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乱世当霸霸-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羽心道:好的,看来果然是瞒不住的。
  戚然明:“你没什么想说的吗?”
  姜羽拉了把椅子在戚然明身边坐下,看着戚然明:“你想让我说什么?”
  戚然明回望着他,半晌移开目光,低声道:“我去问过公孙克。”
  “他很听你的话,什么都没说。”
  “所以我想来问问你,那天下午你出去,发生了什么?”戚然明问。
  姜羽沉默了一下,决定还是如实回答:“处理了纪府的几个人。”
  “处理?”
  姜羽掸了掸袖摆,继续道:“对,纪路指认我杀了姬孟明。”
  “你知道,纪氏一门都是史官。所以纪路要将此事写进史册。”
  “于是你就杀了他们满门?”戚然明问。
  “满门?”姜羽眉头微蹙,答道,“差不多。”
  “纪路和他的儿子纪太史,以及长孙,这三人都太固执。长孙媳妇也是个刚烈的女人,半路冲进来,被赵狄一起砍了。”
  “只有最小的纪仲,答应不写,所以免于一死。”
  四个男丁死了三个,也差不多算是满门了。
  姜羽说完,见戚然明没有说话,转头看他,却见他低着头,直接捏碎了刚才刻到一半的玉。
  “不要动用内力。”姜羽按住他的手说,“你内伤未愈。”
  戚然明拍拍手,把手里的灰拍掉,抬眸道:“你知不知道除了这三个人,除了纪仲和他的女眷,纪氏其他女眷,包括孩子,都被赵狄暗中处死了。”
  街头巷尾不知道姬孟明已死,只知道赵狄杀了纪府的人,姜羽那日也和赵狄一同从纪府出来。
  姜羽微愣:“女眷和孩子?”
  这个他确实不知道,没有经他的手,他没下过这种命令,也没让赵狄做。
  戚然明垂下眼去:“你不知道吗?”
  姜羽微微停顿,答道:“纪老、纪太史和纪伯,这三个人是我提示赵狄去杀的,其他的不是我。”


第117章 
  “因为史官要写下你的所作所为; 所以便杀了他们; 不准写; 是吗?”不出姜羽的意料; 戚然明果然为此而生气了。
  “然明,你知道; 我不能让他写。”姜羽低声解释道。
  戚然明:“纪氏满门何辜?”
  “……”姜羽:“……我不能让这件事情传出去。”
  “因为在乎你的声名?”戚然明问。
  声名?或许是,没有人愿意被千夫所指; 被后人唾骂,说他是一个奸臣、逆贼。
  而且传出去,他在燕侯那里也不好交差。毕竟他在燕侯面前说的是来助晋侯铲除奸佞,重掌大权。如果传出去竟是他杀了姬孟明,燕侯就会对他产生怀疑,丧失信任。
  如果仅仅是姬孟明被杀,他还可以搪塞过去。
  但这些理由此刻说来与戚然明听; 怎么都像是借口,因为怎么也改变不了纪氏满门几十口人的无辜。他们不过是坚守自己的本分; 秉持自己的职责; 想要如实将事情写下来而已。
  事实上; 在这个年代; 史官是具有神权性质的神秘官职。
  所以寻常君主即便干了什么错事被史官记下来; 也没有君主会去杀史官。
  姜羽可以说是开了个先例。
  还是如此血腥残忍的一个先例。
  一直以来; 姜羽都展现出了许多他独有的想法,很特别,不同流俗; 超绝脱俗。他说人应该爱惜自己,以性命为重,他说即使是奴/隶也与贵族没什么两样,不分贵贱,
  因此戚然明一直认为,姜羽无论做什么,都会有自己的底线,即使有时候做一些看似不正确的事,也有他的理由。他不会玩弄人命,不会肆意践踏他人。
  但是这一次姜羽的做法,却超出了戚然明对他的认知。
  “我以为你和姬重、嬴喜那等玩弄权术的野心之辈,是不一样的。”戚然明看着姜羽说。
  姜羽从中听出了失望和不理解。
  “然明,”姜羽看着戚然明的眼睛,慢而认真地说,“身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手是干净的,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心脱淤泥而不染。”
  “我也只是个普通人。”
  “何况,纪路他并不无辜。”姜羽道,“他参与了这场斗争,将姬孟明藏匿在府中。最可恨的是,姬孟明那样对你,他竟也不曾阻止,而是听之任之。我那天就想处理掉他了。”
  “你不觉得自己现在戾气太重了么,”戚然明说,“即使纪路不无辜,那其他人呢?”
  姜羽:“一旦卷入斗争,有谁能幸免?纪路既然自愿如此,从他收留姬孟明那一天起,他就该这个觉悟。”
  “所以你决定像姬重和嬴喜一样吗?”戚然明问。
  像他们一样吗?
  他和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姜羽忽而又感觉到迷惘,他不过是随着天下大势而动。
  “……倘若让他们写下来,昭告天下,我该如何去回复燕侯?”
  “你不知如何去回复燕侯,便值得用他们满门的性命去为你掩护?”戚然明的声音陡然严厉了起来。
  “我说了,女眷和孩子不是我杀的!”姜羽也升起了些火气。
  “所以你睢阳君觉得自己无辜吗?”戚然明忽而气得发笑,轻声反问。
  “我不无辜。”姜羽一字一句说道,“我从不觉得自己无辜。”
  “我从一个父母双亡的少年走到如今,成为人人皆知的睢阳君,都是以人命堆积起来的。”
  “我承认纪府的事情是我开的头,是我最先提出让赵狄杀了他们,从这一点上说,女眷和孩子的死……确实与我有关。”
  “但你也没有办法?”
  姜羽闻言沉默了一瞬。
  姜羽的成名战,即随从燕侯剿灭中山国那一战,姜羽毕生也忘不了。
  因为那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手杀掉那么多的人。
  在那以前,他通常只是下达指令,让下面的人代替他去做。
  那一战过后,他打响了自己的名号,被赐了封号和封地。可那一战之后,他也做了很久的噩梦,并且很长一段时间不爱吃肉。
  血腥味缠着他的全身,伴着他入梦,洗也洗不掉。
  就像纪府流了满地的血。
  姜羽不爱拿刀剑,而使用银针更多,银针刺入,能取人性命,却不会像刀剑一样斩得人满身鲜血,甚至溅到他的身上。他知道这样显得伪善又卑劣,但他确实很厌恶血液的气味。
  “你父母双亡,可除了你之外的其他任何人,没有人会比你活得更幸福美满。”戚然明道,“这么多年我从没见到过几个完整的家。你辛苦,不容易,没有人容易。”
  “他们也是很辛苦才能活下来的,却因为如此简单的理由,因为你的一句话,轻易地被杀死了。”
  “你说我和嬴喜没有贵贱,那你就比旁人高贵么?纪府几十口人便低贱么?”
  这大抵是两人相处以来,头一次爆发这样的争执。姜羽这才知道,无论两人感情如何,争吵永远都是避免不了的。
  姜羽不想和戚然明吵,因此深吸了口气,压下心底的烦躁,说道:“我没有这样的意思,并不觉得自己比旁人高贵。”
  “这一次的事情,便到这里罢,你好好休息。”
  姜羽说完站起身。
  其实戚然明也不想和他争吵。但只要一想到纪府所发生的惨案,便觉得无法抑制。
  他从来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从来不是一个滥好人。倘若做这件事的是赵狄,他顶多是在心里恶心一下赵狄,怜悯一下纪氏,有机会的话就杀了赵狄算了。
  但做这个的却是姜羽。
  是他一直以为是个仁德、有原则的官员的姜羽,失望远大于愤怒。
  “你竟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错么?”
  “错?”姜羽回头道,“我有什么错?”
  “我不过是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你对利益的选择,已经丧失了人情。”戚然明道。
  姜羽:“你难道希望我做一个仁慈纯善之人?你不觉得这太可笑了吗?”
  手中握着权力,有谁能一直仁慈?何况,身为掌权者,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仁慈便是好事么?
  戚然明几乎是立刻便反驳道:“仁慈纯善有什么可笑的?”
  “你不觉得这太难为人了么?一个仁慈纯善的人如何能活下去?”
  话到这里,姜羽突然发现他们的谈话,已经偏离了最初的意思,并且对于相互之间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姜羽收回视线,看了看门外落了满地的桃花,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我只是不希望你已经再像这一次这样。”
  姜羽动了动唇:“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
  姜羽说罢便没再停留,转身出去了。
  姜羽和戚然明吵架的事情很快传了出去。毕竟戚然明是坐在门口的太师椅上,姜羽在他旁边,两人面前就是院子,打从院门外往里一看便能看见。
  而自从寿宴结束后,各国使者便陆陆续续地离开了,驿馆渐渐空了起来。姜羽给燕侯去了折子,说他受了伤,暂不能起身,要在曲沃多逗留几日,燕侯准了。所以现在驿馆里最热闹的便是燕国这一片,一点风吹草动整个驿馆都知道了。
  何况,姜羽和戚然明之间的事,一直引得许多人猜测纷纷。他们关系如此亲近,姜羽对戚然明如此体贴,怎么今日竟然吵架了?
  “我打赌是睢阳君变心,在外面有人了,赌一个大钱。”
  “不,可能是荀执政又在催婚了,明哥不乐意。”
  “明哥才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兴许是昨晚……”
  “滚滚滚,你脑子里都装的什么?”
  正在谈话的几个人突然听到一声咳嗽,回头一看,是公孙克。连忙状若无事,站成一排向公孙克问好。
  公孙克虎着脸,将众人扫视一圈,道:“该干什么干什么,别在这儿嚼主人的舌根。”
  “是。”几人齐声道,一溜烟跑了。
  将几人赶走,公孙克望了望桃树下坐着的姜羽。
  自从和戚然明争吵出来,姜羽就一直坐在那儿,像是在想什么。
  公孙克不由得有些头疼。公孙克最怕的不是姜羽发火,而是像现在这样,一动不动地出神,发呆。他的脑袋想不明白姜羽在想什么,只知道大约是些复杂的东西,他听不明白的那种。
  公孙克有时候觉得他主子思虑太重,许多事还是看开一点得好。但身为下属,这种话他又没法直言。
  公孙克当然无条件站在姜羽这边,心里又直泛嘀咕:不知道是哪个家伙去戚然明那儿嚼舌根,让戚然明听见了,明明他都谨记着姜羽的吩咐,一个字都没说的。
  公孙克这些,现在两人定然是因为纪府的事儿在吵架。
  不过戚然明也真是,一点也不理解理解他主子的处境。
  公孙克想着想着,再抬头,看见姜羽拿了本书盖在脸上,仰头靠着椅背,一副愁苦难耐的模样。他叹了口气,觉得自己身为姜羽心腹,应该体贴一点,于是走上前,弯腰低声唤道:“大人。”
  姜羽一动不动。
  “大人?”
  姜羽充耳不闻。
  公孙克小心翼翼、大着胆子揭开姜羽脸上的书,却发现他闭着眼,竟然睡着了。
  公孙克:“……”
  公孙克手里拿着那本书,一时重新给姜羽盖在脸上也不是,拿走也不是。
  姜羽走后,戚然明坐在太师椅上,也觉得有些烦闷。其实他的本意并不是与姜羽争吵,但也不知道怎么,说着说着两人就都起了火气。
  姜羽不觉得自己错,他当然也不觉得自己错。所以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
  姜羽要冷战那就冷着他,滥杀无辜还有理了。


第118章 
  因此; 当天两人虽同处在一个院子里; 却在这之后都没有再说过话。
  姜羽在院子里坐了会儿便出门了; 去找赵狄。
  在离开蓟城以前他答应了燕侯; 要从晋国这里学一些改革的经验回去,来这里这么久; 这事儿都被他抛之脑后,现在是该提上日程了。
  对于姜羽的请教; 赵狄并不吝惜。晋国的变革是在肃公在时就已完成了的,当时赵狄便是国之栋梁,许多措施都是经由他的手实行的。因此,可以说得上是经验丰富。
  这一接触下来,姜羽才发现赵狄并非是一个只会争权夺势的人,他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对于治国,对于选官用人、土地等方面的革新; 都有即便在姜羽看来,也非常先进的想法。
  不过; 由于赵石二人已经开始暗暗地争斗起来; 所以赵狄并不十分空闲; 没有许多时间陪姜羽。姜羽便从赵狄那儿取回了一些资料。
  姜羽出门后; 戚然明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里去养伤; 不再待在姜羽的院子里了。因此姜羽回驿馆时; 便见那人已经不在了。
  姜羽干脆把从赵狄那儿找来的资料,堆满了案头,坐在那儿一直看; 到用饭时便让人送来房里用,不出门,也没去找戚然明。
  在戚然明养伤的这两天,曲沃最近开始莫名其妙地出现死人,街头巷尾,都有不少。甚至于一些官员家里的女眷、仆役,也有为数不少离奇死亡的。
  百姓着嗅着空气中隐约的血腥味,嗅着那愈渐紧张的氛围,知道是石襄的伤势渐愈,可以下床了,不再每日瘫在床上,因此赵石二人便都忍不住了。
  曲沃越来越不太平。
  姜羽算着时候,姬孟明的死讯应该已经传到洛邑了。
  姬孟明被软禁后,赵狄与石襄便将这事儿压着。但满朝的文武要上朝,晋国百万百姓要生活,没有人主持大局怎么行呢?因此姬孟明死后没两天,赵石二人便压不住,将姬孟明暴毙、小公子意外身亡昭告天下了。
  于晋国而言,当务之急是选择一个继承人,来当这个诸侯。于赵石二人而言,当务之急是决出胜负,由谁来当这个诸侯。于周王室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稳住晋国局势,不让晋国乱起来。
  诸侯王死亡,没有合适的继承者,因此姬重兴许会来。
  由于嬴喜的出现,让姜羽对姬重也多了一些警惕心。
  姜羽认为最好在姬重到来之前,离开曲沃,方能避免与他碰上。姜羽并不害怕姬重,只是不希望发生像嬴喜做的那样的事。毕竟,姬重看起来似乎对戚然明也颇有执念。
  不过,戚然明的伤势让姜羽不敢急着走,怕路上颠簸,加重戚然明的伤。
  虽然在冷战,但姜羽仍是派了人,看着戚然明一日三餐吃药,将戚然明伤势的情形报给他。
  “戚然明这两天没出过门,一直将自己关在房里。下人们也都是直接把饭送进去给他,药都是按照您的吩咐,看着他喝下去,才走的。”
  “那他在房里都做些什么?”姜羽一面在书上写着批注,一面头也不抬地问。
  “刻玉,或是把玩他那只笛子,有时擦拭他的佩剑。”公孙克说。
  姜羽手中的笔微顿,墨便滴了一滴在纸张上,字都看不清了。
  这时门外有人敲门,说道:“睢阳君,午膳好了,要送到您房里来么?”
  姜羽顿了顿:“不必了,收回去吧。”
  没什么胃口。
  “大人?”
  姜羽放下笔,吹了吹纸张上的字,问道:“你觉得我这次做错了吗?”
  公孙克答道:“大人行事必有自己的道理。”
  见墨迹已干,姜羽合上书放到一边,靠到椅背上,左手支着下巴。
  “他知道后生了很大的气,看上去对我很失望。”姜羽回忆着戚然明所说的话,说道,“他觉得我残忍无情,滥杀无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说我这样和嬴喜、姬重没什么两样。”
  这是姜羽第一次主动和公孙克说起这个,主动谈起那天他和戚然明争吵的内容。
  公孙克垂眸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姜羽笑了笑,右手摩挲着椅子上的雕花扶手,雕花精致繁复,却打磨得极光滑。对于这个年代的下人们来说,主人的意思便是一切,公孙克大多数时候都是如此,很驯服,所以自然不会说出什么不赞同姜羽的话。
  “你不必顺着我的意思,”姜羽道,“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公孙克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大人与戚然明站在不同的位置,自然看法不同。属下可以理解戚然明的想法,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对于下位者而言,因为一些利益或是目的,就随意牺牲他人的性命,确实显得太过残忍,并且冷漠无情。”
  “但是对于身处在权力中心的人而言,有时候许多事情是不得不为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要大人的本意是好的,那么即使为此做一些似乎有些残忍的事,属下也认为是值得的。”
  “纪氏满门的命……”
  “大人,”公孙克道,“属下以为,纪氏满门的命并不能都算在您身上。纪路藏匿姬孟明,即使大人不提,赵狄也多半不会放过他。而那些老弱妇孺则更与大人无关了。”
  姜羽笑了笑:“你倒是会为我开脱。”
  公孙克道:“大人本不必把那么多责任都背到自己身上。大人所为皆是为了燕国的强盛,国家利益在上,哪儿来那么多恻隐之心?”
  “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