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乞丐(闹心)-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田,不是个好办法。

天保王朝,受上天庇护,常年风调雨顺,粮食蔬菜产量很高。正因如此,粮食蔬菜的价格都很低。

况且,现在已经进入深秋,不能播种了。

江九天三人没有主意,但藤洛却已有所打算……

第134章挣了钱数着玩

藤洛的想法挖掘野菜。

藤洛在深林中修行千年,对各种植物特性都有所了解。

通天县附近小山环绕,山间生有很多野菜。

那次,青衫胳膊脱臼,藤洛为她采摘的马齿笕就是野菜的一种。

除了马齿笕,山地上还生有很多种野菜,常见且口感好的包括荠菜、蕨菜、椿菜、水芹菜等。

由于蔬菜产量高供应足,而山地湿滑,采摘野菜有一定危险,百姓们很少食用也很少采摘野菜。

野菜生长期大多比较短,又不需要日常打理,只需去山地采来即可。

采摘野菜,总比耕种轻松得多。百姓们怕危险,不愿意去采摘,但对于丐儿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野菜,既可以自己吃,又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贩卖,没有什么成本,只要保持低廉的价格,会有百姓买去尝鲜的。

而且,有的野菜,比如莼菜,自古就被视为珍贵的蔬菜,完全可以卖出不错的价钱。

采摘贩卖野菜,虽然不能挣太多的钱,但毕竟是让乞丐们走向自食其力的一步。

江九天几人都表示赞同。

有了主意,立刻行动。

先分出几个兄弟,采摘一些野菜拿到集市上试着卖。这件事就由三袋搭子烂眼老林负责,其余兄弟,继续像以前一样乞食丐财。

……

初次采摘,藤洛亲自带队。

山上野菜很多,藤洛让兄弟们只挑那些味道口感好的野菜。

“洛哥,这个婆婆丁也很好吃咧。”烂眼老林对野菜也很熟悉,指着一种野菜说道:“这个也采些吧。”

藤洛见了,笑了笑,摆摆手。“这个婆婆丁就别采了。”

烂眼老林虽不懂藤洛的心思,但还是很听话,带着兄弟们采摘那些藤洛指定的野菜荠菜、蕨菜、水芹、椿菜,还有比较少见的莼菜。

兄弟们忙碌着,藤洛蹲下来,看着烂眼老林说的婆婆丁。

“兄弟啊,我这可是救了你一命啊。”藤洛对着婆婆丁笑着说道。婆婆丁,就是蒲公英。藤洛在天庭的死党小蒲的前世就是蒲公英,藤洛怎么舍得拔了小蒲的根。

野菜很多,有时,一场雨后,就能冒出一大片。

乞丐们很快就采满几大篮子。

收获颇丰,乞丐们都很高兴,只等着明早上集市上卖了好价钱,挣大把的钱,回到攒上数钱玩。

当然,乞丐们还有另一个心思:挣了钱,又能组团去干那事了!

……

第二天清早,藤洛兴冲冲带着几个兄弟去赶早集。

摆上了摊,让嗓子清亮的兄弟吆喝了几嗓子,还真吸引来不少赶集的百姓。

百姓们见到乞丐们做生意,无不好奇。乞丐,不好好乞食丐财,竟然吆喝着卖些奇形怪状的野菜,这是要闹哪样?这不是不务正业么!

天保王朝,物产富足,百姓们几乎没人吃野菜。要追溯吃野菜的历史,恐怕要回到五百年前。五百年前,还是李姓王朝,最后一任皇帝李昏虐王无道,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那时的百姓才挖野菜添肚子。

乞丐们见很多百姓围拢过来,更加卖力地吆喝起来。

可是,任凭他们喊破喉咙,百姓都只抄着手看热闹,没人掏钱来买。

群丐颇感沮丧,看来,这买卖难以开门红了……

“给我来一把。”

终于要开张了,藤洛大喜。

抬头看,竟然是白露!

“我买回去,做豆腐卤子。”白露很认真地挑了些野菜,也不问价钱,扔下一堆铜子。

藤洛颇感惭愧,好不容易开张了,还是份友情生意……

不过,白露带头购买,还是有示范效应的。几个围观的姑娘问了价格,感觉很便宜,各自买了一小把。

姑娘们买野菜,却只让藤洛给他们挑拣野菜,而且付钱也只付给藤洛。

藤洛看几个姑娘面熟。上次大闹县衙公堂后,他自己单独外出乞食,遭人围观,一些姑娘还把他这个帅哥视为偶像。今天买野菜的,就是上次围观他的那群姑娘。

人家买野菜不是目的,和帅哥亲密接触才是目的。

唉,又是几单友情生意。

也偶尔有百姓买上一小把,不过看他们的神情,藤洛也能猜出,人家还是因为心善,看乞丐们可怜,才出钱买的。

今儿不是赶集的正日子,集市早早就散了。

野菜没卖出去多少,收入屈指可数,乞丐们做生意,可谓出师不利。

赶集的群丐情绪颇为低落。

收拾好东西,藤洛一抬头,见白露笑盈盈地站在一旁。

“你还没走啊?”藤洛有些挫败感,见到白露,情绪也提不起来。

“我在向洛哥学习做买卖啊。”白露明显是在打趣儿。

群丐见到白露,虽仍难免流几道口水,但他们都知道这是洛哥的女人,不敢造次,只是吞下艳羡的口水,知趣地打个招呼,先回攒上了。

群丐走了,藤洛撇下嘴角,十分委屈地看着白露。“你不安慰我,还笑话我。”

“阿洛,你能带着他们走正道,我真的很开心。”白露说得很真诚。

藤洛心里很感动,心里又泛起痒痒的感觉。瞅瞅四周,低声道:“我想去你家厨房。”

“去什么去!”白露小嘴一撅,“去了你就不老实!”白露的埋怨中,也透着柔情。“今儿哪都不去,就在这说话。”

不能去白露家,就意味着无法动手动脚,藤洛颇感失望。但白露今天的表现,还是很让藤洛惊讶。以前,白露总是很小心,避免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和自己见面,今天怎么了?

“今天啊,我得和洛哥你学学生意经啊!”白露笑道。

藤洛眼睛一亮。

对啊!白露家卖豆腐,在通天县城,白家的豆腐可算得上是豆腐业界的翘楚!

生意都是相通的,白露豆腐卖得好,除了有好的做豆腐手艺外,也必然通晓生意经啊!

白露说向自己学生意经是玩笑,要开导自己才是真的!

藤洛认认真真向白露鞠了一躬,口称:白老板在上,学徒这厢有礼了!

白露被藤洛逗得咯咯直笑。

两人就在附近找了地儿坐下,白露仔细地给藤洛讲起了生意经……

第135章小生意大学问

“我做的是小生意,但我觉得,大生意也好,小生意也罢,道理是相通的。”

白露说得很认真,藤洛听得很仔细。

“那些钱庄、贩运生意我不懂,我只会走街串巷卖我的豆腐,做这种生意,无外乎几点:良心、手艺和叫卖。”

自认识白露,直到两人相好,藤洛还是头一次和白露如此认真交流有关生意的话题。

按白露的说法,良心决定生意的寿命。有良心的买卖,才会延续下去,最终成为老字号,金字招牌。

藤洛十分赞同。

“给野菜定的低价,就说明了你们有良心。”白露肯定了藤洛他们的做法。

野菜易采摘,价格定高了,无非会有两个结果:一是卖不出去,二是能卖出去,挣大把的钱。但生意好,利润高,势必引来别人的关注,也必然会导致其他人参与到这项买卖中。

白露关于良心的解读,让藤洛多少建立起一点信心。

至于手艺,藤洛不懂了。

白露家做豆腐,当然需要手艺。乞丐们采摘野菜,和手艺有什么关系啊?

“有!”白露十分肯定。

手艺最终反映在贩卖物品的质地上。

白露家做豆腐,传承了几代,口感味道自不必说,已经得到全城百姓的认可。但如果是把昨天做的豆腐拿到今天来卖,那还会有人买吗?

藤洛聪颖异常,立刻明白了白露的意思。

对啊!

野菜不需要耕种,采摘也没有什么技巧,貌似和手艺沾不上边。但,采摘的时间就是一门手艺啊!

不同的季节,野菜的口感、味道不同,野菜大多有一定药性,季节不同,药性也会变化。

选择时令野菜,就是这门买卖的“手艺”啊!

见心爱的人领悟如此之快,白露十分开心。如果不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藤洛一定会受到“奖赏”的。

“还有一点。”白露肯定了藤洛后,补充道:“你们今天卖的野菜,已经有些蔫了,必是昨天采摘的。”

“对对!”藤洛挠挠太阳穴,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野菜和蔬菜一样,最讲究新鲜,存放了一晚的野菜,其间的水分多有流失,因此发蔫,既影响卖相,又影响口感味道。

“以后,我们起早去采,然后直接拿到集市上卖!”

山地虽不算很远,但也要走上好一会,要采摘新鲜野菜,势必起大早。白露想着,脸上不禁透出怜惜之色。“阿洛,让他们去采吧,你去,我心疼。”

藤洛心里一阵冲动,差点伸手把白露搂进怀里。“兄弟们喊我一声‘洛哥’,我不能袖着手看兄弟们辛苦啊。”

白露很理解地点点头。“山上湿滑,你要小心啊。”

山地湿滑,的确有危险。但有风险,也意味着有更大的价值。藤洛对做好这门生意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

同时,藤洛也越发感觉到,做生意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有了良心和手艺,还要学会吆喝。”

白露说得很认真,藤洛却坏坏地笑了。

“你笑什么?又没个正经。”

“我笑啊……”藤洛清清嗓子,学着白露的声音,轻声喊了一声“豆腐……”

白露使劲瞪着藤洛。“我吆喝得那么难听么?”

“我家露露吆喝好听着呢,我刚来这里时,就是被你那一声吆喝勾了魂呢!”

“哼!一声吆喝你就丢了魂,你见到每个姑娘就丢一次魂吧?”白露佯怒道。

“我的魂已经属于你了。”藤洛认真地说道。

“哼!”白露略带哀怨地看了藤洛一眼,“还有一半不是我的呢……”

藤洛知道,白露这是又想起青衫了。

赶紧想办法岔开话题,继续探讨生意经。

“露露,有一件事一直想问你,人家走街串巷叫卖的,都有特色的吆喝,为什么你只是简单地喊豆腐二字呢?”

白露笑了。“卖豆腐的,原本是不吆喝的,而是敲木头梆子的。”

据说啊,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出家的和尚得罪了卖豆腐的,卖豆腐便用木头做了个和尚帽子样的梆子,每天敲打解气。从此,就留下这么一个习俗。

“哦?”藤洛觉得好玩,“那你为啥不敲梆子?”

“我么……”白露瞧着藤洛,“和尚又没得罪本姑娘,我为啥要敲?不过啊,也许有一天,我会做个乞丐样的梆子,每天敲打,嘿嘿,就这么定了!”

“对对!”藤洛很支持白露的想法,“就做个小七形状的梆子,每天敲打他!”

“才不!要做就做成那个叫什么‘洛哥’的模样。”

两人嬉笑了一会,又回归到生意经正题。

吆喝,很容易理解,所谓好酒还怕巷子深呢。

不过,白露所说的吆喝,并不是指单纯的叫卖。

“咱这儿的乡亲,多少年都不吃一回野菜,也不知道野菜有什么好,你得想办法让大家知道啊。”

藤洛点点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野菜的好处,藤洛知道,但总不能把人抓到一起,像教书先生似地给人家讲啊。

这个问题,需要好好研究。

“还有啊,你们卖野菜,也要分日子。要弄清楚哪天有集市,哪天是小集,哪天是大集。”

“还有这么多说道啊。”藤洛挠挠太阳穴。

白露告诉藤洛,像今天,就不是赶集的日子,出来买卖东西的百姓少,买卖的时间也短。

各村各镇每个城,都有固定的赶集日子。

通天县,规定是逢“三六九”为集市。而每月初三、十六两日,又是通天县的大集。到这两天,不仅通天县的百姓都会来逛集市,就连周围村子,甚至附近其他县城的百姓,都会来赶集,那才热闹。

人多,生意自然好。

藤洛把白露说的生意经认真记在心里。现在,他对做好野菜生意,充满了信心。

“给你讲了这么多,你该怎么谢我?”白露歪着头问道。

藤洛拍拍胸脯:“听白老板一些话,胜卖十年菜啊!今后,白老板来小摊上买野菜,一律九折!”

“哼!小气!”白露撅起小嘴。

“还有别的呢,白老板买了野菜,还会得到洛哥亲吻一个呦!”藤洛晃着脑袋,对自己买一赠一的大优惠很是满意……

第136章广告很重要

从白露处讨得生意经,藤洛立刻行动起来。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

价格,依旧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

品质,保证现摘现卖,当天卖不出去的,拿回攒上,煮了乞丐们自己吃。要保证在集市上售卖的每株野菜,都挂着清晨的露珠!

麻烦一些的,就是吆喝了。

不过,这也不算事,攒上有大才子江九天啊!

江九天一听要给莼菜、水芹编曲,十分傲慢地一撇嘴:“还用编么?诗经鲁颂泮水篇中就有。”

说罢,江九天吟咏道: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旗。

其旗,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

其马,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藤洛墨乞儿烂眼老林呆呆地看着摇头晃脑的江九天。

“瞅啥?听不懂吧?”江九天除了好色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那就是当他说出“之乎者也”,别人听懵了时,他总会享受到莫大的快乐!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中的‘芹’,说的就是这水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茆’中的‘茆’,就是莼菜。”

藤洛等人木然地点点头。

自鸣得意的“江教授”继续说道:“莼菜,古来野菜中之上品,上品精菜,配经中妙曲,相得益彰,妙不可言,妙!妙!妙哉!”

烂眼老林是藤洛指派负责采摘和售卖野菜的头,听了江九天的话,烂眼老林眨巴眨巴抹了红眼线样的烂眼,问道:“掌典长老,您要我们唱着这曲去卖野菜?”

江九天瞪着眼睛使劲点点头。

“你可拉倒吧!”墨乞儿一把将烂眼老林拽到一旁,指着江九天道:“我说老……掌典,”墨乞儿总算没忘藤洛的叮嘱,没喊老江,喊了江九天的“官衔”,“我算知道你以前做生意为啥赔个底掉!你以为做生意吆喝叫卖是你们文人吟诗作赋啊?唱这曲?不怕把买主牙酸掉吗?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藤洛笑了。

江九天还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把兄弟们都喊来!”

藤洛把在家的乞丐都招了过来,让大家开动脑筋,想些通俗易懂的词,编成好玩的小曲,唱出野菜的功效,把野菜的新鲜、便宜都唱出来。百姓们大多没吃过野菜,最好再把野菜的做法也唱出来。

乞丐们虽然没啥文化,但常年在街上乞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最擅长的就是唱曲。

洛哥有命令,群丐立刻开动脑筋。

霎时间,整个院子里,到处是紧锁眉头的乞丐,或拳拄额头做沉思状,或一步三摇,做吟咏状……

总之,若有陌生人看到这场景,绝对不会认为这里是乞丐的窝,一定以为这里是考进士的会试春闱!

“洛哥!”丐三兴奋地跳了起来,“我编了一曲,好着咧!”丐三兴高采烈地首先交了“考卷”。

藤洛很高兴。“唱来听听!”

“咳咳……”丐三清清嗓子,唱道:

“咱家野菜实在好,

滋阴壮阳床上一宝,

嚼吧嚼吧咽下去,

保您金枪永不倒!”

“好诶!”几个丐儿叫好连连。

乞儿小结巴挑着大拇指赞道:“真、真、真好!尤、尤、尤其是、是、是最、最、最后的金、金、啊金枪不倒、倒……啊就、就、就唱得……啊好!”

“好什么好?!”藤洛气得直乐,“咱的野菜能壮阳吗?”

“啊、啊……不、不能吧……”

丐三辩道:“洛哥,管它能不能壮阳,这样叫卖,买主才会买啊!”

“那也不能骗人!咱可不是那些走江湖卖假药的。”藤洛牢记着白露生意经中的“良心”一条。

“小三,你这曲啊,意思不错,只是不仅夸大,而且虚假,咱乞丐做买卖,要本本份份。”藤洛借机给大家讲了一通生意经,既是生意经,又可以说是做人的道理。

顺着藤洛纠正的思路,群丐这次有了比较正确的目标。先研究各种野菜的功效,再交流各种野菜的作法。

很快,几种叫卖野菜的小曲出炉了。

藤洛让江九天把这些小曲修改整理一下,再叫负责卖野菜的兄弟们记熟。

……

九月初三,通天县城大集。

天还未亮,十里八村的百姓便背背肩扛着各种货物,从四面八方涌来通天县赶集。

按白露的指点,藤洛昨天就派乞儿占据了集市中一处好位置,乞丐们支起小摊,摆上半夜采摘的各种时令野菜。

天微微亮了,几名差役拥着市令官来到集市中央的台子上。大集,赶集的百姓多,买卖的物品更是五花八门,很多东西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