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脚步声响起,留守在邺城的荀,快步走了过来,看着曹操,欲言又止。
  “何事?说!”曹操注意到了荀,追问道。
  荀跪拜在曹操的身前,以头触地,低声说道:“禀大王,世子……世子他力战贼寇,已然……已然……”
  “世子怎么样了?他还没有退回内城吗?”曹操猛地站了起来,瞠目欲裂!他预感到了不详,但却说什么也不肯相信,希望荀能够说出曹丕无恙的话来。
  可他注定要失望了。
  荀吸了一口气,答道:“世子已战死沙场,是马超三弟马铁下的手。”
  “竖子!敢而!”
  “噗”
  曹操怒吼一声,紧接着便喷出一口逆血来,似是遭受了千斤重锤的重击,身形摇摇欲坠。哀莫大于心死,长子曹昂、次子曹丕、四子曹彰,先后死于刀兵之下,年过中旬的曹操,是在是有些无法承受。
  他是一代枭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同时,他也是一个父亲。虎毒不食子,曹操再冷酷,也不可能对儿子的死无动于衷。毕竟,他们可都是他的亲生骨血啊!
  嗡
  曹操的脑子里就像是炸开了一样,瞬间头疼欲裂,久治不愈的头风病,发作了!
  荀见势不妙,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搀扶着曹操坐了下来,关切的说道:“大王切不可动怒,身体要紧呐。”
  曹操举起双手捂着自己的头,怒道:“不怒?如何能不怒?!马儿!吾必杀之!”
  冷静,理智……在这一刻,悉数不复存在,曹操的脑子里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念头,杀死马超,为他的几个儿子报仇!
  “请大王三思啊!如今战局不利,我军士气低落,当以坚守为上。等各路援兵前来,再做良图。”荀苦苦的劝谏着。
  愤怒之中的曹操,哪里还能听的进去?一把推开荀,盯着他冷冽的说道:“死的是孤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如此血海深仇,岂能不报?”
  愤怒,加剧了曹操的头风病,让他更加头疼难忍起来。
  一手用力的按着自己的头,曹操站起身来,用另一只手拿出令箭来,扔到荀的面前,喝道:“传孤之命,全体将士集体上内城墙,做好战斗的准备,战斗一日不结束,便一日不许归营!都在城墙上给孤坚守着!违令者,杀无赦!把城中的青壮劳力都给孤集结起来,充作辎重兵,到内城墙处协助我大魏将士守城!”
  荀在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声,他知道自己今日是劝不动曹操了,只好拿起令箭,称喏而退。
  大半夜的时间,荀拿着曹操的令箭,到处调兵遣将,几乎一夜没睡。
  他把邺城内现有的兵力,分做了三等。
  最精锐的一批人,约有三万之众,荀把这些人交给曹操的三子曹植带领,请他驻守在内城墙之下,即可守护城门,同时也能迅速登城作战。
  战斗力稍微差一些的,荀把他们安排到了城墙上,让这一批的四万多人,作为抵挡大梁义勇军的第一道防线。
  内城墙不比外城墙,较外城墙狭窄,容不下太多的人同时登城作战,四万人便已经是极限了。


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步试探
  比猛虎还要凶猛的太史慈,带着万余名义勇军将士,分作三队,对邺城内城墙发起了强攻。
  第一队,由太史慈率领,登云梯抢攻;
  第二队的士卒负责稳固云梯,为第一梯队的袍泽做辅助;
  第三队士兵推着沉重的冲城锤,来到内城门之前,发起撞击。
  三队义勇军分工明确,三管齐下。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无当飞军以诸葛连弩压阵,在王平的指挥下,不断地对城墙上进行覆盖性的弩箭侵袭,作为太史慈所部的火力支援。
  镇守在内城墙的,是一夜未睡的荀。荀擅长的是治政,被曹操称为“王佐之才”,比肩汉代之初的张良。
  带兵打仗,并不是荀的擅长,可曹操眼下已无人可派,便只好由荀能者多劳一些了。
  不过荀久在军中,以他的天资,耳濡目染之下,还是学得了不少的带兵之法,仗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倒也把部队指挥的进退有序,没有任何的失误。
  因为荀的指挥得当,再加上魏军占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太史慈率部猛冲了三次,全被魏军给抵挡了下来,未能得手。
  试探性的攻击之后,诸葛亮发觉内城墙的魏军将士们,士气还算高昂,更兼荀沉稳,急切间难以攻破,便建议马超暂时退兵,在内城墙下保持压制的态势,同时另图良策。
  马超采纳了诸葛亮的意见,传令太史慈退后两百步,做出随时要准备再次猛攻的姿态,保持着对魏军将士们的心理压力。
  其后,奔雷骑们策马奔跑了起来,组成一个大战圈,把马超等人围在了中间,令外人无法看清里面的人在做些什么。
  圈内,马超随意的席地而坐,捡起一根断枝,在地上勾勒了几笔,画出内城墙的大概图形来,对身边的众人说道:“这内城墙,易守难攻。通过刚才的试探,没有五万以上的兵力,难以攻克。但问题是,内外城墙之间,距离较近,根本容纳不下五万人同时作战。诸位可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
  张合的目光在内城墙与地上的图形之间,来回转换了两圈,皱眉道:“诚如大王所言,此处易守难攻,兵力铺展不开。当初设计这邺城两层城墙之人,估计就是这个目的了。曹操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龟缩在内城之中,有恃无恐。”
  太史慈暴躁的说道:“管他什么有恃不有恃的!大王,末将再带兄弟们发起冲击,必定要拿下内城墙!”
  “哎子义,稍安勿躁,且听听诸葛相国怎么说。”老将黄忠拉了太史慈一把,把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诸葛亮的脸上,等待着开口。
  诸葛亮伸出一根手指,在地上的图形上,随手一戳,把图形底部的浮土戳出一个洞来,道:“千里之堤往往毁于蚁穴。城墙再高大、坚固,也必然会有漏洞存在。诸位,此处离外城墙不远,声息可闻,这就说明内外城墙之间,必然会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是什么联系?”性急的太史慈追问道。
  诸葛亮微笑了一下,示意太史慈坐下来,听他娓娓道来。
  “大王,诸位,不知各位在攻打外城墙时,是否注意到,外城墙附近,曾出现过犬群?”诸葛亮忽然把话题拉到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问题上。
  黄忠和太史慈对视了一眼,仔细的回忆了片刻,先后点头说道:“不错。”
  见二人点头,诸葛亮又说道:“外城与内城之间这段距离,大多是兵舍,少有民居。吾观外城墙下的犬群,皮毛色泽油亮,其中有个别的,体型较大,品种名贵,不是显贵人家,是无法养活的起的。它们绝不是挨冻受饿的样子。那么问题就来了,外城几乎没有民居,这些大犬是从何处而来的呢?”
  在诸葛亮的步步指引下,众人同时开动脑筋,寻找着答案。马超在一旁笑而不语,任由部下众人去猜测。
  “难道是……从内城中跑出来的?”张合最先说道。
  诸葛亮微一点头,紧接着又问道:“两军交战之际,内城门紧闭,它们又是如何从内城墙跑到外面来的呢?”


第六百一十四章 炸出一条通道 上
  获悉了内城墙的狗洞位置后,马超便下令让太史慈撤了回来,结束了这次试探性的攻击。
  虽说是佯攻,可太史慈也是真的出了力气了,当他撤回来的时候,他部下的一万名义勇军,只剩下了八千多人。当然了,魏军付出的代价,一点也不比太史慈这边少。
  内城墙上,经过这一番厮杀,已是血迹斑斑了。
  看着从容退去的太史慈,站在城墙上的荀,脸上非但没有半点喜色,反而带着浓重的担忧之色。
  太史慈的攻势,令荀琢磨不透。
  说他没尽全力吧,攻势又相当凶猛,双方死伤的将士加起来,都超过五千之数了;说他尽了全力吧,又给荀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荀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结果来。他总是隐约感觉,太史慈的这次进攻,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简单。
  苦思无果,荀带着担忧的心情,叮嘱魏军将士们严加戒备,以防义勇军再次攻城,之后他便下了城墙,赶往了曹操的王宫之中去面见曹操。
  当曹操忍着头风之痛,询问战况的时候,荀如是回答,并附上了自己的意见:“大王,义勇军气势汹汹而来,虎头蛇尾而退,臣推断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臣觉的,太史慈的这次攻势,看似凶猛,实则乃是马超的疑兵之计,他一定在暗中密谋着什么。臣以为,以完全之计,大王还是要早些做好退出邺城的打算。”
  “文若,邺城乃是我大魏的根基,岂能丢失?不必再说了,孤誓与邺城共存亡!”曹操不容置疑的拒绝了荀的谏言。
  曹操知道,在邺城之中,在他的王宫之中,就存在一条隐蔽的密道,可直达城外。这是曹操在兴建王宫之时,便留下的后手。这条密道,只有曹操一个人知道,其他所有知情的工匠,都已经被曹操秘密处死了。
  如果曹操想走,靠着这条密道,一定能脱离义勇军的包围圈,逃出一条生路,可曹操目前还不想那样做。
  邺城若真的被马超占据,大魏便会名存实亡,曹操一个人逃出去,又有什么意义?再说,几个儿子的血海深仇未曾得报,曹操绝不甘心。
  苦劝无果,荀黯然离开,回到了城头上,亲自盯着义勇军的一举一动。
  人都有疲倦的时候,荀一个人,一双眼睛,有如何能盯的住众多义勇军?
  入夜时分。
  三小队神机营密探精锐们,以五十个人为一组,悄然出现在了内城墙附近。
  他们带着马超的命令,每人携带着大量的密封罐,按照诸葛亮绘制的地图,趁夜摸到了内城墙的几处地方,把手中的密封罐埋到了指定地点,并留出引火的导线,引到了两百步之外。
  这些密封罐和导线,都是马超亲手制作出来的,他按照后世制作地雷和导火索的办法,仿制出了这些东西。半天的时间制作出这许多地雷,可把马超给累的不轻。
  马超特意吩咐神机营密探们,导线一定要装在中空的竹子中,然后把竹子埋在地下,上面轻轻地撒上一层薄薄的浮土,确保竹筒内一定要有充足的空气流动。神机营密探没有后世的知识,不知道导线需要在空气充沛的情况下,才能够引燃。
  但是对于马超的命令,神机营密探们向来执行的很彻底,从来不会质疑什么。
  一夜过去了,天空像往常一样,开始逐渐泛白,三小队一百五十名神机营密探,回到了义勇军的大营中,告知马超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了。
  早饭过后,马超刚要下令集结部队,对内城墙发动强攻,庞统忽然派人来到了营中。
  和庞统的人一起来的,还有朝廷的使者,他的手里,拿着一道天子诏书。
  早在一个多月前,庞统率部攻克了许都,把天子刘协带回襄阳之后,就一直用各种办法,暗示、提醒刘协,他已经失去对天下的掌控了,已经没有资格坐在大汉天子的宝座上了。
  庞统的手法很巧妙,他没有明说什么,却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让刘协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被曹操软禁的这些年,刘协也想了很多,当初的雄心壮志,早就被长久的囚禁生活给磨没了,他知道自己软弱无能,再也无力为大汉江山做些什么了。
  于是,在庞统的手段之下,心灰意冷的刘协,终于亲笔写了一道诏书,让有限的几个亲信之一,给马超送了过来。
  诏书的内容,自然是按照庞统的心意所写的,刘协要禅位给马超,有马超来掌管大汉,登基天子之位,成为九五之尊。


第六百一十五章 炸出一条通道 下
  轰
  一声沉闷的轰响,在内城墙底部响起,
  激昂的战鼓声,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完美的把这一声轰响给掩盖住了。
  紧接着,又是一声沉闷的轰响。
  马超心知,是神机营密探们,已经点燃了导线,令埋藏在城下的地雷爆破了。听这个声音,马超觉的他制作的地雷,远远无法和后世真正的地雷相提并论,爆破力和冲击力相去甚远。
  但是,后世的地雷,对付的是钢筋混凝土;他制作的地雷,对付的却是用黄土、石块堆砌的古代城墙。
  地雷的威力虽然差了一些,可这个时代的城墙,也没有后世那么坚固,想要将其炸开,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马超根据那声沉闷的爆破声做出的判断。
  连续的轰响,埋于各处的地雷相继爆发,冲击力爆发出来,邺城的内城墙都跟着轻微的晃动了起来。
  起初,在鼓声的遮掩下,荀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但是当脚下的震动感传来,他很快就发觉不对劲了。
  感受着城墙晃动的幅度,荀低下头,死死地看着地面,大脑在快速的转动着,思索着问题的症结所在。
  不是荀的反应慢,也不是他智慧不够,实在是马超制作的地雷,超出了这个时代的科技限制,不在人们的认知之中,所以荀苦苦思索,仍是未能寻找到答案。
  脚下的震动频率越来越快,震动强度越来越大,荀直觉的感到,形势有些不妙,却也是束手无策,因为他根本就找不到问题的所在,自然也就无法解决问题了。
  轰
  哗啦
  最后一声闷响传出,内城墙的三处地方,同时出现了坍塌,大量的石屑混合着干硬的泥土,从城墙上分崩离析,掉落到了地上,带起了一阵烟尘。
  等烟尘渐渐散去,内城墙上,露出了三个,高一人有余、宽将近三人的大洞来。透过这三处洞穴,内城中的景物,清晰可见。
  刚刚好!
  既把内城墙炸出了三条通道来,又不会影响到内城墙的承重能力!这是马超所预想的最佳的结果!
  不然的话,义勇军将士们在进城的时候,城墙忽然全部倒塌,那损失可就大了。
  马超不由得心中暗道一声侥幸。对于地雷以及火药的掌控力,马超也是照葫芦画瓢,无法做到精准。他不喜欢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这次制作带有爆破性的地雷,实在是情非得已。
  而且,热武器的提前出现,很有可能会改变历史的轨迹,这是马超所不愿意看到的。他不能因为自己的意外穿越,给后世带去任何不良的影响。历史,就应该按照平稳发展的轨迹,一步步的向前推进,跨时代的跃进,带来的很有可能是一场灾难。
  “义勇男儿,进军!”
  随着马超的一声高呼,早已等候在三处孔洞前的将士们,奋力发出一声呐喊,脚下发力,迅速冲了出去。
  带队的三员主将,老将黄忠、大将太史慈和张合,此刻兴奋莫名,早已摩拳擦掌多时了。
  三万破军阵精锐,分别跟在三员大将身后,嗷嗷的叫着。
  邺城的两道城墙,困扰了义勇军将士们多日,现在终于可以直面敌人了,他们的心情自然是很兴奋的。
  城下的情况,被荀看在眼中。稍加思索,他就反映了过来,马超一定是用了什么诡异的手段,在城墙底部开辟出进入城内的通道了!
  “快!通知城下的将士,加强戒备,严密封锁!寻找敌人的进城通道!”荀怒吼连连,声嘶力竭的命令着。他猜到,即便马超的手段诡异,开辟出了通道来,可也绝不会太过宽阔,空间必定有限,只要能把通道重新封锁,那马超就无计可施了。
  众多的魏军,在荀的命令下,刚要集结,只见黄忠、太史慈、张合三员大将,便已经钻进了内城之中,虎入羊群般杀进了魏军的人群中。
  在他们身后,破军阵精锐们一个接一个的鱼贯出现,犹如神兵天降,又好似是地底爬出来的恶魔,异常诡异的出现在魏军将士们的视线中,并将手中的西凉弯刀刀锋亮出,向着魏军将士们劈砍而来。
  忽然出现的义勇军将士,令魏军将士们惊疑不定,他们不知道义勇军是从何处而来的。人们对于未知的事情,总是怀有恐惧之情的。在这一刻,心怀畏惧的魏军将士们,还未正式和义勇军交战,心中便已怯了三分,哪里还有勇气去探寻那所谓的什么通道?
  城外,马超也没闲着。
  他必须要保持对城头上魏军的牵制,为进入内城的将士们缓解压力。
  被马超指派出战的,乃是大将魏延。
  魏延镇守在常山,对魏军的情况较为熟悉,且勇猛善战,由他接替太史慈担任主攻手,最为合适不过。
  一架架云梯被竖起,搭在了内城的城墙上,魏延一声令下,万余名普通的义勇军士兵,顺着云梯快速的向上攀爬着。


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 败 上
  胡车儿刚刚攻破城门,出现在邺城的内城之中,恰好看到曹植仗剑杀来。
  原本曹植是要给曹操断后的,没想到城门会在这个时候被攻破,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反而还被城门倒塌的轰响声吓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