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瞻基点了点头,又让人举旗,瞄准了四百米外那几乎被准星完全挡住的靶子。
  昨日他已经试验了多次,两三百米中靶不难,但是四百米外,完全要靠感觉了。昨日练了一下午,十枪最多也就能上靶五枪。
  一拉枪栓,退出了一个弹壳,李亮没有让别人捡,亲自捡起来,放在了他特意准备的一个口袋里。
  众人心里的疑惑很多,因为朱瞻基连发了两枪,都没有装弹,而是射击完了以后,只是拉了一下后面的枪机,就又继续射击。
  难道说,这枪可以先把多发子弹装进去吗?
  不懂枪弹分离的众人,只会觉得很神奇。
  这种长枪,不能说仿造哪一种型号。因为这是朱瞻基借鉴了很多种长枪的样式,制造出来的。
  装弹方面,他借鉴了毛瑟,一次可以装弹五颗,每射击一次,手动退出弹壳,然后才能继续射击。
  这一次,他不是只射一枪了,枪膛里还有三颗子弹,他一次性全部射击了出来,才让护卫扛回了靶子。
  这次的三枪,他表现的还不错,应该有两枪上靶。
  看到朱瞻基放下了长枪,一帮勋贵立即就忍不住上前来想要仔细观察一番。
  但是李亮的动作更快,在众人还没有来得及靠近的时候,就直接用一个布袋,将长枪装了进去,抱在了怀里。
  众人皆愕然,杨章德跟李亮的关系亲近,忍不住说道:“李少监,这是为何?”
  成国公朱勇笑道:“李少监,殿下让我们来见识新枪,这怎地又收起来做甚?”
  李亮嘚瑟地说道:“如此凶器,当然要保密。只有等到陛下准许,才能让你们过目。”
  众人的视线都看向了朱瞻基,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孤的主意。这凶器威力巨大,四百米,甚至一里地外都能致人死命,不可不防外人学会。”
  所有人脸上都是一头黑线,这把人都喊过来了,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又把枪藏起来,这不是调戏人嘛!
  要不是朱瞻基是太孙,众人恨不得将他暴打一顿。
  连张辅都忍不住摇了摇头,抱拳问道:“殿下,既然如此,为何今日又把我等全部叫了过来?”
  “英国公稍安勿躁,孤自有道理。”
  一个护卫扛着靶子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其他人将三个靶子插在土地上,让众人围观。
  第三个靶子上面,光洁的木板上面有两个已经变形的子弹打出的凹坑。虽然没有穿透靶子,但是威力依旧不小。
  朱瞻基这才又说道:“诸位可以看得出来,这新式火枪威力巨大,若是流传出去,今后各位的安全就难以防范。所以,此等凶器绝不能任意流传出去。但是,新武器的出现,加上如今火枪已经普及开来,那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我大明如今的战术,已经跟不上武器的发展。今日唤诸位过来,也是我给诸位出的一个题目,那就是如何行军布阵,才能发挥新式武器的最大作用。”
  众人这才明白了过来,但是一个个眼睛盯着李亮怀里抱着的枪支,心痒难耐。
  他们都是战场上打拼了半辈子的人,看到这样一种武器,不研究透,哪里按捺的住啊!
  张辅点头说道:“靖难之时,两军对垒,主将需要殚精竭虑地排兵布阵,在战场上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自永乐十二年,火器大规模应用,特别是殿下远征日本,采用散兵阵,三段击之后,这两种阵型就成了如今我大明将士的常用阵型。但是,现在是敌人没有火枪,我大明才能百战百胜,若是他国也有了火枪,如今的阵型确实落后。”
  朱勇笑道:“英国公此言差矣,那些蕞尔小国,哪有火枪……欧罗巴!”
  郑和点了点头说道:“我曾随殿下出海到欧罗巴,那里虽然小国林立,各国势力不强,但是正因为相互之间战斗不止,各种火器的发展也不比我大明慢多少。要不是殿下改进了黑火药,改进了枪管和枪机,当初安远侯组建的火器营的火器,不比对方的好。”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如今皇祖西征,诸位留守大明,却也不能荒废了时日。这火器发展一日千里,我大明将士性命宝贵,当以潜心研究,该如何在战场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孤一人计短,望诸位能拿出一套更好的排兵布阵方略。在平原,在山区,在集镇,在河滩,都应该有不同的阵型。”
  众人纷纷躬身应是,朱瞻基又说道:“在皇祖归来之前,这种新枪暂时保密,所有技术封存。待有了更好的应对方法,再推广新枪也不迟,这也是为了诸位安全着想。”
  “殿下英明!”
  这些技术被封存,最失望的就要属马迪了。朱瞻基笑了笑,没有理他,带着众人又返回京城。
  第二日朱瞻基的一道圣旨传到了位于方山脚下的马家,立即让马家喜出望外。
  朱瞻基给马迪指婚了。
  马迪在如今的大明,属于一个绝对另类的人物。
  在官场序列,他不过是一个七品所正,连主事都不是。
  但是他的妹子是朱瞻基的良媛,他也就是未来的国舅级别人物。
  等朱瞻基登基,他一个伯爵的封赏是少不了的。
  特别是他备受朱瞻基重视,在他的身边,常年就有两个羽林卫的护卫保护,这是一般的四品大臣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而知道马迪的人就更不敢小看他,且不说如今大明军队最具有先进性的滑翔翼侦察兵,完全依靠他控制的滑翔翼作坊。
  光是他在朱瞻基安排下,整理出来的物理教材,又担任了格物研究院的主事,这一点就能显示他的重要性。
  何况,他的伯父马致才如今已经是工部员外郎,父亲马致德是大明最大的皇商,这等家世,丝毫不逊色于那些贵族家庭。
  而他的婚事,也一直牵动着不少人的心,这样的金龟婿,哪怕是公爵府,也是愿意将嫡女下嫁的。
  不过朱瞻基当初出海之时,就把马迪的婚事接了过去,原本想将嘉兴下嫁,但是张氏不愿担了换亲的名声,所以只能作罢。
  如今马迪已经整二十岁了,他的婚事不能再拖。
  朱瞻基几个月前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孙娴,让她从宗室里面,要挑选一个贤良淑德的堂妹,嫁给马迪。
  孙娴也没有辜负朱瞻基的期望,很快挑选了十几个适龄待嫁的郡主。
  而朱瞻基只是一看,就帮马迪确定了周王府的开平郡主。
  周王是朱棣的五弟朱橚的封号,封地开封。他也是跟朱棣关系最亲近的兄弟,家风良好。
  朱橚一直研究农科和医学,远离政治,如今的周王世子朱有炖更是朱瞻基的文坛代言人。
  所以,他一看到有朱有炖的女儿,自然就选了跟自己最亲近的朱有炖的女儿。
  马家人口简单,富可敌国,马迪性格单纯,又痴迷研究,开平嫁到马家,只有享福的份。
  朱有炖当然知道马迪的重要性,也见过几次马迪,对这门婚事满意无比。
  朱瞻基的圣旨一下,他也不顾如今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坐船返回开封,亲自为女备嫁。
  马家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周王因为连续出了基本农科书,贤名远扬。朱有炖也是宗室里面少数能够掌握实权的代表,周王府跟皇室关系亲近,这门亲事无可挑剔。
  为了给马迪筹备婚事,朱瞻基将自己在下马桥的一套别院赏给了马家,这是他原本在建设下马桥农庄的时候,工部为了巴结他,专门给他修建的一套幽静别院。
  这个别院不仅位置好,环境好,一砖一木都是皇家御制。
  但是因为下马桥距离皇宫太近,朱瞻基一次也没有住过,空了几年。
  朱瞻基将这套房子赏给他,也算是物尽其用。
  当然,因为是御制规格,这套院子赏给他,还需要重新修葺一番,比如大门的规制要改,原本的主殿这一块,也要被单独隔开,不能赏给马迪。
  否则的话,皇室规制的房子,他也不敢要。
  即便如此,只是后面住人的院子,面积也比一般的公候家族还要大。
  朱瞻基做出这样的决定,也让所有看到了他对马家的偏爱。
  但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就因为他对马迪的宠爱,也让许多年轻人对格物有了更大的兴趣。
  二兄要结婚了,马欣自然也开心不已,这些时日,亲自带了一帮内侍与宫女,与周王府的人协商着给二兄的新家装饰。
  这个时代的婚姻,绝对不是男方一家的事务,比如说男方家里备新房,女方家就要打家具。
  房子有多大,家具要打多少,这都需要双方沟通,马欣的身份做这件事再合适不过。


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图
  六月的草原呈现出了一派秀丽的景象,这跟冬季的天寒地冻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美。
  三千骑兵呈一条长龙驰骋在这广阔的草原上,在苍穹之下形成了一道淡淡的尘雾带。
  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草场,也是漠北最大的草场,无数鞑靼人在这里生存繁衍。到处都能看到成群的马和羊,在农奴的保护下,悠闲地吃草。
  而在道路两边,现在也被开发出来了一片片的农田,这里种植的全部都是小麦。虽然因为气候寒冷,产量不高。
  但是因为有大明超出关内一半的价格收购,许多部落首领都愿意让那些农奴在放牧之外来为他们赚取更多的利益。
  跟关内不同,漠北的草原依旧是农奴制度,强大的部落首领享尽荣华富贵。但是那些农奴不仅难以吃饱,连生命都不是属于自己的。
  即便是如此,这些农奴也不愿意逃跑,因为现在的草原,还是野狼的天下。它们是这片草原的霸主,就连山林里面的老虎,黑熊,也不敢跟它们作对。
  离开了部落的保护,他们就只能成为野狼口中的食物。
  在这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前列,武安侯郑亨志满意得地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面。
  这是来自西域的汗血宝马,比寻常的蒙古马要高了一大截,虽然长途耐力不如蒙古马,但是速度却要快了一大截。
  从永乐十二年北征,郑亨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时间已经进入了第七年。
  这七年来,他成为了整个大明武将勋贵们最羡慕的对象,因为他的手里控制着整个北明山铜矿,还有依靠这个铜矿被汇聚起来的百万百姓。
  银子,他这些年已经捞取了许多,甚至多到让他害怕。
  他也一直想要申请回调,因为他知道自己实在太招人恨。
  北明山铜矿给大明每年要供应超过二十万两金子,还有亿万两纯铜。而负责镇守这里的骑兵,每年除了俸禄,还可以分到五分的补助。
  郑亨即使一分不贪,每年也可以净落万两黄金。
  这收益太过惊人,让他拿的甚至觉得烫手。
  但是因为当初让他镇守这里的朱瞻基出海,朱棣也没有更合适的人能代替他,所以他一直留在这个位置上。
  钱他已经赚够了,他现在更想跟柳升一样,将自己的武安侯,能够改成叫武国公。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太孙归国,然后监国,陛下西征。
  他原本只想能够卸下这份重任,回京述职,然后用金子讨得朱瞻基的欢心,给自己安排一个清贵的职位,享几年福。
  但是没有想到,北路军主帅的职位,竟然就这样幸运地落在了他的头上。
  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这样的期望,因为他已经让其他人嫉妒了好几年,不管怎么看,这个职位都似乎与他无关。
  但是偏偏现在就是他。
  而这一切,他很清楚,都是因为太孙在中间替他说话。
  作为最早投靠朱瞻基的武将,他这些年跟朱瞻基的接触反而最少,这一直让他有些惴惴不安。
  但是现在他能获得领军大权,说明太孙殿下依旧信赖他。
  通过朱瞻基的书信,他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能取代柳升,成为北路军的主帅。
  朝廷需要的不是一个只会打打杀杀的将领,而是需要一个运筹帷幄,能将大明北部,包括西北各部落笼络住的将领。
  虽然郑亨觉得朝廷在西北耗费太大的精力不划算,那里太穷了,根本没有太多的利益,付出大于回报。
  但是这件事却是他擅长的,他也有把握能够将那些部落全部分化收服。
  这种信心来自于他这些年在北明山铜矿,与漠北各族的交往,能够将北明山这块大肥肉牢牢控制在朝廷的手中,不仅依靠的是十万骑兵的威慑,更是靠他高明的手腕。
  在他看来,其实草原民族比大明人更加容易统治,他们心思单纯,屈服于强者,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
  一手拿刀,一手拿糖,软硬兼施,就能很好地控制这些人。
  接到让他担任北路军主帅的消息已经三个月了,郑亨依旧没有前往西北就任,这不是违抗军令,而是故意为之。
  大明在北部大约有二十万骑兵,除了北明山的十万,另外又五万在北平,宣府一带,有五万在辽东至开平前屯卫一带。
  郑亨要抽调十万前往西北,这些士兵即使不统一训练,也需要重新进行编营。
  更主要的是,他不仅要带大明士兵前往西北,更要从已经归附的瓦剌,鞑靼,还有朵颜三卫里面抽调骑兵。
  一方面是要消耗他们的军力,不让他们坐大。另一方面也是平衡漠北的兵力,不至于大明士兵抽调以后兵力空虚,让他们有机可乘。
  但是,给他们报酬,让他们这些人干活容易,给他们报酬,让他们卖命,可就难了。
  郑亨这几个月恩威并济,一边威胁,一边利诱,这才终于将各部落说服,他们一共可以抽调三万骑兵,三万仆从兵。
  而黑山头(呼伦贝尔),就是他最后一处目的地。
  两百年前,铁木真将黑山头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撒尔,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大兴安岭以东)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
  两百年的风风雨雨,蒙元人已经失去了大部分了岭东地区,这片草原虽然依旧被蒙元部落控制,但是也是屡换主人。
  永乐七年,鞑靼部阿鲁台和傀儡大汗本雅失里率兵出击瓦剌,被马哈木等击败,退走胪朐河(克鲁伦河),黑山头这片茂盛的草场,就成为了鞑靼本部的天下。
  阿鲁台虽兵败,但未遭受重大打击,仍自持力强,与明王朝为敌。七月,杀死明使郭骥。
  八月,朱棣命率10万骑征阿鲁台和本雅失里。丘福孤军轻进,在胪朐河上游被阿鲁台和本雅失里打败,全军覆没。
  这也是大明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失败。朱棣大怒,将丘家全家削爵流放。
  永乐八年三月,朱棣率五十万大军征讨阿鲁台和本雅失里。
  阿鲁台与本雅失里分裂,本雅失里率部西走,阿鲁台则率部东奔。明军首战本雅失里,蒙古军大败,本雅失里仅以7骑脱走,西入瓦剌。
  朱棣复率兵向东,大败阿鲁台部于兴安岭,占领黑山头。同年冬,阿鲁台被迫遣使贡马,与明朝修好。永乐十一年,朝廷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第二次东征,也就是永乐十二年,这是太孙殿下首次在战场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是大明火器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
  这一战,打的瓦剌部死伤无数,仓皇而逃。
  而后鞑靼部阿鲁台趁机西进,擒获马哈木,并且将马哈木送给了大明。
  马哈木在应天府被斩首示众,瓦剌势力大损,一部分部落西逃,另一部分归附大明。
  阿鲁台想要趁机捡便宜,但是大明在漠北建立的北明山据点,却让他的计划落空。
  这几年来,大明兵力越发强盛,特别是在火枪被全部列装之后,鞑靼人现在根本没有了造反的念头。
  郑亨却很清楚,阿鲁台非良善之辈,此人就是草原的恶狼,他现在臣服大明,不过是因为势不如人,要是给他机会,他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这几年来,他一直大力压制鞑靼本部,扶持其他部落。
  阿鲁台不过是蒙元化的突厥人,他与蒙元本部的大小部落并不和谐,抓住这点在各部进行宣传,让阿鲁台不敢随便造反,这才是郑亨这几年能保持草原稳定的基础。
  当眼前出现了一片宽阔的湖泊,还有湖泊边那如林的军旗,郑亨才长舒了一口气,一直板着的脸也变的轻松了起来。
  这次为了说服阿鲁台出兵,他已经耗费了大半个月。
  阿鲁台虽然允许他带兵进入黑山头,却只让他携带三千人。为了不让阿鲁台恐慌,他遵从了对方的意愿。
  但是,他也不能不防,这近两万骑兵驻守阔滦海子(呼伦湖),就是对阿鲁台的威慑。
  这支骑兵全部都是火枪手,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是即便是面对鞑靼本部的五万骑兵,也能占据绝对优势。
  虽然知道阿鲁台不敢动武,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命,携带三千人就闯入他们的本部,这也算得上是冒险了。
  但是一切还算顺利,在近半个月的扯皮与威慑,外加利诱的紧逼下。阿鲁台终于点头,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