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踏三国-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没有正式交战,便先折损了两万多人,要知道,乌桓山前的乌桓人,可是漠南草原上乌桓的所有战力了,为了能抵抗马超,苏朴延可是将十四岁以上的男子都拉了过来,若是义勇军再来那么几下,整个乌桓,就要完了!
幸好,在苏朴延的不断祈祷中,可怕的红衣弩炮和霹雳车终于静止了下来,就连奔雷骑的奔射,也因为箭矢告罄而停歇。
苏朴延感觉到,自己就像是在最后的黑暗时刻,终于感受到了一丝光明,那种深陷绝望中的感受,实在是太难受了。好在,黑暗已经过去,黎明即将到来!
然而,迎接苏朴延的,真的是黎明吗?
第四百一十章 决战乌桓山 四
在黄忠张狂的大笑声中,所有的乌桓人心头都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不妙的感觉来。
红衣弩炮和霹雳车扬威在前,奔雷骑和破军阵夺势在后,还有赵云、关羽等大将惊人的武力,谁能在面对义勇军的时候还心平气和?
每逢大事有静气这种事,乌桓人是绝对做不到的。别人不说,单单一个蹋顿,这个昔日的漠南第一勇士,便足以让大多数乌桓士兵们胆战心惊了!
震惊过后,苏朴延躲在人群中,歇斯底里的狂吼着:“全部冲上去!都冲上去!围杀马超!”显然,苏朴延做出疯狂的决定,就算是用人命来填,也一定要先将马超斩杀在此!
可是他却忘记了,冠军侯代表着勇冠三军之意,身为大汉数百年来仅有的四位冠军侯之一,马超岂是那么好对付的?更何况,漠南第一勇士蹋顿和杀人不眨眼的胡车儿,还紧紧地守护在他的身侧呢。
战场中,由马超亲自指挥的一万奔雷骑精锐,再次一分为二,一半人配合着身后跟上来破军阵精锐,彻底将乌桓人相互之间的联系切断,完成了对战场的绝对分割;另外五千精锐,则是团团围绕在马超的身周,用坚固的明光铠和锋锐的龙枪,筑起了一道血肉组成的钢铁长城。
乌桓人想要伤害到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那个人,必须要先付出血的代价!不是乌桓人染血龙枪之下,就是奔雷骑精锐在血泊中全部倒下,绝没有第三种情况可言!
战场左侧的赵云,没有急于杀过重围赶到马超身边,而是率领着一万名奔雷骑继续往来冲杀,进一步的撕裂乌桓人的防御圈。赵云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是撕裂敌阵,尽管,他此刻胸中的热血早已沸腾,忍不住想要冲到马超身边,跟随着他杀个痛快。
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在组军的第一天,马超告诉他的话。在十年之后的今天,赵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另一侧,关羽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关羽更笃定的是,乌桓人之中,能够对马超造成伤害的,还没出生呢!因此,关羽也继续保持着冲杀的速度,没有丝毫动摇。
军令如山,赵云和关羽,对马超的情感异常深厚,可是在战场上,并非是意气用事之所,马超给他们的指令是两侧冲锋,撕裂敌阵,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前,他们绝不会自作主张去做别的事情,除非,马超那边遭遇生命的危险。
如果说奔雷骑是割裂战场的先锋军,那么破军阵便是击溃乌桓人的主战力。
黄忠、张绣、公孙瓒三员大将,各自指挥着破军阵精锐,沿着奔雷骑在乌桓人中切割出来的缝隙,凶狠的对乌桓士兵们进行着致命的杀伤。他们用铿锵的脚步,带起一溜烟尘,仿佛是一条长龙,凶狠的撞入乌桓士兵的队列中。
九凤朝阳刀扬起,逆天而起,复又似天河中断般劈落。每一次刀起刀落,都要带起一蓬血雾,终结一名乌桓人的性命。
黄忠奋起神威,锐不可当,丝毫不似一员年过五旬的老将。
张绣和公孙瓒也不甘示弱,两杆长枪似闪电般伸缩如电,无情的刺杀着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每一个乌桓人。
在他们的身后,破军阵精锐们挥动着一根根狼牙大棒,把出手法和马步桩的威力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脚下踩着神奇的步点,手中狼牙大棒或砸、或挑;或劈、或抡……属于重武器范畴的狼牙棒,被破军阵精锐们玩出了各种的花样,不停的将乌桓人连盔带甲,一并终结。
相比奔雷骑,破军阵的战斗方式简直是毫不讲理的。许多性格强悍的破军阵精锐,竟然迈动沉重的脚步,向奔跑中的乌桓人战马冲撞过去,依靠身上三层的乌光铠,全然无视战马的冲击力。
在碰撞之后,破军阵在地上打个滚,然后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继续投入战场,而乌桓人就悲剧了,战马被厚重的明光铠撞的头破血流,跳着脚把背上的乌桓骑兵摔下马来,然后践踏在自己的马蹄之下。被践踏的乌桓人,猝不及防之下立刻被战马踏破了胸腔,花花绿绿的肠子和内脏,瞬时被挤压了出来,却一时不得死去,发出一声声临死前的哀嚎,在地上痛苦的挣扎着,其状简直惨不忍睹。
然而,乌桓人不甘心束手就擒,那些同族身上冒出来的血红,将更多人心中潜藏的勇气激发了出来。乌桓士兵们在一些部落首领的呼喊声中,开始了他们的反击。
乌桓人之中以骑兵居多,因此武器也只有一种马刀。
他们举起手中的马刀,对着自己附近的义勇军就是一阵劈砍。谁料,无论是奔雷骑还是破军阵,早已经将出手法练的熟稔无比,在冲杀之余,随手一记出手法的格挡之术,便能轻而易举的挡下了乌桓人大部分的劈砍,令那劈砍而来的刀锋,无功而返。
第四百一十一章 决战乌桓山 五
在马超牵制住了苏朴延亲卫的同时,蹋顿忽然对胡车儿喊道:“黑塔,保护好主公,俺去去就来!”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苏朴延就在眼前,蹋顿怎能忍下胸中长久以来的一口恶气?父亲、胞弟在天有灵,且看俺蹋顿手刃仇人,为你们报仇雪恨!
挺刀跃马,借助战马的速度,蹋顿单刀直入,杀入了乌桓人的核心战阵中,尽显漠南第一勇士的威风,无人能挡!
一路血光冲天中,蹋顿来到了苏朴延的面前,大声暴喝道:“贼子,纳命来!”
手起刀落,惊慌失措的苏朴延人头落地,竟是毫无还手之力。
看着苏朴延落地的断头,胡车儿气恼的嘀咕道:“说得好听,还不是去抢功劳么,欺负俺没有战马是不是,哼,回头俺让主公给俺也找匹好马来!”
苏朴延一死,乌桓人失去了统一的指挥,显得更为混乱了……
日落时分。
硝烟,依旧还未完全消散,乌桓山下的决战,却已经落下了帷幕。
当关羽和赵云切断了乌桓人的退路,蹋顿凶猛如虎般杀入乌桓人核心阵营,并斩杀苏朴延的时候,这场战斗,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十几名乌桓首领,无一例外的被关羽等大将斩杀,在失去了各自的部落首领之后,原本就没有多少抵抗决心的乌桓大军,很快便土崩瓦解,十余万大军,有五分之一被马超所部将士斩杀,其余的人,则全部变成了义勇军的俘虏。
以八万兵马击败二十万乌桓骑兵,并且擒获了超过十万的俘虏,马超再次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十余万乌桓人,甘心丢掉武器请降,除了马超长久以来积累起的威望,让他们生不出抵抗之心外,还有另外的原因在内。
在这十多万乌桓人中,不少人是被部族首领们挟裹来的,他们本就不是心甘情愿踏上战场的,现在各个部族的首领,已经被斩杀殆尽,他们也就没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欲望。另外,马超善待俘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相信马超不会杀掉自己,就以蹋顿为例,只要是投降后肯接受汉化,忠贞不悔的,马超非但不会杀他们,还会十分善待。
蹋顿部下不愿继续当兵的,马超也发放给他们一笔安家费,让他们到内地更好地生活下去,能够告别艰苦的游牧生活,也是促使这些俘虏甘心请降的原因之一。
盘踞大汉北边数百年之久的乌桓,在历经无数次的辉煌和低谷之后,终于落下了帷幕,以被马超率军击败、被动接受汉化的方式,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继羌、氐之后,第三个融入大汉的少数民族。
经过战后的清点,在这一战中,乌桓战死的将士,达到了四万多人,谁也没有办法去挽回。这就是战争,乌桓人既然在袁绍的挑唆下,主动出兵威州、奔袭长安,那么他们就必须要承受义勇军的怒火。
投降的十多万乌桓俘虏以及他们亲属,在战后被马超全部召集了起来,告知他们顺从汉人的领导,就会得到和汉人一样的待遇,不会遭遇任何不公共的待遇。但是如果怀有别样的心思,一经发现,杀无赦!
见识过义勇军悍勇的乌桓人们,根本就没有人敢站出来反抗,十多万降兵连同他们的家属亲眷,共计四十余万人,表示此生绝不会再做出违逆神威天将军、违逆大汉朝廷的事情来,一切,皆由神威天将军做主。
恩威并重的收服了乌桓人后,马超下令将漠南与并州交界的数万汉人迁徙过来,与乌桓人杂居,共同建设新的家园。马超这样做,在最大的程度上消弭了乌桓人心中的仇恨,让他们开始逐步接受汉化。逝者已矣,而未来的生活却是美好的,马超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第四百一十二章 治理乌桓
作为马超留下来管理漠南的第一任首领,田畴走马上任伊始,便向马超推荐了阎柔、鲜于辅、鲜于银等人才。
这些人,有些人以前是公孙瓒的旧部,有些是昔日幽州牧刘虞的故旧。如今,无论是刘虞,还是公孙瓒,这两股势力都已经在历史的浪潮中销声匿迹了,公孙瓒有幸还活着,刘虞却在意魂归黄土。
往日的恩恩怨怨,都已成了过眼云烟,现在大家有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将漠南治理好,让这片土地,成为大汉名副其实的又一个大州。
在田畴的推荐中,马超一一接见了这些人才,发现这些人都是有才能的,不说能独当一面,至少,辅助田畴治理漠南,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一来,马超就更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心的回到并州去和袁绍继续争锋了。
如今马超的冠军侯名义上虽仍是侯爵,可在早已被曹操把持的朝廷,赐予了等同与王爵的权力。所以,马超任命阎柔等人正式的官职,并不是什么难事。
班师赶回并州之前,马超诚恳的请张济暂时留在了漠南,与田畴共同处理漠南事务。漠南距离长安是有距离的,太史慈纵然一路疾行,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赶过来的。在此之前,为了让漠南的局势更为稳固,马超请老成持重张济留下来,绝对是很明智的。
张济是张绣的叔父,忠诚度自是不用多说,由他留在漠南帮助田畴,马超绝对的放心。
面对马超的请求,张济一口答应了下来。从张绣的角度来讲,马超还是张济的子侄后辈,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对于马超,张济有着长辈的期望,更有着为人臣子的忠贞。能为马超的征伐霸业做点事情,张济是绝不会推辞的。
修整三日之后,三万奔雷骑和三万破军阵再次踏上征程,在马超的带领下,返回并州晋阳,一众大将尽皆跟随。
从漠南到晋阳,再快也得二十多天的时间。
当马超刚刚率部回到晋阳,神机营密探的谍报就到了。
谍报的内容,与漠南有关。
在过去这段时间中,田畴指挥着数万自愿到乌桓的境内去生活的汉民,开始开垦漠南一些可以进行耕种的土地,并极有先见之明的在漠南的北边,与漠北交界之处,大规模的种植树木,以抵挡来自漠北的风沙。
在历史上,乌桓人时常会出现反复,数度在降与战之间摇摆不定。但田豫没有让马超失望,他并没有让这样的事情再次上演。
田畴对马超所制定的“三制九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又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使之更贴合漠南的现状。短短二十多天,便最大化的打消了乌桓人心中的疑虑,让他们逐渐开始接受汉人的思想和文化,渐渐地融入到汉人的生活中来。
而那些自愿迁居到乌桓山的汉人们,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用汉人特有的热情,向当地的乌桓人传授先进的耕种方法,并教会他们使用马钧研制出来的新式耕种工具,让乌桓人看到了丰收的希望,能摆脱落后的游牧生活,可是乌桓人追求了好几代的梦想,现在迁居来的汉人们,无私的向他们敞开胸怀,让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感动。
这是一个好现象,马超喜闻乐见。
公孙瓒过果然没有推荐错人。
马超安下心来,在晋阳一边整顿兵马,一边等待着其他各方面的消息。
袁绍早已蠢蠢欲动,起二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线上,起麾下先锋大将张合更是率三万精兵,进入并州境内,此前还曾与留守并州的徐晃数度交手,双方各有胜负,但都无碍大局。
马超心里清楚,袁绍一定是想趁着自己进兵乌桓的时候,将并州重新夺回去,但袁绍却没想到马超部下的徐晃等文武将官,难对付的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更没想到马超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平定漠南,快速回转到并州的战场,这才令优柔寡断的袁绍心生动摇,卡在边境线上,既不敢前来进攻,又不甘心就此退兵。
袁绍的兵力部署,还要进一步的探测。等神机营摸清概况之际,便是马超发动总攻之时,他会让袁绍后悔终生。
第四百一十三章 歇斯底里
边界处,袁军大营中。
带着阴沉的脸色,袁绍沉默的坐着,一言不发。
下首处,一众文武官员大气也不敢出,一片鸦雀无声。
官渡大败之后,袁绍的脾气越来越暴戾了,以前大家还敢稍微劝谏两句,但是现在,没准哪句话触怒了袁绍,就要人头落地了,所以,沉默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啪!
于沉默中,袁绍将手掌拍在了桌案上,沉声说道:“张隽义欲战不战,是何居心?嗯?”
谁都知道,张合在并州兵败于马超之手,可马超并没有杀他,反而在战场之上,对张合进行劝降。这件事早已传的沸沸扬扬,要说心态已崩的袁绍,对张合没有半点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这次袁绍再起大军,是奔着击溃马超而来的,但出任先锋主将的张合,一直按兵不动,或者只是小规模的进行骚扰,在袁绍看来,张合此举,可就带着其他的的莫名意味了,甚至袁绍怀疑,张合早已暗中投敌了!
说不定,在某一个时机成熟的时候,张合便会和马超里应外合,做出什么惊人之举来呢!
不光是袁绍如此推断,就连大多数的将官们,同样存有这样的顾虑。
马超放过张合一命,张合报之以李,成为袁军中的潜伏者,这个逻辑,任谁都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着令张隽义即刻兴兵,攻打晋阳。若不胜,提头来见!”袁绍在盛怒中,做出了决定。
马超回到晋阳的消息袁绍是知道的,但他认为马超远征漠南,而后又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并州,其部下将士肯定十分疲惫,正是对晋阳拥兵的好时机。
殊不知,袁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张合部下现今只有三万先锋军,又如何能够翻越晋阳高大且坚固的城墙,进而拿下晋阳?莫说马超已经回归,即便是未曾回来,他留在晋阳的兵力,在徐晃的统帅下,也足以抵抗张合的三万先锋军了。
在场的谋士中,有人预见到了这个问题,想要劝谏几句,但一看袁绍面色不善,到了嘴边的话不得不生生忍了下来。
全力进攻晋阳的命令,便这样传到了张合的营中。
先锋军的营地距离袁绍的主营相隔五十多里,当袁绍的命令传来之时,天色已近黄昏了。
将袁绍的将令看了一遍,张合面露忧虑,担忧的说道:“晋阳,乃是昔日大公子执掌并州时的治所,城池高大,易守难攻。主公命我等强攻晋阳,这……与兵法不合啊。”
张合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众所周知,想要拿下一座堡垒般的城池,所投入的兵力,至少也要在守御一方的三倍以上,才有可能赢得攻坚战的胜利。因为防守的一方,完全可以凭借着城墙进行固守,还占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可谓是占尽了地利之便,岂是说能拿下就能拿下的?
张合不傻,他心里清楚,袁绍下达这样的命令,便是已经在心中对自己产生怀疑了。自古以来,将帅不合,乃自取灭亡之道,已经有无数人用血淋淋的事实对此进行了阐述,怎么袁绍仍旧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呢?
暗中叹息一声,张合的脸色垮了下来。
一旁冷眼旁观的监军郭图,忽然冷喝道:“张隽义!主公的将令已到,汝敢不遵从乎?!”
当初派张合为先锋主将的时候,袁绍就已经不在信任张合了,所以在派出张合的同时,也将郭图派了出来。郭图名为监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