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踏三国-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袁绍等人贼心不死,已经攻占了虎牢关。虎牢关乃是洛阳最后一道屏障,失去了虎牢关,洛阳的形势已是岌岌可危了。”
“什么?!这帮贼子,还让不让咱家喘口气了?咱家刚回来,他们便攻占了虎牢关?着实太可恶了!”董卓一边大声的骂着,一边伸出粗大的手掌,在一名刚才侍候他的妃子身上狠狠地用力揉捏着,浑然不顾在其身上留下道道淤青的痕迹。那名妃子痛的都掉下了眼泪,可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来,唯恐惹得董卓不高兴,反手将自己掐死。要知道,被董卓宠幸过之后,却因触怒于他被他反手掐死的妃子、宫女,已经不下数十人了。
穿好衣服之后,董卓一脚踢开了寝宫的房门,让李儒走了进来。随后便问道:“文忧,你说咱家现在该如何才能应对袁绍这些逆贼?”
李儒斟酌了一下词汇,缓缓说道:“太师,我军的精锐飞熊卫,大部都已被马孟起击溃,剩余的兵力虽多,可再无似飞熊卫那般的精锐可以依仗;留守在洛阳城中的徐荣等数员大将,又先后死于马孟起、孙文台的手中,现在正是我军士气低落的时候,这个时候,万不可与袁绍等逆贼强行争锋。”
董卓没好气的哼了一声,斜着眼看向李儒:“那你说,到底该怎么办?”
李儒站在原地思忖了半晌,方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太师,依小婿之见,不若迁都。洛阳已经无险可守,我们何不迁都旧都长安?长安以东,还有洛阳以及数道关卡可以作为屏障,袁绍等逆贼的势力看似声势浩大,可也绝无接连攻城拔寨的能力。”
“嗯?好!这个主意好!文忧啊,你还真是咱家的智囊啊,哈哈,就按你说的办。这样,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把小天子和满朝文武也一并带走,宫中各处府库咱们也先替小天子先行保管着。另外城中的那些富商巨贾们,带着也是拖累,咱们只带走他们的家资也就是了。”董卓的眼中逐渐放起光来,似乎已经预见到,自己可以在一夜之间,收敛海量的巨额财富了。
“太师,此事还有一道坎,咱们还没有跨过去。”李儒见董卓已经美不胜收了,连忙把还没来得及说的后半句话,给说了出来。
董卓问道:“还有什么坎?不过是迁都,如何有这许多的麻烦?”
李儒低声回道:“朝中还有不少重臣,是心向小天子的,太师要迁都长安,怕是他们不太乐意吧?”
董卓的双手用力的在椅子的扶手上按了按,有些不快的说道:“这倒是个棘手的事情。这些个重臣们,都是名门望族的出身,手里也多少还存留着些个兵权,若是让他们团结起来,和袁绍来个里应外合,倒是大大的不妥。”
李儒踏前一步,俯身到董卓的耳边,低声细语道:“太师,现在我们已经没得选择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那些不同意迁都的人,便都送去黄泉吧……”
翌日,天色刚刚放亮,董卓便穿着太师的朝服,出现在了皇宫大殿之上。
看到董卓出征归来,重新现身在庙堂之上,前来参加早朝的上百名文武大臣们,绝大多数人都不由得暗自胆战心惊,双腿就像是筛糠一样,战战兢兢的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第一百三十九章 董卓西迁 下
“太师啊,如今关中残破凋零,若无故失宗庙、弃皇陵,恐令天下百姓震惊啊!天下动之容易,可再想安定下来,那可就难了啊!还望太师三思!”司徒杨彪忍不住苦苦哀求了起来,试图打消董卓迁都长安的决定。
继杨彪之后,太尉黄琬也踏前一步,劝谏道:“杨司徒所言有理。昔日王莽篡政,焚烧长安,关中之地尽为瓦砾;更兼百姓流移,纷纷离开关中之地,如今关中百姓已不足昔日鼎盛时期的十之三、四,今若弃鼎盛帝都而迁往荒芜之地,非所宜也。”
董卓瞪视着杨彪、黄琬二人,怒道:“关东贼起,天下播乱。洛阳岂可固守?长安有崤山、函谷关天险,又紧邻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营造宫室不出一月便可完成!你们怎可说长安是荒芜之地?简直一派胡言!”
见董卓坚持迁都,先前被董卓征召入宫的荀爽也站出来说道:“还请太师万万三思啊!迁都之事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恐令天下百姓不得安宁啊!”
“荀爽!连你也来和咱家作对?莫忘了,你能有今日,可全是咱家赏赐与你的!你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来人啊,将黄琬、杨彪推出去,斩了!荀爽从今以后废为庶人,永世不得录用!”董卓怒火中烧,准备就此大开杀戒,将朝中不遵从于自己之人,尽数斩杀在这大殿之中。当然,因为荀爽毕竟曾是自己征召入宫的,如果就此杀了,多少有些自己打自己脸的意思,所以董卓才对荀爽的处置上,网开了一面。
董卓暴怒,站立于大殿之上的百余位大臣,竟是大多数战战兢兢不敢开言,只有少数十余人,连忙站出来,一边为黄琬三人求情,一边苦苦哀求董卓不要迁都。
可惜的是,董卓迁都,根本上是为了躲避袁绍等十八路诸侯的兵锋,又哪里肯听这些人的苦苦哀求?杀性已起的董卓,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冲天怒火,直接将刘协从天子的宝座上一把给扯了下来,而后一屁股坐到龙椅上,喘着粗气喝道:“尔等都是袁绍等逆贼的同党!意欲里外勾连,对朝廷不利!来人,全部给咱家斩了!诛九族,全部诛九族!”
一队队西凉武士大踏步走入大殿,丝毫无视大殿内的百官,径直将董卓所指的十余名大臣全部架了起来,向大殿之外强行拖去。这其中,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包括战功赫赫的皇甫嵩在内,无一不是当朝声名显赫之人,可在此时,这些重臣却根本没有半点反抗之力,只能用怒骂声,宣泄着对董卓的愤慨。
“董卓……董卓你不得好死!”黄琬连哭带骂的喊着。
杨彪的袍袖被西凉武士死死的拽住,口中犹自骂道:“董贼,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不会有好下场的!”
大限将至,自知今日难逃一死,这些平日里总是把“以大局为重而委曲求全”挂在嘴边上的大臣们,终于难得的当面怒骂起董卓来。
怒骂声中,皇甫嵩雄浑的骂声最为响亮:“祸国逆贼!我等为国捐躯,死而无憾!他日你命丧黄泉之时,必定会比我等下场要凄惨的多!苍天有眼,拭目以待!”
董卓一边狞笑着,一边不在意的摆着手,狂笑道:“天下尽在咱家之手,即便是苍天,又能拿咱家如何?”说着,董卓还特意扭过头,向跌坐在龙椅之前,吓的已经尿了裤子的刘协问道:“小天子,你说咱家说的,是也不是?”
刘协心中屈辱万分,但也不敢有半点违逆董卓,只好哆哆嗦嗦的答道:“是是,太师威仪,苍天亦莫可奈何……”
“哈哈哈,还是小天子你明事理啊,不枉咱家扶你坐上一回龙椅,哈哈哈……”董卓闻言,笑的更加张狂了。
这一日,本应是庄严肃穆的皇宫大殿,变成了人间地狱。被董卓杀掉的朝廷大臣,斩了一批又一批,上百名有资格参与朝会的大臣们,最后只剩下不足半数,被处死的公卿大臣们所流出来的鲜血,顺着大殿之前的一百零八级台阶,一直流到了殿前的地面上,在那里汇聚成了一个血红色的湖泊……
最后,与荀爽一起,被董卓征召入宫的蔡邕是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向董卓进行苦苦哀求,肯求董卓终止这场惨无人道的杀戮。
第一百四十章 千里哀鸿 上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崤山,南接绝涧,北塞黄河。因关城建于山谷之中,深险如函,故名函谷关。与崤山并称为“崤函之险”,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东至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这句话,便是对函谷关最真实的写照。
昔日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举六国之师大举伐秦,秦依仗函谷关之险,使六国大军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由此可见函谷关之险,究竟是何等惊人的险要了。
后来到了西汉时期,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口中长说的“先汉”,便已经形成了以函谷关为核心的防御圈,以拱卫旧都长安了。整个函谷关防御圈都处于弘农境内,而马超计划伏击董卓的地点,便在距离函谷关数十多里之外的一条官道上。
函谷关附近的地形均极险要,连接函谷关与洛阳的道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马超所选择的这条官道,则是其中最为宽阔的一条。可就算是数条道路中最宽阔的官道,也只能供三架马车并驱而行,道路的两侧皆为崇山峻岭,草木颇深,很适合埋伏。
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计策,马超、曹操、孙坚三部的人马,已经在不同的位置上埋伏好了,只等着董卓的西迁大军到来了。三人中,孙坚的部下多为步卒,便占据了西侧高山之上的制高点,准备以弓箭、落石等手段,打乱董卓所部的阵脚。不过因为孙坚部下的人手只有数千人,所以马超在自己部下的奔雷骑中,临时抽调了五百人,由重伤尚未痊愈的武安国暂时带领,配合孙坚对敌进行袭扰。
奔雷骑能征善战,马、步战尽皆精通,下了战马临时充当其步兵,倒也足以胜任。
马超和曹操,则是分别率领各自的部下,埋伏到了两侧的山腰上。马超这边人数虽少,只有不到三千人,可奔雷骑中个个都是精锐,三千人奔雷骑的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而曹操这边,原本是兵力最多的,可是在遭遇了吕布的第一次伏击之后,兵力大大折损,只剩下了两千多人,好在夏侯、夏侯渊兄弟及时赶来支援,令曹操的军事力量重回巅峰,现下手中约有马步军六千余人。
三部人马加起来,尚不足两万,比起董卓的西迁大军来,简直是微不足道,这次伏击能否取得预想的效果,就连马超心中都没有底,一切,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从山下到山腰,也是又一段悬空的距离的,马超的计划是先集中火力,使用远程杀伤性武器,对董卓的大军造成有效的杀伤,待董卓所部被打乱阵脚,进而出现混乱时,马超再和曹操分别率领本部骑兵,借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冲杀下山,从两肋突入董卓军中,展开激战,伺机救出被挟持的小天子刘协。至于最后能否真的如愿救出刘协,或者说刘协最后落入谁的手中,其实马超并不关心,他要的,只是这份良好的名声罢了,那个少不更事又心胸狭隘的小天子,马超认为落到自己手中,反而会令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不要也罢。
为了隐瞒住奔雷骑最大的秘密,马超在备战阶段,也下了一番苦功。奔雷骑所骑乘的战马上,都配备着马上套装,诸如马蹄铁、双边马镫、高桥马鞍等装备,所以在冲锋下山的时候,站马并不惧怕山路上的坑凹不平之处折断马腿,也不怕突起的山石棱角刺破马掌。虽然马上套装打造的工序并不复杂,而且马超也知道不久之后,即便是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这些东西也都会相继被他人发明出来,可马超还是不愿曹操和孙坚此时此刻便知晓战马套装的存在,为了掩饰这些装备,马超很早之前便让韩暨设计并打造了战马的马甲,除了为战马提供防御力之外,便是为了遮盖住战马套装,另外人不能发觉其中的奥秘。因此在外人看来,奔雷骑骑乘的战马上,只是多了一层马甲而已,并无其他特别之处,精明如曹操者,亦未曾发现战马套装的存在。
现在,为了让这个秘密得以继续保留下去,马超特意命人事先踏入战场,装模作样的将下山的道路清理了一遍,做出一副提前进行不必要折损的规避举动,用以迷惑曹操和孙坚,以免他们发现端倪。
马超的装模作样,落在曹操的眼里,却又成了另一种意思。曹操根本不知道马超是在做戏,当真以为他是在清理战场,避免战马冲锋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所以曹操在感叹马超心思缜密的同时,也连忙派出一队人马,效仿马超部下精锐的样子,对道路进行了清理,从而减少骑兵策马冲下山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折损。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马超等三部人马便安静的蛰伏了下来,这一蛰伏,就是三日!
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里哀鸿 下
并州军的人数并不少,约有两万人左右,因为人多,他们足足用了一个时辰的时光,才从山谷中穿行而过。并州军之后,则是董卓部下的普通骑兵部队,再之后,又有董卓从原朝廷的大将军何进手中所收编过来的兵马……
从日出到日落,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过去了,董卓的大部队过去了一拨又一拨,可后续的部队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而马超预期中的袭击目标,还处于不知有多远的大后方呢。至少,一整日的时间,都未曾看到董卓的身影和车驾,说明董卓的中军还远没有赶来,前面已经过去的,其实都可以算是董卓西迁大军中的先头部队了。从这个角度来判断的话,董卓的大部队,也仅仅只是过去了三分之一而已,甚至还不到三分之一。
当然,这样庞大的西迁队伍,并不是就说董卓拥有如此惊人的部卒。在整个西迁队伍中,非战斗人员所占的比例是很大一部分的。董卓为了营造出伪善的和平来,意欲将整个洛阳照旧搬到长安去,因此而挟裹在队伍中的朝廷命官、富商大贾以及寻常的百姓,这些人的数量才是真正浩大的。
面对如此庞大的西迁队伍,马超也忍不住皱起眉来,一双英挺的剑眉,和额头上的竖眼伤疤纠缠到了一起。
马超不知道,这个该死的董卓,他为了一己之私,究竟是花费了多少的钱粮、整掉了多少的民力,来支撑他所谓的西迁大业,仅仅是这一日过去的部队,每一天的用度,都是个极为恐怖的数字了,更遑论后面更为庞大的队伍了。最可恼的是,原本坑洼不平的山谷之中,现在却变成了一片坦途,填充道路的工具,却是那些被活活殴打致死的老百姓的身体!粗略的估计,仅是这一日之间,死在这座山谷中的老百姓,便不下千人之数!看来董卓这样一闹,昔日人声鼎沸、繁花似锦的古都洛阳,怕是要变城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了,也不知道得知董卓西迁后,满怀希冀的进入洛阳的袁绍等人,届时发现洛阳已是人去楼空,甚至连一粒粟米都未曾留下,又会是怎么样的心情?
马超不知道袁绍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可他自己此刻的心情却极为沉痛,目睹董卓如此草菅人命,马超已是杀心难抑!那可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啊!还有什么能比人命更重要的吗?
小天子刘协能不能救得出来是次要的,但是董卓这个暴虐无道的畜生,必杀之!马超咬着牙,暗暗地下了必杀的决心。
夜幕降临,可董卓西迁的队伍,却没有停止的迹象,各部人马纷纷点起了火把,将夜空照耀的如同白昼,人们在一条条火龙的映照下,踏着夜路继续前行。那一条条由火把组成的火龙,一眼望去,根本就就看不到尽头,只有不断地哭泣声,从前行的队伍中传出来,为夜色平添了几分凄凉之感,更牵动着马超的心。
马超再次兴起了冲杀下山的念头,他想要拯救那些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们。或许是受到后世思维的影响,杀伐果决的马超,实在有些不忍再坐视下去了。
似是感觉到了马超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貂蝉悄悄地伸出一只玉手,按在了马超的手背上,以她柔荑的温热,温暖着马超冰冷的心。
紧挨着马超的关羽,也低声劝慰道:“主公,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天下万千生灵计,还望主公在忍耐一下吧。”关羽跟随在马超身边的时日也不短了,近年来又是几乎和马超形影不离,对马超的心思自然很清楚,因此才低声相劝。
马超沉静如水的看着山下的火龙,握着巨阙重剑的手指紧了又松,松了又紧,一连数次之后,方才无奈的叹息了一声,沉痛的点了点头。
就在马超强自按捺下冲下山的念头不久,山下忽然出现了一阵动乱。
一个说着西凉口音的士卒,忽然纵声大喊了起来:“快来人,有人要跑!”
这个声音划过夜空,隐隐约约的传入了马超的耳中。马超急忙转头看去,只见山谷之中这部人马的后方位置处,十余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穿着破烂不堪的衣衫,正在奋力向一侧的山上攀爬,明显是意欲借着夜色的掩护,逃离董卓的魔爪。
一名董卓部下的偏将闻讯赶来,向着正在攀爬的那十余名小伙子扫了一眼,脸上浮现出了戏谑的笑意:“爬吧,爬快一点,看是你们爬的速度快,还是弓箭的速度快。”
跟在这名偏将身边的亲卫们,连忙取出了弓箭,弯弓搭箭就要射杀那些准备逃离的人,却被那名偏将给拦了下来:“急什么?让他们再爬一会儿,这么快便断绝他们逃生的希望,岂非无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