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了凡四训-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③束脩:即十条干肉。《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后来多指赠送给教师的酬金。

【译文】

什么叫难、易?儒家先圣说,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就要先从最难克除的地方做起。孔夫子在论述“为仁”的问题时也说要先从最难的地方做起。一定要像江西的一位舒老先生,拿出两年教书的报酬这仅有的收入,代替别人偿还欠官府的钱,从而保全了一对夫妇;还有河北邯郸的张老先生,拿出十年的积蓄,代人交还赎金,从而救还了别人的妻儿:这都是将难以割舍的东西施舍给别人。比如江苏镇江的靳老先生,虽然年老没有儿子,但还是不忍心纳幼女为妾,而将其送还给邻居,这是在难以忍耐的情况下而能够克制自己。所以上天也会降下更多的福报。凡是有财有势的人,要想行善立德都很容易,容易而不去做,那是自暴自弃。贫贱的人要行善修福是很难的,艰难而能去做,这就十分可贵了。

【点评】

什么叫做难行、易行的善?儒家先圣说,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就要从难克除的地方做起。孔夫子在论述“为仁”的问题时也说要先从最难的地方做起。一定要像江西的一位舒老先生,拿出两年所挣得的教书的酬金,代替别人偿还欠给官府的田赋,从而不致使别人夫妇被拆散。又如河北邯郸的张老先生,拿出十年的积蓄,代人交还赎金,而救还了别人的妻儿。这都是将难以割舍的东西施舍给别人。比如江苏镇江的靳老先生,虽然年老没有儿子,但还是不忍心纳幼女为妾,而将其送还。这些都是在难以忍耐的情况下而能够克制自己。上天必定会降给他们丰厚的福泽。凡是有财有势的人,要想行善立德都很容易,容易而不去做,那是自暴自弃。贫贱的人要行善修福报是很难的,艰难而能去做,这就十分可贵了。

※※※

※※※

随缘济众①,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②;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③;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④;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注释】

①随缘:佛家语。谓人生际遇,悉起于因缘。此指随意,随应或随顺机缘,不加勉强。有顺其自然之意。

②与人为善:原指帮助别人一起做好事。今多指善意帮助人。孟子关于道德修养的观念。谓偕同他人一道行善。《孟子·公孙丑上》:“(大舜)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人人都能按其本性行善,他人善行,亦己之善行。他赞扬舜能够与别人一同行善,乐于吸取别人的善行为己所用。所以孟子认为,君子最高的德行便是取人所长,偕与行善。朱熹《集注》:“与,犹许也;助也。取彼之善而为之于我,则彼益劝于为善矣,是我助其为善也。”此词现代语义,指善意助人进步,即从朱熹释义演化而来。

③成人之美:帮助成全别人的好事。语见《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品德低下的小人则与此相反。君子存心爱人,小人存心害人,这是他们的不同用心。

④护持正法:正法,即四谛等真正之法。谓诸佛、菩萨以大悲心,护持如来正法,使一切邪魔外道,无能恼乱,令诸众生正信乐闻,弘通流布,利益无穷。

【译文】

随缘去济助众人的事情,其种类非常繁多,简单地来列举条目,大概有十种: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点评】

随顺机缘而去做济助别人的事情,并不刻意去做善事。这类事情的种类繁多,文中所列大概有十种。此十种多为传统的民族道德。

※※※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

何谓与人为善?昔舜在雷泽①,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②。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夫以舜之明哲③,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④!

【注释】

①雷泽:一名雷夏泽。在今山东菏泽东北。《尚书·禹贡》:“雷夏既泽。”《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

②揄扬:宣扬。李白《玉壶吟》:“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③明哲:明智,洞察事理。也指聪明智慧的人。

④良工苦心:指经营某事的用心之深。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老夫平生好奇古,对此兴与精灵聚。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译文】

什么叫与人为善?从前大舜在雷泽之中,看见打鱼的人都选潭深鱼多的地方,而年老体弱的渔夫便只能在水流湍急的浅滩中捉鱼,舜很怜悯他们,便自己也去打鱼。看见有人争夺的时候便避而不谈;看到有人互相谦让的,就赞赏宣扬并效法他们。过了一年,大家都把潭深鱼多的地方相互谦让出来。以舜的聪明睿智,难道不能说句话来教导众人吗?这是因为他不用言语教导,而是以身作则来转变人们的思想行为,这正是教导众人的良苦用心啊!

【点评】

什么叫做与人为善?从前舜在雷泽,看见打鱼的人都选潭深鱼多的地方,而年老体弱的渔夫便只能在水流湍急的浅滩中捉鱼。舜看到后,很悯恻哀怜他们。于是他自己也去打鱼,看见有人争抢,对于他们的行为不加评判;看见有彼此谦让的,他就加以赞赏宣扬并效法他们。过了一年,大家都把潭深鱼多的地方相互谦让出来。当时以舜的聪明睿智,难道不能说几句话来教导大家吗?这是因为他不用言语教导,而是以身作则来转变人们的思想行为,这真是用心良苦啊。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别人做出榜样。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首先遵守;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处处起模范作用,是有修养的体现。

※※※

※※※

吾辈处末世①,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②。

【注释】

①末世:浇末之世代。佛教认为,释迦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次一千年为像法时,后万年为末法时。末世,即末法时。

②大人:德行高尚的人。

【译文】

我们正处在社会风气败坏的时代里,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来盖过别人,不要用自己的善行来与别人相比,不要用自己的才能来难为别人。应该收敛自己的才智,让自己似乎没有什么才能一样,看到别人的过失,要能宽容并尽量帮他遮掩:一来让他有改正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纵。看到别人有一点长处可取,有一点善行可以记录,要立刻舍弃自己的来学习,而且要大加称赞与宣扬。凡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不是出于为自己的私心,而是要为社会树立典范,这才是君子“天下为公”的气度。

【点评】

我们处在社会风气败坏的年代,不可以自己的长处来掩盖别人的长处,不可以自己的善行来与别人相比较,不可以自己的才能来难为别人。收敛才智,虚怀若谷,就像自己没有才识的样子。了凡先生的本意是要劝导人们谦逊包容,其实“收敛才智”,也可以成为一种谋略。宋代大将狄青就曾以这种“大智若愚”之法,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狄青不信鬼神,一次,他率军出战,因对这场战争的胜负没有什么把握,要想法来鼓舞自己的士气。于是大军刚出桂林之南,便拿出一百个铜钱与“神”约定说,如果我的军队真能取得大胜的话,就请您显灵,让铜钱的正面都向上。左右官员以为此法愚蠢,都劝他不要这样做,担心若不如意,会动摇军心。狄青不听劝告,一定要掷铜钱。这时,成千上万的官兵都紧张地注视着狄青,只见他挥手一掷,一百枚铜钱落地,铜钱的正面竟然全部向上。于是全军欢呼,士气倍增,果然打了胜仗。凯旋后,取出封于原地的铜钱一看,原来一百枚铜钱的正反两面都是一样的。狄青是故意装作愚不可及,而实则聪明绝顶。

看到别人的过失,就要多多包涵,为他掩盖。一方面让他有自我改过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纵。看到别人有一点点的长处可供学习,有小小的善心善行,都要舍弃自己的成见,学习他的长处,并且为他们赞叹,广为宣传。孔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自己见到别人的优点就要努力学习;而见到别人的缺点,就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凡是在日常生活中,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不是出于为自己考虑,而是要为社会树立典范,这才是君子以“天下为公”的气度。这也深合传统“内圣外王”的思想。“内圣外王”是先秦道家提出的理想人格,后世儒者亦以此标榜。也就是要内有圣人之道德,视生死为一,与天地并存,顺任自然,与造化同往而不傲视万物;外有王者之名,施王者之政。

※※※

※※※

何谓爱敬存心①?君子与小人,就形迹观,常易相混,惟一点存心处,则善恶悬绝②,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③,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何者?圣贤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

【注释】

①存心:存有某种心思。犹言居心。存心即自觉存养人的先天道德本性。《孟子·离娄下》:“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认为,君子与一般人的区别就在于他能够自觉地反省、保养、发扬自己的先天善性,能够按照“仁”、“义”、“礼”、“智”等道德要求去做。

②悬绝:悬殊,相差很大。

③不肖:不才,不贤,不孝。《中庸·行明章》:“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译文】

什么叫爱敬存心?君子和小人,从表面现象看来,常常容易混淆,只有这一点存心,善、恶相差悬殊,如同黑与白那样截然相反。所以说:君子之所以与一般人不同,就在于他们的存心。君子所存的心,只有爱人敬人的心。人有亲近、疏远、高贵、低贱之分,有聪明、愚笨、贤良、败坏之别,然而千万人的品质虽不相同,却都是我们的同胞,也都与我们是一体的,哪个不是应当尊敬、爱护的呢?爱护并尊敬众人,就是爱护和尊敬圣贤;能够与众人心志相通,也是能通圣贤之人的心志。为什么呢?圣贤之人的心志,本来就希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各得其所。我们对这些人都爱护、尊敬,这样来安定整个世界上的人,也就是代替圣贤来安定他们。

【点评】

什么叫做爱敬存心?君子与小人,从表面现象看来,常常容易混淆。只有这一点存心,善、恶相差悬殊,如同黑与白那样截然相反。所以说:君子之所以与一般人不同,就在于他们的存心。君子所存的心,只有爱人敬人的心。尽管人有亲疏贵贱、智愚贤不肖,千差万别,但都是我们的同胞,都是一体的,难道不是我们应当敬爱的吗?《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也就是既能保持个性,又能与自己嗜好不同、意见不一的人调和相处。庄子更进一步,要“齐万物”,认为万物是等同、齐一、没有差别的。庄子从道生万物出发,把万物视为道“物化”的暂时形态。在他看来万物的形态变动不居,并非真实的存在,它们循环变易,复归于道。因此,事物没有质的稳定性,从道的观点来看,事物之间并不存在大小、长短、久暂的差别,差别的出现完全是人们主体赋予的。

爱敬众人,就是爱敬圣贤;能够与众人心心相通,也就是与圣贤心心相通。为什么呢?圣贤的心意,本来就是要世界上的人,都能够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我普遍爱敬世人,使他们安泰,那也就是代替圣贤使他们安泰。

※※※

※※※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①。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②。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成立而后已。

【注释】

①追琢:雕琢。金曰雕,玉曰琢。《诗经·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圭璋:古代礼玉之一种,为一种贵重玉器。上尖下方曰“圭”,半圭曰“璋”。古礼制诸侯朝王执圭,朝后执璋。古为瑞信之器。

②诱掖:引导和扶助。

【译文】

什么叫做成人之美呢?玉本来藏在石头里,如果不去寻找或者扔掉那就与瓦砾无异,如果四处寻找并精心雕琢那就成为了贵重的圭璋。所以凡是看到有人做了一件善事,或是这个人的志向有可取的地方并且资质有进步的潜力,都一定要引导和奖掖从而极力成就他。或者称赞鼓励,或是协助扶持,或是为他辩白诬陷,分担诽谤,总之一定要使他有所成就之后才停止。

【点评】

什么叫做成人之美?玉本来是在石头里面,抛弃不顾也就与瓦砾无异,如果精心雕琢就成为了贵重的圭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璞玉不经过一番琢磨,就成不了贵重的玉器。同样,人不经过一番教育,就不懂得政治和伦常的大道理。所以,自古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从教育方面着手。并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所以只要见到别人做一件善事,或是这个人的志向有可取的地方,很有前途,都要引导和扶助而极力成就他。或是称赞鼓励,或是协助扶持,或是为他辩白诬陷,分担诽谤,总之一定要使他有所成就方才罢手。

※※※

※※※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①,其功德最宏。

【注释】

①匡直:纠正,端正。语本《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辅翼:辅佐,辅助。《史记·鲁周公世家》:“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具多。”

【译文】

大概来说,一般人都厌恶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乡下善良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所以善人如果处在世俗之中,也难以自立。而且凡是英雄豪杰都铁骨铮铮,不太注重礼法与规矩,所以大多容易被找出毛病来指责。因此做好事反倒容易失败,好人也常常被毁谤。只有仁厚的长者去修正并辅佐善人的善行,这样才会有更多宏大的功德。

【点评】

大概一般人都厌恶异己,乡里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善人就常会受到不善的人的排挤。所以人要成为善人、有为之人,其所处的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孟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孟母带着幼年的孟子,起初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哀哀埋葬死人,他也学着玩。孟母认为这样不合适,立刻搬家,住到集市附近。孟子看见商人自吹自夸地卖东西赚钱,他又学着玩。孟母觉得这样也不好,又将家搬到了学堂的附近。这时,孟子开始学习礼节,并要求上学。孟母深感欣慰,认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住处。

在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的世俗环境里,善人很难自己立得住脚。正如庄子所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并且豪杰刚正不阿,不修边幅,多容易被批评指责。所以,做善事常常容易失败,善人也常常被毁谤。面对如此险恶的外部环境,了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