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踏三国-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玄德公缘何到此?”陶应得知刘备的身份,忍不住亲热的和刘备搭起讪来。刘备虽然没有立锥之地,可他带兵打仗还是有一手的,陶应适才又亲眼目睹了刘备率部抵抗数倍于己的曹仁时的情况,当知传言不虚,更兼刘备手下的三员大将,每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因此陶应便生出了邀请刘备到徐州城,协助父亲共守徐州的心思来了。若是刘备肯答应的话,陶应也算是立下了大功劳的,他私自盗取父亲兵符印信,并大败亏输于曹仁的事情,也就变的无关紧要了。
刘备看着一脸热切的陶应,眼底闪过一丝隐晦的阴谋得逞之色,随即便深深地掩藏了起来,不动声色的说道:“备乃是特意来到徐州的。听闻陶公善待曹操之父,却不料变生肘腋,曹操因私废公,大举兴兵来犯徐州,陶公广发英雄帖,邀请各路诸侯来帮助徐州,备虽不才,可也是汉室宗亲,不能坐视徐州生灵涂炭,变为人间炼狱,这便来到了徐州,望能为徐州数十万的百姓们,略尽绵薄之意。”
“如此,可真是太好了,徐州数十万的百姓,得以安生矣。玄德公快快随我去见父亲,父亲若得知玄德公高义,必定要喜不能寐了。”陶应听闻刘备竟然是专门来援助徐州的,哪里还顾得了其他?连声的邀请刘备同回徐州城。
陶应的邀请,正中刘备的下怀。刘备本来还发愁,以自己手里薄弱的力量,怕是不能得到陶谦的重视,却没想的眼前这个冒失的陶应,无意间给了自己一个天赐良机,自己这次救出了陶应,陶谦必定会对自己另眼相看的。
徐州城州牧府中,陶谦一脸忧愁的坐在主位上,愁眉不展的时不时问向身边之人:“还没有应儿的消息吗?”
自己的儿子有几斤几两,陶谦是在清楚不过的。陶应这样贸然的率军出征,若是侥幸不遇到曹仁还好,一旦遇上,那就是肉包子打狗,绝对是有去无回的。陶谦又怎么能不着急呢?他已经连续派出去了数十拨探马,四处去打听陶应的消息,可是直到现在,却依然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回来。
这个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坏的消息。陶谦的心,正在一点点的下沉,眼看着就要陷入绝望之中了。如果他最宠爱的小儿子出现了什么意外,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可承受不住这份打击。
就在陶谦即将支撑不住,快要被痛苦淹没的时候,一个偏将忽然兴高采烈的跑了进来,欢喜的大声嚷嚷道:“禀主公,二公子回来了!还带来了强援!”
听到这个消息,陶谦差点没从座椅上跳起来!陶应能平安回来,已经令他喜不胜收了,而且还带来了强援,这可就是意外之喜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下
熟料,在逃往半路上,曹操投奔到他父亲曹嵩的洁结拜兄弟吕伯奢家中,半夜时分,曹操听闻院落中传来磨刀霍霍之声,疑心甚重的曹操立刻唤醒陈宫,言到吕伯奢命家人磨刀,准备来擒拿二人。
陈宫闻言便有些慌乱,来不及仔细思索,便和曹操双双持剑杀出,斩杀了吕伯奢全家老幼十余口,其中却唯独不见吕伯奢的身影,二人唯恐吕伯奢已经先一步去告发他们了,连忙趁夜外逃,不料却在村口遇到了归来的吕伯奢,原来他并非是去告发二人,而是去打酒的,并且临行前还吩咐家人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招待曹操二人。
陈宫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忍不住惭愧难当,而曹操却假意指向吕伯奢身后,趁着吕伯奢回头之际,曹操一剑斩杀了吕伯奢,陈宫大惊,追问缘由,曹操只是幽幽的回了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
陈宫从曹操的这句话中,看出了曹操奸雄的本质,当即便离开了曹操,不知往何处去了。第二日曹操醒来,发现陈宫不在身边了,忍不住扼腕叹息,痛惜自己失去了一个顶尖的谋士。由此可见陈宫的智慧,哪怕是在足智多谋的曹操眼中,也是值得看重的。
后来陈宫流亡各地,最后遇到了吕布,他认为吕布心思简单,不似曹操那样奸诈多疑,便留在了吕布的身边,一心为他出谋划策,吕布也对陈宫言听计从。
眼下,听闻吕布的话之后,陈宫微微摇了摇头,伸手拨了拨蜡烛的焰心,笑道:“温侯差矣!你当刘备是真的去帮助陶谦抵御曹操的吗?他这个伪君子,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可笑陶恭祖那个老好人,竟然分辨不出,当真可笑,可笑至极啊。”
“先生此话怎讲?”吕布不明就里,忍不住疑惑的问道。
陈宫抬起头来,放下手里拨弄灯油的叉子,笑道:“温侯仔细想想,刘备何德何能?竟敢只带着区区千人前往徐州抵抗曹操?这不分明就是以卵击石吗?其实,他是进行一场豪赌!他在赌,在曹操攻下徐州之前,他可以取代陶恭祖,成为徐州新的主人!输了,这个伪君子便会毫不犹豫的抛下徐州数十万百姓,继续去过他颠沛流离的生活;可若是一旦赌赢了,刘备便将从一个不名一文之辈,一跃而成为一方豪强了。”
“这……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头脑简单的吕布,十分吃惊的看着陈宫,眼神中充满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陈宫又道:“试想一下,陶恭祖年事已高,平日里身体又不是很好,他的两个儿子均是无能之辈,徐州的幕僚、将佐,也无甚出类拔萃之人,以刘备的手段,加上他麾下管、张、赵之勇武,想要使徐州易主,倒也并非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反正即便是赌输了,对于刘备而言,情况也不会更坏到哪里去了,因为,刘备早就已经没得可输了,不是吗?相反,他反倒还能捞一个为国为民、不畏强权、心系徐州百姓的好名声呢。”
听着陈宫的一番分析,吕布这才恍然大悟,忍不住拍着桌子骂道:“这个狡诈的刘玄德,当真是个卑鄙小人!”
“卑鄙又怎样?人家刘玄德可是把面子工程做到了极致呢,处处都留下一片仁德的好名声,就连我都有些佩服他了,能死命的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贴到这个程度,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陈宫讥讽的说道。
沉默了片刻,吕布颓然的坐了下来,道:“若如此说来,即便我们去了徐州,在刘备的怂恿下,陶谦也一定不会接纳我们的了?”
“当然!徐州已经被刘备当做了囊中之物,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温侯去了,也不过是自讨没趣而已。”
吕布不甘心的又说道:“难道我们只能眼看着机会一次次的错过,却只能窝在山阳这个小地方,窝窝囊囊的过一辈子了吗?”
“非也,非也!”陈宫摇了摇头,伸手指向地图上的一个地方,沉声说道:“这里!我们的目标,应该放在这里!”
顺着陈宫所指的地方,吕布低下头去,在地图上仔细的看了一眼,这一眼,几乎让刚刚坐下的吕布,差点再次跳了起来。
“兖州?!先生是说,我们要去打兖州?这怎么可能呢?”吕布惊诧连连的说道。
第二百四十四章 离间计
曹军的前线大营,曹操正坐在矮桌之前,享用着午饭。
历史上的曹操,和演义中的不一样,真正的曹操是很节俭的。行军打仗之际,曹操的一日三餐,更是简单的很。
摆在矮桌上的,只有一荤一素两个小菜,外加一盆菌汤而已。
被曹操捧在手里的,是一碗寻常人家常见的白米饭。就着眼前的两菜一汤,曹操正在专心的吃着饭。
脚步声在营外响起,曹操部下的贴身武将许褚大踏步走了进来,对着曹操先是行了一礼,而后双手平举起一封信,递到了曹操的面前,粗声粗气的说道:“主公,这是刘备递到我军的书信,请主公过目。”
曹操一边吃饭,一边用双箸随意的点了点,低着头笑道:“你先猜猜,刘备在信里都会说些什么?”
许褚迷茫的摊开手,无奈的说道:“主公,书信尚未打开,俺怎么会知道写了些啥呢?”
曹操笑了起来,道:“那就让我来猜猜吧。开头,刘备一定会极尽所能的对我恭维一番;接着,他便会提起昔日征讨董卓时的旧情;随后,他会再次重申一遍他的出身来历,把以天下为己任之类的话,大书特书上一大段;而最后,才是他的真正目的,无非是希望我军可以从徐州退兵罢了。你念吧。”
等了半晌,也未听到后续的声音,曹操奇怪的抬起头来,恰好看到许褚脸上大写的尴尬之色,这才失声笑道:“呵呵,怪我了。我忘了你不识字了。罢了,拿过来吧,我自己看。”
许褚是两年前曹操收下的一员猛将,勇力过人,能单手拉着牛尾,将健壮的公牛倒拖而行。曹操初次见到许褚的时候,就很喜欢他,便让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暂时当起了侍卫长的职务。
后来许褚在平定兖、豫两州的时候,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的武勇,曾手刃敌军十余员大将,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而被人称之为“虎痴”,以彰显他的勇烈。
曹操迎刘协到许都之后,便假借天子之名,授予了许褚武卫将军的职务。可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武力过人的许褚,脑筋却不太灵光,思考起事情来总是一根筋儿,任凭曹操如何悉心的教导,他也总是不得其门而入,曹操也就索性不再管他了,任由他怎么喜欢就怎么来。
许褚上前两步,将刘备的书信铺在了曹操面前的矮桌上,之后便垂手站立到了曹操的身侧。
曹操吃着饭,双眼浑不在意的向着书信上看去,果不其然,刘备这封书信上所写的内容,与曹操所猜测的,几乎是分毫不差。
带着几分讥讽之色,曹操用双箸将刘备这封信扫下了桌面,任由其掉落到了地面上,然后曹操换了个坐姿,他的右脚,在落地时,刚好踩到了刘备的书信上,将其践踏在了脚下。
“织席贩屡之辈,也敢劝我退兵,当真是不知所谓,太不自量力了。”曹操一边说着,一边转过头看向身边的许褚,道:“你说是吗?”
许褚憨憨的笑着,大力的点了点头,由衷的说道:“和主公相比,刘备他算个屁!”
“哎不雅,太不雅了,我可是正吃饭呢,许褚啊许褚,你怎么总是改不了这个毛病呢?去,自己到军中领罚吧。”曹操佯怒道。
许褚闻言,二话不说,伸手扯下身上的衣甲,大踏步就向外走去。
“站住!你去干什么?”曹操喝止住了许褚。
“俺去军中领杖责二十!”许褚大声说道。
曹操用双箸点了点额头,有些无奈的说道:“你这个脑袋,真是一根筋!我有时候真想敲开你的脑袋看看,里面究竟装了些什么东西!去,到军需处领三大坛子酒,一口气给我喝光,剩下一滴,杖责五十!”
第二百四十五章 徐州暗流
曹操回军,急吼吼的去对付偷袭兖州的吕布,刘备趁着徐州安宁的这段时间,开始紧锣密鼓的谋划了起来。
摆在刘备面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定陶谦,重新赢得陶谦的绝对信任。可是因为曹操临走前可以送来的那封信,陶谦的心中已经产生了裂痕,想要修复这道裂痕,刘备可是挖空了心思的。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陶谦的召唤,刘备根本就不出门,而且谢绝了一切的访客,把自己关在临时的府邸之中,与世隔绝起来,以此来向陶谦表明,自己并无勾连徐州各级官员、进而篡夺徐州之心。
不过,在闭门谢客的同时,刘备可也没闲着,他派人秘密寻来了徐州各级官员的名册,并对他们的脾气秉性以及兴趣爱好都做了详细的了解。刘备按照这份名册,仔细的斟酌着,今后谁可以为自己所用,谁可以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这其中,又有谁是绝不会被自己所收服的,刘备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一个月之后,刘备的做法,让陶谦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不管怎么说,刘备远来是客,而且还解了徐州之危,更是在曹仁手中救下了自己的儿子,于情于理,都不该如此冷落刘备的,否则的话,陶谦怕惹起天下人的非议。
更何况,刘备足不出户、闭门谢客,也足以证明他没有占据徐州之意了,不然,趁着他一封书信退却曹操十万大军,风头正劲之际,又怎会不大肆招揽、拉拢徐州的俊杰呢?
于是,陶谦的“老毛病”又发作了,这个老好人亲自来到刘备狭小的府邸,请他出了门,共同到州牧府中和徐州各级官员聚会。当然了,陶谦可也并未对刘备完全的放心,他暗地里让心腹之人在宴会上暗中留意刘备的一举一动,看看他究竟对徐州的各级官员有没有招揽之意,如果一经发现,陶谦可就要找刘备说道说道了。
一场宴会下来,刘备表现的中规中矩,和徐州的各级官员们,既不显得生疏,同时又保持着安全的距离,他的这一做法,令陶谦放心了不少。尤其是徐州首屈一指的大家族陈家,家主陈和家族未来继承人陈登,虽说于刘备显得很亲切,可一切的举止,也都在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并没有什么逾越之处,这一点,陶谦也是看在眼里的。只要刘备这个外来人得不到陈家的支持,他想在徐州安稳的站住脚,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一次试探之后,陶谦终究还是有些不放心,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光中,他接连又以各种名目,继续试探了刘备几次。对于陶谦存心的试探,刘备也是心知肚明,于是他便按照陶谦的喜好,一次次的交出了令陶谦满意的答卷。几经试探之后,再加上坊间传言四起,陶谦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大度,更为了徐州的安定团结,于是也就不再对刘备进行试探了,而是调拨给了刘备三千兵马,连同刘备原有的人马,合计五千多人,移居小沛屯驻。
小沛乃是徐州西面的门户,陶谦让刘备驻扎到小沛,也是想让他来抵御曹操,一旦曹操再次进攻徐州,也不会像之前那样接连被曹军攻城略地、失去数个城池了。陶谦的这个做法,还是比较折中的,既给予了刘备一定的信任,还避免了他留在徐州成为日后的心腹大患。
而对于陶谦的这个任命,刘备也是心花怒放。没有了陶谦在身边掣肘,刘备还愁不能大展手脚,去联络心目中那些可为己用之人吗?自此以后,可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数日之后,刘备便率领着五千本部人马来到了小沛驻扎。他到了小沛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遍访当地的百姓,给小沛的百姓们,留下了一个绝佳的印象。这是刘备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他没有其他的政治资源,也找不到更有效的宣传途径,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将自己的仁德之名,通过这些数量庞大的老百姓们,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
尽管刘备的这种自我包装宣传的手法很是落后,可在刘备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还是收到了很大的成效的,从小沛当地居民对刘备的欢迎程度上,便可得知了。
就这样,刘备便安心的在小沛住了下来,并让管亥负责练兵,让张飞负责城内治安,让赵云护卫全家老幼的安全,各方面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时,因为有了小沛这块根据地,刘备也比以前显得财大气粗了许多,他不断地联络着昔日曾和他有过交情之人,派人给他们送去礼物,并请他们到自己的军中来任职。
在刘备的盛情邀请之下,昔日和刘备相交深厚的北海郡孙乾、涿郡简雍两人相继来投,之后孙乾又向刘备推荐了汝南陈到,这三个人的到来,大大的增强了刘备的人才储备,使得刘备的向着更全面的发现发展。
第二百四十六章 刘备再娶 上
将糜家兄弟在气势上压制住了之后,简雍这才露出一副笑脸来,自顾自的在座椅上坐了下来,笑着道出了来意:“两位大人,我家皇叔派我前来,是特意来送一件喜事与二位的。”
“噢?我糜家与玄德公并无深交,却不知为何玄德公要特意使足下来送喜事?”不问是何喜事,糜竺反倒是先问起缘由来了,可见这糜竺也是有着很深的城府的。而且在糜竺的话语之中,对刘备的称呼乃是玄德公,并未称其为刘皇叔,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他在刻意保持着和刘备的距离。
“怎么?难道你们还不知晓,糜家就要大祸临头了吗?我家皇叔不忍眼看着糜家家破人亡,这才特意令我前来的。”简雍故作玄虚的说道。
糜芳闻听此言,忍不住再次作色怒道:“一派胡言!我糜家在徐州稳如泰山,何来的家破人亡之祸?你到底是谁?似玄德公那般仁义之人,怎会有你这等出言不逊的谋士?”
“稳如泰山?怕是未必吧?陶恭祖年事已高,平素里身体又不怎么好,他的两个儿子接人待物之‘风骨’……呵呵,不用我多说,二位想必比我要清楚多了。二位请细细想来,陶恭祖至多,还能再有几度春秋?就算他能长寿,可他早已和曹操结下了生死之仇,势必还会再来攻打徐州,以徐州目前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