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原本拥有土地的和流民之外,民屯中的第三部 分对象,是正规军和戍边军队将士们的家人。正规军要保持全天的训练进程,从而保证有效的战斗力,所以马超并没有安排他们进行屯田。为了照顾正规军和戍边军队将士们的家人,马超允许他们的家人类比地方军队,进行民屯。这一政策,也免除了正规军和戍边将士们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更加忠诚。 
  至于屯田制中的商屯,这是马超别出心裁的一个创新。有着后世思想的马超,对商业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对农业的重视。同时,马超也很清楚农民和商人,是社会的主流矛盾之一,为了促进农业和商业共同发展,消解社会矛盾,将农业和商业挂钩,形成商屯,乃是最佳的办法。
  所谓商屯,即是商人可以出资租赁官府的土地,或者从劳动人民手里租赁多余的土地,而后雇人进行耕种,并支付与劳动力城正比的佣金。待到秋收之时,按照全年收入四成的比例,上缴赋税或者给土地拥有者支付租金,商人从农民手中租赁来的多余土地,官府不再另行征税。这一措施,既防止了富商们对土地的兼并,又为多余的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劳作方式,还能促进农商之间的彼此了解与合作,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可谓是一举多得的。


第一百六十三章 西凉大变革 下
  马超推行这次大变革的第二大类法规,针对的是军中的一应事宜。
  无论是民生还是商业,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为国富民强打基础,而一个势力的强弱,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体现在军队的战斗力上。对此,马超是绝不会忽视的。
  为此,马超对西凉所属的军队,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改革。
  首先,针对战时的复杂情况,马超推出了军中令。在军中令中,规定无论是地方军还是正规军,甚至是奔雷骑和破军阵两支精锐,都不得有丝毫的违反。从击鼓则进,鸣金则退的最基本军事条例开始,一直到大兵团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进退之法,军中令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旦有人违反,则会按照军中令中所规定的九禁十八斩的军法,予以严厉的惩处。
  军中令中有严厉的一面,也有优待将士们的一面。比如说,军中令中规定了将士们日常的食谱,凡是正式在编的军士,都必须保证每日三餐,三餐中必须有一顿要带有荤腥,荤素搭配,保证将士们的身体机能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同时还明确规定了各级将士们的军饷,暂定为每三个月发放一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将士们的口粮和军饷进行克扣,一经发现,按照九禁十八斩之令,就地格杀。
  其次,马超还颁布了戍卒令。戍卒令是针对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对西凉将士们的日常令法。戍卒令中,详细的规定了西凉将士们的构成框架,规定中央军中,每十人为一队,设队长一名;每五队为一大队,设队率一名;每两大队为一屯,设屯长一名;每五屯为一曲,设军侯一名;每两曲为一部,设校尉一名;每五部为一营,由制定的将军担任指挥官。
  戍卒令的颁布,无形之中废除了自秦汉以来,维持了数百年之久的军事结构,将原本等级繁多的军事框架,简化成了自上至下的六个等级,不但有效的缩短了军令下达的过程,使各级将士的行动更趋于迅捷,更是大大减少了将军们之中,有人利用空头士兵吃空饷的可能,起到了军中反腐的作用。
  而且,戍卒令的推行,限定了指挥士兵们的将军,最多只能直接调度一个营兵马,也就是五千人之众,没有马超临时授予的虎符,是绝对没有办法大规模的调动军马的,这样一来,也就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有人拥兵自重,进行谋逆的事情发生了。
  当然,也有士兵上限超过五千人的编制存在,那就是马超亲自统率的奔雷骑和破军阵这两支精锐了。这两支精锐的编制,是凌驾于普通军队编制之上的,每支精锐满编的人数,都在两万人左右。这两支精锐可是马超一手训练出来的,直接听从马超的指挥,旁人没有马超的命令,是铁定指挥不动他们的。
  借着这次变革,马超在军事方面,对西凉十余万将士们,也进行了一番调整。为长久计,马超再次下令从西凉境内招募三万名战士,暂时编入各地的驻军中,进行新兵的训练。同时从各地抽调一万五千名精锐,上调到了正规军中。之后又在正规军中,精挑细选出了一万人,补充到伤了元气的奔雷骑中,保持着奔雷骑两万精锐之数。
  在这次募兵的过程中,兵源主要是从西凉本地人,和已经渐渐融入西凉的羌氐人群之中进行招募,外来的流民暂时不列为招募的对象中。除非是身怀绝技之人,经过现场考官的审核之后,才可以进入招募的行列,之后在通过复试与审核,才能正式成为西凉军的一员。
  在招募新兵的过程中,马超还下令再次组建了一支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不要求战斗力有多高,唯一的条件,便是懂医术或者是懂兽医之术,而且医术越精深越好。鉴于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数千奔雷骑战死于此役,马超真切的认识到了军医的重要性,有的时候,一名好的军医,其作用甚至不亚于一支千人的部队。同理,一个好的兽医,对于一支部队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让将士们受伤的战马得到精心的照料,尽快的摆脱伤病。尤其是奔雷骑,对兽医的需求,可是很迫切的。
  这支新组建的特殊部队,马超亲自为其命名为“青囊军”。顾名思义,负责这支部队的人,从其名号上,便已经呼之欲出了,自然是著就了青囊书的华佗。华佗虽然只是个医者,在马超的部队中也没有正式的官职,可谁都知道马超是华佗的弟子,更清楚华佗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由华佗指挥青囊军,可是没有谁会不服气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凉学府
  也许有人会问,在这一系列的变革措施中,为何唯独没有周瑜的身影呢?
  原因无他,马超对周瑜的重视,已经超出了一般的程度,为了让周瑜尽快成长起来,马超可是煞费苦心的。
  通过书信的邀请,马超将郑玄请到了陇西,专门教授周瑜玄学;郑玄虽一直以来,都未曾与马超真正的见过面,但是两人之间书信来往已久,郑玄对马超的心性还是很了解的,再加上马超又是马融的后人,看在已经故去的老师的面子上,郑玄也推拖不得,便拖家带口的赶来了西凉。
  郑玄到来之后,得知马超的用意,便又邀请来了与蔡邕齐名的名师边韶,共同教授周瑜。边韶也是极有名望的大师级人物,精通辩论和文学。边韶来到了西凉之后,又力邀好友赵爽前来西凉,对周瑜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赵爽的名声不及前两位大师,可本事却是实打实的。他精通算术与天文学,尤其是算术方面,更是学究天人。提起赵爽的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不了解,但后世被研究了数千年的《周髀算经》最权威的注解,便是出自赵爽之手。赵爽在十多年之后,还提出勾股定理这样极为先进的理论,并且还深入钻研了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和刘洪的《乾象历》,对天文历法也有极深的造诣。
  可以说,赵爽的到来,不但让周瑜多了一位名师,更快更全面的促进他的成长,还让有着后世阅历的马超也获益匪浅,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根据赵爽的天文历法知识,马超对历法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他心中暗自打算着,日后等自己的实力再强大一些,便会根据赵爽所研究的历法,推翻老旧的历法,转而实行新的历法。
  赵爽的天文知识,也让马超受益良多。带兵打仗,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其中天时这一个环节,很多的时候,是人们所不能掌控的,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下雪,都是人们无法准确预测到的。这就给指挥官们造成了许多的困扰,有的时候一个估算失误,所引发的,便是惨败的苦果。
  赵爽对天文的研究,恰好弥补了这一点,让马超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有了更清晰、更深一层的认知,通过一段时间内跟随着赵爽学习,马超基本掌握了天象变化的征兆,在加上后世对天象的理解和认知,马超自信无论面对何种突变的天气情况,都能做出最佳的安排,避免自身的损失,并利用天象去击败敌人了。
  三位名师都到齐了之后,马超给周瑜规定了时限,暂定为时一年。若一年后周瑜能获得郑玄等三位名师定下的出师标准,马超才会让他正式上任,分派给他具体的事务去做。因此,在这场西凉大变革的过程中,自然就看不到周瑜的影子了。
  不过,周瑜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
  在跟着三位名师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周瑜深深地感受到,三位老师一生所学,简直是博大精深,浩瀚如海,值得自己倾尽一生的时间去学习。为此,周瑜向马超建议,组建一所高级的私塾,将三位老师的知识尽可能多、尽可能广泛的传播下去,这样也有利于带动西凉这块荒蛮之地的闻名发展,还能为日后的西凉军事集团培养人才。
  用周瑜的话来说,出身于这所高级私塾的人才,都是自家培养出来的,这样的人才,使用起来远比其他人要放心的多。至少在忠诚方面,是绝不会出现问题的。
  周瑜的提议,点醒了马超。
  有后世经验的马超,又怎么能不清楚高等学府的重要性呢?那可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的传承啊!诚如周瑜所说,这所高等学府一旦建成,必将成为西凉军事集团培养人才的摇篮,出自这个摇篮中的人才,在接受了数年时间的熏陶之后,其忠诚度和归属感自然是要比其他人强了许多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再说,与其四处辛苦的寻找人才,哪里有自己培养来的直接?假设按照后世的大学规制,每一届的学员设定的学习时限为四年,那么四年之后,马超会收获多少可造之材呢?就算这些人才之中,没有太过出类拔萃的,可将他们分派到各个郡县去担任官职,从基层开始做起,不但可以补缺马超目前手中人才短缺的问题,还能让他们得到真正的锤炼,试想数年乃至十余年之后,经过实际历练的他们,又将发挥出多大的能量呢?
  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想到便要去做。马超在征得郑玄等三位名师的同意之后,立刻安排人手进行学院的建造,在陇西郡城内,选了一处景色优美,依山傍水又环境安逸的地方作为学院的地址,随后马超特批了五十亩的土地,用来建造学院,并着令国渊暂时将工作的重心,先放到建造学院上来,同时马超还特意和各个部门打了招呼,凡是关于学院建造等诸项事宜的,各部门必须无条件全开绿灯。
  这还不算,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将学院建造的古朴大气一些,马超还亲自拿起了笔墨,开始绘制起工程图来。为了切合西凉的特色环境,马超在仔细考量之后,决定按照后世著名的一所地处西北的大学风格,来绘制自己学院的工程图。


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装到牙齿
  在接下来的半年中,西凉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马超变革的各项措施,在这半年中得到了贯彻的落实,西凉的民众结束了战乱的生活,暂时恢复了平静。官场上吏治一片清明,大批有才能的人才,在荐贤令的作用下,开始发挥各自的才能,促使西凉的各个方面,都获得了稳定的发展。
  整个西凉在半年的时间内,出现了惊人的变化,董卓执掌西凉时留下的各种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一时之间,西凉人民安居乐业,各个行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隐隐呈现出乱世中的一片净土的迹象。各地的流民,闻风而来,希望可以在这个乱世中,寻找到可供生存的世外桃源。
  在军队的训练方面,西凉多达二十万的各级将士们,终日刻苦训练,将战时的紧张感和危机感,完全的带入了平时的训练中。在这种持续高强度的训练下,新进招募的数万新兵,快速成型,已经基本达到了地方军的作战标准;比地方军战斗力更高一筹的八万正规军,战斗力更是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为了提高正规军的军事素质,马超还将铜马相法和出手法,进行了简化,而后通过各级将官传授给了正规军的劲卒们,使得八万正规军的战斗力更上了一个台阶。
  如果说西凉正规军的战斗力是可怕的,那么奔雷骑和破军阵这两支精锐的战斗力,就堪称令人恐怖了。相比正规军,这两支精锐每天挥洒的汗水,足以汇聚成一条大河了。如此高强度的魔鬼训练,自然令他们的战斗力水涨船高。
  付出汗水,才会有所收获,这是放到哪个时代都成正比的铁律。
  而且与正规军们的所接受训练方式不同,这两支精锐所接受的训练,更加科学,乃是马超结合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式,与这个时代人们的体质相结合,而逐步摸索出来的最先进的方法了。况且,这两支精锐日常反复打磨的格斗技能,可是进化版的铜马相法、出手法等较为高级的格斗技巧,威力远比正规军们所学习的简化版要强的多了。
  进化版与简化版,一字之差,其中的差距,却是天壤之别。
  谁都知道,奔雷骑和破军阵,是马超的两把尖刀部队,更是马超的心头肉,对这两支精锐的武装,马超是能花钱的地方绝不会吝啬,还唯恐花的钱少,不能令他们武装到牙齿呢。
  因此,这两支精锐部队的武器装甲,不但精良到了这个时代的顶端,而且还韩暨和郑浑的努力下,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超出了这个时代最尖端的水平。任何人在看到这两支精锐的武器装备之后,恐怕都只剩下一个表情,那就是瞠目结舌。
  当然,这也就是马超肯花钱,换了其他的君主,是绝不会将大量的财富换成装备,武装到四万名精锐的身上的,即便有些君主愿意这样做,恐怕也没有马超这样的底气,毕竟,有了金城商会的大力支持,还有行商令带来的连锁反应,再加上从董卓手中抢夺来的巨额财富,才能让马超如此的财大气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奔雷骑的装备吧。每一名奔雷骑精锐的标准配置包括:一杆二十四斤重的丈二骑枪,名唤龙枪;一把七尺长的弧形弯刀,连同刀鞘一起绑缚在他们的背上,名为西凉马刀;每名奔雷骑的右手臂上,还安放着一个半尺长的小型弩弓,这是马钧突发奇想研制出来的,而后由韩暨和郑浑带人打造的,名为奔雷弩,有效射程是五十步,五十步内可以射穿两层铠甲,威力不俗;
  相比于武器,装甲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韩暨和郑浑根据马超和马钧共同绘制出来的图纸,为奔雷骑们连身打造了一种新型的铠甲,这种铠甲叫做明光铠。根据后世隋唐时期的铠甲制作工艺,马超对铠甲进行了改良,期间又加上了马钧的一些奇思妙想,明光铠便这样提前问世了。
  明光铠分内外两层,外甲用混铁打造,厚达两寸,外形形似鱼鳞,保护着全身的绝大部分,普通的刀剑很难破开它的防御;内甲用柔刚锻造而成,一面是钢丝缠绕,一面是牛皮内衬,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减缓震荡力,减轻奔雷骑们所遭受的打击,同时也更为透气,穿戴的时间久了,也不会因为出汗而感到难受。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除了以上武器铠甲,不用说,奔雷骑精锐们,自然是要配备战马的。奔雷骑的战马,都是百里挑一的良马,是从西凉各地和牧城中精选出来的战马,每一批战马都有着各自的编号,烙印在马股之上,每匹战马用这个时代的价值来计算的话,也得值无良多银子了。
  牧城,也就是原来羌氐两族人的居住之地,自从被马超将两族融入西凉之后,便改称为牧城,而不再称羌氐了。
  战马精良,马上的装具则更为精良。双边马镫、高桥马鞍、马铁蹄、马龙头和半身马甲,这些暂时还专属于西凉军中的特有装备,一样不缺,全部出现在奔雷骑们的每一批战马上,无形中将奔雷骑的战斗力,至少提升了两成。
  这还不算,对于奔雷骑,马超可是花了大心思,倾注了大心血的,对奔雷骑的培养绝对是不遗余力的。针对奔雷骑铠甲、武器沉重的短板,马超下令,每名奔雷骑配备两匹白义良马,令奔雷骑达到了一人双骑,一边奔雷骑精锐们轮番骑乘,更加快速的突进战场施展闪电战,真正达到了来去如风的效果。
  此外,为了突显奔雷骑的气势,马超还给他们配装了两个附件,分别是白色的短披和白色的狼尾。让他们形成了以白色为主色调的装束风格。
  披风在这个时代很常见,但是一般都是出现在校尉以上的武官身上,寻常士卒是没有披风的。但在奔雷骑中,每个人都是拥有披风的,只不过不同于一般的将军披风,他们的披风没有那么长,只有七尺长,大约下垂到膝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