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乱世当霸霸-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姜羽和戚然明坐在宋国一个乐官的家里头,两人都有点懵,回想着他们怎么会到这儿来。
  这乐官姓崔,乐官称舞师,因此崔大人便被称做崔舞师。不过重点不在崔舞师身上,而是在崔舞师的夫人,这个女人身上,不过严格说来她不是夫人,只是个妾。
  崔舞师的正室因难产而死多年,他都没有再续弦,这个名叫绿萝的妾,这些年便担任着崔府女主人的角色,很受崔舞师宠爱。
  两人本在街上逛得好好的,突然路上有一顶轿子停了下来,这位绿萝便从轿子上下来,看到戚然明,便开始怔怔落泪,说她认得戚然明的母亲。然后莫名其妙的,他们就到这妇人家里来了。
  此时,让姜羽头疼的是,这绿萝仍泪眼婆娑地望着戚然明。
  要不是绿萝年纪太大,已经三十好几岁,姜羽都要觉得,这是戚然明当初行走江湖惹下的风流债了。
  不过,戚然明和姜羽一样懵,且头疼。
  崔舞师正揽着爱妾的肩,低声哄她。
  几人对视良久,到底是姜羽按捺不住,轻咳了一声,问道:“崔夫人,敢问您这是……?”
  绿萝一听,眼泪又要垂下来,上前来握着戚然明的手,说道:“您是当年夫人的儿子么?”
  戚然明不太习惯和别人有身体接触,微蹙了眉,抽回手反问道:“您说的夫人是谁?”
  绿萝垂眸看了一眼戚然明腰间的骨笛,问道:“这骨笛是你母亲的么?”
  戚然明不自觉地握了一下骨笛,手指摩挲着微凉的笛身:“嗯。”
  绿萝眼泪仍是没忍住,垂了下来,低声道:“这是你母亲生前,最爱吹的笛子。”
  这话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戚然明很多年没有听说过跟母亲有关的消息,在见到文姬之前,戚然明甚至都觉得母亲以前说的那些东西,都是骗他的。直到见到这个女人,戚然明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世间还有他母亲存在过的痕迹。
  母亲说过的那些,似乎也不是骗他的。
  看到戚然明的眼神,绿萝知道自己大致找对了人,回头低声对自己的丈夫说了几句话,又命其他下人都下去。屋里只剩下三个人,绿萝又把目光投向了姜羽。
  戚然明握住姜羽的手,说道:“夫人有什么话,尽管直说,他便相当于我本人,不碍事。”
  绿萝点点头,便说起了从前的事。
  其实戚然明本身并非奴/隶,而是极尊贵的,于二十三年前被灭国的祁国的王室子。他的父亲原是祁侯的兄弟,母亲是名门贵女。
  二十三年前的祁国,只是一个小国,夹在大国之间求生存。灾祸的到来是因为一个女人,那是姜羽和戚然明都很熟悉的一个女人,原齐国的王后文姬。
  自从二公子即位之后,文姬就被软禁在后宫,再也不能踏出齐国王宫半步。文姬原是宋国的公子,名叫子文,以惊世的美貌闻名于天下,传说她出生时,商丘的桃花一夜盛开。
  然而在这样的年代里,美貌通常是罪孽。这在文姬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文姬才嫁给祁国诸侯王一年,齐国便打着“祁侯荒淫无道”的名号,将军队打到了祁国的王城。而后不久,祁国都城便被攻下。文姬因她那倾国倾城的美貌,被当年的齐侯看中,一眼便惊为天人,遂收入后宫,宠爱有加,甚至最后封为了王后。
  祁国亡国以后,原王室子弟和女眷逃的逃,亡的亡。戚然明的母亲便是一个逃亡的。她当时肚子里怀了个孩子,在亡国前便被丈夫送走。
  在离开祁国以后,他们一路向西逃亡,不知该去哪里。
  在逃亡至宋国时,绿萝作为戚然明母亲的侍女,生了重病,眼看着命不久矣,无力跟着主人一起上路了。故而只能将她扔下。
  没想到绿萝却没死,而是被崔舞师捡到,纳成了小妾,捡回了一条命来,苟且偷生至今。
  后面的事情,戚然明都听他母亲说过了。
  他母亲在逃亡的途中,来到了郑国。在郑国遇到了待字闺中的秦国王后,被她所收留。
  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一个女人怀着孕,是多艰难才能活下来?饶是如此,她也从没产生过不要这孩子的想法。
  被秦国王后收留以后,戚然明的母亲便出于感恩,留在了她身边,尽心尽力地伺候她,想要报恩。
  这个女人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她被收留时太绝望,已经山穷水尽,因此对收留她的王后感激便更甚,恨不能倾一切来报答。
  以至于连她的儿子,都成为了她报恩的牺牲品。
  绿萝一直在和戚然明说,夫人当初如何如何在意肚子里的孩子。毕竟如果不是这个孩子,夫人大概率会留在祁国,和丈夫同生共死。
  戚然明听着,便觉得他仿佛接触到了一个他从未见过的母亲,心中茫然有之,意外有之,怅然有之。缺少父母的童年的孩子,心中总有一块是亏空的,那是一生都无法填补的空缺。母亲并没有和他说过太多逃亡路上的艰辛,如今他知道了。
  但那个女人再也不会醒来了。
  她已经离世十年了。
  “公子您和夫人的样貌,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一眼就看出来了。”绿萝说,“而且您还戴着她当年喜爱的骨笛。”
  绿萝骤然得知,当年夫人肚子里的孩子不仅生出来了,长到这么大,还是燕国大名鼎鼎的戚将军,心中又惊又喜。拉着戚然明的手追问:“夫人如今如何了?”
  戚然明倒仍有些生疏,很难对这个女人生起什么亲近之感,微微偏了头,收回手低声说:“她已经过逝许多年了。”
  绿萝怔愣半晌,像是不敢相信,动了动唇,却什么都没说出来,最后掩面无声簌簌地落着泪。
  “……我没想到夫人,会……”绿萝低声道,“她身子骨一向好,怎么会这么年轻就……”
  “夫人。”姜羽打断她,“这些事情以后再慢慢说吧。”
  姜羽并不想让戚然明去回忆他小时候的事,那太残忍了。
  看到姜羽的眼神,又看看戚然明低垂的眼眸,绿萝似乎隐隐明白了什么,拭了泪:“抱歉,我失态了。”
  “无妨。”戚然明说,神色平静,像是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母亲怀着我的时候,在郑国遇到了郑国的公子,被收留后,随她一起嫁到了秦国。十年前,她因为触犯宫规,被处死了。”
  幼年那十几年阴郁看不到光的日子,简简单单被略过了。从晋国回到秦国发现母亲身死的绝望,亦被略过了。他风轻云淡得像是根本不在意。
  戚然明说完这些,站起了身,向绿萝施了一礼,绿萝连忙让开不敢受,却听戚然明道:“多谢今日夫人告知我这些,感激不尽。”
  姜羽随他一起施礼。
  绿萝摇摇头,说道:“公子您能平平安安长大,也不网费当年老爷把夫人送出来的一片苦心。老爷泉下有知,定也安心了。只可惜我当年因为染了恶疾,没能跟夫人一起走,否则……”
  “夫人能有今日,也是自己的造化。”戚然明说,母亲并没有给他提过绿萝这个人,想来也只当绿萝是死了,“今后,还请夫人多多保重。”
  绿萝见戚然明要走,说道:“公子不留下来用饭么?”
  她看看姜羽,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
  “不了,多谢夫人美意。”戚然明不愿多留,转身便走了。
  姜羽笑着向绿萝辞别,便追着戚然明出去了。
  绿萝当然知道这两人便是睢阳君和他的夫人戚将军。这两人的大名,以及他们特殊的关系,如今的大周朝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绿萝自然觉得不妥,以她的意思,戚然明当然应该娶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传宗接代,把他们戚家的血脉传承下去。但那个是睢阳君,她不敢当着姜羽的面说这些,想私下和戚然明说,戚然明却转身就走了。


第169章 
  两人离开后; 绿萝望着门外的方向怔然半晌。
  当年被抛在宋国的时候; 她以为自己是必死无疑的; 没想到上天给了她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她原以为自己今生都没有机会再见到夫人和小主人了; 但没想到上天垂怜,虽然夫人已然离世; 却让她见到了小主人。
  如今的绿萝早已不再是当年年轻的少女,而已嫁作他人妇多年; 育有几个子女,拥有她自己的生活。
  她不再想着继续去伺候小主人,可如今发现那违背伦常,男人与男人成亲的戚将军,便是她的小主人,难免有几分叹息,说不出什么滋味。想要劝导几句; 又没这个立场和身份开口,眼看着当初的主人绝后; 心里又有些过不去。
  绿萝低头用手帕擦了眼泪。
  崔舞师见两人走了; 方才从里屋走过来; 握着爱妾的手。两人恩爱多年; 崔舞师自然知晓她心里在想什么; 劝慰道:“睢阳君和戚将军的身份非比常人; 此事你管不了,还是放宽心些。”
  “毕竟我看睢阳君,待你曾经的小主人; 也是极好的。”
  睢阳君追着戚将军从崔府出去,在门口才拦下他,他一手握着他的手,一手摸了摸戚然明的头发,偏头笑道:“想你娘了?”
  本来是,但被姜羽这么一说,戚然明心里原本那点堵得慌都散了。
  戚然明低头笑了笑,拿起随身佩戴的那只骨笛,指腹摩挲着温凉的笛身,轻轻摇摇头:“没有,都过去了。”
  十年大梦,不是没有恨的,也不是没有痛的。那是他曾经唯一的至亲之人,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也是亲手将他推进火坑里的人。
  有时候戚然明会忍不住想问她,你后悔吗?
  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将他也抛出去伺候那劳什子小公子,还信了王后什么以后会好的鬼话,却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她在死前有没有过一刹,觉得后悔,不该把他推出去做这个替身呢?
  可惜他终究不会收到回答。
  而如今,这答案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至少从绿萝那儿,戚然明得知了那个女人曾经千辛万苦,拼死也要将他生下来,想要保住他。
  这已然足够了。
  戚然明抬眸看向姜羽,他并不是个贪心的人,现在拥有的一切他已然满足了。
  又过了几日,各诸侯国的人都来齐了。
  那些个大国竟无一缺席,因此小国们更加不会缺席了。去岁楚国在宛城召开的那场盟会,最终并没能取得什么效果,最大的结果就是楚宋之间的一场战争。
  而这一次的弭兵之会,结果如何,犹未可知。
  不过,众人都有停战的心思,所以自端午弭兵之会正式召开之后,盟会进行得比较顺利。
  虽然各诸侯国之间常常有摩擦,但宋侯这个人圆滑机警,就是个和稀泥的,任谁说什么,他都能哈哈笑着打个圆场过去。
  对比去年那个宁亡国不肯屈从楚国的宋侯,姜羽觉得这人很有些意思。
  弭兵之会足足谈了近两个月,在临近七月之时才结束。
  这期间,姜羽每日白天和那些诸侯王们在宋国金殿上唇枪舌战,口沫横飞,将他那张嘴皮子发挥到极致。戚然明则通常是一语不发地坐在姜羽身旁,偶尔给他倒杯茶。
  年轻的齐侯看到姜羽和戚然明,脸都绿了。他是最知道这两人厉害的,尤其是戚然明。南宫绰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大将,竟然被戚然明一剑斩下了头颅。
  戚然明带着他那一万人,杀了齐国两三万士兵。
  这等战绩,让齐侯看到戚然明就有点怵。尤其是此人冷着脸坐在一旁时。
  ——当然,此人安安静静地给姜羽斟茶,也让各国诸侯王和大臣险些惊掉了大牙。毕竟戚然明怎么看都不是那种会伺候别人的人。
  两人的闲暇时候并不多,但一有空,姜羽就会带着戚然明四处逛逛。
  其实大家看姜羽和戚然明两人的关系,大多是当个笑话看,他们不敢多说什么,却并不代表他们赞同,背地里总是要嘲讽几句的。可这两个月下来,竟有许多人都改观了。
  经过两个月的商讨,大大小小十几个诸侯国之间,暂时达成了协议。就各诸侯国的兵力,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发动战争的后果,等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并汇合在一纸合约上,每个诸侯国各一份,交予周王一份,由各国互相监督。
  七月初,姜羽拿着这一纸合约,带着戚然明回了国。
  国内有小王爷坐镇,两个月内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让姜羽欣慰的是,姬无愆于政事上已经越来越熟练,虽然仍有些不成熟之处,却已隐隐有帝王风范。
  七月还有一件事,即年初驾崩的惠王该入葬了。
  姜羽没有亲自去,让小王爷带着姬无愆去,也算是锻炼锻炼姬无愆。并且,姜羽离开燕国这么久,国内也确实有许多事情,要他亲自来处理。
  一切都按照姜羽的预想,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休战给了刚刚改革的燕国绝佳的成长机会,至少在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内,燕国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燕国便可趁此机会,尽快壮大自己,以便在这天下下一次陷入混战之时,有足够的底气,不至于仰他人鼻息。
  荀伯文也已在姜羽的安排下,入朝为官。姜羽并没有给他安排多高的职位,而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地从底层做起,先去做个地方官。
  姜羽的意思,是等他能治理好一个地方之后,再将他调回蓟城。对此,荀荣氏当然没什么意见。
  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懂这些,也不敢置喙姜羽的话,只是在荀伯文离开蓟城时,含着泪给他打包了一大车行礼。里面有荀伯文爱吃的,平素爱用的,爱穿的,一应物品。
  宁家宁坚的两个孩子,姐姐宁兰已经十四岁,到了该说亲事的年纪。姜羽看荀伯文跟宁兰之间相处挺和睦,让宁氏和荀氏结这个姻亲,进一步拉近两家的关系,对于两家来说都是好事。
  荀氏没了荀书,现在就是个空架子,荀伯文要成长起来还得要几年,需要宁氏的帮衬。宁氏因为推行新政,分了家,宁二夫人带着两个孩子,也有诸多不便。
  只不过,由于这两个孩子都在服丧,姜羽便没有着急提。
  宁坚的次子宁武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他不爱读书,每日爱舞刀弄枪,小小年纪,长得人高马大,很有一把力气。看他那意思,似乎是想要去从军,只不过现在才十二岁,太小。
  姜羽闲来无事,掰着指头算算日子,觉得到自己退休那天,怎么也得要个十年八年的,那时候他三十好几,也不算太老。
  八月十五,中秋。
  值此良宵,虽然仍在燕侯的丧期,但中秋佳节,宫中不能没有宴会。
  姜羽让太宗拟好章程,按照礼制简单置办了中秋宫宴。
  这宫宴上当然以姬春申为首,姜羽坐在他右手下方,戚然明和姜羽坐在一起,小王爷和姬春申两位兄弟坐在他左手下方。
  姬春申是有儿子的。姬春申即位后,原太子妃,宁坚的哥哥宁毅的女儿,便升成王后。而他们的儿子,名叫姬豫,也自然而然成了公子,并且王后现在肚子里又有了一个孩子。
  不过,太子倒是还没立。
  姜羽没提过,偶有几个大臣上的折子都被姜羽按下不表,姬春申自然更不敢提了。
  毕竟如今朝野之中大致也看出来了,姜羽属意的继承人不是小公子姬豫。姬豫才四五岁,刚刚开蒙,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但姜羽对他管教虽然也严厉,却远不像姬无愆那样上心,凡事亲力亲为。
  因此在这中秋佳宴上,小公子坐在一旁,竟无人问津,反倒是小王爷那儿,一直有人在敬酒。
  姜羽和戚然明低声说着话,见这情形,有些无奈,低笑着说:“这些个朝廷命官,倒是会看我脸色。”
  他话音刚落,就看到年纪小小的姬豫从席间站起来,端着两个杯子向他走过来。
  姬豫还是白白软软的一团,脸上肉乎乎的,走路倒是端端正正。他板着一张严肃的小脸,走到姜羽面前来,软软糯糯的嗓音念着祝词,祝姜羽和戚然明百年好合,祝姜羽身体康健,诸如此类。
  念完祝词,小家伙把杯子递给姜羽,给姜羽的那杯是酒,他自己杯子里装的当然不可能是酒,而是茶。
  姬豫似乎挺怕姜羽,喝完自己杯里的茶之后,有些紧张地看着姜羽。
  他说这些话,当着满朝文武敬姜羽酒,当然是有人教的,来讨姜羽欢心。
  姜羽接了酒,却在低头打算喝时,停下了。姜羽活到这么大,经历过的刺杀数不胜数,派刺客来的,在饭菜里下毒的,都是寻常手段了。因此姜羽一看便知道,这酒有问题。
  姜羽微微笑了笑,没有喝,放下了酒杯,说道:“公子的酒,本不当辞,但臣不胜酒力,这杯酒,公子还是饶了臣吧。”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下一刻,这个才五岁的孩子竟从袖中掏出一柄匕首,直直地刺向姜羽。他稚嫩的脸上罕见地露出仇恨的表情。
  这孩子看来真不是一般的聪明,根本不像是一个五岁的孩子。
  小孩子动作虽慢,力道也小,但两人距离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