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江东军对峙了七个多月,再加上之前的连番激战,荆州兵早已疲惫不堪了,陈到并非不知,可他也没有办法,因为他的手里,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兵力可以调用了。
  陈到强行出兵,庞统立即做出了应对。
  他派出以老带新的组合,用三万义勇军带着两万荆州兵,任命王平为主将,按照庞统的计策出战,与陈到交锋。
  另一路,以先锋马铁为主将,同样是三万义勇军加两万降兵的组合,抵挡老将严颜。


第五百三十二章 争奇斗艳
  分割荆州的三方势力,在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无奈处境下,默认了彼此的存在。
  荆州的乱战,至此便告一段落。
  驻扎在雍州边境线上的张辽,并没有撤军,而是留在了商县,并在这里建筑防御工事,大有把商县打造成桥头堡的趋势。
  大梁日后想要进一步的发展,扩充地盘,无论是向西进攻大魏,还是南下攻打蜀国,曹操都是一头盘踞在侧的猛虎,随时可能亮出獠牙,在背后发起致命一击,重创大梁边境。
  未雨绸缪,马超还是没有撤走张辽这支部队,让他留在商县牵制曹操。
  以张辽之能,再加上三万正规义勇军和近十万地方驻军,即便是曹操大举来犯,张辽也能抵挡很久一段时间了,能够最大程度的为马超调兵遣将争取到充足的时间。
  荆州乱战结束之后,马超重新把精力放到了训练士卒上来。
  他和曹操之间,早晚必有一战,没有足够精锐的精兵,是很难战而胜之的。
  号称马超麾下两把尖刀的奔雷骑和破军阵,再一次恢复了三万人的满编,此次入选两支精锐的,都是历经战火的老兵,年纪在二十二岁到二十六岁之间,正是人生中最巅峰的年龄阶段。
  在训练这两支精锐的时候,马超可是不遗余力的。事务再多,马超每日都要亲自训课一个时辰,并对出手法等战技进一步改良,在训练中传授给他们,促使两支精锐的战斗力再次攀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武器装备方面,对两支精锐的投入也是最大的。
  随着马钧的逐渐长大,他脑子里不时便会蹦出来一些奇思妙想,甚至一些建议,连马超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马钧的奇思妙想,经过马超的润色后,再经过诸葛亮夫人黄月英的修改,最后落实下来,绘画成图稿交到韩暨和郑浑的手中,两位能工巧匠根据图纸打造出一批批的新式武器、战甲,在交到诸葛亮的手中,由诸葛亮配发到各支部队中。
  奔雷骑和破军阵,自然是第一时间拿到最精良装备的部队了。
  在各部义勇军大规模换上新式装备的时候,马钧还对旧有的红衣弩炮、霹雳车两大杀器进行了改良,在保证超远射程的同时,大大的缩短了填装弩炮的时间,原本需要三十多个呼吸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次填装,而现在,被马钧硬生生的缩短了一半,只需要十五个呼吸便可以了。
  这一改良,让马超喜出望外,重重的赏赐了马钧一番,并且授予了他正式的官职,成为了马家的又一位新生代人物。
  马钧带给马超的惊喜,远不止于此。他甚至是对诸葛亮首创的诸葛连弩也做出了改良,使之更趋完美。经过试验,诸葛连弩的穿透力和破坏力,足足增长了三倍有余,而且射程也被提升到了一百二十步,比原来的一百步,又提升了二十步之远。
  该良后的诸葛连弩,深得义勇军将士们的喜爱,连发明出诸葛连弩的诸葛亮都赞不绝口。
  倒不是说诸葛亮的能力不如马钧,而是诸葛亮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在他而言,奇淫巧技始终只是旁枝末节,他并未在这上面投入太多的精力。
  而马钧却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了这个领域,无比的专注,所以才能获得惹人注目的成就。
  之后,马钧还对已经失传的指南车进行了钻研,仿制出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指南车,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运用了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使得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的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向南方。
  有了指南车,今后义勇军无论是处于迷阵等人为的困扰,还是大雾、沙漠等自然因素的不利的环境中,都能够准确的找到方向,再也不会迷失了。
  可以说,指南车算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辅助性战斗工具了。马钧凭着指南车,成为了开创这一流派的鼻祖。另一位堪称鼻祖的人物,自然就是诸葛亮了。
  在马钧设计出指南车之后不久,诸葛亮在黄月英的帮助下,推出了另一种辅助性的战斗工具木牛流马。


第五百三十三章 无当与伏波
  诸葛亮和马钧的争奇斗艳,使得大量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之中,实力再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别的不说,单单过去一年的粮食产量,便抵得上往昔三年之多了!
  底气十足的马超,调拨出了大量的钱粮,再次组建了两支精锐之师出来。
  百战精锐,绝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便能一蹴而就的。精锐中的精锐,必须要经过多年的打磨以及战火的洗礼,方可成为精锐。
  而马超新组建的这两支精锐,可不是像神机营和青囊军那样的特殊部队,而是与奔雷骑、破军阵相仿,能都在正面战场上破军杀敌的百战之师!
  这两支新军的雏形,其实在很早之前,便已经有痕迹可寻了。
  数年前,诸葛亮在威州大败夏侯渊,八千义勇军手持诸葛连弩相随;后来,诸葛亮又奉马超之命,带着扩编后的两万精兵,前往汉中,抵抗了刘备疯狂的侵袭,为后来马超率主力军征讨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说,诸葛亮率领的这一支精兵,又经过了两年多时间的磨砺之后,已经有了成为精锐的基础了。
  这支精锐,以步兵为主,军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健步如飞的精兵,身形矫健,爬山涉水如履平地。而他们最大的依仗,便是最新式的诸葛连弩!
  结合这支精锐的特点,马超将其命名为“无当飞军”!
  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自然非诸葛亮莫属。
  他们的战斗力,或许不如破军阵,所配备的铠甲,也没有破军阵那样厚重,并不是牢不可破的乌光铠,而是较为轻薄的鱼鳞甲。
  可是,无当飞军有着自己独有的优势。轻便的铠甲,是他们保持机动性的基础,而且别看他们的鱼鳞甲只有一层,看上去有些脆弱,实际上,这种鱼鳞甲,也是韩暨和郑浑精心打造出来的,防御力绝不输于普通的三层重铠。
  另外,新式的诸葛连弩,在经过马钧的改良之后,可以做到一弩二十矢,输出力绝对惊人。试想,依靠着较快的速度,灵活的穿插于战场之间,甚至可以无视崇山峻岭的阻隔,而后以诸葛连弩向敌人发动突袭,这样的攻势,岂是轻易能抵挡的?
  这支精锐,势必会成为势不可挡的存在,所以马超才以无当飞军来给他们命名。
  除了远程打压敌人的优势之外,近年来,无当飞军还在马超的指点下,以和破军阵相同的三棱刃为副手武器,苦练出手法、马步桩等近身搏杀的技能,以及一切能对敌人进行远程打击的各类器械。
  在防御力做出一定牺牲的同时,无当飞军的远程射杀、近身搏斗的能力,强悍的出类拔萃。
  如果在大规模的战斗中,无当飞军以轻甲弩兵的姿态出现,和重装步兵破军阵进行协同作战,试问,当世有那一支步兵,可以阻挡他们的兵锋?连曹操精心打造出来的虎贲军都没这个本事!
  另一支精锐,亦是由来已久。
  近几年来,诸葛亮、庞统这一龙一凤,屡屡立下奇功,声名显赫,可谓是功盖群臣。
  而跟随马超时日更久的周瑜,却显得有些沉寂。甚至在近几次大战中,几乎都没有看到周瑜的身影。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马超对周瑜的厚望,并不比对诸葛亮和庞统差。
  数年前,马超便秘密交给了周瑜一个任务,让他暗中在军中挑选了数万精通水性的悍卒,到金城郡附近的一个大湖中,去训练水军了。
  马超起兵于金城,对金城的地理自然无比的熟悉。
  金城西边,有一座巨大的湖泊,远比江东的鄱阳湖、洞庭湖要大的多了。只是因为金城地理位置偏僻,故而这处大湖,不为世人所熟知罢了。
  可熟知历史的马超知道,这个大湖,在后世可是很出名的。它就是后世海拔颇高,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青海湖。
  当然了,现在的青海湖,根本就不出名,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
  马超把训练水军的地点选择在这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无名的青海湖足够安静,在远离世人关注的角落,不易被旁人发觉,可以更有利于周瑜的练兵。
  此外,青海湖海拔很高,普通人在这里训练,会有眩晕的不适感,可一旦克服了这个困难,练出来的兵,再面对其他困难的时候,便能够从容应对了。
  水军,是要在水面上作战的,风浪一起,水面起伏不定,很容易导致晕船,而在青海湖练出来的水军,对晕船这个现象,是绝对免疫的,再波涛汹涌的水面,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影响。


第五百三十四章 孙尚香
  半个多月后,一队车马豪华的仪仗队,穿过江东所掌控的荆州四郡,踏入了陈到管辖的新城郡,再往前行进百余里,便是荆州的治所襄阳了。
  “停!”
  一声娇喝,自奢华的宝马香车中响起,万余人组成的仪仗队,立刻停下了脚步。
  车厢的卷帘倒卷,露出一张美轮美奂的娇颜来。
  身披凤凰刺绣的红色吉服,孙尚香缓缓自马车上走了下来。
  与其他女子的娇柔不同,孙尚香的脸上带着一股英气,与马云禄倒是有几分神似。
  下一刻,孙尚香毫无淑女风范的展开双臂,舒服的伸了一个懒腰,樱桃小口中呢喃着道:“可憋死人家了,终于可以下车透透气,舒展一下筋骨了。”
  负责保护孙尚香的江东战将贾华见状,连忙翻身下马,快步来到孙尚香面前,低声劝道:“郡主,大庭广众之下,还请郡主注意仪态。”
  贾华乃是孙权的贴身护卫武将之一,与周泰齐名。本来孙权是想让周泰来保护孙尚香去成都的,可惜在荆州乱战中,周泰为保护孙权身受重创,至今尚未痊愈,孙权便只好命贾华来负责此事了。
  能够成为孙权的贴身武将,可见贾华也是有些本事的,而且较为注重礼节。所以在见到孙尚香大伸懒腰后,便立刻过来劝阻了。
  扭头看了贾华一眼,孙尚香嘟起了小嘴:“哼,无趣!你若想拦我,先打败我再说!”
  贾华闻言,有苦难言,不敢再有半句劝谏,讪讪的退了下去。
  且不说孙尚香乃是孙权胞妹,是郡主之尊,绝不是贾华可以冒犯的,单说孙尚香的武艺,贾华也是自愧不如啊!和孙尚香交手,那不是找虐吗?贾华可没那么傻。
  斥退了贾华,孙尚香更加得意了,旁若无人的伸展了一下娇躯,竟是随手抽出一柄佩剑来,在马车之前舞起剑来!
  孙尚香虽是孙权的胞妹,可性格却与孙权大相径庭,倒是和逝去的孙策很像,天生就喜欢舞刀弄枪。一日不练舞,她就会感到浑身难受。
  沿途之中,孙尚香在车中憋闷了多日,早就忍耐不住了,现在好不容易走出了自己家的地盘,再也没有孙权的耳目在侧,孙尚香便不管不顾起来。
  “郡主好剑法!”
  一声暴喝,忽的在不远处响起。
  贾华一惊,连忙转头看去,却见不知何时,前面的山坡上,竟是出现了一队衣甲杂乱的马匪,骑乘着毛色不一的战马,手中握着马匪惯用的马刀。
  刚才发声之人,用一块黑布遮着脸,看不清面貌。
  “尔等是何人?可知我家郡主的身份?”贾华怒不可遏的呵斥着。
  区区蟊贼,也敢来大劫江东郡主?真当我江东的刀锋不利吗?
  为首的马匪无视贾华的怒火,好整以暇的举起手中的大刀,向孙尚香一指,喝道:“本大王正好缺个压寨夫人,就是你了!儿郎们,去把压寨夫人给本大王抢回来!”
  上千名马匪立刻爆发出一阵唿哨,从四周策马冲下山坡,直冲孙尚香的护卫队。
  在上万人的护卫队中,只有五千人是江东的正规军,另有三千女子,是孙尚香训练出来的亲卫队。还有两千多人,是手持各种乐器的仪仗队,更是不值一提。
  数年前,孙尚香闻听梁王马超胞妹马云禄,拉起了一支娘子军,声名显赫,便忍不住生出了比较之心,不顾孙权的劝说,也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女子部队来,孙尚香亲自担任她们的教习,教授她们击剑、挥戈之技。
  可是孙尚香忽略了一点,马云禄的娘子军,是真正上过战场的,经过了血与火的考验;而她拉起来的女子部队,不过是一群莺莺燕燕,从未上过战场。在和江东军较量的时候,各部江东军忌惮孙尚香的身份,不敢和这支亲卫队动真章,屡战屡败,导致这支亲卫队傲气滋生,从不把男子放在眼里。
  可是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刻,三千亲卫队却忽然发现,面前的这些马匪身上,所爆发出来的那股凶戾之气,竟是吓的她们连腿都迈不开了,双股隐隐间竟是剧烈的颤抖起来,连站都有些站不稳了,何谈上阵杀敌?
  甚至一部分的亲卫队成员,都被吓的尖叫起来!
  非但双股打颤,尖叫连连,被孙尚香引以为傲的亲卫队,还在惧怕中,反而成为了贾华部下江东军的障碍,她们围在孙尚香的四周,宛如一座座木桩,以至于贾华想指挥部众把孙尚香保护起来都做不到。
  等贾华再想越过孙尚香的护卫队,把战阵不放在亲卫队之前,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上千名马匪呼啸而来,挥舞着马刀杀入了孙尚香亲卫队中,刀锋一转,便是一阵大杀特杀!
  纸上谈兵的亲卫队,立刻被击溃,不少女子被眼前的血腥惊呆了,连闪躲都忘记了,弯下腰剧烈的呕吐起来。这样的血腥场面,对她们而言,太过残忍了一些。


第五百三十五章 二女争锋
  “该死!”
  贾华怒骂一声,舍弃了自戕在自己刀锋上的尸体,转头看向身边不远处的另一名重伤“马匪”。
  这次更干脆,不等贾华靠近,那名衣衫褴褛的“马匪”,忽的仰天大吼道:“国君年幼,俺却不能侍奉左右了!兄弟们,先走一步!”
  手起,刀落,于一蓬血光迸现中,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余的受伤“马匪”见状,自知再无侥幸之理,纷纷横下一条心来,架起马刀横在脖子上,面向西南的方向,引颈自戮。
  在场受伤落马的“马匪”,足有上百名,而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选择了自杀!
  看着遍地的尸体,贾华目瞪口呆。
  他没想到,这伙看上去像极了马匪的汉子们,对自己下手也这样狠!
  “刘禅!卑鄙小人!我家君侯本欲将郡主下嫁与你,你缺如此不识抬举!可恨!”贾华一把丢掉了手中的战刀,声嘶力竭的怒吼着。
  为什么贾华会辱骂刘禅?
  很简单,最先自杀的那名“马匪”,曾说出一句“国君年幼”来,这句他在临死之前无意中说出的话,却给贾华指出了方向。
  这伙冒充马匪的死士,来自于一个诸侯国,并且他们所在的国,理应是少弱之主。
  再加上,其他的死士们,在横刀自尽之时,有意无意的全部面向西南,这就更让贾华怀疑,他们是来自蜀国的正规军冒充的了。
  最主要的是,在其中一个死士露出来的衣衫下,贾华看到了一抹醒目的绿色!
  蜀国的正规军,可都是穿绿色战袍的!
  而且贾华还知道,在蜀国,有一支神秘的部队,号称“白精兵”,据传闻,这支精锐的人数并不多,但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是蜀国先主刘备精心训练出来的,后来刘备死后,白精兵也就随之沉寂了下来。
  根据刚才的战斗,仅仅一千名死士,便能在贾华五千部众的手里,硬生生的抢走孙尚香,且一个个杀气纵横,人数又并不多,对刘禅又极为忠诚,宁可自杀也不愿吐露真相,要说他们不是白精兵,贾华真的不相信!
  狠狠地一跺脚,贾华翻身上马,快读的调转马头,怒吼道:“速速去般救兵来!定要救回郡主!”
  那可怕的白精兵,让贾华望而却步。为了保证孙尚香的安全,贾华可不干贸然的追上去,只好回到长沙去搬救兵了。
  自以为找到了事情真相的贾华,根本就不知道,他究竟是在面对什么样的对手。
  与贾华背道而驰的另一个方向,脸上蒙着黑布的匪首一路疾驰,带着跟随在身后的八百多“马匪”,兜兜转转的穿山越岭,最终进入到了南郡城中。
  庞统早已等候在此了,见到这队人马归来,笑问道:“将军得手了?”
  匪首一把拉下脸上的黑布,露出本来面目来,不是进来屡立战功的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