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皇帝的正确培养方法-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瑾瑜这才放下心,韩睿对于四皇子的厌恶,他再清楚不过了。可恨他如今还太小,什么都做不了。他想保护韩睿,可事实却是他的势力根本连自保都不足,反要韩睿来保护他。这种不甘已经埋藏在他心里许久了,久到早已生根发芽。所以他比常人更努力,因为他需要比常人更强,强到足以为在乎的人抵御一切。

    洗漱已毕,韩睿仰躺在床上,叹道:“折腾一天,快累死我了,还是躺这舒服。”

    他闭着眼一副享受的样子,姜瑾瑜心中有些好笑,快速的洗漱好也在床上躺了,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他们两个分床睡已经有段时间了,不过姜瑾瑜喜欢在韩睿房里带着,只要不练功、读书,晚上他都呆到韩睿睡下了才回自己房里。

    “你的四皇兄可不简单啊!”

    “怎么这么说,他今儿跟你说什么了?”姜瑾瑜问。

    韩睿梦的转身,侧身跟姜瑾瑜脸对脸,他把今日四皇子说的那些话跟姜瑾瑜说了。姜瑾瑜有些担心,问:“他不会把这些话到处乱说吧,三人成虎,对你可不好。”

    韩睿道:“他不会也不敢,你以为韩家是那么好招惹的?他没那个实力,再说他又没证据,说了有什么用?”

    姜瑾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喃喃的道:“这就好,这就好。”

    过了几日皇帝便带众人回京了,上朝的时候宣布由十皇子姜沫带使团出使荀国,商讨停战事宜。这也在众人意料之中,毕竟姜沫受伤的消息是早传遍了的。太和帝是一个多么好面子的皇帝众人也是心知肚明,一个身有残疾的皇子在皇帝看来简直是一种耻辱,当然是能扔多远就扔多远,能有做质子的价值就是意外之喜了。

    至于到了异国他乡,会不会受欺负,又岂会在皇帝的考虑之内?既然下定了送质子的决心,便是舍弃了这个儿子,旁的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韩睿听了只是叹了句:“自作孽不可活。”

    姜沫算是暂时过去了,以他如今的样子,到了荀国只会比当年的姜瑾瑜过的更惨,这又怪得了谁呢?上一世姜瑾瑜受的苦,这一世就让姜沫慢慢的体会吧!别怪他心狠,虽然这一世的姜沫尚未对韩家做出那么丧尽天良之事,但并不代表他受此折磨便是冤枉了。仅这一世姜沫小小年纪做的坏事也不在少数,韩睿都一一记着呢?杀了他都不亏!

    韩睿觉得仅仅这样,还真是便宜他了。哼,他会让人好好关照他的。



 第31章

    姜沫被软禁在自己的宫殿内不许任何人探视;德妃想要看视儿子也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只得去求皇帝;不想却连上阳宫的门都没进去。她窝了一肚子气回来;硬闯了几次殿门都没有成功。

    德妃隐约知道自己儿子此番是凶多吉少;这一去荀国还不知如何;不觉心急如焚。她入宫十数载才得此一子;原以为即使以后都得不到帝王的宠爱,起码还有个儿子傍身,也算终身有靠了。不想今日突遭此无妄之灾,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仿佛焦雷般将她原本的一丝希望也炸的烟消云散。一时竟有些疯魔;盛怒之下哪里还冷静的下来?也顾不得身份了,当着众侍卫便撒起泼来;大哭大叫大骂不止。

    侍卫们没想到一个堂堂皇妃会突然如此,一时都愣住了;竟忘了阻止,被德妃闯了进去。

    德妃大叫着“我的儿”直扑姜沫的卧房。而此刻姜沫正呆呆的躺在床上,身上散发着与其年龄不符的衰败颓丧甚至是腐朽之气。他听到动静猛然直起身,不想扯动身上的伤口,不由“哎呦”一声摔下床来。

    德妃吓的惊叫一声,抢上去把姜沫抱在怀里。几个持刀侍卫走来,你看我我看你,为首的一个上前半步躬身拱手道:“德妃娘娘,陛下有令任何人都不得见十皇子殿下,请德妃娘娘移驾。”

    姜沫闻言下意识的抱住德妃,德妃也将儿子更抱紧了些。

    为首的侍卫见此也明白仅靠言语怕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便给令几个侍卫使个眼色,板着脸严辞道:“皇命不可违,娘娘最好还是……不然卑职等就得罪了。”说着便命另几人动手,欲强行将德妃拉出去。

    姜沫大喊大叫起来,眼中满是恐惧。他毕竟还只是十岁不到的孩子,不久前还是个自视甚高的天之骄子,众人羡慕的对象,转眼间却是身心俱受着非人的折磨,以往对他俯首帖耳的宫人们如今都避他如蛇蝎,甚至连一些低等侍卫都敢在他面前颐指气使。这才几天,如今却要过着连阶下囚囚都不如的生活。前后相比照,堪称云泥之别,如何不令人揪心?听说还要去当质子,心内又如何不更增添一份恐惧?

    这些天他一个人像等待被判刑的囚犯一样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想了很多,越想越觉恐惧,更后悔自己的冒失。他恨过自己,也恨过自己的母妃。这个让他一败涂地的主意就是母妃想出来的,若非她整日在自己耳边念叨什么要出人头地,要当皇帝,自己也不会鬼迷心窍的做了这事,原想算计别人,没想到把自己算计了进去,而且是有口难辩。

    但母妃终究是母妃,在这么落魄的时候也只有母妃一人还肯如此对他,让他的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光明和希望。此刻的德妃于姜沫来说就是最后一棵救命稻草,他自然是不肯放手的。

    姜沫不住的央求德妃让她去求皇帝,求皇帝能再见见他这个亲生儿子。他觉得只要再见父皇一面,他一定能说服父皇相信他的。

    可是侍卫们似乎不打算给他们母子说话的时间,已经动手拉人了。

    “放肆,你们给本宫退下,本宫不走!”德妃不顾形象的大喊。

    “母妃,别放下儿子,别让儿子一个人……”姜沫也适时的用央求得语气说着。

    可是侍卫们的态度是强硬的,无论德妃这么摆皇妃的谱,怎么无理取闹,都没有改变被强行拉出去的结果。刚出了殿门就看到贤妃和两三个嫔位女人在殿门外对着一副刺绣评头论足,见她出来贤妃就笑呵呵的上前道:“哎呀,姐姐,你可出来了,快快,看看惠嫔绣的如何,她们都说不错呢?”

    贤妃哪有心情理她,摇摇头就要离开,被贤妃一把拉住:“姐姐怎么了,脸色不怎么好,难道是十皇子……”说到这她住了口,对一旁的几个妃嫔挤挤眼,嘴上说着关心的话,眼里却闪烁着幸灾乐祸的笑意。

    “我儿子好的很,不须你在这猫哭耗子假慈悲!”德妃说着一把推开贤妃 ,气呼呼的走了。

    她与贤妃是老头对头,二人同时被选进宫,先时贤妃比较受宠,便常在她面前耀武扬威,吹枕头风,好几次圣上本要去她宫里都被贤妃以生病为由半道儿截走了。后来德妃学贤妃,也截她的人,久而久之,二人便积怨愈深。后来二人几乎同时怀孕,偏巧五个月的时候贤妃突然莫名其妙的小产了,便怀疑是德妃动的手脚,对她更嫉恨起来。后来德妃生了儿子,便欺贤妃无子,时常在她面前炫耀并挖苦。

    此刻她儿子遭了灾,贤妃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一路跟着德妃,亲切的表达着自己对十皇子的“关怀”。

    德妃回到宫里便发了一通脾气,把殿内能扔的花瓶、杯盏什么的摔了满地。她倒竖了蛾眉气呼呼的坐在太师椅上,脸色由白变红,又由红变白,最后五官都扭曲了起来。她猛地起身,扑倒妆奁前摸着自己略显憔悴的脸,眼神怔怔的。突然,她猛得抓起盒子里的香粉、胭脂疯了似的往自己脸上抹,抹的面目全非还不肯住手,嘴里喃喃的道:“我还是那个风华绝代的德妃,陛下不会不见我的……”

    她猛摇着头,不住的重复:“不会的,不会的,我,我还可以生儿子的,健健康康的儿子……”这时大宫女小梅从外面进来,德妃突然掐住她的脖子用力的摇着,她问小梅:“我还可以生儿子的,陛下还是宠我的,陛下是宠本宫的,对不对,陛下会让本宫的儿子做太子,是不是,你说啊!”她大叫道。

    小梅被她掐的出不来气,脸憋的通红,断断续续的道:“娘……娘娘,别这么说,被人听到……啊呃!”刚说到这,德妃突然用力,小梅猛地一仰脖子,再也发不出声音。

    小梅的眼里蓄满了晶莹的泪水,即使意识已经模糊,她看向德妃的眼底里也满是恨意。德妃一惊,突然身子哆嗦了起来,她大叫一声“鬼啊!”猛地将小梅一把甩开,抱头缩在床角,还企图往床底下钻,口里道:“别来找我,别来找我,你们不是我杀的。不是我害的你们,罪魁祸首不是我。我不是凶手,不是凶手……”说到这她又尖叫不止。

    第二天,宫里的人便都知道德妃疯了,她说自己不是凶手,还差点掐死了跟随多年的大宫女。太和帝下令将德妃居住的长禧宫封死,宫人们也都撤了出来,只余小梅一个。

    虽说质子的人选确定了,但只要还未成行,便有变化的可能。因此宫中皇子、妃嫔间也是明争暗斗、暗潮汹涌,雨华殿也不乏拜访者。韩睿没心情跟这些人周旋,索性以生病为由跟太师告假回了王府。荣王太妃自是高兴,也不让韩睿回自己的小院住,只让丫鬟收拾了正院的暖阁,每日跟自己一处生活,也方便照料。

    这日韩睿正陪祖母听一个婆子说笑话,有人来报:“世子爷派人送家书了。”

    荣王太妃显然有些激动,忙叫:“快请,快请!”下人们出去叫人,太妃便拍着韩睿的手说:“乖孙,可想你哥哥了?”韩睿点点头,正要说什么,太妃叹了口气,又道:“唉,云儿一走就是两年,别说是你,我都想了。”说着送信的人已到了,礼还没行完,太妃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信呢?”

    那人忙将信递上,又道:“世子爷还给您和侯爷带了礼物。”说着便又命人抬了两个大箱子进来。

    韩睿好奇,跳下去亲自把箱子打开。

    两个箱子一箱是给太妃的,一箱是给韩睿的。太妃那箱是一件狐皮大氅,几件裘衣,一副沉香拐,一柄玉如意。韩睿那箱就全是吃的玩的,还有不少五彩的小石头,据说是韩逸云亲自在边关捡来的,还有他亲自雕刻的小木马、陀螺等小玩意儿。除了家书,韩逸云还特意给韩睿写了封信,关怀之情溢于言表,还嘱咐他不要过多的掺和到皇家的事里。还表达了皇宫鱼龙混杂,想让韩睿还回王府自己延师读书的意思。

    韩睿倒是觉得他哥说的很有道理,他也确实不喜欢皇宫的环境。可是,不掺和也掺和了,总不能置姜瑾瑜于不顾吧!

    再说就是他想,姜瑾瑜那小子也不会同意啊!

    这事也就搁过不提,又过了两日,姜瑾瑜带人到了荣王府,连日常动用物品都带了来。韩睿好笑,看他这架势是自己不回去他就不打算走了,他问姜瑾瑜:“你出来可跟皇帝说了?”

    姜瑾瑜摇摇头。

    “那跟太师告假了没?”

    姜瑾瑜还是摇头,韩睿笑道:“你挺能耐啊,就这么一声不吭的就这么跑来了,这是打算长住?”

    随后便是一片沉默,在韩睿以为姜瑾瑜不会回答的时候,他突然道:“说不说有什么关系,横竖我那个父皇也不会关注我,我在不在宫里有什么区别。”韩睿听了不由一怔,他一直知道姜瑾瑜这小孩敏感而冷情,没想到竟到了如此地步。想想也是,从小这他便是不幸的,成了如今的性子原也是无可厚非。好在他对自己并非如此,旁的,他也管不了不是?


第32章

    又过了几日;使团出发;伤还未好全的姜沫被强行塞进了马车;随行的有两名太医和四五个医官。对于姜沫的身体;太和帝还是很关心的;毕竟在到达荀国之前,他不能出事,而且是越快恢复越好。一个健康的质子远比一个病入膏肓的质子分量要重。太和帝赐了很多的疗伤圣药和人参、灵芝等物,姜沫看着这些连一个苦涩的表情也懒得做了。

    德妃的事他听说了,从那一刻起他的生命便陷入了永无止境的绝望和黑暗。

    几天后,韩睿和姜瑾瑜也重新回到宫里。

    学堂里的几个小皇子不知听了什么谣言;总在背后偷偷议论韩睿;有时候还指指点点。韩睿好几次听到他们说着自己的名字,猛然回头,又都忙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凑在一起讨论诗书,或顾左右而言他。韩睿没觉得有什么,一群小屁孩,他还不放在眼里。倒是姜瑾瑜好几次气的要打人,若非韩睿拦着,早不知动过几次手了。

    不过这种情况也只持续了几天而已。后来可能是听了母妃们的教导,那些小皇子又一个个又颠颠的跑来跟韩睿玩。

    近日,姜涵频频找机会跟司徒王进套近乎,其用意不言而喻。

    王进心里明镜儿似的,但他不打算掺和到皇子们的夺嫡之争中去。皇家内部之争向来是犯忌的,一个不好就是家破人亡,他不想也不敢冒这个险。好在姜涵并未挑破,他也只当不知,横竖大家都装糊涂,就看谁装得传神了。

    但事情很多时候往往并不是你想躲便能躲得掉的。司徒乃是三公之一,同丞相、太尉并居正一品。韩擒虎早年便官居太尉掌管姜国的兵马,按旧例三公之上只有太师这一职位,但因韩擒虎功高,旧有官职都不能与其其赫赫战功相匹配,故又设了大司马一职,专授予韩擒虎,与太师并为超品,余官如旧。

    因韩擒虎常年不在朝中,司徒和丞相的职责便重要了起来。况且司徒之职也有相当的实权,姜涵显然不想放过这条大鱼。暗示迂回之法不可行后,姜涵索性单刀直入,便趁夜幕之时乔装拜访。司徒王进一看之下吓了一跳,屏退左右便要参拜,姜涵忙扶住,诚恳的道:“王大人切莫多礼,今日我是来求大人的……”

    王进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不过他宦海浮尘数十年,早练就了张处变不惊的脸,一脸从容的笑道:“殿下严重了,有什么事殿下派人吩咐一声就是了,何须如此……”

    姜涵道:“此事非同寻常,非我亲自来跟大人说不可。”

    王进故作不知,笑了笑,问:“不知是何事?”

    姜涵的脸色严肃了起来,他盯着王进,眼里迸出一抹令人同情的弱势气息。

    “我想跟大人求一门亲。”他缓缓的道。

    王进猛然一怔,还未说话,便听姜涵又说:“我仰慕大人的文辞才敢非一日两日了,满朝文武,谁比得上大人?”王进忙推辞说自己才疏学浅,朝堂中多仰仗太尉、丞相和众大臣。姜涵自然又是一番恭维,赞他乃是人中豪杰,朝中的中流砥柱。

    王进摆出一副前辈的样子,连道:“殿下过誉了”

    姜涵又道:“天下之大,唯有德者居之。我今日来就是跟大人讨论天下大事的,另外……听说大人有一千金,也是为自己求一佳偶,万望大人成全。”

    “这……”王进大感意外,他有些不确定的说:“您……要求娶小女?”

    姜涵忽然毫无预兆的屈膝跪下,说:“请大人成全!”

    王进似乎是没想到他会突然如此,满目惊悚,吓得忙“噗通”一声重重的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说:“使不得使不得,这,这……这真是折煞下官了,殿下快起来——”

    “大人!”姜涵大喊一声,脸色凝重。他这一喊倒把王进震慑住了,怔怔的呆了片刻,姜涵趁机说:“大人,我是诚心诚意要请大人助我做一番大事业的。”王进忙惊恐的阻止说:“别……殿下,这不可,不可啊!这,这可是杀头的罪名。下官无才无德……只想安安生生的了此残生,做不了什么大事。”说着便要拉姜涵起来,后者不肯。

    姜涵脸色严肃,满目的诚恳:“大人可是信不过我?”王进不住的摆手,头摇的拨浪鼓一般,说不出话来。

    姜涵道:“我今日就指天为誓,一旦事情有成,大人便是第一大功臣,我必敬大人如父。大人的女儿也将是姜国的皇后,到时候丹书铁契,权势财富,应有尽有,大人的家族也必然兴旺百世。”说到这他顿了顿,警惕的四下瞅瞅,附在王进耳边说:“韩家盘踞朝堂近百年,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我可没父皇那么好心,还留着他们。”说到这他低笑一声,接着道:“一旦大事能成,大人可取而代之。”

    “这……”在巨大的诱惑面前,王进犹豫了。他思虑半晌,终是点了点头。

    姜涵大喜,当即写下婚书并盖上自己的印鉴。

    姜涵走后,司徒夫人董氏从屏风后闪出来。她脸色凝重,到王进跟前儿问:“老爷,您真要站在四皇子这一边?”王进点点头,董氏又问:“可……四皇子的话,能信得过吗?”王进不在乎的道:“白纸黑字,有什么信不过的?”董氏还是不放心,斟酌着说:“可……如今圣上春秋正盛,子嗣又颇丰,得宠的就好几个。四皇子他……有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