲,一连串的行动让他们糊涂了,摸不清情况,这段日子倒霉的不仅有魏党、东林党,还有那些皇亲贵胄,牵连甚广。
当然,虽然牵连甚广,除了清除魏党的力度很强,但其他的事情都不大,不过是被皇上勒索了一笔钱,子侄被重责了一番,或者官员经常被训斥。
如今这个极其敏感的时刻,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夕,听到贾亦韬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仅仅只是一个正五品的钦天监监正,李祖白如何不紧张?如何不害怕?
虽然成为了钦天监的头头,但在这个官员多如牛毛的京城,再加上钦天监并不是什么要害衙门,这个五品监正实在不算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无所畏惧,最起码他李祖白就做不到。
“好了,李祖白,不用这么紧张,朕又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提醒你好好工作,尽快完成任务,莫要辜负了圣意。”
很显然,贾亦韬的这一句话并未起到多少的安抚效果,李祖白依旧胆战心惊不已,刚想要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薄珏给打断了,顿时有一种重生的感觉,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很是感激薄珏的转移话题。
“启禀皇上,制作望远镜,不仅需要极为高超的手艺,其中的镜片获得,需要高温煅烧,方能制取到玻璃液,仅此一项,就需要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