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注意安全。我宁可不要神兵利器,也不愿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人出现意外。”
  向地下纵深挖掘,在这个时代是件很危险的事情。限于科技的不发达,人们只能用最原始的工具,一点一点的向地下挖掘,这个过程中,坍塌的几率是很大的,因此马超才会如是说道。
  马超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心头涌上了一股暖流。这个世道,人命如草芥,能有几个主公似马超这样体恤部下的?远的不说,就拿前任休屠县令来做比较,和马超相比,简直是天差地远!
  “韩暨必定不负主公所托!”韩暨的脸上带着激动地神色,斩钉截铁的说道。
  能遇到马超这样的主公,真乃人生之幸事也!韩暨暗自下定决心,就算是拼了命,也一定要帮马超打造出一柄绝世神兵来!


第三十五章 接踵而至 上
  不知不觉间,年关将近。西凉特有的风,开始变的凛冽,吹的人们身上多了几件御寒的衣物。
  这个年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增长了一岁而已,然而对于马超来说,却有着别样的不同寻常。过了这个年,韩遂与边章的叛乱,便即将到来,马超感到时间越来越紧迫,对自身武艺的打磨和八百猛士的训练,抓的更加严格了。他必须在最后一点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让自己和部下们变的更加强大。
  一连月余的苦修,马超的基本功,终于获得了童渊的认可。马超枪法中那些本就细微的瑕疵,一一被修正了过来之后,童渊便开始传授马超百鸟朝凰枪的绝技。百鸟朝凰枪与五虎断魂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枪法,后者更偏重于力量的运用,而前者则是更注重技巧的锤炼。
  自童渊处得传百鸟朝凰枪法,马超如获至宝,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到钻研这套枪法上了。因为这份刻苦,他的枪法突飞猛进,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百鸟朝凰枪法便已有小成,令童渊惊叹不已,背地里向华佗连声称赞马超,夸他是不世出的奇才。对此,马超是不知道的,华佗倒是乐眉开眼笑,却也未曾说破。
  就在马超废寝忘食的苦修时,两伙人的先后到来,打断了马超的这种状态,让马超暂时停止了不要命的苦修。
  打断马超苦修的这些人,是分两拨结伴而来的。他们有着不同地方的口音,迥然相异的外表,但有一件事是相同的,就是他们的手里,无一例外的都拿着郑玄或是卢植的推荐信。
  将近半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结果,郑玄和卢植果然如马超所预料的那样,推荐了这些可堪大用的人才前来。
  接见这些人的,是马腾。在这些人到来之后,马超就派人通知了马腾,请马腾过来一聚。马腾是武威军的最高领袖,即便谁都知道,这个位置早晚是马超的,可礼不能失,若是马超出面接见这些人,未免就要为马腾惹来不爱惜人才的口舌之争了。而且马超也不想因为这件事在自己父子之间生出嫌隙,尽管他明知道马腾并不会因此而对他有任何的不满。
  马腾父子与这些人的熟悉过程,是在接风酒宴中进行的,而且是一连三日不间断的酒宴。大家在酒宴中畅所欲言,彼此之间快速的熟悉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通常有才华的人,都是带着几分傲气的。何况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这些人都是胸中有经纶的,在选择君主的同时,自然也要观察一番,看看所选之君,是否值得托付终身。因此,彼此之间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不是说这些人来到了休屠,就一定会在马腾父子的麾下任职,在马腾父子选择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对马腾父子进行着考察。
  通过初步的接触,他们发现马腾粗中有细,看似粗豪,实则睿智;马超更是少年英雄,谈吐不俗,眼光长远。且马腾父子之间感情深厚,呈现出一派家和万事兴的状态,全然没有其他很多诸侯们父子之间勾心斗角的迹象,以上这些发现,再加上郑玄和卢植的推荐,以及马腾父子连续数日所展现出来的热情和求贤若渴,最终让他们坚定了信念,愿意留在武威军中任职。
  没错,是武威军,而不单单是休屠县。
  休屠不过是武威郡治下的一个县城,并不是武威军的军政中心,将这些人才安排到整个武威郡的各个岗位上,远比把他们都留在休屠所发挥出的作用要大的多。
  对这些人的职务安排,马腾全权交给了马超。不光是出于父子之间的信任和默契,而是马腾感觉到,马超对这些人所擅长的能力竟然多少都知道一些,似乎对他们存在几分莫名其妙的熟悉。
  马腾的这种感觉,在这些愿意留下来的人们心中,也同样存在。他们对马超一无所知,相反,马超对他们的任命,却是恰到好处,刚好让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展所长,一度让他们怀疑,马超是不是额头真的有第三只眼存在,可以看破一切的神眼。
  他们不知道的是,马超前生就是个狂热的三国迷,对东汉末年这段时期的人物极为的熟悉,虽然无法做到对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囊括在记忆中,可凑巧的是,他们的名字恰好位列其中。因此马超才能做到,对他们的能力未卜先知,当然,马超是绝不会把这个秘密说出来的。
  马超对这些人的安排如下:
  河内赵商,字叔龙。精于数学,马超给他安排的职务,便是考算钱粮的检验官,一应钱粮、军械的出库入库,都由赵商来进行清算;
  汝南程秉,字德枢。在经学上造诣非凡,马超便请他教授马家小一辈儿几人经学,同时任命其为书记官,负责起草文书等事务;
  乐安国渊,字子尼。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综合能力极强,属于内政型人才,马超便对其委以重任,授予长史之职,担任马腾在内政方面的副手;
  南阳许慈,字仁笃。智慧过人,思维敏捷,临机应变之能远超常人,于是被马超任命为军中参军,类似于后世参谋长的职务,跟随在马腾身边随军。
  这四个人,在历史上也是有一定名气的,只是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期的特殊历史环境,造就了一大批风云人物,像许慈等人这样并不算是才华盖世的人,便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了。其实他们的才能,并不见得便比那些风云人物差了许多,至少在西凉这片大地上,是足够用了。
  尤其是国渊,后世正史中所载的国渊,乃是治世的能臣,其品行恭俭自守,使百姓安居乐业,为后来魏国的强盛,绝对少不了他的贡献。可不知道为什么,在演义当中国渊并没有占据太多的笔墨,就导致了他在后世人当中的知名度几近于无。
  除了他们四人跟随马腾回归武威郡中,马超还留下了几个人在自己的身边。
  被马超第一个点名留下来的,是崔琰。
  崔琰字季,清河郡东武县人,为人质朴。少年时爱好剑术,崇尚习武。二十三岁时按照当世的规定,在乡中从军,自此开始发奋学习。及至二十九岁时,从地方军中退伍,到北海跟随郑玄受学。后来因黄巾军攻破了北海郡,郑玄带着门下弟子们到不棋山躲避战乱,彼时大部分弟子为了保全生命四散离去,只有一小部分弟子留了下来并得到了郑玄的真传,崔琰便是其中之一。
  黄巾之乱后,崔琰漂泊四海,四方游学,之后接到郑玄的书信,便来到了休屠。马超之所以将崔琰坚定地留在身边,实在是因为崔琰的才能太过出众了。根据后世历代史书的记载,崔琰为人刚正不阿,关注民生,体恤民情,品格高尚,绝对属于国家基石般的人才。和国渊一样,崔琰在后世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都是有翔实记载的人物。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马超知道司马芝这个人,和司马家族另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关,他就是司马懿。司马芝和司马懿是同族,在司马芝年少时,为了躲避战乱,司马懿的家人带着他辗转中原避乱,而司马芝则是陪同母亲南下荆州,自此和司马懿天各一方。司马芝陪着母亲南下荆州途中,途径鲁阳山时遭遇贼寇,同行者纷纷扔下老幼逃走,唯有司马芝一人守在母亲身边不肯离去。最终连贼寇都被司马芝所感动,认为他是个孝子而不忍伤害。
  从此司马芝便在荆州生活了十几年,直到后来赤壁之战爆发,司马芝才在曹操的麾下出仕,从一开始的区区县令做起,一直做到太守、大理丞、大司农的位置上,其性格人正直,不惧权势,恪守礼仪,同时又能体贴下属,从来不谋求私利,被誉为曹魏历史上最杰出的清廉官员。他的才能,单从治政方面而言,哪怕比不上司马懿,亦相差不远矣。
  贾逵,字梁道,河东郡襄陵人。少年家贫,于是便立志从军,在军中打磨数年,兵法精熟。在魏国的历史上,贾逵治政深得民心,带兵作战时又数次力挽狂澜,是难得的集政治才能与军事才能于一身的稀有型全能人才,且异常忠贞,深得曹操、曹丕、曹三代君主的信任与器重。
  陈寿在著三国志的时候,对贾逵的评价是“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由此可见贾逵的才能是何等的出类拔萃了。本来贾逵并没有师从与郑玄或是卢植,也不知为何,却拿着卢植的推荐信来到了休屠,或许真如华佗所说的那样,马超注定是个天眷之人吧。
  这三个人,再加上已经在身边的关羽、马玩和韩暨,这几人此后便是马超的第一层班底了。把休屠的事务分给他们去做,马超既放心,又有空余的时间去思考更深远层次的问题了。


第三十六章 接踵而至 下
  崔琰等人的到来,让马超在满心欢喜的同时,还有点小小的郁闷。他本来是想多挖一些刘备那边的人才,将这个伪君子扼杀在摇篮里,不让他顺利崛起。可偏偏事与愿违,得到的却大部分都是日后曹操那边的人才。想来是因为郑玄和卢植的活动范围都在北方和中原地区,与日后曹操的地盘有很大程度的重叠,所以他们推荐来的人才,都是这两个大地域内的人吧。
  不过这样也很好,不能遏制刘备,能挖一挖曹操未来的墙角岂非更好?想一想,马超瞬间就将先前那一点点小郁闷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对于人才,马超敢拍着胸膛保证,自己绝不挑食,真的,一点都不挑食。不但不挑食,就算是被撑着了也无所谓啊!不管人才来自于何方,马超都会举双手欢迎,而且多多益善。
  之后几日,马超暂停了苦修武艺,亲自安排崔琰几人,到他们各自分管的领域去熟悉环境,并为他们引荐原有的官员,以便促成他们之间的默契。在为他们相互引荐的时候,马超刻意提到了马休,马超的言下之意,是希望崔琰等人可以在日常处理事务的时候,多多提点一下马休,争取让马休能够早日成熟起来。对于马超这个暗示,崔琰他们自然是心领神会的。
  崔琰等人都是郑玄、卢植的弟子,以他们的学问和才华,教导马休是绰绰有余的。这样一来,马休也就成了郑玄、卢植的再传弟子,等于是马家先辈马融的隔两代弟子了,日后必定会传为一段佳话。
  等到崔琰他们初步熟悉了环境之后,已经过去三天的时间了。
  在第四日的清晨,又是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休屠县衙的门前,只是和崔琰等人不同,这次前来的人,并不是文人墨客,而是一个武者。
  此人身高七尺七寸,猿臂狼腰,观其年纪,约莫在二十四、五岁左右,白面无须,一双虎目倒是炯炯有神,闪烁着慑人的精光。从他风尘仆仆的神色中便可以轻易看出,他定是远道而来,此刻疲态毕露,怕是至少也用双脚走了上千里路之遥了。能证明他是武者身份的,是他背后背着两支短戟。
  抬头看了一眼门楣上悬挂着的牌匾,武者确定自己没有找错地方,从背囊中取出一个水袋,囫囵吞枣的向口中灌了几大口清水之后,便在府衙前盘膝席地而坐,闭目养起神儿来。
  得到门口值守士兵的报告,马超心中大感惊奇。马超是人不是神,他也猜不透这个武者前来休屠的意图,难道说,在郑玄或者是卢植的弟子之中,还有武者的存在?带着这样的疑问,马超起身向府门前走去。
  在他的身后,关羽、赵云、马休和马玩紧紧跟随在他的左侧,崔琰、司马芝和贾逵三人,则是跟在他的右侧,众人鱼贯而出。
  众人走出府门,盘膝而坐的年轻武者似乎有所感应,猛地睁开双眼,目光锐利如刀,直刺在马超的脸上。他从眼前这行人走出来的位置,便已经判断出来,马超才是这群人的主事者,也是他此次不远千里前来寻找的目标。
  从地上弹身而起,年轻武者的腰板瞬间挺得笔直,也不通报姓名,单刀直入的对马超说道:“你是马孟起?在吾手下若能支撑三十招不败,吾便认你为主。”显然,他是看到马超的年纪实在是太轻了,才会定下三十招之约,若是换成马超身后的关羽,可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年轻武者的话,让马超暗自好笑。三十招不败便认自己为主?自己堂堂武威太守的嫡长子,又身为休屠县令,岂是什么人都收揽的?这年轻武者,究竟是自大,还是自信十足?
  这个念头刚刚在马超的心头升起,跟随在他身后的崔琰却一语道破了年轻武者的身份:“唔,汝可是东莱太史子义?数年前吾跟随郑师避难不棋山之时,遭遇了劫匪,当时便是子义仗义出手,单人双戟,驱赶了数十名盗匪的。”崔琰的最后一句话,是在暗示马超,太史慈勇不可挡,提前给马超一个提示。
  崔琰心思缜密,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在看到太史慈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太史慈也收到了郑玄的书信,因此才会千里迢迢的赶到休屠来。身为武者,太史慈有着自己的骄傲,郑玄的书信并不足以能够让他心甘情愿的留在马超麾下,若想让他认主马超,一场较量是势不可免的。正如数日前崔琰自己初到休屠的时候,不也对马超父子进行过考察吗?不同的是,文人选择主君看的是眼界和学识,而武人则是考较武艺罢了。
  原来是东莱太史慈!马超几乎不用脑子,就听出了崔琰话中的弦外之音。
  难怪!难怪他会这么嚣张,马超几乎可以断定,太史慈绝对有嚣张的本钱。能够跻身后世人所评选出的“二十四名将”之列,又怎么会是无能之辈呢?
  年轻武者,也就是太史慈,在听到崔琰的话之后,将一直盯在马超脸上的目光略略后移,仔细的看了崔琰片刻,有些犹疑的问道:“你莫非是季先生?季先生如何也出现在此?”当年在不棋山,太史慈固然是救了郑玄等人一命,可郑玄报之以李,在有限的时间里,倾尽所能的教授给了太史慈很多知识,在跟随郑玄学习期间,太史慈和崔琰的接触还是很频繁的,尽管只有数月的时光,但是崔琰的气度和学问,却令太史慈由衷的折服。
  “呵呵,”崔琰微微一笑,道:“自然是和汝怀着同样的心思前来的了。不过,吾现在已经是主公账下的县吏了。”
  主动点出自己在马超的麾下任职,崔琰是在以自己的方式,隐晦的告诉太史慈,马超绝对是个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少年英雄,是值得托付的主君。既然已经认了马超为主,就要为主公分忧,不知不觉间,崔琰便进入了角色之中,承担起了应尽的责任。
  崔琰的话有没有效果?看看太史慈的眼神就知道了。得知崔琰已经认马超为主,太史慈看向马超的眼神都变了,他可没想到如此年轻的马超,竟然能令才华出众的崔琰如此心甘情愿的委曲求全,在马超麾下做起了区区县吏。
  马超静静地听着崔琰和太史慈的对话,始终未曾开口说过一句话。等到两人的交谈告一段落,马超才转头看向崔琰,递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而后将目光看向了太史慈,眼中的战意节节攀升。
  马超明白,太史慈猛如虎。若不能降服太史慈这匹性情暴烈的猛虎,那么他便会立刻归山远去,哪怕是郑玄的亲笔信,也不能够让他留下。
  有力的踏前一步,马超吐出了两个字:“来战!”这两个简短有力的字眼,令崔琰等人瞬间面色大变。太史慈的勇猛,崔琰先前已经暗示过马超了,为的就是避免马超和太史慈争锋,改用其他方法收服太史慈,可他们却没想到,马超竟会如此简单直接的接下了太史慈的挑战。
  须知,马超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过了年关才刚刚满十五岁,面对已经二十四、五岁的太史慈,无论如何也是不占优势的啊,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约有十年之久,马超怎么可能是太史慈的对手呢?
  与崔琰等人大惊失色相比,关羽、赵云、马休、马玩四人,却是一脸的轻松。崔琰他们不知道马超的武艺究竟如何,他们几人还能不知道吗?马超的一身武艺,是可以用年龄来衡量的吗?即便太史慈再怎么勇猛,想要在三十招之内击败马超,也绝非易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