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场]绝对权力-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葆老爷子淡然说道,看不出老人家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范鸿宇略略一惊,忙即欠了欠身子,说道:“葆爷爷,我不是对美国军队推崇。不管美国的科技多么先进,决定战争的主要因素还是人。我们不是没跟美国佬交过手,葆爷爷当年在邻国战场,就曾把美国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可见,高科技武器,并不是唯一的制胜因素。”

倒不是说范鸿宇在见风使舵,关键在于,他今天谈这些,主要是想让老爷子听进去,希望能够对国防现代化建设有所助益。倘若引起了老爷子的不满甚至是反感,那便适得其反了。

老爷子微微颔首,神色有所和缓。

葆平安却说道:“但也不能小看高科技武器的威力。彭老总当年也说过,美国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假如我们也钢多气多,那美国军队就更加抵挡不住。那场战争,我们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提高武器的科技含量,增加杀伤力,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的战士,减少伤亡。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绝不可以疏忽。”

见葆平安认同自己的意见,范鸿宇心中暗暗欢喜,脸上自然不会带出来,太着相了,未免落了下乘。

葆老爷子又是微微颔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当年,我们打得很艰苦啊,很多同志,连美国鬼子的面都没见着,就被飞机炸死了。要是那时候,我们有强大的空军,那场仗,用不着打那么久,也绝不会打成平局。”

说着,脸上颇见遗憾之色。

在那场战争中留下了遗憾的,又岂止葆老爷子一人而已?

葆老爷子随即转向葆平安,说道:“平安,鸿宇说的这些,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你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弄个报告出来。”

“是!”

虽然是在家里,葆平安也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胸膛,朗声应诺。

范鸿宇大为欢喜。

原先他还只是希望葆兴能够把这些思路整理出来,作为一个探讨。现在葆老爷子让葆平安亲自出马,弄个专门的报告,效果就要明显得多了。

葆平安又对范鸿宇说道:“鸿宇啊,除了部队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你还有些什么想法,都谈谈把。呵呵,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又不是军人出身,对部队的建设,也有这样深入的见解,很不错啊。”

说着,便鼓励地点了点头。

范鸿宇连忙欠身,谦虚了几句。

他毕竟不是职业军人,所仗恃着,无非是多了二十几年的先知先觉,对未来的潮流大势,有所了解。论到军事素养,如何能和葆平安这样的将军相提并论?

这几句谦虚,却不是装腔作势,而是发自内心。

“葆爷爷,葆伯伯,其他技术细节方面的东西,我这里就不谈了。我认为,在未来几十年内,战略空间的拓展,是生死攸关的问题。这其实已经不单纯属于军事范畴了,和国家的整体战略有关。”

范鸿宇刚刚谦虚了几句,随即又更加“高调”起来,直接谈到了国家整体战略。

“战略空间拓展?”

葆平安又扬起了眉毛。

今儿个,范鸿宇给他的惊讶实在是不少。不是葆平安听不明白这话里的意思,主要在于,他一时之间很难讲国家战略这个层面的问题和眼前二十岁的小后生联系起来。

“是的,葆伯伯。单纯从军事上来分析,咱们的地缘战略空间,很不乐观。这周边的邻国,以及隔海相望的邻国,通算下来,真正能够称得上朋友的,就只有这么两个。其他的,不是跟我们打过仗,就是和我们历史上有积怨,反正称不上友好。加上两个超级大国博弈,美苏两国都对我国十分防备,说得严重一点,我们已经被包围了。四周都是虎视眈眈的潜在敌人。现在我们的经济改革刚刚起步,综合国力不强,超级大国和其他强国对我们还不是十分警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逐渐加快,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西方列强对我们的防范之心,立马就会升级。严格来说,我们与世界经济越接轨,遭受经济侵略的可能性就越大。从现在开始,就应该预为之所了。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将资本战争和实际战争连在一起来操作。我们把市场放开,他们的资本就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想方设法控制我们的战略行业和经济命脉,从内部削弱我们,把我们创造的财富,转移到他们国内去。就像现在的日本一样,总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美国人创造财富。”

葆平安双眉紧蹙,显然正在认真思考范鸿宇所说的问题,稍顷,轻轻一摆手,说道:“经济上的事情,缓缓再说,你先谈军事方面的问题。”

“好的。我认为,军事工业的发展,必须要想方设法加强与军事强国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平台,非常有限。”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加强和苏联的合作!”

范鸿宇毫不犹豫地说道。

“美国人一直对我们怀着深深的戒备之心,而且他们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也不允许他们和我们进行深入的军事交流与合作。”

“苏联对我们也一样的深怀戒备之心。”

葆兴插口说道。

这一番谈话,他听得极其认真,几乎每个字都不曾遗漏,心中对范鸿宇的认识,再次提高了一个台阶。

“是这样的,但苏联和美国的情况不同。苏联内忧外困,面临的困难,远远比美国多。他们的综合国力,也远远不如美国。这么多年来,单纯走军事强国的路线,已经快要将他们的经济拖垮了。而且,因为制度的原因,苏联国内的腐败现象,极其严重。可以这么说,目前的苏联,已经是一个空架子,外表看上去光鲜无比,里面已经烂透了。他们比我们还更需要经济上的支持。只要条件合适,他们不会介意向我们转让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武器。尽管这些武器不可能是苏联红军列装的最尖端武器,但相对而言,也足够我们消化吸收一阵子的了。这是快速提升国防工业能力的捷径。”

葆平安微微一笑,说道:“这话有点新鲜。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在经济上给予苏联支援,换取他们在军事上对我们的支援?”

“对!”

范鸿宇立即点头。

葆老爷子轻轻咳嗽一声,说道:“鸿宇啊,咱们国家现在可并不富裕。当年,为了还债,咱们可是过了好几年的苦日子。”

老爷子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那个年代。这也难怪,毕竟老爷子已经离开了一线岗位,深居简出,多多少少与现代社会有点脱节。在老爷子看来,范鸿宇这个果真是其谈怪论,一个“穷人”,居然想要通过给“债主”金钱来换取武器?

范鸿宇笑了笑,说道:“葆爷爷,经济援助,其实也分很多种的。苏联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资本侵略,一直高度警惕。但对于和我们国家之间的平等合作,却未必见得一定会阻拦。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刚刚起步,对他们没有直接的威胁。加强经济合作,逐渐渗透资本,这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和他们现在的一些主要领导人建立友好的私人关系,也非常重要。我认为,有一个人,非常值得我们重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人将会登上更高的政治舞台。”

“谁?”

“列昂尼德!”

“他?应该不会吧……”

葆平安双眉一蹙,有点不以为然。

范鸿宇所言的列昂尼德,目前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首都市委书记。此人是苏共高层之中,出名的“大炮”,以作风强硬,敢说敢干而著称。虽然得到了现任苏联中央一号人物的提拔重用,但我国国内的很多大人物,却并不看好他的前程。

实在这个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与官场惯例格格不入。在老迈腐朽的北方邻国政权高层,此人是完完全全的异类,这样的人,怎能在政治上走得更远?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赶下台。

第136章“异类”也有辉煌之日

范鸿宇也知道,在苏联尚未解体的情形下,和葆老爷子等人谈论未来的俄罗斯总统,是有点“疯狂”了。列昂尼德此人,在传统政治家眼里,也很不讨喜。但这却是即将发生的事实,作为“预见者”,范鸿宇觉得自己既然有机会接近葆老爷子这样可以深刻影响到国内政治大局的最高权力阶层人物,就应该把这事提出来。至于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那就要看运气了。

当然,葆老爷子对他的“评价定位”,也很要紧。如果葆老爷子仅仅将他当作葆兴的“小朋友”看待,效果自是不明显。倘若葆老爷子对他刮目相看,却又另当别论。

而且,数年之后,我国面临巨大的地缘政治变化,也不仅仅是俄罗斯一国,整个独联体中亚地区的国家,和我们关系如何,也一样会对我国今后的国家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

见葆平安不以为然,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葆伯伯,列昂尼德此人,如果在和平时代,确实有许多的缺点,但不可否认,在乱世之中,此人却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巨大的号召力,可以吸引到大批的追随者,完全有可能一飞冲天。”

“乱世?”

葆平安略略一扬眉,似笑非笑地望着范鸿宇。

“你认为苏联现在是乱世吗?”

葆老爷子眼神平静,似乎对这番对答,没有太大的兴趣。

范鸿宇很肯定地说道:“我认为,苏联现在已经是乱世了。至少已经出现了苗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推行的改革政策,是从上往下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而且不是以经济改革为主,是以政治改革为主。在这样一个大国,由上往下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种极其冒险的行为。”

葆平安神色严厉起来,双眼精光闪烁,说道:“小范,说话要有根据!”

尽管是私人聚会,没有外人,但范鸿宇一个小年轻,肆意谈论邻国最高领导的施政措施,并且直呼其名,殊无敬重之意,听在葆平安这样位高权重者耳里,自然会觉得十分不妥。尤其现在我国也正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改革,就更加要谨言慎行了。

范鸿宇初生牛犊,葆平安可不能跟着他一起“胡思乱想”,有必要给范鸿宇提个醒。

别得意忘形!

范鸿宇丝毫不惧,朗声说道:“葆伯伯,无论古今中外,历史上任何一次大改革,要想成功,都必须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政权稳定。最基本的统治体系和管理体系,不能发生混乱。这是被无数的历史事实验证过的。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首要一条,就是神化日本天皇,竭尽全力维护皇权体系。对天皇的忠诚和信仰,灌输到每一个日本国民心中。这是保证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基本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首先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引进外界的先进技术和文明,这才能逐渐的让国家富强起来。如果日本明治维新,一上来就要推翻天皇,打倒一切,整个国家先就乱了,有令不行,令行不止,连最基本的日常管理都出了问题,还谈何改革?又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也必须要保证政权的稳定,秦孝公和宋神宗的绝对统治地位不能动摇,才能保证变法的各项措施,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实施。没有秦孝公和宋神宗的支持,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压根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一样。他一上来就要打破苏共的政治体系,先就从苏共内部开始改革,这就是很不可取的,有可能出大问题。哪有自己先把大树的根挖断,还指望它硕果累累的道理?”

葆平安的瞳孔猛地一缩,似乎颇受震动。

一缕微笑之意在葆老爷子嘴角闪过,不动声色地说道:“那你说说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会出怎样的问题?”

显然,老爷子的内心,远不如他的外表那么平静。

这个小范,越来越有点意思了,可不像他们想象之中“嘴上没毛”的勇夫。

“是,葆爷爷。”

范鸿宇又欠了欠身子,礼数十分周到。

“我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会从根本上摧毁苏联的政权基石。他不从经济改革入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逐渐改变国家的经济环境,让苏联群众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而是直接从苏共内部进行改革,将以前执行了几十年的统治模式从根本上改掉。如此一来,各种猜忌,疑惑会在苏共内部蔓延,各级党员干部的信仰会被动摇,这个团队就没有战斗力了。依靠一个本身已经开始四分五裂的政党和政权机构去管理那么大的一个国家,一定会出问题。更不用说还要推动改革了。根据历史,就能分析出来,任何一次巨大的改革,都会在民间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人民的思想观念,更会起大变化。当群众都发动起来之后,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去进行领导和指引,任由各种新思潮泛滥,国家就会大乱。而且苏联的情况又更加特殊,他们是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建起来的联盟国家,境内有一百多个民族,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系,没有全体国民一致的忠诚信仰,国家一定会乱。到时候,就算是戈尔巴乔夫想收拢,都办不到了。”

“国家大乱之后,又会怎样?”

葆老爷子紧盯着问了一句。

“葆爷爷,如果戈尔巴乔夫和他领导的政党,无法掌控全国局势的时候,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地方割据,出现混战。二是新的政党和统治体系乘势崛起,取而代之。三国演义说得好,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纵观全世界大国的历史,基本都是这样。民国初期,清帝逊位,袁世凯取而代之。随后他倒行逆施,一命呜呼,没有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大乱,军阀混战。我们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才终于在伟大领袖的领导之下,建立了新的国家,国家重新统一。据此,我认为,如果戈尔巴乔夫一意孤行,继续这么搞下去,苏共必然解体,苏联必定分裂,各个加盟共和国会独立出去,变成十九世纪时期的版图。”

葆平安眼里顿时露出震惊之色。

葆兴望向范鸿宇的眼神,吃惊之余却又十分兴奋。通过军营里一段时间的接触,早就知道小范是个人物,不想他竟然如此“远见卓识”。至于范鸿宇所言,是不是能够应验且不去理会,至少能说出这番道理,那就很了不得。

不过葆平安倒并未呵斥范鸿宇,而是望向了老爷子。

老爷子嘴角又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问道:“然后,又会怎样呢?”

范鸿宇说道:“然后,就是列昂尼德这些人的舞台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所以,你认为现在就要开始关注列昂尼德这些人,尽可能和他们建立起友谊关系?”

“是的,葆爷爷。锦上添花总不如雪中送炭。一旦苏联真的分裂,全世界的地缘政治都要起巨大的变化,这是我们的机会。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谋求发展富强之路,难度极大。当其中一个出现问题,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中北亚地区的能源储备,是无法估量的。还有各项政治,经济与军事合作,都大有前景。”

范鸿宇说道,颇为自信。

葆兴插口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操作呢?”

在他看来,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展开,难度可有多大?

范鸿宇就笑,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说道:“葆兴,这个就不用我们操心了。自然有大本事的人出面去操作。”

葆老爷子爽朗地笑了起来,轻轻一拍沙发扶手,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年轻人,就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见解。这很不错!”

“是,谢谢葆爷爷。”

葆老爷子望着范鸿宇,眼里满是鼓励之意:“鸿宇啊,你让我感到很意外。但是,我也很高兴。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拔年轻有知识有文化有见地的干部,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刚才谈的这些东西,虽然有许多只是你个人的分析,还很不成熟。但你敢想,这本身就非常不错。今后,要继续发扬。当然,在干具体工作的时候,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骛远!”

“是!”

范鸿宇恭恭敬敬地答道,倒也未曾多所谦逊。葆老爷子半生戎马,和一般的开国元勋性格不一样,在他面前太谨小慎微了,未必见得是好主意。

当下葆老爷子又询问了一些有关彦华地区的情形,对于革命老区群众的生活很是关心,范鸿宇一一做了回答。虽然葆兴此前也在宇阳服役,但军人对地方上的许多情况,总不如政府干部了解得那么多。老爷子对范鸿宇的回答很是满意。

中午,范鸿宇留在四合院,陪着老爷子和葆平安等人一起用了中餐。

第137章社科院高研究员

友谊大饭店的大堂里,范鸿宇不住地打量着身边的高洁。

北国的初春,依旧凉意袭人。

高洁换了一件玫红色的羽绒服,米黄色高领毛衣,水磨蓝牛仔裤,白色的小高筒皮靴,乌亮的短发闪耀着光泽,整个人看上去新潮到了极点,就算以范鸿宇的眼光来看,也是十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