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超闻言,连忙打开纸条,仔细的看了起来。
  上面所写的话并不多,甚至都没有解释赵云为何会出现在刘备的身边,只是把原徐州牧陶谦忽然病亡的事情大略的讲述了一遍,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兄弟之间,有些话不必说,彼此心中自然明白。
  赵云没有解释为何会跟随刘备,是因为赵云相信,马超一定不会怀疑他的本心。讲述陶谦暴病而亡的事情,也是赵云出于对马超的了解,他知道马超一定能读懂自己的心思。
  “看来,子龙定是怀疑到了什么,这件事若不弄明白,子龙的处境就危险了。”马超将手中的纸条缓缓收起,放到烛火之上点燃,口中缓缓地说道。对赵云的心思,没有人比马超更明白了,虽然赵云没有名言,马超依旧明白,赵云是想让自己帮他调查这件事的真相。
  待纸条燃尽,马超抬起头来,对关羽说道:“云长,速速派人通知文和先生,令神机营全部出动,调查陶谦之死!同时,给本侯盯紧刘备,若是他生出什么鬼蜮心思,立刻来报!对了,虽然子龙英武无双,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还是要暗中派些人手加以保护,确保子龙不会遭到危险。”
  “诺!”关羽大力拍打着自己的左胸,领命而去。
  在马超暗中布置的同时,回营途中的刘备,也在暗自寻思着。
  原来赵云是马超的人,幸亏自己之前的很多动作,都是瞒着赵云的,否则的话,自己暗中做下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岂非就要大白于天下了吗?刘备暗暗的想道。
  可是,今后该何去何从呢?赵云一身是胆,武艺超群,若能令他真心归附,绝对是强有力的臂助,可根据今日赵云和马超之间的情况来判断,似乎很难让赵云归心啊。杀了他?刘备实在是感到可惜,下不了这个决心。
  怎么办?怎么办?
  思来想去,刘备觉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赵云再回到马超的身边去了,那样的话,马超岂非更加如虎添翼了?还是先试探一下赵云吧,若是他能归附自己自然是好,若是不能,哪怕他对自己暗中做的事毫不知情,也不能再让赵云活下去了。
  “子龙啊,汝与冠军侯可是旧相识?为何此前从未听汝提起过啊?”刘备心念已定,转过头来,带着仁慈的笑容,开始了他的试探。


第三百零一章 化为泡影
  正如袁术所担心的,在四路诸侯围困淮南之后,驻守在淮南城中的军民立刻陷入了巨大恐慌的之中,各级将领也是人心惶惶,就似乎是有一柄利箭悬在他们的头顶,随时可能落下来一样,这种命运不被自己所掌控的恐惧,在城中每一个人的心中迅速滋长了起来。
  况且,袁术还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外表再坚固的防线,也禁不住内部的冲击。袁术平日对境内子民横征暴敛,早已是怨声载道了,自从当了皇帝之后,更是嚣张跋扈,而且变得疑心极重,动不动就会派出亲卫去调查手下文武众人的行为,稍有不合他心意的,非打即骂,严重的,立刻就会被他拿下,然后不由分说,直接开刀问斩。
  阎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初董卓之乱时,袁术孤身一人逃离洛阳,来到南阳上任,在上任途中,经过豫州的时候,袁术认识了阎象,当时的袁术还不像现在这样跋扈,当时他认为阎象很有才学,对阎象很是敬重,阎象感到袁术对自己的重视,也就投效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袁术麾下,近十年来,甘心任凭袁术驱使,正是因为有了阎象的辅佐,袁术才一步步的成为一方霸主,占有了整个淮南地区。
  可是今天的袁术,仅仅是因为阎象把妻子儿女送离了寿春,就怀疑他背叛自己,甚至不顾阎象往昔的功劳,当即就要杀掉阎象,要不是其他的文武官员苦苦相求,让袁术做出了改变,把阎象关入了大牢之中,阎象早就身首异处了。对于阎象这位可以被称为从龙之臣的元老,袁术都下得去手,就更不要说其他的部下了。
  袁术的暴虐,在经过连番大败之后,已经升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内心的恐惧和求生的欲望,几乎让袁术失去了所有的理智,最近几日,被袁术杖责的官员,竟然达到了二十余人之多!让跟随着袁术一起来到淮南的部下,开始和他离心离德。
  马超之所以定下围而不攻的战略方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要城外四路诸侯对淮南城保持着长时间的威压,淮南城中将士们心中的恐惧必定会日益发酵,当恐惧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会与袁术之间出现裂痕,等到那个时候,机会就来了。这个变化,马超相信不用很久就会发生了。
  然而马超没想到的是,原本在他看来还要酝酿一段时间才会发生的变故,竟是来的如此之快。
  马超等人围困淮南城的第十日。
  这一夜,袁术的部将雷薄带着酒食来看望自己的好朋友刚刚被袁术杖责一百,险些被活活打死的陈兰。陈兰被袁术责打的原因很荒谬,只是因为陈兰在袁术面前,一不留神放了一个比蚊子叫也响亮不了太多的屁!可是袁术却偏偏认为,陈兰是觉得他袁术已经日落西山,开始对他不尊敬起来,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进入陈兰的帐篷之后,雷薄先是看了看陈兰的伤势,他看到陈兰的整个身后,上到肩膀,下到小腿,已经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了,每一处,都被打的血肉模糊。放下酒食,雷薄叹息着说道:“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陈兰斥退了房中的护卫,拉住雷薄的手,气愤的说道:“袁术反复无常,性情暴虐,在这样下去,我们都难逃一死,更何况还有马超他们在旁虎视眈眈,不日必定会领兵前来,咱们都要做袁术的陪葬了。”
  听到陈兰对袁术的称呼,已经是直呼其名了,作为好友,雷薄哪里还不明白陈兰的心思,迟疑的说道:“你是说,造反?”
  陈兰重重的一点头,继续说道:“你我的手里共计握有两万军马,仗着这两万军马,天下大可去得!咱们何不劫了袁术的粮草,然后到泰山去落草,岂不是比在这里受袁术的鸟气,来的逍遥快活么?”
  “可是……城外早已被马超他们团团围住,我等又如何出的去?”雷薄犹疑的问道。


第三百零二章 只有血水
  过去的这一夜,袁术度过了他这一生中,最难熬也是最难受的一夜。
  马超和孙策攻入城中,除了袁术所在的伪行宫之外,其余的地方,都已经落入他们二人的手中了。一夜之间,袁术从人生的巅峰跌落到了谷底,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的头发白了大半,整个人在一瞬间仿佛苍老了十岁。
  袁术清楚,眼下的安宁只是暂时的,等到马超和孙策整顿好之后,势必会对自己所在的行宫发起猛攻,而行宫的内外,只剩下两万多依旧对他忠心的部下了,他们能否抵抗住马超他们的冲击,实在很难说。
  清晨,袁术在颓废中捧起了饭碗,看着碗里的粗粮,感到实在难以下咽,对送饭的庖丁说道:“朕实在难以下咽,你去取一碗蜜水来吧。”庖丁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大声说道:“只有血水!哪里来的蜜水!”
  袁术经过昨夜的折腾,早已是形容枯槁,心力交瘁了,听到庖丁的回答之后,一阵悲伤和绝望,涌上心来,忍不住大叫一声,吐出一大口血来,随即便昏倒在了床榻之上。
  当马超和孙策整顿好兵马,率领麾下将士杀入袁术的行宫中,将驻守在袁术伪大殿之外的两万多袁军肃清之后,从投降的军士口中得道袁术因自觉大势已去,就在刚刚,因为庖丁的一句“只有血水”,气的吐血昏厥,现在还没有醒来。
  在知道袁术的情况之后,马超沉吟了片刻,侧头对身边的孙策说道:“袁术虽然僭越称帝,实属大逆不道,但他毕竟也曾是大汉的重臣,在讨董之战中,也曾为大汉出过力。我们,给他一个体面地死法,如何?”
  对于马超的提议,孙策难得的没有异议。两人脱离了各自的部队,并肩向袁术的寝宫中走去。
  踏过血痕斑驳的层层台阶,两人一步一步的走到了袁术的面前。
  或许是两人的脚步声,亦或许是身上铠甲甲叶的铿锵声,当两人来到袁术身前五步远的距离时,袁术便在此时悠悠醒来。
  抬起头,用无助的眼神看了马超、孙策一眼,袁术翕动了半天嘴唇,终于开口说道:“你们来了?朕早就知道,你们会来的。早晚……会有这一天的。”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马超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怜悯,甚至没有憎恨,亦没有半分的激动,平静的宛如一泓秋水。
  “是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袁术喃喃地重复着马超的话,眼中的神采越发黯淡无光了。
  呛啷
  孙策拔出随身的佩剑,向袁术怒喝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言罢,便要挺剑向袁术刺去。
  “且慢!”马超出声阻止了孙策,孙策不解的回头看向马超,手中佩剑却仍然指着袁术的心脏要害,只要马超表露出丝毫抢攻的意思,他便会立刻将悬着的剑刺下去。
  “破虏将军,袁术罪行罄竹难书,但本侯先前也说过,讨伐董卓时,袁术多少也是为我大汉立下过功劳的。便让他自行了断吧。”马超的目光始终落在袁术的身上,口中却对孙策说道。
  马超没说出口的是,袁术的人头只有一颗,前来讨伐袁术的却有四路诸侯,若算上半途折返的曹操,那便是五个诸侯,袁术的人头记在谁的功劳簿上,都难免会有人不满意,尤其是马超自己,他本就是树大招风的存在,曹操、吕布、刘备包括眼前的孙策,多多少少都对他怀有敌意,是绝不能亲手取了袁术的性命的,否则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也是马超引孙策入城,并让孙策一起来见袁术的重要原因。至少孙策可以证明,袁术不是马超所杀的,攻破淮南的天大功劳,也不是马超一人所独占的。


第三百零三章 淮南王秘宝 上
  淮南,在大汉的历史上,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地域富庶的缘故,屡屡有拥兵自重之人割据为王,意欲从大汉的版图中独力出去,但却从无一人能够成功,尽皆被大汉精兵所击败。
  权力,是最能令人迷乱心志的东西。江山如此多娇,不知有多少人试图攀上世间权力的顶峰,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尸首分离的悲惨下场。
  作为穿越者,马超清楚的知道,在大汉开国之初,汉高祖刘邦在历经战乱之后,总结出了一个没有道理的道理,他认为,外姓人终究是靠不住的,值得依靠的最终只能是宗族血亲。于是,刘邦在登基之后,大肆分封同姓王,其中,他的小儿子刘长就被封为了淮南王。刘长在淮南王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余年,守着繁花似锦的淮南,刘长的心思也渐渐地蠢蠢欲动起来,再也不肯屈居人下了。
  后来刘邦去世,到了汉文帝时期,刘邦的儿子大多去世,只剩下汉文帝和刘长两人还活在世间,这个时候,刘长觊觎九五之尊的心思也攀升到了鼎点,他想凭借着自己苦心经营十余年的淮南为根基,推翻汉文帝的政权,将大汉天子的宝座夺过来。
  可悲的是,刘长的阴谋还未来得及真正的实施,便被汉文帝知晓,汉文帝果断的派兵前来征讨,刘长最终被生擒活捉,汉文帝顾念兄弟之情,不忍杀害刘长,便将他流放到了巴蜀,在流放的途中,刘长绝食自杀。刘长死后,淮南国和淮南王的王爵同时被汉文帝取消。
  数年后,汉文帝屡屡想起一母同胞的弟弟刘长,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便下诏将刘长的儿子刘安封了侯,希望他在长大成人之后可以成为大汉的栋梁之才。那时,刘安才仅仅四岁多,原本是不谙世事的,若是能悉心栽培,说不定真的能如汉文帝所盼望的那样,可惜的是,跟随在刘安身边的老仆人每每在刘安的面前诉说刘长惨死之事,无形之中便在刘安的心中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这颗种子随着刘安的成长而成长,占据了刘安的心,仇恨便这样蒙住了他的双眼,令他再也看不到这时间的美好。
  等到刘安长大之后,展露出了他过人的天资,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更极为擅长黄老之道,对道家学说的造诣颇深,慢慢的便逐渐成长为了誉满天下的大学者。刘安的勤奋好学和出众的天赋,赢得了汉文帝的赞赏,于是便重建淮南国,恢复淮南王的爵位,令刘安承袭了王爵。
  再后来,汉文帝驾崩,继任的大汉天子汉武帝登基继位。汉武帝时期,重用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个政策,对擅长道家学说的刘安而言,显然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最终促使刘安做出了和他父亲刘长同样的决定,他要起兵反叛,将汉武帝从天子位上拉下来。悲剧的是,刘安的命运和他父亲的命运轨迹几乎如出一辙,起兵的事宜还未真正落实,便被门客所告发,杀伐果决的汉武帝立即出兵,在最短的时间内镇压了淮南反叛,并宣布永不再设置淮南国和淮南王的爵位。
  前后两代淮南王都在谋反的过程中丧命,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另后人不解的是,自汉武帝至今,谁也未能找到这两代淮南王所留下来的财宝究竟藏在了何处。
  要知道,无论是什么朝代,起兵造反,都是需要有大量的财富作支撑的,想要让数十万将士为自己卖命,没有足够的钱粮怎么行呢?远的不说,就说袁术吧,他要是不依据淮南的富庶,积累了数之不尽的财宝,哪里有僭越称帝的勇气和本钱?
  所有的人都清楚,两代淮南王暗藏的财宝必定是个惊人数字,谁要是得到这笔宝藏,便足够支撑起一个小国了。可惜的是,刘安父子二人匆忙起兵,却很快被镇压,大量的财宝还未来得及发挥出作用,便不知所踪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把这笔财宝藏在了哪里。
  在这个问题上,马超就具有很大的优势了。作为后世的穿越者,马超虽然也不知道这笔财富的具体位置,但是大概的方位,他还是知道的。在后世,淮南王那些财宝已经被考古学家所发现,马超只需要按图索骥,花费一些功夫仔细寻找,总归是能找到的。
  因此,马超接连派出人手,在自己所占据的城区进行仔细的搜索,同时派出潜伏在城内的神机营密探,在外围搜集信息。时间有限,朝廷或者说曹操,不可能让马超他们一直在淮南城占据下去,很快就会派来使者,马超必须要在使者赶来之前,找到这批宝藏才行。
  虽说马超如今是财大气粗,可谁不希望自己的军费能够再宽裕一些呢?更令马超心动的,可不只是两代淮南王留下的财富,而是第二代淮南王刘安的那些秘典。例如传说中的《淮南子》等古籍,哪怕是在数千年之后的后世,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而且还是残缺不全的残篇。


第三百零四章 淮南王秘宝 下
  马超今日所到之处,乃是淮南郡内八公山山脉的一处支脉所在。
  八公山,便是以第二代淮南王刘安以及他门下最有名的八个门客来命名的,刘安若是真的把秘宝埋藏在此处,倒也合情合理。
  马超命二十名神机营密探,借着山体和草木的掩护,撤到外围负责警戒,一旦有人靠近便立即示警。之后便命剩余的人手,在这处支脉附近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
  这一次没有再让马超失望,经过半天的探索和勘察,一名神机营的密探率先发现了端倪。
  那原本是一个十分狭窄的山洞,洞口之狭小,看上去只能勉强容一人爬行着钻进去,似乎是穿山甲钻出来的一处巢穴。或许是因为这个山洞存在的时间太久了,在风吹雨淋之中,洞的前段已经崩塌了,神机营的密探在拨开杂草之后,无意中在崩塌的地方找到一把锈迹斑斑的短剑,这把剑大半截儿都埋在乱石之下的泥土中,若不是前面的山洞已经坍塌,是很难被人发现的。
  引起神机营密探注意的是,在这柄短剑的剑身上,隐约用篆体镂刻着一个“淮”字,只是年代久远,已经不能看的十分真切了。
  当马超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赶了过来。他先是拿过那柄短剑仔细的端详了老半天,之后抬起头来将四周每一处的景象收入眼底,最后,马超干脆策马跑到附近的一个制高点,居高临下的仔细观察起来。
  马超这一连串的举动,令关羽和太史慈疑惑不已,他们猜不透马超到底是要做什么。似乎最近几日,马超正在酝酿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到底是什么,他们二人百思不得其解。
  哒哒哒
  伴随着急促的马蹄声,马超从制高点策马飞奔了下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冲着关羽和太史慈笑道:“云长,子义,就是这里没错!哈哈……”
  关羽和太史慈对视了一眼,心中变的更迷惘了,性急的太史慈忍不住问出了声来:“主公,此地到底是何处?为何主公要苦苦寻找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