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踏三国-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袁熙将眼中的砂砾去除,在寻找甄宓的踪迹时,又哪里还能找得到?
不过,邺城毕竟是袁绍的地盘,袁熙若是有心要打听一个人,并非是什么难事。
在多方打听之下,袁熙终于得知了甄宓的身份来历,便不管不顾的来到了甄府,强行便要面见甄宓。
最后还是甄宓的父亲、甄氏商会大掌柜甄逸现身,好说歹说才算是拦住了袁熙鲁莽的行为。对于甄逸,袁熙知道他是父亲袁绍的摇钱树,袁家在邺城的一应用度,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甄逸贡献的。
因为甄逸有钱,袁绍总是高看他一人,在很多场合,也很给甄逸面子。所以袁熙也不敢把甄逸怎么样,只好忍耐了下来,气哼哼的离开了甄府。
从那以后,甄府便再也不敢出门了,唯恐被袁熙给盯上。她本事活泼烂漫的性子,在府中一呆就是数个月,心中的苦闷那就别提了。
在甄宓的心中,早已有了一个伟岸的身影,将她的心占据的满满的,再也没有丝毫的地方去容纳别的人了。
心目中的那个身影,英俊潇洒,文武双全,于大气磅礴中还夹带着几分痞气,尤其是额头上的那第三只眼,格外的令她着迷……
第三百四十一章 齐聚长安
次日,甄尧带着一只商队按时离开了家,经过邺城的守军检查,确认没有夹带违禁品和甄宓之后,便放了行。
出了邺城之后没多远,甄尧看了身后的邺城一眼,喃喃的低声自语:“小妹,你放心,二兄一定会把他带来的,你要坚持住啊。”
掉过头,看向西北的方向,甄尧大声喝道:“加快速度,全速前进!一个月之内,一定要抵达长安!”
听到甄尧的呼喊,商队中的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二公子是怎么了。要是照着他提出的要求赶路,那马车上装载的那些珍贵瓷器,怕是要破碎大半吧?这一趟,非但赚不到钱,恐怕还要赔上一大笔啊!
不过,甄尧毕竟是甄家二公子,更是这次行商的领队之人,既然东家发话了,他们也只好照办了。
就这样,载着瓷器的十余辆马车,就像是拉着路边的土块一样,毫无顾忌的狂奔了起来,以每日前进五十里的速度,向着长安进发。
可即便是这样的速度,甄尧还是不太满意,三日后,出了邺城的境内,甄尧下令将随行的马车全部卸掉,把马车上的瓷器悉数丢弃到路边的壕沟里,令随行人员全部骑马前行。甄尧这个看似荒唐的指令,可把商队众人吓的不轻,他们外出行商,为的就是能多赚一点钱,拿回家中去糊口啊,甄尧这样一闹,他们还有什么希望?
好在,甄尧掏出腰包来,将里面装的满满的银钱,当场分发给了商队众人,每个人都得到了一笔不菲的银钱。而且甄尧还说,这些只相当于定金,等抵达长安之后,他还会按照现在这个价钱的五倍,再给大家后续的尾款,前提是商队众人必须绝对听他的话,保护着他尽快到达长安。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商队众人再也顾不得去计较其他了,将甄尧发给他们的银钱收入怀中,然后一个个摩拳擦掌的爬上马背,簇拥着甄尧直奔长安而去。
同样奔往长安的,还有另一条路上的公孙瓒。
在连续换了几波神机营密探之后,公孙瓒也大概摸清他们的方式了。
每次路过一个郡,便会有十个新的神机营密探等在前面,将陪伴在公孙瓒身边的一批人换下去。
虽然每次新出现的神机营密探都是十个,但这十个人却并不是始终跟随在公孙瓒身边的。他们之间似乎早有分工,以公孙瓒为中心,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自分出去两个人,和公孙瓒保持着五里左右的距离,起到警哨的作用,另外两人则是和公孙瓒一起同行。
每走一段路,大概是以县城为界限,五个方向的十名神机营密探便会改变一下各自的位置,打乱原有的站位,进行重组,跟在公孙瓒身边的就会变成其他四个方向中的两人。
这一路走来,公孙瓒更是不由得感叹神机营的手段繁多。因为他们有时带着公孙瓒穿行山路,行踪奇迹隐蔽;有时又带着他走进闹事,十分的光明正大……甚至有一次,公孙瓒还被装扮成了一个前往娶亲的新郎官,穿着大红袍就骑马走过了一座县城!
在感慨神机营变化无穷的同时,公孙瓒也深深地感到了马超的可怕之处。
有了神机营的存在,马超就像是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天下间的大事,再也瞒不过他的耳目。再加上威名卓著的奔雷骑和破军阵,一手训练出三支如此令人恐怖的百战精锐来,马超的手段,足以令世间任何一个人感到心惊。
马超的实力,远非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这是公孙瓒得出的结论。
此去长安,公孙瓒也做好了心里准备。既然马超顾念旧情,把自己从水火之中救了出来,自己这条命,今后便交给马超了。事实上,公孙瓒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他深知,神机营乃是马超手中最神秘的一把尖刀,自己既然窥到了神机营的本来面目,也就等于是知晓一些马超军中的机密了,马超是绝不会让他把这些事说出去的。
所以,投效到马超的麾下,并努力成为他信任的人,才是公孙瓒最正确的选择。他可没忘记,袁绍还欠着自己一笔血债呢,只有跟随着马超,才有报仇雪恨的希望。
时光悠悠,匆匆而过。
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便过去了。
这一日,长安城中,冠军侯府前,同时来了两拨人。其中一人,是马超派神机营救回来的公孙瓒;另外一波,便是甄尧了。
公孙瓒的到来,马超早已接到了神机营的奏报,但甄尧的不请自来,却是马超没有想到的。
不过甄尧既然手持名帖前来,马超也不会将其拒之门外,因为金城商会和甄氏商会的合作关系,再加上公孙瓒也在门外,马超便亲自迎了出来。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个命令
甄尧带来的这个消息,让马超之前的好心情破坏无余。一直到指引着公孙瓒和甄尧进入了冠军侯府的大厅之后,马超的面色依然没有半点的缓和迹象。
盛怒之下的马超是可怕的。
不说别的,单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冷冽气息,便足以令身经百战的公孙瓒感到寒冷,令没见过血的甄尧感到两股打颤。
低头沉思了足有一刻钟,马超缓缓地抬起头来,双眼中爆射出两道摄人心魄的寒芒,额头上的第三只眼,更是一片血红。
“让文和先生遣人将宓儿带到长安来,限期一个月!”
此刻大殿上只有马超、公孙瓒和甄尧三人,马超刚才的话明显不是对公孙瓒和甄尧所说,而且言语之中带着命令式的强制性,令甄尧忍不住一阵好奇,马超这话到底是在对谁说的呢?难道马超的部下们,都有顺风耳不成?能在很远的地方听到马超下达的指令?
甄尧不明白,公孙瓒却是明白。
以无孔不入的神机营之能,哪怕远隔千里,对于马超的命令,他们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更何况此刻是在马超的大本营中?
说完第一句话之后,马超顿了一顿,在两个呼吸的时间后,再次开口说道:“袁熙欺男霸女,罪大恶极,劳烦师叔走一趟,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就让他今后再也做不成男人!”
听到这句话,甄尧立刻感到心中一寒!
做不成男人?让袁熙这个好色之徒今后只能做个无根之人,似乎,比直接杀死他,更让他痛苦吧?
公孙瓒见多识广,在军旅之中戎马十余年,他所想到的,比甄尧又要深了一层。以马超的手段,想要暗杀袁熙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袁熙招摇的很,只要有耐心,早晚会寻到刺杀的良机的。可马超为什么要只让袁熙变成太监,却不要了他的性命呢?
难道说,马超早就有意要对袁绍用兵了?真是这样的话,留下袁熙一条命,让他和自己的几个兄弟相互牵制,在袁绍的阵营内掀起一阵明争暗斗,消磨一些袁绍的实力,倒也不失为一条妙计。要知道,太监的心里阴暗面,可要比正常人大的多了,袁熙若是被断去了命根,他不得歇斯底里的疯狂报复吗?在找不到真凶的情况下,他很容易会联想到,是自己的几个兄弟暗中下的黑手,让他无法在争夺袁绍继承人的位置了。
这样一来,袁熙自然会不遗余力的打击报复他的几个兄弟们了,在他们几个兄弟争斗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袁绍麾下各级将官们的立场和态度,将会随之出现新的变化,一些不懂明哲保身之人,怕是就要被坑死在这场袁氏兄弟的斗争中了。
上面的将、官都无法避免,下面的士兵们自然更无可规避了。公孙瓒已经可以预见,在袁氏兄弟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袁绍所统率的百万大军中,将会有很多人不明不白的死去,死伤的频率,会随着他们兄弟之间斗争的升级而不断地增长。
能在一瞬间想到这么多,说明公孙瓒绝对是个人物。他不缺乏武力,甚至还拥有一定的谋略。只是在历史上,他的性格限制了他的发展,导致他最终走向了毁灭。
幸好如今的公孙瓒,在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重蹈覆辙了。
“着公瑾代本侯修书一封,派人秘密送到许都交给曹孟德。”
第三句话说到这里,马超便没了下文,又沉默了下来。
等了许久,见马超根本没有开口的意思,甄尧好奇的问道:“君侯之说令人代笔,还未曾说明书信中的内容呢?代笔之人又怎知要写些什么?”
马超轻轻地吐出一口浊气,似是将心中压着的重担卸掉了几分,转头看向甄尧,露出一个笑脸来:“公瑾知道的。本侯麾下,不养无能之辈。”语气之中,透着无尽的自信。
甄尧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了。
今日,他见到了马超的多面性,初见时因为误会而发生矛盾,那个时候的马超在他看来是冷漠的;等误会解释清楚之后,马超展现出来的性格的随和的,而且在澄清误会的过程中,马超表现出了足够的耐性;后来得知袁熙对甄宓图谋不轨,马超便暴怒了,盛气凌人的姿态压迫的甄尧喘不过气来;等理清了思路之后,马超又体现出了他睿智的冷酷的一面,一边有条不紊的下达着命令,一边轻描淡写的便决定了他人的生死……
第三百四十三章 两手准备 上
袁绍盘踞河北,占据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冀州,此外还有盛产军马的幽州和精锐军士的聚集地并州,这三个大州连在一起,足足占据了大汉的整个北部地域!
曹操想要染指北边,哪怕只是一寸的土地,都绕不开袁绍这个拦路虎。曹操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将士们连年征战,体能并非处于最佳的状态,库府内的钱粮存储,更是捉襟见肘,是在不利于向袁绍这样的羌氐发起正面进攻。
可曹操更清楚,袁绍刚刚占据幽州,势力扎的还不稳,为了稳定幽州的局面,袁绍不得不从冀州分出一些人手、钱粮填补到幽州去。这个时候,正是曹操发动战争的好时机,若是再过几年,等袁绍把幽州也彻底稳定下来,将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打造的固若金汤,曹操的局面可就被动了。
所以,曹操明知没有必胜的把握,却也只能咬着牙发动着一场战争,因为他实在是拖不起啊!要知道,单单是冀州一个州每年所产出的钱粮,就抵得上兖、豫两个州外加三分之一个青州了,再拖下去,也只能是让袁绍的兵马钱粮越积越多,对曹操有害无利。
之前在打下徐州之时,曹操狠心下了屠杀令,令数十万平民百姓惨遭横死,并不完全是因为曹操要为父报仇,实在是他真的没有那么多粮食来供养这些人口。
要知道,这些人口每年所需要食用的粮食,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而在短期内,他们又不能生产出相等价值的粮食来,必定会大大的拖累曹操,他可不愿意像袁绍那样拆东墙补西墙,把库存的大把粮食投放到短期收不到回报的徐州去。
从那个时候起,曹操就在为征讨袁绍布局了。实在是时间不等人,否则的话,曹操又岂能不明白人口的重要性?所以他宁可牺牲掉数十万的百姓,也要缩短备战的进程,拼着身家性命,去和袁绍斗上一斗!
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曹操除了处理政务,便是和麾下的主要谋士们,共同研讨出征袁绍的大体方针,谋士们做出了多种部署,将可能出现的大问题一一规避,力求拿出最为完善的部署来,可是这些部署,却都被曹操一一否决。
即将到来的大战,不能有半点闪失,曹操要的不是尽量,而是必须!必须要赢得这场大战,一旦输了,后果是什么谁都清楚。
在反复的推敲中,时间过得很快,周瑜代替马超写给曹操的书信,在曹操的忙碌中被呈递到了他的面前。
打开书信,仔细的看了一遍,曹操连日来因为劳累而有些无神的双眸,瞬间便明亮了起来。
再看一遍,曹操的嘴角出已经挂上了明显的弧度了。
等看完第三遍,一阵爽朗的大笑声从曹操的口中发出,令荀等人不明所以的看向了曹操。
曹操放下书信,洪亮的说道:“昔日吾与马孟起煮酒论英雄,便知他绝非池中之物。孟起今日来信,重提旧事,意欲与吾两路起兵,共同征讨袁绍。长安的义勇军将会以并州为战略目标,驱动威州的草原战士兵分数路袭取并州各地,先声夺人对袁绍产生强烈的冲击;待袁绍调兵遣将之后,我军再提兵北上,渡过黄河递到冀州,与马孟起形成齐头并进之势,令袁绍顾此失彼,首位不能相顾。”
言罢,曹操将周瑜代写的书信递给了荀,示意他看完之后进行传阅。
待众人都看完之后,曹操说道:“诸位都看过了吧?你们且都说说看。”
被曹操誉为“王佐之才”的荀在思索了片刻之后,率先说道:“魏公,马孟起将门虎子,这些年兵马足备,粮草充足,麾下能征善战之将才如云,运筹帷幄之智士如雨,乃是我军绝佳的助力。如此一来,便解决了我军兵力不足的窘境,不必被动的防守反击了。可正因为如此,若是让马孟起在战场上占据了主动权,以冠军侯之声望,恐对魏公的威望不利啊。”
有利必有弊,大局观很强的荀在利弊两段分析的都很透彻,令曹操不住地点头。
顿了一顿,荀才接着说道:“袁绍乃是魏公眼前的强敌,马孟起,是魏公未来的强敌。权衡利弊,吾以为应当远交近攻,先联合马孟起解决了眼前的强敌再言其他。但是有一点,冀州最后必须要掌握在魏公的手中,有了钱广粮多的冀州在手,日后才有和马孟起周旋的资本。”
最后一句话才是重中之重!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两手准备 下
“说说吧,奉孝有何事要说?”
对于郭嘉的坚持,曹操一脸的无奈,也就只好随他了。
曹操很不解的是,私下里,郭嘉放浪形骸,完全不拘礼节,十足的一副狼子形象,怎么一到自己的面前,就仿佛变了个人一样,看不到他平时的半点影子了呢?
其实,在郭嘉的心中,曹操如父如君。曹操对他的提拔和器重有目共睹,郭嘉自然是最清楚的。所以在曹操面前,郭嘉不是拘束,非要装出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来,而是出于他对曹操的尊敬,郭嘉不想在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君主面前,做出半点失礼的事来。
话归正题。
郭嘉站立着,向曹操行了一礼,缓缓地说道:“马孟起深不可测,诚如文若(荀的字)所言,日后必将成为主公的劲敌。主公在和马孟起联手进击袁绍的时候,还需提前布置一下,作为日后钳制马孟起的后手。”
“噢?奉孝有何高见?”曹操饶有兴趣的看着郭嘉,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曹操的疑心很重,若说他对马超毫无防备,怕是连他自己的都不信。只不过曹操还要借助马超的力量去抗击袁绍,现在听到郭嘉的提议,自是有些心动的。能在不撕破脸的前提下,布置几招后手,曹操哪能不愿意?
“主公,马超武力超群,更兼精明似鬼,想要直接对付他,很难。”话锋一转,郭嘉将目标转到了马腾的身上:“马家世代为将,历代马家家主的身上都有着明显的粗犷之气,马超的父亲马寿成也不例外。”
“嗯?!”在郭嘉的提醒下,曹操发现自己的思路似乎突然间被打开了,一条康庄大道从天而降,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是啊!马超不好对付,那就对付马腾!马腾戎马半生,身上武将的气息很是明显,这绝不会是伪装出来的!马超,只能说是马家的一个另类罢了。在马腾的身上下手,那可就要简单的多了!
“大战在即,马超必定要亲自踏上战场指挥部众作战。他若在长安,马腾或许还能听他的劝谏,他若不在长安,试问长安城中还有何人能劝谏的了马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