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迦太)-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微臣冤枉!”
“你冤枉个屁!”赵朴怒了,丫丫的,到了这一刻还不承认,抬起脚了,就打算踹上一脚。
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吧!
士可杀,不可辱。
读书人,最为小心眼。
对于小心眼,懒得踹上一脚。
看到皇上抬脚就要踹,张浚神色变化,只是没有料到皇上停了下来,没有踹出那一脚。
“难道,我还冤枉了你不成?”赵朴脸色再次平静,看不出一丝发怒的味道。
可正是因为不发怒,却让张浚心惊不已。
“陛下……”
“过去的事情,朕也不说了,只希望你记住,珍惜将士生命!”赵朴幽幽道,“如今,你有三个选择?”
张俊问道:“陛下,那三个选择?”
“第一条路,朕会将你贬官流放,暂时避开风头,几年后,再把你召回来;只是那时,你一辈子也不能沾染军务,朕输不起,再打上几次富平之战,家底都赔光了!”
“第二条路,朕会让你休息一会,过去风声之后,入内阁。奏折越来越多,内阁需要能人,为朕分担!”
赵朴平静的说道。
“第三条,彻底放弃文人身份,入武备学堂学习,日后再掌军,宋金之战才刚刚开始!”
三个选择,三条道路。
第一条,暂时避开风声,再入朝堂,担任重要文职;
第二条,也差不多,只是内阁地位低下,内阁学士仅仅是五品,更多是协助皇上处理政务,权力不大;
第三条,则是彻底入武将序列,彻底与文人脱钩。
面对三个选择,张浚一时不知所措。
Ps:感谢zhouyulina投1张月票,老昆明投了1张月票,随风笑敖投了1张月票,cyjfz投了1张评价票。
第402章战后总结
一时之间,张浚不知如何抉择。
赵朴也不催促,只是道:“卿家暂且下去,三天后给朕一个准话!”
张浚起身离去了。
“陛下,张浚犯下如此大败,为何还如此纵容?”这时,王舞月不满的说着。
三个选择,不论是哪一个选择,都是有益无害。
从本质上,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惩罚。
赵朴幽幽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张浚还是有才能的,只是不善于治军打仗而已。其实也是我的过错,文人本身不善于打仗,可是还是派他们上战场拼杀!”
不论是,李纲、赵鼎、张浚等,都是文人,治理朝政,写诗作画还可以,可是论及行军打仗,真是节操碎了一地。
他们本来不该上战场的,只可惜没有武将,只好让这些文人上前凑数。
虽然有些搞笑,有些无奈,可也只能是如此。
这也让赵朴,对这些文人战败,较多的宽容。当然宽容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一生都不在带军,或是彻底转到了文职,或是中枢一些无关军职,而再也难以担任地方军职。
…………
几天之后,张浚选择了第三条路。
看着张浚的选择,赵朴悠悠叹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是做对来,还是做错了!
张浚本身就是倔强之辈,虽然是文人,可是骨子里却是有股不服输的精神。有种拼搏精神。
这个时代的文人,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有的读书人跳河自杀的;有的躲入深山。出家为僧;有的干脆从贼,做了金军的官。而敢于临危受命,上战场冲杀,与金军拼命的,太少太少了。
可以指责张浚,统率兵马不行;但是张浚却超越了许多文人,凌驾于许多文人之上。
第一条路。第二条路,是稳健之路,不会出了太大岔子。可是第三条路。却是有着不测危险,前途难测,可是张浚还是选择了这一条路。
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
这一刻。张浚选择了曲折。但是有骨气的路!
“希望,你不在一个坑里,在摔倒!”赵朴心中默默道。
一道圣旨下去,张浚免职去了所有职务,沦为了武备学堂一名普通学员。
而随着,张浚进入武备学堂,整个杭州城,哗然一片。议论纷纷,各种各样的言论都有。而一些大臣。也是不断揣摩着皇上的意图。
只是在一段时间的一轮之后,很快的平息了下来。
毕竟,官场起伏,这是常有的事情,没有谁是不老松,皇上也不允许不老松存在。
有人升官,有人贬职,世间多是如此!
对于张浚的处理,只是诸多事情中,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
北伐之战,就这样结束了。而后续工作,还有很多要做。
将士们的抚恤,一些有功将士的赏赐,还有一些将领的惩罚,还有战功的审核等等,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根本容不得一丝疏忽。
这次北伐,从整体上是胜利了。
可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依旧不少。
比如,火药武器使用上,很好的打击了金军,可是金军一些部队也开始装备火药武器,给宋军造成了巨大损失。
毕竟金军不是傻子,只要仔细揣摩,也会发觉火药武器一些好处,在作战中也使用了。
所幸的是,金军的火药武器数量少,质量不稳定,带来的威胁也较少。
这让赵朴微微松了一口气。
果然,有些东西,仅仅模仿是不成功的。
宋军可以投入大量的金钱,大量的资源,开发研究火药武器,因为宋朝有钱;可是金军却是差了很多,财政一直处在赤字状态,对火药研究投入不足,一直以模仿为主。
而在金军一些高层也认为,火药武器很鸡肋,守城还可以,可是野战却有太多的不足。与其将大量金钱花在华而不实的火药武器,不如花在骑兵建设上。
这股思潮,也再度限制了金军火药武器研发。
这让赵朴不得不叹息,民族的惰性真是可怕!!
比如:在东路军征战山东时,由于骑兵素质差,根本不是金军骑兵的对手,差些被包了饺子,若不是步兵及时救援,金军退去,可能宋军骑兵都拼光了。
此时的宋军骑兵根本不是金军骑兵的对手,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远远不如。此时的宋军骑兵,有些步骑兵的味道,骑马赶路追击,下马作战拼杀。
很多时刻,骑兵主要是扮演着骚扰者的角色,牵制骑兵,完成歼敌任务,更多是依靠步兵。
比如:在冒领战功上,也问题严重,很多人不是将战功夸大,就是将下属的功劳归结在自身上,差些出现了冤案。也多亏了军情司和内卫,联合查找,才让一些将士得到了应有的奖励。
还比如:军三司,也出现了问题。
在军队中,军三司是赵朴掌控军队的手段。
宋军军队政策,本质上是弱军之策,不断的虚弱军队,避免大军阀出现,提升中央对军队的掌控。这让宋朝军队,一直处在绝对掌控中,根本没有一丝失控的可能,避免了国家分裂,也避免了军阀割据。
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在军队上财政开支巨大,可是军队战斗力却是弱到了渣。
在古代封建社会,宋朝对军队的开支,远远超越了各个王朝,可是战斗力却是历朝历代最差的。
而此时,随着金军入侵,很多地方朝廷,属于失控状态,也形成了军阀割据。为了提升军队战斗力,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掌控,形成了军三司。军宣司,负责军队宣传,宣传抗金主张;军法司,负责监督军法,监督军队军队不法行为;军情司,负责军情调查,信息传播。
一个掌控军队思想,负责洗脑;一个掌控军法,给普通士兵公平;一个掌控情报,负责督查将领不法行为。
整体构思是好的,只是具体操作上,出现了问题。
一些军三司官员,借此向一些将领勒索,或是相互勾结,或是贪墨钱财,或是传递假情报,或是隐瞒不报,或是拉帮结派,问题很多。
这让赵朴又惊又恐,下狠手处理了一批人,一丝情面也不留。一阵大刀阔斧的砍杀之后,才吓住了一些人,风气才缓解。
这些问题,很多很多,看似这次北伐胜利了,可是侥幸的色彩居多,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金军战斗力下滑的厉害。
若是金军有初次入侵时,那股彪悍的战斗力,这次北伐还未必能赢。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的修改自身,才能快速的提升战斗力。
于是,在各个军中,不断的召集将领们,相互开会,相互总结经验。而此刻,武备学堂,针对此战,也是讨论不断,不断的模拟,不断的分析,一丝尚武的精神开始复苏。
北伐结束了,可不代表万事大吉,可以躺下休息了,而是另一轮训练的开始。
军队只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战争阶段,一个是准备战争阶段。
战争结束了,很多将领也不能闲着,与其泡妞把妹,胡作非为,不如圈禁到武备学堂,轮流培训,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武将的素质,二是为了分化各个派系势力。
而轮训的时间,仅仅是半年。
合格者,会受到一定奖励,升迁优先;而一些不合格者,则会受到相应的压制。
而轮训结束之后,要对各个派系军队,进行掺沙子,底层士兵不会动,上级将领也不会动,可是中低层将领却会在驻地上发生变化,至少有六层的将领,会发生变动…………
一切都在有序的进行着,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宋军整体战斗力在快速提升着。
ps:感谢iceer74投了1张月票,龙岈投了1张月票,游荡达达投了1张月票,kilo投了2张月票
求几张月票!!!
第403章高丽使者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随着,赵朴的努力,原本文弱的江南,开始恢复一丝尚武之气。
没有天生文弱的地区,只有文弱的民风。而民风是可以改造的,不断的洗脑,不断的制度改造,才能造就尚武之风。
江南的文风,一直虚弱,缺乏尚武之风,但是不断改造下,还是能变成尚武之地的。
首先,在江南地区,成立体育协会,定期召开体育大会,设置了许多体育项目。为的就是通过体育运动,培养百姓的尚武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全民体育,本质上就是全民尚武。
其次,在科举上,进行了改造,科举上加了一些料,加入了体育成绩。专门考核书生的身体素质,而身体太差的,根本不录用。
这引来一些人反对,可很快平息了。
又是在一些学堂,设置了军训项目,每半年,要进行为期十天的军训,为的就是打仗从娃娃抓起。
又是设置了武备学堂,将一些武职的文人,送到了学堂培训,不求他们成为名将,至少不要犯一些低级军事错误。
这都是一连串的组合拳,从赵朴定都杭州之后,就开始陆续执行。
经过了四年多的努力,总算是有了一丝收获。此刻的江南,依旧文弱,却不似过去那般脆弱。
而以杭州为中心,做得最好。
毕竟,此刻杭州是首都。各方面的资源都是尽力的倾斜。又是天子脚下,在赵朴眼皮子底下,监督有力。做得最好。
随着尚武之风的盛行,为大宋带来了充足而优良的兵源。
一切都在改变着。
随着八年时间过去,赵朴总算是对这个世界,进行了一丝改造,大宋按照他设计的模板,缓慢的前进着。
…………
而此刻,高丽使者到了杭州!
“宣高丽使臣觐见——”“宣高丽使臣觐见——”一声一声传递开去。
“下国使者。拜见上国皇帝!”高丽使者跪下,献上了最高的礼仪。
这场持续了两年之久的大战终于结束了,金军大败。退出了山东,虽然宋军也在西北吃了亏,不过总体而言,还是宋朝占了便宜。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高丽国。
高丽为之举国震动。朝廷上下惶惶不可终日。原本举棋不定,如今总算是低头了。
高丽国本是宋朝的属国,可是自从契丹崛起,女真崛起以来,高丽受到极大压力,开始摇摆不定。而几年前,丢了半壁江山,更是让宋朝脸面丢尽。彻底让高丽轻视了宋朝。
只是,局势变化太快了。高丽做梦也想不到。处于鼎盛时期的女真人,于短短时间之内,被宋军打到了腹心地带,一些地区连连失利,虽然西北扳回了一局,可是总体的胜利却是大趋势。
而此时,不能拖下去了,在拖下去,宋朝庞大的海军就会登陆辽东,彻底覆灭这个小国。
很快,高丽快速出反应,派出一队使臣,携带大量礼物开始向天朝上国朝贡。
而到了杭州之后,随着高丽使臣团进城,整个杭州再次轰动了,城中老百姓纷纷上街围观高丽人,人人扬眉吐气,很有那么种重拾昔日荣光的味道。毕竟靖康之耻,留下了太多的伤痛,而先是西辽使者进京,又是高丽使者进京,总算是挽回了一丝颜面。
金銮殿上。
看着高丽使者,赵朴的心情是复杂的。
高丽,就是后世的朝鲜。
在某种程度上,高丽是幸福的。在唐朝,日本入侵时,唐军帮着朝鲜,打了白江口之战;而后来契丹崛起,女真崛起,都向后南侵,给宋朝带来灾难,可是高丽只要上一些贡品,就能相安无事,获得和平,至始至终未被吞并。直到蒙古崛起时,高丽才灭亡;而元末,这是摆脱了蒙古,再次独立。到了满族崛起,明朝时常受到满族侵扰,可是对朝鲜却很和平,只要上一些贡品就足够了,也未吞并朝鲜。
直到后来,甲午战争时,朝鲜才被日本吞并。
而是在二战后,又很快独立。
纵观朝鲜的发展史,除了蒙古时代,甲午战争后,朝鲜被入侵之外,很长时间都处在独立的阶段。
而相对而言,中国则是苦逼多了,需要不断抗争,不断抗击外来入侵,才能保证安全。即便是如此,还是经历了一次次屠杀。相比较朝鲜,中国的悲惨命运。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弱者是幸福的。
弱而富,时常招人入侵;可是弱而贫,却很少人入侵。
地上长着美丽鲜花,很多人会上前采摘;地上一只蝼蚁,看不顺眼,可能抬脚就会踩死;可是地上有一堆臭狗屎,没有人会上前踩上一脚,怕脏了鞋子。
在某种程度上,高丽就是臭狗屎
高丽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入侵高丽收益太小了,中原那些天朝上国懒得入侵;而契丹、女真、满族之类,也懒得入侵,即便是攻占成功,也是一团烂泥,治理消耗要远远超过收益。
只有蒙古入过侵朝鲜,因为蒙古人打仗不讲究收益,只讲究痛快。
只有日本入侵朝鲜,更多是为了借助高丽为跳板,入侵中国;还有一个理由,则是日本比朝鲜还穷。
因为太穷,太烂,没有人会入侵。
这也是高丽幸福所在。
当宋朝经历靖康耻辱时,当赵朴百战艰难时,高丽人民却在过着幸福的和平生活。
若不是要借助朝鲜,为跳板,入侵辽东,与山东宋军形成合击之势,没有人会想起高丽。
“平身!”高高在上的赵朴一抬手。
“谢皇上!”高丽使者爬起身来。
“陛下,微臣终于见到了皇上!呜呜……”说着高丽使者哭了起来,“这些年,女真人崛起,处处为难我高丽,高丽的日子过得很苦……”
高丽使者好似一个长舌妇,喋喋不休的说着,主要是控诉金军的罪恶,控诉金军对女真的盘剥,试图激起赵朴心中的共鸣,毕竟两个国家都遭受过侵略。
而赵朴听着,心中却有些不屑,高丽有什么可以盘剥的,有什么可以掠夺的。
高丽更多是投机者,不断的下注,捞取好处。
直到高丽使者,哭完时,赵朴才不动声色的说道:“使者,辛苦了!”
“微臣不辛苦!”
高丽使者站起身来,脸上还有一丝泪光。
而此时,一个言官指着高丽使者,瞪目斥道:“蕞尔小国,无耻之尤!皇上多次派遣使者结盟呢,可尔等蕞尔小国,屡屡推诿,莫非以为天兵不敢打高丽吗?金国尚且不惧,一个小小的高丽算什么,惹毛了陛下,灭国又如何?”
“见利忘义,如今见我军气胜,才来相投,真是无耻!”
上有所好,下有所向。
由于当年皇帝陛下尚武,致使满朝大臣,说话也很冲。
朝臣纷纷出言指责高丽人,言辞激烈,一个二个嫉恶如仇的模样。
高丽使者没什么反应,面带微笑,一副淡定的样子,一言不发。
许久之后,朝臣们所累了,才渐渐的止住话头。
赵朴微笑道:“贵使远来辛苦,不知来所为何事?”
“这是我王国书!”
高丽使者取出高丽国主亲笔书写的国书,必恭必敬交给殿内太监,由太监托着呈上给皇帝过目。
赵朴展开国书,大致阅览了一遍,国书言辞恭顺,通篇极尽谄媚之能事,奴颜屈膝,把赵朴比作慈父,自己比作孝子,言语谦卑到了极致。
放下国书,赵朴道:“这么说,你们高丽国想重新向天朝纳贡称臣,重回天朝的朝贡体系?”
“求皇上开恩!”高丽使者道,“我主及高丽八百万子民叩请皇上,求皇上恩准!我国愿为天朝藩属,年年朝贡,岁岁称臣,世世代代不敢稍有违命。”
“哦,还挺有诚意的!”赵朴道,这份国书不像国书,倒像一封求饶信,人求饶时总是很有诚意。
高丽使者道:“我王让微臣带了贡品无数,其中有一株人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