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不得不提到盘踞在漠南的乌桓人了。
  在匈奴强盛的时期,匈奴人击破了东胡,东胡出身的乌桓人走投无路之下,便投靠了匈奴人。在后来繁衍的过程中,匈奴人对乌桓人极为苛刻,强占他们的牛羊、马匹、草原甚至是女人,令乌桓人心存怨恨,可限于双方实力的对比,乌桓人敢怒不敢言。
  后来到了大汉的武帝时期,霍去病横空出世了。这位和马超一样,身兼冠军侯。大汉骠骑将军的少年英雄,率领大汉精兵大破匈奴,杀的匈奴人败退千里,再也不敢到漠南来了。
  这个时候,乌桓人发现报仇的时机到了。于是他们毫不犹豫的倒戈,投靠了大汉朝廷,处处与匈奴人作对。两族人自此便结下了深刻的仇怨。
  直到在先汉转化到后汉的过程中,王莽篡政,他将彼时乌桓王以及各大部落首领的儿子作为人质,强令乌桓进攻匈奴。结果乌桓战败,为了保留香火,乌桓人再次投靠了匈奴,叛离了大汉的统治。
  再后来,东汉,也就是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登基之后,匈奴人和乌桓人又联合起来,趁着刘秀的皇帝之位还未完全坐稳,突然发难,袭击与漠南相邻的并州、幽州各地,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前往征讨,马援一战而定,击破了匈奴。
  见到匈奴势力衰落,乌桓人再次抛弃了匈奴人,重新投入了大汉的怀抱,向马援请降。马援联合乌桓人追击匈奴,将匈奴人在两百年后,再次从漠南赶到了漠北去。从那之后,匈奴和乌桓便再也没有了沆瀣一气的机会,仇恨反而越来越深了。
  说起来,马超就是和异族人有着各种各样莫名的缘分。此前他威震羌氐,赢得“神威天将军”的美名,而今涉及到的匈奴人、乌桓人,仍然和马超有所关联。
  谁都知道,霍去病因大破匈奴,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骠骑将军,成为大汉第一位勇冠三军的象征,如今,马超完全承袭了他的官职、爵位,甚至在官职上还要比他多出一个“大”字来,乃大汉立国四百年来的第四位冠军侯;
  此外,当年一战而平定匈奴人、乌桓人反叛的伏波将军马援,乃是马超的先祖,是马氏家族的第一代家主。和马超之间的渊源,那就更不必说了。
  冥冥之中,有些事情似乎早已注定。即便时光流逝,岁月轮回,仍然挡不住宿命的安排。或许,马超真如华佗所说,乃是天选之人,注定便是要横扫异族,实现血脉大一统的。
  言归正题。


第三百六十章 独具慧眼
  对于人心的把握,当今世上无人能出其右,贾诩对袁绍的性格拿捏的很准确,事实上,袁绍此刻确实已经有些疯狂了,为了报复马超,袁绍甚至不惜要明目张胆的勾结乌桓人了。
  袁绍不知道的是,在很多年之后,马超被人们冠以了“异族克星”的称号,以彰显他横扫六合,统一蛮荒的彪炳战绩。而这个称号的起源,正式出于袁绍此刻所做的这个决定。
  贾诩的直言,马超没有丝毫在意,脸上反而露出了浅笑。贾诩能直言不讳,这是好事,说明这个老狐狸是真心实意的为自己谋划嘛,马超还有什么可生气的呢?
  轻笑着劝慰诸葛亮:“文和先生且放心吧,就凭袁绍那点心思,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吗?现在大汉的疆土上,愿意和他结盟之人,已经不存在了。哪怕袁绍许以重金、重利,怕是也没有人肯听他的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老夫总是感觉有些不踏实,似乎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唉,但愿是老夫多心吧。”贾诩蹙眉说道。
  在怎么说,马超和贾诩是人而不是神,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们不可能猜到每一个人的下一个举动,而且贾诩也万万没有想到,袁绍竟然会在丧子之痛的刺激下,明目张胆的做出勾结异族、甚至造反的事情来。
  不要说诸贾诩,包括马超、曹操在内,恐怕天下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想到,袁绍会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只为了报复马超的杀子之仇。这样的举动,放在任何一个诸侯的身上,都是不会出现的,可袁绍偏偏便这样做了。
  暂时压下了心中的困恼,贾诩说起了另一个话题:“对了,主公,高览将军重伤不治,已经在昨夜辞世了。”昨日的一战,高览为了保护袁熙逃跑,硬接了马超数十枪,在最后一枪,马超的巅峰之作中,当场就把高览震的五脏离位,挑落马下。事后马超虽然让随军医官救治高览,但无奈高览伤势太重,最终还是死掉了。
  沉默了一会儿,马超有些惋惜的叹道:“可惜了一位将才。袁绍麾下能人异士很多,可惜他却不会使用这些人。在上郡城中选一块风水宝地,厚葬了高览将军吧。”
  “还有一事主公要注意一下。”贾诩伸手指了指东边,道:“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张合,与高览交情颇深,情同兄弟。今日高览身亡,张隽义必定心存怨怒。此人看似在袁绍麾下并不成器,名声亦不响亮,但在老夫看来,此人韬略非凡,心志坚定,眼光独到。眼下只是欠缺锤炼而已,他日必成大器。”
  贾诩的话,倒是提醒了马超。
  张合何人也?在历史上,他前期并不如何出众,但是在中后期,他逐渐成长为曹魏帝国的中流砥柱,数次击退蜀国的进攻,还有和万人敌张飞力战一日一夜不分胜负的壮举,如此人才,倒是不得不防。
  不得不说,贾诩看人还是很准的,如果马超没有后世的知识,单单从张合目前的表现来看,还真的不敢断定,他能成长为后来曹操麾下“五子良将”那般的人物。
  这就叫老而弥坚、老谋深算吧?马超在心中暗暗称赞着贾诩的锐利眼光。
  接下来的几日,西北的战场陷入了和南边战场同样的沉静中。
  袁绍在丧子之痛的刺激下,任命张合为主将,将审配派过来给他做参军,并在军中选拔了蒋奇、韩猛二将,充作张合的副手。由这三人分兵十万,前来镇守在晋阳的张合处报到。使得张合手中的可用之兵,骤然增加到了三十万之众。
  带着袁绍的命令,张合在和审配等人汇合之后,率领三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却在上郡城外五十里处扎下大营,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动静,似乎并不急于进攻,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马超左思右想,也猜不透袁绍、张合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就连一向善于揣摩人心的贾诩,也是丝毫猜不到袁绍的心思。不过,他们都清楚,事出反常必有妖,袁绍一定是在暗中酝酿着什么阴谋诡计。
  理不出头绪的情况下,马超派赵云试探性的到袁军大营前挑战,可是任凭赵云部下的将士怎么叫骂,张合始终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完全是一副缩头乌龟的样子。
  他的反应,进一步引起了贾诩和周瑜的怀疑。
  按理说,丧子之痛可不是那么轻易能承受的,按照袁绍的脾气,既然派重兵前来,自然应该是急吼吼的和马超决战才对,为何张合会龟缩不出呢?
  一向无孔不入、屡试不爽的神机营密探,这次也失效了,他们也没能打探到袁绍诡异动向的根本原因所在。令习惯了提前掌握第一手情报的马超,忽然间从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眼盲耳聋之人,十分的不适应。
  北边,在张合闭营不出的这几日中,郭图带着十几个亲兵,一路向北狂奔,沿途累死了数匹好马,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了漠南,来到了乌桓峭王丘力居的面前。


第三百六十一章 威州惊变
  陇西城中,张济像往常一样,准备在清晨的时候,把麾下的四万义勇军拉到训练场上,狠狠的训练一番。
  看着麾下将士精神饱满的样子,张济由衷的感到欣慰。
  曾几何时,他们和李、郭汜一样,被贴上董卓旧部的标签,人人得而诛之。自从改换门庭,投效到马超的麾下之后,朝廷对张济的过去既往不咎,马超更是对其信任有加,还让他统率死四万雄兵驻守陇西,俨然成为了西凉的最高统治者。
  眨眼之间,张济已经在陇西度过了数年安稳的日子,能有今天的安逸,不用被俘叛臣的骂名,可全都是马超的功劳,对于这一点,张济的心中感激的很,时刻不敢或忘。张济知道,因为自己是张绣的叔父,马超才会对自己有如此重托,他决不能辜负了马超的这份信任,这份托付。
  因此,张济在训练中对将士们的要求极为严格,时刻以马超所制定的练兵标准来要求他们,并且时常为他们加大训练量,努力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只要马超有所需要,张济便会在第一时间率领他们踏上战场。
  就在张济想的出神之际,一名满头大汗的校尉步履匆匆的跑了过来,神色中带着惊疑和不解,在看到张济之后,连忙说道:“禀报将军,城外忽然出现了一队骑兵,正在快速向陇西接近!”
  “嗯?是什么人?”张济有些疑惑的问道。在他驻守陇西的这几年中,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异族人的散兵游勇,或者是董卓的残部,率兵前来交战,试图夺下陇西,却都被张济给打败了。近两年来,除了马超指定的兵马调动,已经不会再有其他的兵马出现了,现在忽然有一支骑兵来到了陇西城外,不由得张济不心疑。
  “禀将军,末将在城墙上远远看去,这队骑兵衣甲不整,似是打了败仗来逃难的样子,不像是来攻城的。”校尉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报告给了张济。
  张济一挥手,沉着的说道:“不管是谁,咱们先去看看再说。”
  带着麾下的几名重要将领来到城墙上,张济向城下看去,看到城下确实有一队骑兵,已经快要到陇西城门口了。
  这支骑兵都骑着高头大马,可是身上的衣甲却残破不全,显然是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似乎还被打败了。马上的骑士,有着西凉人特有的打扮,头上不带头盔,而是用动物的皮毛束发,脑后拖着一条灰色的狼尾。由此可见,倒不像是敌人。
  这些骑士,年纪大多在三十左右,下颚上还都带着浓密的短须。
  等到这队骑兵奔驰到城门口,动作一致的勒住战马,在城下站定。其中一个骑士越众而出,向着城墙上喊道:“张济将军何在?吾乃威州北宫大人麾下伐同!”他的声音中,明显中气不足,这是受伤的征兆。
  张济站到城墙上,大声说道:“伐同将军,不知为何率兵来到陇西?”
  威州就是之前的漠西,也就是原羌氐两族人的盘踞之地。被马超降服后,经天子批准,更名为威州,以示大汉威伏四方之意。
  只是,伐同乃是威州的高级将领,无缘无故的跑到了陇西来,而且看样子还受了伤,这却又是为何?张济心思缜密,心生疑虑之下,自然要问个清楚,而后再决定是否要放他进城了。
  伐同在城下见到是张济,长叹了一声,急促的说道:“请张将军务必要相信伐同。不知为何,漠南那边乌桓人的数十个部落,忽而大动干戈,起兵二十万,在威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北宫大人和俄何大人先前奉主公之命,带着两万精骑前往并州参战,威州如今群龙无首,根本形不成统一的调度,各地只能是各自为战,形势万分危急!再耽搁下去,怕是乌桓人就要断了主公大军的粮道了!万般无奈之下,伐同这才冒死前来求救!”
  什么?漠南的乌桓人侵入了威州?并且要断掉马超主力大军的粮道?
  张济心中一惊,连忙追问道:“到现在情势如何?粮道可曾被断?”此时非同小可,张济自然十分关注。
  “目前还没有,北宫大人麾下的阿曼达将军正在拼死阻挡,只是我军兵力不足,怕是也坚持不了多久了。”伐同有些没底的答道。
  在思考了片刻之后,张济大手一挥,下达了开城的命令。让伐同带着他身后的数千骑兵进城。
  在城门处见面之后,张济第一句话便是:“主公那里,可知道这个消息?”
  伐同摇了摇头,答道:“所有可以通讯的道路,都被乌桓人给控制了,主公怕是还不知道乌桓人大举开战的事情。”
  为了确认事情的形势,张济再次问道:“主公那边可有什么动静?或者,北宫大人可曾回军?”和伐同不一样,张济因为自身的资历以及张绣的关系,也算是义勇军中的高层人物,伐同不知道神机营的存在,张济却是知晓的。张济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神机营的能力了。
  然而,伐同却给出了令张济无比担忧的答案:“主公那里联系不上,究竟是何情况,俺也不知。但是北宫大人和俄何大人,还未曾回兵救援威州。”
  糟了!张济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如此说来,神机营事先也是不知道的!落了先手之后,哪怕神机营再怎么神奇,传递消息也是需要时间的,等马超那边反应过来之后,怕是半个威州都要丢了!而且马超身在并州,不可能在战场上说撤就撤下来,他的指令又无法传递回长安,届时,将是一片危局啊!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能郑泰
  长安城内的文武将官苦劝无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马腾离开了长安,前往许都。
  为了马腾的安全起见,刚刚回归长安的王越,命门下十名弟子跟随在马腾身边,若是真的有什么事发生,也好有个照应。深得王越剑术精髓的开山大弟子曲阿便在其中。
  留守长安的郑泰等人,在军中抽调了五百名精锐,命他们于路保护马腾。别看只有五百人,他们可全都是马腾当初精心培育出来的“胡子军”,对马腾忠心耿耿,作战能力也堪称强悍。
  马腾离开的时候,恰好是张济日夜兼程自陇西赶来之际。
  数日后,当张济不辞劳苦的赶到长安城,欲要请马腾来主持大局之时,却在郑泰等人的口中得知,马腾已经离开了长安,被朝廷应征到许都去了。
  这一下,可急坏了张济,他连忙把威州惊变之时告知了郑泰等人,希望他们可以早作决断。
  得知乌桓人大局入侵威州,郑泰顿时面色一变,惊慌之色溢于言表。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郑泰如今可不知是个文官、谋士那么简单了,在处理政务更加得心应手之际,他的统率才能,也被进一步开发了出来。
  以郑泰的眼光,他自然看得出乌桓人的真正意图,那是要切断马超的后路啊!
  郑泰着急,庞德比他更着急!
  马超还在年幼的时候,庞德便已经在马腾麾下效力了,说起来,庞德算得上是众人中与马超相识最久的人了,感情也就更深厚一些,如今听闻马超有危险,庞德哪里还坐的住?恨不能立刻点兵出征,插翅飞到马超的身边去。
  此事事关重大,郑泰不敢造次,一边安抚着庞德,一边与钟繇、周异以及张济等人商议了起来,同时,集结兵马的命令也被传达了下去,让将士们提前做好准备。
  经过商议,众人一致认为,想要粉碎乌桓人的图谋,必须要做到两点。
  第一,即刻派人率军前往威州与并州的交界处,死死地挡在咽喉要道上,保证马超主力大军后路的安全;
  第二,整顿兵马,向威州发出援兵,配合当地的驻军,争取将乌桓人牵制在威州境内。
  这样一来,乌桓人就不能威胁到主力大军的粮道,更不会危及长安了。
  商议完毕之后,张济提出,愿意带兵前往威州,助伐同抵抗乌桓人的侵袭。在此之前,张济与伐同有过一面之缘,对伐同的感官也不错,有张济前往,伐同必定会全力配合,不存在彼此不信任的问题。
  至于率兵前往并州的人选,郑泰和钟繇等人思来想去,认为还是庞德最能胜任。
  庞德有“白马将军”之称,作战勇敢,思维敏捷,对马超又是感情深厚,在军中的将士们之中又有很高的威望,没有人能比他更合适的了。
  只是,庞德是马超留下来镇守长安的大将,一旦庞德离去,威州那边若是阻拦不住乌桓人,长安可就危险了。要知道,长安可是马超集团的心脏啊,一切政令都是在这里发出去的,就像是一个国家的帝都一样,若是长安失陷,对马超集团的打击将会是致命的。
  对此,张济在考虑良久之后,立下了军令状,誓要将乌桓人阻拦在威州,绝不会让他们踏入雍州一步,来威胁到长安城的安全。庞德也在旁表态,待寻得马超之后,愿意从旁协助张济。
  得到了他们的保证,钟繇和郑泰等人也不再犹豫了,立刻下达了出征的指令。
  时间不长,张济和庞德便各自率领人马,分头离去。
  庞德是从东门出城的,他率领的都是骑兵,攻击两万义勇军铁骑跟随在他的身后,一路风驰电掣的向并州进发。


第三百六十三章 相辅相成
  看着流亡的老百姓们,张济的心中自然不会好受。
  作为主掌西凉的最高统帅,虽然威州不是他的管辖范围,可那种失责的愧疚感,还是让张济感同身受的。
  为官一方,理应保一境之民安康。这是马超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