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上空有千艘船,十多万兵力,却屡屡在新军这股新崛起的势力面前失败。
其中一个原因是郑芝龙这些年对军力的发展不够,空追求数量,没有追求质量。
当然,这应该与大明的军事体系有着莫大的关系。
如果单拿郑军的实力与其他各股势力相比,绝对可以排在前列,所以郑芝龙也容易满足。
可唐宁的眼界完全不一样,他比较的对象是西方军队,是后世的一些军队,所以这就注定双方在理念上的根本性不同。
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双方的指挥方式完全不同。
郑军的所有战术、策略、指挥权等等几乎全部掌握在郑家人手中。
而这些郑家人的个人能力,显然称不上良才,更没有独到的指挥能力。
但新军不同,新军的战术、战略的制定,都是参谋部一手策划的。
整支军队有总参谋部,每师之中还有若干参谋人员组成参谋部随军作战,按照战场的情形随时给主将提供作战意见。
即便是唐宁这个新军第一人,都没有刻意去干涉参谋部的计划,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并非什么战术家、战略家。
所以他自己率军作战时,也往往会听取参谋部的意见。
参谋部这些参谋,可都是精挑细选有专业能力的人,他们群策群力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自然不是某一人的能力比得上的。
何况郑家的那些主将,也不是什么旷古烁今的良将。
再加上新军在福建情报机构的作用,提供大量的有效情报,以及策反郑军人员,这也无疑为新军的行动增添了一大助力。
在这种情景下,郑家那些平庸之才,在新军手上屡屡吃亏,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这不只是郑氏集团的问题,而是整个大明军政的通病。
明军能不能战,往往系于主将一人,主将善战有良才,这支军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比如卢象升、袁崇焕、孙传庭等。
但是,这样的名将又能有多少,更多的军队还是掌握在军事能力平庸,但身居高位的人手中。
这些人能力平庸,但对军队的指挥又说一不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参谋部这种机构存在。
恐怕就算是有,也只是形同虚设,这就注定了他们带不出一支善战的军队,甚至还经常犯一些可笑的低级错误。
在活捉郑芝龙后,新军并没有整军再北进,而是将郑芝龙被活捉的消息通过《明报》等途径迅速的传播开来。
一时间,整个福建的残余郑军人心惶惶,漳州府、泉州府、兴化府、福州府、福宁府这些沿海州府,未等新军进至,直接递出降表出降。
暂避在闽中延平府的郑芝豹和郑彩部两余万人,也有些手足无措,不知何去何从,直到郑芝龙的亲笔劝降信送到他们面前。
是的,被俘虏的郑芝龙似乎也认命了,没多久便同意投降,并愿意写信劝降那些同宗兄弟和后辈。
这也在唐宁的意料之中。
但是,郑芝豹和郑彩、郑联两兄弟的意见却不一样。
郑芝豹赞同投降,但郑彩和郑联两兄弟却不愿意向新军投降,他们的意见是北上,宁愿投降弘光朝廷。
原因无他,他们舍不得手中的权利,他们很清楚,一旦向新军投降,手中的权利很可能被唐宁分解掉。
反观弘光朝廷却不同,正是用人之际,率军北上还可以将闽北的一些军队收拢,聚集几万人抵达应天府,应该能够得到重用。
第一八七章 平虏伯
郑彩和郑联两兄弟是郑芝龙和郑芝豹的后辈,双方是叔侄关系。
郑芝豹对大哥郑芝龙一直是很敬畏的,也比较遵从郑芝龙的命令,所以他还是坚持听从郑芝龙的意见,向新军投降。
但是,他无法说服郑彩和郑联两兄弟,两兄弟也无法说服他。
无奈之下,双方分道扬镳,郑芝豹带领所部万余人南下,向新军投降。
而郑彩、郑联两兄弟率领所部不足万人北上,准备收拢闽北各关隘的郑军北上。
知道福建已经不是自己的立命之所,两兄弟不再掩饰,将贼匪的心性暴露无遗,沿途之上一路搜刮而去,稍有反抗便是血腥杀戮。
此举更让百姓对郑军痛恨不已,无不认为新军进入福建就是来解救他们的,各州府百姓对新军的入驻欢迎之至,鲜有反抗。
毕竟,这只是地方势力的争斗,即便有爱国之士,也不会为郑芝龙出头。
而且整件事情也是郑芝龙咎由自取,反而是更得民心的新军被迫反击。
相较于被郑家统治,普通百姓更希望被唐宁所率领的新军统治,毕竟唐宁所带领的新军在潮州府和惠州府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这从新军占领福建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看出,前后加在一起,还不足两月。
正史中,清军攻占福建花了近四个月,而且还是在郑芝龙投降的前提下,让整个福建的防御被瓦解了不少。
要是郑芝龙也像反抗新军进攻福建一样抵抗清军,清军要占领福建,不知道会困难多少倍。
清军入侵,让整个福建人心惶惶,但新军入驻之时,却是开城相迎。
甚至闽中和闽北等各州府,新军还没有踏足,无数百姓都希望新军能够尽快入驻。
似乎新军进来了,他们才更有安全感。
唐宁和新军上下都没想到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福建,也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
战后总结分析,大概清楚了最主要的两方面原因,一是郑军主力受到重创,再加上郑芝龙被俘,士气更加低落,军队迅速的土崩瓦解;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心所向,福建百姓并没有将新军当成敌人。
各州府百姓在新军士兵进驻时夹道欢迎,这种待遇,即便是统治了福建十多年的郑芝龙都不曾享受过。
所以,新军能够这么快的取得胜利,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唐宁并没有下令将郑芝龙处死,也没有让他成为阶下囚,只是将他和他的那些兄弟软禁了起来。
至于被郑芝龙安排从泉州府城离开的家眷,却是不知所踪,此后有消息传出他们东渡去了倭国。
此消息是真是假,已经不得而知了,唐宁也没有精力去追踪此事,也许这样是最好的结果。
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偌大的福建消化吸收。
虽然名义上占领了福建,但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比如对降军的进一步整编,对地方事务的管理等等。
此次作战,新军先后收降郑军近六万,有三分之一的人还迅速的跟随新军一起作战,去对付他们曾经效力的郑军。
但是,这些人的战斗素质还有忠诚度都有待提高,需要再精练一番。
至于地方事务,暂时还是由原来的官员进行管理,随后,唐宁会陆续的将潮州府和惠州府的一些官员空降过来,让福建也按照两府的模式进行发展。
当然,这些事情都不需要唐宁亲自去处理。
福建这么快被新军占领,自然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弘光帝第一时间派刘公公到福建加封唐宁为福建总兵,并册封他为平虏伯。
爵位刻意用平虏二字,用意很明显,刘公公传达弘光朝廷的意思,希望新军能够北上抗清、抗闯。
唐宁当即答应,不过他表示福建刚经历大战,还有诸多事情需要处理。
且军队北上远征,备战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需要两月准备一番才能出兵。
不过,新军倒是可以先抽出部分水师应援。
刘公公顿时大喜,暗道陛下果然没有看错人。
他能听出唐宁所说的话很在理,而且江北四镇和左良玉部加起来有上百万人,抵挡几月应该没什么问题。
甚至,唐宁还主动提出新军水师先行出兵,相比大多拥兵自重、互相推诿的武将来说,诚意已经很足了。
唐宁还和刘公公说了其他很多问题,并写了一封亲笔书信让他带回去。
他在信中不但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还有参谋部提供的一份战略书。
信中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清军才是大明的最大敌人,李自成大势已去。待李自成被清军消灭之后,清军必下应天府。
所以他希望朝廷能够摒弃前嫌,就算不能直接与李自成合作,但也不要妄想与清军媾合。
否则,弘光一朝将是另一个北宋,清军将会像金国先联宋灭辽一般,待对手消灭之后,便会露出真正的狼子野心。
为了大明的未来,不可生侥幸之心,应趁清军主力剿灭李自成之际,尽力收复山东、河南失地以作屏障。
另外,还要尽力安抚左良玉和其子左梦庚,让其归心。
特别是左梦庚,因为左良玉病重缠身,命不足一月,左军大权必落左梦庚之手。
否则,夹在清军与朝廷之间,如果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其必投清军。
此际危难之时,唯有上下一心方有出路,否则,即便空有百万之众,顷刻间便全然瓦解。
刘公公虽然不懂军略,但他不傻,唐宁分析得很透彻,他也是深以为然。
但是,朝廷中派系的纷争和勾心斗角,他再清楚不过了。
很多事情,那些上位者并非真的全然不知,只是各怀私心,所以才没有作为罢了。
唐宁在最后郑重的强调,如果不按信上所说而行,朝廷必不可坚持两月。
届时,新军即便有心去救,也来不及了。
听到唐宁说得如此郑重,刘公公神色大变,在唐宁交代完备之后,连忙以最快的速度回应天府。
唐宁还会给马士英、江北四镇的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还有左军的左良玉、左梦庚等掌握实权和兵权的人各去一封书信,阐明利弊。
信会通过情报部送到这些人手中。
虽然唐宁对这些人也不大看得上,但他写这些信,确实是想让弘光朝廷能够稍微有些作为,能够坚持得更久,这样对新军也有利。
只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样一封书信和他说给刘公公听的那些内容,真正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因为他清楚弘光朝廷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要不是离得太远,他都恨不得亲手把他给灭了。
刘公公前脚刚走,荷兰人便来到了福州,因为此时唐宁就坐镇福州。
荷兰人在得知郑军大败,郑芝龙被俘,福建已为新军所得之后,大为震惊,于是立即派人前来议和修好。
双方经过几轮谈判之后,签定了《福州协定》,协定中规定荷兰人继续履行《潮州协定》未履行完的条件。
荷兰赔偿新军白银一百万两,同时释放所有大明人员,并赔偿各种损失和精神抚慰。
因为在荷兰人偷袭潮州府失败后,转而劫掠下南洋的商船,一些在满剌加的大明人也被扣留,财产被荷兰人没收。
甚至还一度与新军的护航船队发生过战斗,双方互有胜败。
协定中还规定双方不得再袭击对方的船队,保证航道的畅通,双方之间的贸易再次恢复正常等条款。
荷兰人对于此行的结果似乎早有预料,也还满意。
因为他们清楚,清军正在大举发兵南下,清军才是新军的最大敌人。
如果唐宁不想与他们荷兰人和清军同时为敌,陷入前后两线作战的境地,与他们荷兰人签定互不侵犯的协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事实也确实如此,荷兰人知道唐宁心中隐藏的不甘和愤怒,但有时候面对形势,却不得不妥协。
在协定开始生效的五天后,新军水师一部便在黄海如的率领下,沿大明海北上。
同时,潮州,惠州和福建也在全力备战,不过在这期间,新军的舆论攻势先一步发动了。
PS:此章是个转折点,请不要急于发表与荷兰人妥协的看法,请看后续!
第一八八章 清廷震动
《明报》最新一期中,头版头条,大篇幅刊登唐宁亲自撰写的文章。
文中他痛斥清军的暴行,对生灵的荼毒,对文明的破坏。
通篇看来,和一般檄文并无二致,但是,却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因为在这篇文章中,还用醒目的粗字体夹杂着一首歌谣。
这首歌谣迅速传播开来,清廷上下听闻,皆是惊骇不已。
因为这首歌谣所指的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正是摄政王多尔衮,另一个,则是他们大清当今帝王顺治帝。
摄政亲王多尔衮,顺治七年了此生;忍辱负重顺治帝,掘其坟来拆其骨。
生前荣辱一朝丧,身死道消无安生;大清未来无可期,可悲可叹又可笑。
歌谣的内容很通俗,稍微有些理解能力的人便能够口口相传,意思也很明确。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多尔衮,当今权臣中的权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连顺治帝都要受他拿捏。
但是这样一个人物,在顺治七年,也就是在五年后便会死去。
他死之后,一直忍气吞声的顺治皇帝,终于露出了獠牙,将多尔衮掘坟拆骨。
无庸置疑,多尔衮对大清的功劳是非常卓越的,大清能够问鼎中原,他功不可没。
可是,如果他身死之后连坟都被掘了,顺治皇帝还会承认他的那些功劳吗?肯定会极尽淡化,然后罗列出一系列罪名,极尽抹黑。
所以,生前荣辱一朝丧,身死道消无安生是必然的结局。
至于最后一句,却是直指大清国的。
直言大清没有未来,最终会走向穷途末路,只能徒增笑柄。
如果是别人写出的这首歌谣,绝大多数人只会一笑了之,不会当成多大一件事。
但这首歌谣,却是唐宁亲笔撰写,这意义就不一样了。
谁不知道?这可不是唐宁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但凡出自他手的歌谣,都得到了应验,想让人不当回事都不行。
一时间,大清朝野上下,都受到了这首歌谣的影响,特别是与此息息相关的势力,还有那些投降派。
《明报》已经通过特殊渠道在全国范围内秘密输送开来,作为中枢的京师,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能够及时的获得一份最新一期的《明报》。
不用他们通过什么渠道去购买,会有人趁着夜色主动塞入门缝,或者丢进他们的府内。
睿亲王府,一个身高近两米的虬须大汉,身着锦袍,手中拿着一份《明报》在府中前厅转来转去。
身前几个官员皆是微躬着身子,神情谦恭,不敢言语。
因为,这虬须大汉不是别人,正是权势滔天的睿亲王、摄政王:多尔衮。
这些人自然是看过这份《明报》上的内容,此番前来睿亲王府觐见睿亲王,正是为了此事。
突然,多尔衮的身形一定,看向中间的一人,淡淡的问道:“苏克萨哈,你觉得这首歌谣有几分可信?”
苏克萨哈心头一颤,连忙说道:“微臣觉得,殿下正值壮年,乃我大清之肱骨,承天之大运,定可长命百岁。”
“此番唐宁小儿恶意中伤,蛊惑人心,实为乱我朝纲,动我军心,不可不妨。”
一旁的刚林、谭泰几人也先后表态,“苏克萨哈大人所言极是。”
“唐宁偏安南隅,近又侵占福建,野心勃勃,此后必是我大清之劲敌。此之人言,自不可轻信。”
先不说这首歌谣是不是真的会应验,他们都不会当着多尔衮的面赞同,否则的话,岂不是诅咒多尔衮早死?
但是,他们对这份《明报》,又充满着忌惮。
因为这当中除了蛊惑人心的那首歌谣之外,还大肆渲染了清廷各派系之间的龃龉,特别是有关多尔衮一系与顺治、孝庄之间的纷乱关系。
就是为了力佐顺治对多尔衮的悔意是一步步如何产生的,从而让人相信多尔衮死后,顺治是能够干出掘坟之事的。
有些事情,甚至是他们这些多尔衮的心腹近臣都不知晓,但这份报纸却有鼻子有眼的撰写了出来。
让人心中充满惊惧,却又不敢妄议,真是如履薄冰。
多尔衮没再说《明报》中的事,而是话题一转的说道:“听说新军攻占福建之时,福建上下皆是开城相迎。唐宁此人,收买人心的手段,确实令人钦佩啊。”
微一沉吟,多尔衮继续道:“传令下去,剃发令暂缓,严令各军,不得肆意杀戮无辜百姓……”
“殿下英明……”几人连忙跪拜应令。
多尔衮本已经决定此次大军南下,一并将剃发令强行颁布下去,他也清楚势必会引起反抗。
但他却不以为意,在屠刀之下,前朝的那些软骨头,最终是会屈服的。
但是,这份《明报》却仿佛一记重锤,生生的砸在了他的心头上。
再加上福建传来的各种消息,让他清楚,新军必将是大清最大的敌人。
唐宁不同于李自成、张献忠和朱由崧之流,不是那些乌合之众可以比拟的,大清必予以足够的重视。
如果在此时再强行颁布剃发令,势必会引起巨大的反抗和杀戮,从而进一步证实唐宁所说之暴行,新军也会越发得势,不利于以后对南方的平定。
至于他对那首歌谣,还有《明报》中披露的他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