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丕的迅速崛起,让曹操对曹丕越来越器重,甚至是引以为傲。与此同时,魏国内部,对曹丕继承世子之位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重要的官员都认为,曹丕是最适合接班曹操的人。
  但是曹操毕竟不是只有曹丕这一个儿子。能继承曹操魏王爵位之人,需要是要能够让魏国变的更加强大才行。所以在立储的问题上,曹操一直有些犹豫,还没有正式立哪个儿子为世子。
  平心而论,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是小儿子曹冲。曹冲天资过人,异常聪明,留下过“曹冲称象”的典故,很讨曹操的欢心。可废长立幼,自古以来便是取祸之道,故而曹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偏爱,而立曹冲为世子。
  归根结底,曹操看重的,还是能力。谁有能力带魏国走向强盛,曹操便会立谁为世子。


第六百零一章 决战邺城 一
  夜晚,星光璀璨。
  马超位于大营中的高出,仰着头,神情专注的看着夜空,似乎夜空中有着什么特别的东西在吸引着他一样。
  站在他身边的诸葛亮也一直抬头看向夜空,却什么都没看到,漆黑的夜空连一颗星星都没有,让最擅长夜观星象的诸葛亮感到今夜的夜空,实在是无趣,他真的有些不明白,马超究竟是在看什么能看的那样出神。
  良久,马超收回了看向夜空的目光,缓缓说道:“孔明,你是否在奇怪,我究竟是在看些什么?”
  诸葛亮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是。”
  马超转头看向诸葛亮,展露出了笑容,露出了两排整齐的白牙,神秘的说道:“其实,我什么也没在看。我刚才只是在想,曹操会不会也和咱们站在这同一片夜空下,也在抬头看着夜空。如果他在看的话,那么你猜,他又会从这夜空中看到些什么呢?”
  不等诸葛亮回答,马超似是询问,又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漆黑如墨的夜空,连一颗星星都没有,这,或许会让曹操感到一丝孤单吧?”顿了一顿,马超的语气忽然转为了肯定,认真的说道:“邺城是个好地方。当年袁绍占据邺城,势力何其强大?几乎要霸绝天下了。那时,我和曹孟德联手,便是在这邺城,击溃了袁绍的主力军,从而改变了中原新的格局。那个时候,迫于形势,我把邺城让给了曹操,但是我当时就在心里对自己说,终有一日,我还会回到邺城,拿回属于我的一切。现在,是时候让邺城再次成为历史新的见证之地了。”
  诸葛亮把马超的话一字不漏的听进了耳中,沉思了片刻之后,向马超拱手说道:“亮此生有幸,能够追随大王鞍前马后,幸甚至哉!亮愿助大王完成宏愿!这一次,在邺城一战而定天下的,一定会是我们!”
  马超笑了,他的笑容里带着无尽的自信:“第一次邺城之战的胜利果实是属于曹操的,他在那里以少胜多,打出了漂亮的一战,成就霸业。如今,我就要在他的成名之地彻底的击败他!邺城,便是他最好的埋骨之所!这是他宿命的轮回,更是我大汉一同天下的终点!”
  翌日。朝阳初升,天地间的万物都开始了苏醒,两处敌对的势力中,也升起了阵阵炊烟。
  早餐时间,是两军将士难得的清闲时光,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这一刻享受到短暂的宁静,至于宁静过后,有谁会战死沙场,又有谁会重伤落下残疾,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因为相隔的距离只有数里,义勇军大营中飘出的阵阵肉香,无可阻挡的飘到了邺城的城头上,那些正在值守的将士们鼻子中,让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过肉的魏军将士们十分眼馋。
  义勇军的早餐其实是十分简单的,每个人的早餐都是定量的,两块面饼,一碗肉粥,再加上一小块的鱼干。肉食并不多,但是营养搭配的却很均衡,军中的厨师又是长安学府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这些被深深的烙上了大梁印记的厨师们,义勇军将士在战场上血战,他们则是把灶台视为了自己的战场。
  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尽量让那些在前线浴血拼杀的将士们吃饱吃好,这就是属于他们最大的胜利。所以,每次一到开饭的时间,义勇军大营内飘出的香气,总是让对面邺城城头上的魏军将士垂涎不已。
  攻心之计,可不是只有曹操擅长。这么多天以来,马超便是用这种方法,一点一点的消磨着魏军将士的锐气。
  现在,应该到了收效的时刻了。
  邺城城头上,一名魏军副将伸长鼻子向义勇军大营的方向,使劲闻了闻,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陶醉的神色,可是当他低下头,看到自己手中握着的那块干巴巴的窝头时,脸上的神色瞬间垮了下来,难以下咽的神色溢于言表。
  同样都是军人,同样都是拿粮饷的战士,为何自己这边就和对面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人家连早餐都能吃的这样香甜,为何自己却只能啃干巴巴的窝头?这名副将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是气恼,最后忍不住一把将手中的窝头扔到了地上,还伸出脚向着窝头狠狠地踩了一脚,口中怒道:“人比人简直是气死人,这饭没法吃了!”
  和这名副将有着同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在看到这名副将怨怒的举动之后,不少人也跟着站起身来,吵吵嚷嚷的骂了起来,埋怨自家将士这边的伙食太差,让人无法下咽。有了带头的人,就一定会有跟风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怒骂的行列:
  “大家说说,这是给人吃的饭吗?简直就是给猪吃的东西!”


第六百零二章 决战邺城 二
  把地面上沾血的窝头,一口一口吃进口中,曹操面不改色。
  咽下最后一口窝头,曹操拍了拍手,环视着身边的将士们朗声说道:“将士们!我军目前的伙食确实很差,但是我们现在是在战场!我们必须克服自己吃下这些东西,这样我们才能有足够的体力去和敌人战斗!去击败强大的敌人!孤向你们保证,十五日之内,便会有补给送来,到时,你们就不必再吃这难以下咽的窝头了。”
  听到新一批的补给就要送到,魏军将士们欢声雷动,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大声的呼喊了起来:
  “大魏必胜!”
  “大魏必胜!!”
  “大魏必胜!!!”
  长久以来被大梁义勇军将士们打压到低谷的士气,终于在这一刻发生了巨变,曹操以出色的治军手段,成功的唤起了麾下将士们的斗志,让他们的士气重新变得高昂起来。
  在此之前,曹操也曾使用过相同的手段,比如望梅止渴等等事例,便是最好的佐证。只是这一次和以前不同,曹操这一次并不是在画饼,而是他笃定十五日之内,必定会有补给送到。以曹操的精明,他甚至军中军心不稳,这个时候必须要安抚好将士们的军心,绝不能让军中出现兵变的危机。
  所以曹操在调集兵马的时候,就已经让兖州、豫州各地的主将,积极地筹措粮草了。这两个大州许久未曾遭遇战事了,近几年又风调雨顺,粮草丰足,足以支撑这次大战的消耗。
  只是曹操不知道的是,那批被他寄托了全部希望的补给,此刻正在经受着战火的洗礼。潜伏在魏军中的神机营成员,早已把这一批补给的路线秘密报告给了马超,为了不引起曹操的怀疑,马超并没有出动大营中的一兵一卒,而是以飞鸽传书的形式,把这一消息传达给了镇守在荆州的统帅庞统,让庞统想办法切断曹操的补给线。
  有着凤雏之名的庞统在接到马超的飞鸽传书之后,立刻敏锐的洞察到,这一次袭粮,将会对主战场上的魏军将士造成多么重大的打击。
  于是庞统一面挥军进入豫州境内,一边把消息传递给了镇守在兖州边境处的张辽。两人同时行动,连夜调兵遣将,直扑兖州、豫州的腹地。
  不光是庞统、张辽有所行动,镇守在汉中的徐晃也赶了过来,加入到了袭扰魏军粮道的战斗中。
  如今西南战事已定,汉中的战略位置,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重要了,再把徐晃留在汉中,就有些屈才了。所以马超早就对徐晃做出了新的任命,让他率部前来参战。
  汉中距离荆州较近,徐晃便没有赶到邺城去,而是来到了庞统这边。
  而且徐晃有着自己的考虑。
  荆州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紧挨着江东。庞统镇守在荆州,自然是万无一失,了庞统若是离开了呢?孙权会不会乘虚而入?曹操的部下,又会不会做出什么动作来?
  庞统,不能轻易离开荆州!那么荆州这条路,就无法走得通。这样就会让讨伐魏国的攻势,出现北面强劲、南方无力的局面。人都是靠两条腿走路的,跛足之人终究是不太方便的。
  所以徐晃便率部来到了荆州,必要的时候,他可以从荆州出兵,挥兵中原。或者是代替庞统镇守荆州,把庞统解放出来,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得知曹操征粮的部队已经出发,徐晃在和庞统商议过后,便率领一支精骑,绕过曹魏各地主将的防御,斜向穿插到魏军的补给线路上,对魏军的补给部队形成围剿之势。这也是庞统的意见,庞统久居荆州,又是荆州士族出身,没有人比他更适合镇守在荆州了。
  所以在切断魏军的粮草之后,庞统便会回到荆州,而徐晃绕到魏军的前面去,击败了魏军的支援之后,就可以随时向北,切入到北方战场去了。
  魏军负责押运粮草的人,是曹操的侄子曹彬。
  曹彬是曹真的胞弟,也是曹操的子侄之一。是曹操在一年前大肆提拔后辈子弟时涌现出来的一员大将,武力不在夏侯霸之下,只比曹彰稍微逊色,因此也很是受曹操的器重。大战之前,曹操让曹彬留在后方,就是想用他的武勇来确保补给安全的。
  在庞统派出的三路伏军中,最先赶到预定位置的,便是徐晃。
  以徐晃的多谋,他当然不会错失良机,因为等待张辽与他形成合围,而失去对曹彬所部的最佳进攻时机。
  于是,徐晃便率先对曹彬发动了强劲的攻势。


第六百零三章 决战邺城 三
  纸,终究包不住火。
  东、西、南三个方向的败报,最终还是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
  得知这一连串的噩耗,曹操终于坐不住了。他终于知道,马超为何一直按兵不动了!
  因为曹操的各路粮草运输部队,根本就不会来!
  因为孙权派出的二十万大军,已经葬身海底!
  因为马超在下一盘大大的棋,他要从四面八方蚕食曹操的势力,把曹操围困在邺城!
  因为……马超要在邺城,和曹操一决雌雄!
  曹操,已经是退无可退。这一盘棋的先手,已然是被马超牢牢地握在他的手里了,曹操在落子之初,便落了下风。
  败报,迅速的发酵。粮草补给被截断,后路被截断,义勇军在背后势如破竹,就连吴国的盟军都无法赶来战场……这些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在邺城中迅速的传递着,越来越多的人被深深地绝望包围了起来,曹操费尽心机激励出来的士气,再次于一夕之间,被破坏殆尽。
  可是曹操不能退,也无法退。
  不退,他还能凭着邺城坚固的城墙,与马超周旋,若是撤出邺城,和义勇军展开野外的遭遇战,曹操一点把握也没有。现在曹操只能坚持,希望程昱等后方的文武将官,能够击退各处义勇军的入侵,把军心稳定下来。
  然而,马超却不会再给曹操这个机会了。马超隐忍了这么久,做足了功课,什么攻心计、上兵伐谋、十面埋伏……统统都用出来了,岂能再给曹操片刻的喘息之机?
  在邺城内军民心中的恐慌,发酵了三日之后,马超终于发动了对邺城的第一次进攻。
  攻坚战,自然是远程利器为先。
  在将军令的铮铮战鼓声中,三百多架红衣弩炮和近两百辆霹雳车,被投入了战场,迎着朝阳,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光彩,安静的屹立在邺城千步之外,就像是一个个来自洪荒的巨兽,正准备择人而噬。
  千步之外,游离在红衣弩炮和霹雳车两大杀器之外的,是八个整整齐齐的战阵,每个战阵,至少都有两万人。
  乾位阵门处,一面金色的大旗,迎风飘荡。上面刺绣着斗大的两个金字:大梁。
  金色战旗之下,马超身穿白虎啸天铠,手握紫金霸王枪,座下是神骏的龙象宝马,脑后拖着一根粗大的狼尾。狮盔蛮铠,白马金羁,正是马超标志性的装束。
  马超左侧,是黑色铠甲、黑色蛇矛、黑色战马的张飞。面如锅底般漆黑,虬须根根倒立,豹头环眼,杀气凛然。掌中丈八蛇矛饮尽敌人之血,座下踏雪乌骓似是一片乌云。
  右侧,同样是黑铁塔般的胡车儿。他没有骑马,昂然站立,一根笔常人大腿还要粗的狼牙大棒,在他的手中如提灯草。
  震位阵门处,大梁车骑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依旧是不变的绿袍金甲,丹凤眼,卧蚕眉,长须及腹,座下赤兔马通红似火,手中青龙偃月刀所向披靡。
  关羽身后,孔武有力的周仓,和另一名小将并骑而立。这员小将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手中提着一杆和青龙偃月刀十分相似的大刀,只是尺寸小了一号。
  此人是关羽在数年前收的义子,名为关平。这几年来跟随着关羽,学到了不少真本事,如今一手刀法,已经有关羽三分的火候了。
  两万奔雷骑以及一万骑兵,策马立于周仓、关平的身后。
  坤位阵门处,白马银枪赵子龙,挺枪立马,风采卓绝。
  在赵云的身边,有三员罕见的女将。和赵云并肩立马的,无疑便是马超的胞妹、赵云的妻子马云禄了。稍微落后一步之遥的,是马云禄的两员部将,黄忠之女黄舞蝶,和昔日称霸淮南的严白虎之女严如意。
  她们二女此前长安保卫战中,已经展露过头角了。谁若是因为她们是女子便轻视她们,一定会追悔莫及。
  一万奔雷骑和两万娘子军,安静的在赵云及三位女将身后列阵。
  坎位阵门处,战旗之下的大将,乃是老将黄忠。
  曾经的乌桓王之子蹋顿,充作黄忠的副将。二人身后,三万破军阵精锐,肃杀站立,腰板挺得如标枪般笔直。
  巽位阵门处,手握银枪,背插双戟的太史慈,骑着从曹操手中夺来的千里马绝影,耀武扬威。练兵的行家里手高顺,担任太史慈的副将。
  二人身后,是两万名装备精良的步兵。这些人身材高大,样貌异于常人,显然并非是单纯的汉人血统。没错,他们就是高顺在西域那边招募的异士,经过高顺的训练,他们的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


第六百零四章 决战邺城 四
  邺城是座大城,城内的百姓约有三十余万,人口众多。
  马超如果过度的依赖红衣弩炮和霹雳车的话,很容易在远程轰炸中,因为对这两大杀器操控不当,而把巨弩和雷石落入城内,对城中的百姓造成无辜的杀伤。
  民心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马超不想因为战争而失去民心。因为他不是曹操,做不出“宁可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的事情来。
  所以这一场注定会无比艰难的攻坚战,最终马超还是决定,要用刀剑去攻克。
  这样做,无疑会让部下的义勇军将士们,出现很多伤亡。可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是在所难免的。包括马超本身在内的每一名义勇军将士,都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心理准备。
  代替曹操在外城墙上指挥战斗的,是大魏的世子曹丕。
  战火,迅速让他变的更加成熟。
  “敌人要攻城了,各部队做好应对准备!让他们知道我大魏的铁血手段!”曹丕怒吼连连,催促着城头上的十万魏军将士,进入备战状态。
  谁都知道,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但同样,每一个人也都清楚,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已经是不死不休之局!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邺城的战斗,就此拉开序幕,从战斗的一开始,便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双方的将士彼此视为死敌,以命相搏。
  另一场战斗,在邺城外二十里的漳河上,于同一时间开战。
  镇守在邺城外漳河河畔的,是曹操部下的青州牧臧霸。纵观整个魏军阵营,没有谁能比他更胜任水军都督这个位置了,毕竟臧霸久居青州,对水战还是十分熟悉的,比起其他在陆地上征战惯了的众将来说,臧霸对水战已经算得上是行家里手了。
  因此,曹操把整个水军都交到了臧霸的手上,希望臧霸可以利用擅长水战这一优势,能够在和大梁义勇军的战斗中,成为一支奇兵。
  再说漳河。
  漳河临近邺城,故而邺城在后世又有“临漳”之别称。漳河是邺城境内的主要河流,自东向西贯穿与邺郡境内。古时的西门豹治水、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等典故,均出自此处。
  曹操入主邺城之后,便在漳河河畔建造了一座铜雀台,极其的雄伟。而曹操如此重视漳河的原因,因为漳河乃是邺城水路的交通要道、军事要冲,漳河河畔的防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