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约下垂到膝弯处,必要之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保暖和挡风遮雨的作用。因为奔雷骑可不光是擅长骑战,他们同样也擅长步战,而且毕竟军职摆在那里,所以他们的披风,都是短披,有区别与将军们的大长披风。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方来投
  吏治越来越清明,军力越来越强盛,马超和西凉的名声,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也就变的越来越兴盛。
  名望高了,自然便会有各方的能人异士前来投奔,在加上西凉学府的偌大影响,就连一些名望甚著的名士们,也愿意背井离乡,来到曾经一片荒芜的西凉,在西凉扎下根来,安心的生活下去。
  虽然目前的西凉还算不上真正的鼎盛,可至少,马超拿出来的种种革除时弊的举措,却是让这些名士们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光明的希望,尽管只是一线,但相较之与其他地方军阀,只知道无限壮大自身的实力,根本不顾老百姓死活的做法,却要强的太多了,可以说,简直就是本质上的差距了,明眼之人,自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加之这些名士们,也不想让自己的毕生所学,都跟着自己一起被埋入黄土,来到西凉,借助西凉学府这个大平台,将自身的学问传授给更多的人,也是他们心中的愿望。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哪个君主,能做到马超这样,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计得失、不遗余力的以官方的名义去兴办高等学府,所以西凉学府在问世以后,其影响力自然便轰动一时了,在整个大汉,都引起了一片热议之声。再有着郑玄、赵爽、边韶以及华佗这样各个行业的顶尖者们的鼎力相助,导致西凉学府乃至马超的西凉军事集团的威望,自然是步步高升了。
  更何况,不该被遗忘的是,还有荐贤令那不容忽视的助力作用。这几个方面的效应叠加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为马超打开了网罗人才的大门,其效果,甚至都远远超出了马超的预期。
  半年时间内,先后来到西凉的能人异士,不下数十人之多。面对这些人,马超是来者不拒,只要来人确有真本领,马超便会盛情将他们留在西凉。其中的一些人,马超甚至会亲自出门相迎,敬为座上之宾。
  这些人中,较为出名的有益州绵竹的任安。历史上蜀汉后期的杜琼、何宗等身居高位的大臣,皆出自他的门下。还有荆州南阳人宋忠,历史上他所教授的弟子,曾分别在后来的魏蜀吴三国中身居要职。这两位名师的到来,令马超不胜欣喜,通过历史的记载和现实的攀谈,马超知道他们都是淡泊名利之人,并不看重权位,只对做学问有兴趣,所以马超并没有安排他们官职,而是恭敬的请他们进入西凉学府,各自担任了一个学科的博士,以便于他们专心教书育人,将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除了这两位名师,庞德还介绍来了他的堂兄庞柔,庞柔在历史上也是颇有名声的,算得上是一个文武全才,带兵打仗和治理地方,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为此,马超毫不吝啬的直接授予了庞柔郡守之职,让他前往治理敦煌。
  敦煌是西凉最西边的一个郡,紧邻西域,马超对庞柔委以重任,是希望他能够将敦煌治理好,为日后自己进军西域打下坚实的基础。重新打通西凉与西域之间的丝绸之路,可是马超心中筹谋已久的事情,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能付诸行动,马超相信有了庞柔打前站,势必会令日后平定西域事半功倍的。
  继庞柔来投之后,太史慈也邀请来了自己昔日的好友剑客曲阿。曲阿的名字很奇怪,和他的家乡名字一模一样。但是他手上的功夫,可是一点也不含糊的,一手剑术,即便是在马超的眼中,也已经是登堂入室的地步了,炉火纯青到无可挑剔。曲阿的师承,其实是和马超同根同源的,他的师父乃是枪神童渊的师弟剑神王越。这样算起来,曲阿可以算作是马超的师兄了。
  曲阿的到来,让困扰了马超许久的一个难题迎刃而解。这半年来,马超一直苦于找不到合格的老师,对青囊军的剑术进行教导,他自己又不可能每日都去当教习,亲自传授他们剑术,现在有了曲阿,这一切,就都不再是问题了,有曲阿教授青囊军自保的剑术,马超是一百个放心的。
  在前来投奔马超的这些人中,最令马超感到意外的,也是最被马超看重的一人,是一个五旬的大汉,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名震天下的黄忠黄汉升。说起来黄忠来投,绝对是意外中的意外。黄忠老来得子,其子名为黄叙,年岁比马超还要小了五六岁,黄忠对这个儿子极为看重,可惜黄叙从娘胎里便带来了一种隐疾,体质十分的差,动不动就生病,自出世十多年来,先后已经大病过三次了,有一次还差点丢了性命,恰好当时华佗路过,诊断出是黄忠的妻子在怀孕期间动了胎气,导致黄叙先天不足,为此,黄忠的妻子还在生产的时候失去了性命。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洗牌 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时光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便在指尖悄然的溜走了。一年的时间,在平静中,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过去的一年中,西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天下各地的豪强间,一轮新的交替也已经落下了帷幕。
  根据马超派出的探子得到的消息,以及金城商会在行商时搜集的情报,在西凉平稳发展的这一年时光中,其余的地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甚至连马超也没有料到。
  首先出现变化的,就是江东。
  一年之前,孙坚率部返回江东的途中,他部下的一名小卒,为了谋取私利,将孙坚发现了传国玉玺的消息,告知了袁术。联盟解散之后,袁术一直都在想方设法挽回在会盟时失落的名声,在得知孙坚竟然发现了传国玉玺之后,立刻便生出了据为己有的心思。
  但袁术彼时还没有回到他的老巢寿春,无法及时调动兵马对回归江东的孙坚进行拦截,于是袁术便暗中给荆州牧刘表写了一封信,请刘表帮忙堵截孙坚,并允诺事成之后,给予刘表许多的好处,还口头答应了刘表,只要袁术的到传国玉玺,在刘表有生之年,他绝不对荆州用兵。
  刘表本为皇亲国戚,论起辈分来,还是当今天子刘协的伯父,后来才被分封到荆州做起了州牧的。在见到袁术的书信之后,刘表也起了贪念,他本就是皇族出身,若是得到传国玉玺的话,说不定等时机成熟了,还有可能更进一步,登临大宝也未可知。如今天子势弱,大汉眼看分崩离析,这对坐拥荆襄八郡的刘表来说,可是个大好的机会。
  就算退一万步说,拿到传国玉玺之后,即便不能借此有所作为,若能换来袁术的交好,那也是比划算的买卖了。刘表本就是胸无大志之人,是个十足的守城之主,改天换日的事情,他也只是想想罢了,在他看来,更切合实际的,是袁术的承诺。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若能和袁术交好,至少可保荆州数十年之内无虞了。
  在这样的心思作祟下,刘表还真的就出兵了,不但出兵了,而且还是亲自率军前往阻拦孙坚。就连讨伐董卓这样重要的事情,刘表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如今为了传国玉玺和袁术的承诺,他却毅然决然的出兵了。
  当然,刘表甚至孙坚乃是江东猛虎,正面交锋很难获得胜利,于是便暗中命人在孙坚所部准备度过长江的地方,提前安放了礁石,用以阻拦孙坚的船只。而后假意率兵阻拦在渡口,等到孙坚率部赶来后,刘表故意拿出袁术给他写的信,获取了孙坚的信任,并大言不惭的表示愿与孙坚结为联盟,今后唇齿相依。
  孙坚是头猛虎,可论起阴谋诡计来,脆弱的简直像是个小猫。刘表恳切的言辞,轻易地让孙坚信以为真了,于是在谢过刘表之后,毫无防备的率部渡江,结果在长江的中心处触碰到了礁石,致使战船进退两难,活活的成了刘表部下弓箭手们的靶子,可怜一代英雄孙坚,为了保护孙策,身中数箭,直至鲜血流干而死。
  在孙坚的拼死保护下,孙策最终跳船逃生,在程普等几员大将的保护下,狼狈不堪的逃到了江对岸,之后孙策重整兵马,意欲夺回孙坚的尸首,岂料数次冲杀,均被刘表手下的大将蔡瑁率众杀退,无奈之下,孙策只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的向刘表低下了他骄傲的头,刘表也不愿和孙策结缘太深,便顺水推舟的将孙坚的尸体还给了孙策,还告诉孙策,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受到了袁术的蛊惑,试图把这盆脏水泼到袁术的头上。
  得到了父亲孙坚的尸首之后,孙策率部返回江东,召集旧部,准备东山再起。可是,从落魄重新走向辉煌,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孙策也只能一边暗中招兵买马壮大势力,一边蛰伏于江东,韬光养晦了。
  等到袁术返回寿春,得知刘表未能截获传国玉玺,竟然还把自己给卖了,顿时气的火冒三丈,可事已至此,袁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更不可能向刘表兴师问罪,别说传国玉玺的事情,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单说他和刘表的兵力对比,那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袁术也只好暂时放下了对传国玉玺的贪念,将精力都放在开拓地盘上去了。不过,因为传国玉玺的缘故,袁术在开拓地盘的时候,时不时便会打压一下孙策,令孙策不能如愿的发展壮大,始终只能窝在有限的空间内,无法大展拳脚,终日惶惶挣扎在低谷之中。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洗牌 下
  本来屯兵与冀、幽边界的公孙瓒,还在苦苦的等待着袁绍的包夹,谁料袁绍竟然不费一兵一卒,来了个反客为主,轻而易举的便占据了冀州这块北方最富庶的地盘,还获得了大批谋士、武将,数万的精兵以及近百万的人口,一夜之间实力瞬间暴涨了十倍有余。
  直至此时,公孙瓒这才发觉自己被袁绍给欺骗了,从始至终,自己都只不过是袁绍这盘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可气的是,自己竟然丝毫未曾发觉,傻傻的在边界线上驻军了半年,白白损耗了许多的粮草!
  这口气,公孙瓒又怎么能咽的下去呢?于是公孙瓒指挥大军进入冀州,意欲趁袁绍立足未稳,将冀州从他的手中夺过来。
  可惜的是,公孙瓒再次失策了。在获得了最初的几场小规模胜利之后,公孙瓒生出了轻敌的心思,之后被袁绍引诱进了埋伏圈,一战击杀了公孙瓒的近万名将士,令公孙瓒元气大伤。
  不甘就此退去的公孙瓒,在紧要关头祭出了他的杀手锏白马义从。白马义从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向来是战无不胜的,可不料袁绍对此早有防备,他早就暗中令麴义训练出了一支专门克制白马义从的精锐,名为先登营。
  在两军最后一次激战中,先登营冒死先登,手舞利刀径直砍向白马义从的马腿,猝不及防的白马义从在失去了战马之后,战斗力大减,被袁绍提前埋伏在两侧的张合、高览各自率军杀出,将白马义从斩杀了大半,公孙瓒拼死力战,最终逃得一条生路,带着残部灰溜溜的回到了幽州,自此以后再也不敢轻易向冀州用兵了。
  赶走了公孙瓒之后,袁绍的地位就更稳当了,他亲自坐镇冀州,在一众谋士的辅佐下,对冀州进行整顿,同时派出大将文丑驻扎到与幽州的边界线上,防止公孙瓒的偷袭;又派出另一员大将颜良,率领数万人马,从冀州出兵去占据并州,同时还令麴义再次组建一支精锐步兵,以长戟为武器,号为大戟士,以应对日后的战争。
  并州本为吕布的起兵之地,后来丁原带走了大批的将士前往昔日的帝都洛阳,结果因吕布的反水,客死异乡,他麾下的将士们也就落到了吕布的掌控之中,而吕布自从离开并州之后,就一直跟随着董卓,从未回过并州,因此并州此刻可谓是一盘散沙,战斗力并不强盛。在颜良接连攻克了两个郡,斩杀了数名守将之后,其余各地的郡守也就缴械投降了,从大汉的阵营中脱离了出来,加入到了袁绍的麾下。
  至此,冀州和并州这两个州,便成为了袁绍的自留地了。
  得到了这两个州的地盘之后,袁绍还不满足,又将目光瞄向了公孙瓒的幽州。
  只是,公孙瓒虽然新败,可实力犹在,幽州又是他的地盘,占据着绝对的地利优势;而袁绍在攻克了并州之后,也急需对并州进行整治,一时之间还腾不出来去攻打公孙瓒,因此,两家将士便在紧张的气氛中对峙着,随时可能爆发一场你死我活的激战。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天下各地发生了数十场大大小小的战斗,再次证明了大汉王朝,已经对天下失去了掌控的同时,也悄然间完成了一次大洗牌。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条自古以来永恒不变的法则,血淋淋的摆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远在西凉的马超,因为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紧张的对峙关系,心中感到有些不安。他倒不是担心公孙瓒,而是在惦记另外一个人赵云。
  自从数年前一别,马超虽然和赵云偶有书信往来,可西凉和幽州,一个在大汉的最西边,一个在大汉的东北角,中间相隔上万里,路途实在是太远了,传递消息十分的不便,马超已经有半年多未曾收到赵云的来信了,也不知道赵云现在如何,袁绍和公孙瓒之间不可避免的这场恶战,会不会牵扯到赵云的身上,更不清楚赵云现在是否已经从军,是否会出现在战场之上。
  越是惦念,心中就越是不安。赵云武艺高强,袁绍军中绝对无人是赵云的对手,可是两军交战之际,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战场上的事,没有人能一定说得准。
  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赵云现在应该已经在公孙瓒处从军了,可毕竟之前赵云和马超有过生死与共的经历,马超也不能确定,历史的轨迹是不是会因为这一点,而出现偏差。
  在马超的内心中,其实他是不希望看到赵云出现在其他人军队中的,倒不是因为私心,而是马超担心赵云的安全。根据历史的记载,赵云先是在公孙瓒处投军,而后又转投了刘备,以现在的形势来判断,这两个人都可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明主,若是赵云真的投奔了他们,将会永无止境的去面对凶险的局面,这可是马超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不让自己担忧,马超跪坐到书桌前,铺开绢布,准备再次给赵云写一封信,劝说赵云家乡事了之后,回到西凉来,从而避开东北那边险象环生的乱局。
  足足用了一炷香的时间,马超才将书信写好,信中用词极为恳切,就像是一个弟弟终日翘首以盼,等待着自家的兄长归来一样。
  落笔,马超缓缓站起身来,将绢布上的墨迹吹干,之后唤过贴身护卫胡车儿,让他挑选两名精细的士卒,化装成老百姓,将这封书信送到幽州的常山,也就是赵云的家乡去。
  胡车儿刚刚离开,马超便听到门外脚步声响起,不久,马玩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马超的视线中。


第一百六十九章 童渊辞世
  在马腾等三位长辈的“相逼”之下,马超最终选择了妥协,答应在三个月内完婚。
  这个时代中,人们娶亲嫁女,也是有讲究的,并非像后世一样,只要两个人心意相合,登记领证便能办理合法手续的。这个时代,按照大汉四百年来的惯例,天子娶亲,自下聘礼到成婚之期,需有一年的准备时间;诸侯则是半年,士大夫为三个月,平民百姓也得有一个月的受聘时限才行。因此,以马超目前的身份地位,理应是要以诸侯之礼,按照半年的时间来进行准备的,不过因为受聘之礼早在两年前便已经完成了,若非当时韩遂拥兵造反,怕是连洞房都入了,兼之马腾三老心急,因此便定为了三个月内完婚。
  婚期定下来之后,马腾等三位长者,便留在了金城,开始操办各种喜庆事宜,赶制吉服,广发喜柬,马超反倒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安心的等待三个月之后的大婚之日了。
  数年前,马腾和杨奉定下两家婚事的时候,马超自然是欢喜的,不光是因为杨婉儿貌美如花,更因为她通情达理,而且还是马超的贤内助,金城商会在她的手中,每一日都为马超赚取着数量惊人的财富。
  可那个时候,马超毕竟才十几岁,有着后世人思想的他,实在无法接受在这个年龄便成婚,更无法对比他还要小两岁的杨婉儿伸出恶魔之爪,因此也就借着韩遂叛乱之事,以及后来的种种事端,将婚期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今日。
  经过这几年时间之后,再有三个月,马超便年满十八岁了,十八岁的年龄去谈恋爱,虽说在后世还是有些早,可也并非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了,横亘在马超心中的那道屏障,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被打破,因此他也不怎么反对完婚之事了。
  看着其他人都在为自己的婚事忙前忙后,马超也不好意思什么都不做,可又实在是找不到他可以亲自去做的事情,再三思量之后,马超发觉自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