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场]绝对权力-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人的运气得多好啊?

省长,省委副书记一个个对他如此看重!

这才二十出头,就已如此光芒璀璨,耀眼生辉,再过几年,那还了得?

郑秘书也在笑,不过,范鸿宇分明从他的笑容里读到了一抹隐藏得很好的讥讽之意。

来到讲台前,范鸿宇面向全班同学,开始介绍“枫林模式”的经验,不管袁留彦此来带着何种目的,向这些即将走上县长县委书记岗位的同学们多灌输一点经济建设的前进理念,总是好的。

所有人都微笑倾听,教室里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花花轿子人抬人的道理,官场上没人不清楚。

这位,可是即将成为省长大秘书的牛人!

范鸿宇的介绍,言简意赅,半个小时左右,就结束了发言。他也很清楚,今天的主角不是自己,而是袁留彦袁校长,抢领导风头乃是官场大忌。

“小范同学,讲得好啊,非常好!”

袁留彦又率先鼓掌,教室里再一次掌声雷动。

“通过小范同学的介绍,同学们是不是又深受启发?我看就是这样。枫林模式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关键就是小范同学和枫林镇的同志们,很好地把握了一个原则,很好地处理了大事和小事的关系。什么原则呢?那就是不贪功,不冒进。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比如修路,他们就不急于求成。而是先发展企业,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把基础打牢。等镇财政有了长足的发展,行有余力,然后才开始搞道路交通建设。这就很好嘛,经济发展了,路也修起来了,财政又没有压力,一切都从容不迫。很值得我们学习啊!我们现在有些干部,就是急于求成,总是想搞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半途而废,搞得劳民伤财,群众怨声载道。这对党是事业,对政府的威信都是一种损害。同学们,对这种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一定要提高警惕!”

袁留彦语重心长地说道。

范鸿宇的双眼,轻轻眯缝了一下。

合着袁校长今天降尊纡贵,移驾党校,就是给他小范同学送小布袋来了!

第378章怎么能这样?

袁校长不厚道,拿小布袋装自己的学生,而且装得严严实实,一丝缝隙都不给范鸿宇同学留下。

这个小布袋的杀伤力,两天之后就完全显露出来。

彦华市常务副市长高洁同志到省城开会,回家陪父母吃饭,范鸿宇同学自然要屁颠屁颠赶到市委常委院,陪岳父岳母聊天说话。

一家子坐在客厅沙发里,等着看《青山新闻》和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只要没有其他特别要紧的事情,这是雷打不动的“程序”。

“鸿宇,你下个月就毕业了吧?”

高洁和范鸿宇挨在一起,明知故问。

“哎呀,可算是要毕业了。”

范鸿宇同学就叹了口气,很没有觉悟地说道。

高书记瞥了他一眼,淡然说道:“范秘书,这个态度不端正啊。理论知识,还是要系统一点好,基础要扎实。今后,你不可能永远都做行政工作,党务这一块,也是少不了的。”

貌似范秘书曾经就干过党委书记。

“就是啊,虽然大道理靠不住,没几个人愿意听,但你将来要是做了县委书记市委书记什么的,连大道理都不会讲,那也太没有水平了!”

高市长马上就在一旁附和。

仿佛在高市长心目中,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的官帽子,已经搁在自家衣橱里,不定什么时候,范鸿宇就取出来,掸掸灰尘,随手戴上了。

高妈妈笑出声来,嗔道:“小洁,你们一唱一和,故意跟你爸置气呢?”

高洁就和范鸿宇一起,吃吃窃笑。

高兴汉和邱明山一样,时常会调侃一下范鸿宇,高洁就“女生外向”,尽帮着男朋友和老爸“捣蛋”。

高兴汉理都不理他们,自顾自看电视。

十八点三十分,《青山新闻》准时开播。

第一条是关于省委书记荣启高的新闻,接下来,电视画面上就播出了袁留彦和省委党校处级干部学习班学员们座谈的新闻。

好像前天下午,确实有记者跟随采访。

高洁不由很诧异地说道:“袁留彦去党校了?”

对这位位高权重的省委副书记,高洁似乎没有多少好感,直呼其名,殊少敬重之意。

范鸿宇笑了笑,说道:“是啊,袁校长不厚道,拿个小布袋,把我给装进去了。”

高洁吃了一惊,连忙问道:“你什么意思?”

范鸿宇的语气虽然很轻松,但这话确实挺吓人的。堂堂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居然赤膊上阵,拿小布袋装自己的学生,是个什么概念?

范鸿宇笑道:“没什么,接着看下去就知道了。”

高洁便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机,眼睛都不眨一下。

连高妈妈都跟着有点紧张。

在青山省,袁留彦的权威不是说着好玩的。自己女婿怎么又得罪这样的狠人了?貌似范鸿宇同志,还真是不消停,厉害角色一个接一个地可劲得罪。

袁留彦在省委党校青年干部学习班(处干班只是俗称)的讲话,播音员字正腔圆,原文照播。对范鸿宇同学和枫林镇的同志们“夯实基础,一步一个脚印,不贪功,不冒进”的稳打稳扎,进行充分肯定,高度评价。

高兴汉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高洁可就没有老爸这样的好涵养了,怒形于色,愤然说道:“袁留彦怎么能这样?他堂堂一个省委副书记,正省部级领导,搞这样的小动作?太丢份了!”

别人可以批评她,甚至可以阴她,高洁都能忍,唯独不能忍的就是阴范鸿宇。

袁留彦这一手着实不漂亮,“以大欺小”,简直就是闹笑话,太没有器量了。

范鸿宇笑道:“校长同志可不是针对我来的。”

“我知道。他是冲尤省长去的。有本事,直接找尤省长打擂台去,给你使绊子,算怎么回事?”高洁俏脸涨得通红,柔美的胸部急促起伏,真的气坏了:“以前真没看出来,他竟然是这种人!哼!”

总算高洁颇有教养,“小人”二字忍住了,没说出口来。

范鸿宇仍然脸带微笑,说道:“也没什么,大千世界,百种米养百样人。不见得谁的官大,谁的格局就高,器宇就大。”

高兴汉瞥了过来,说道:“范秘书,我怎么听着,你这话里有话啊?”

范鸿宇连忙说道:“高伯伯,我可没敢说您,您的格局挺高的,器宇广大。”

高洁撅起嘴,很不满地说道:“爸,都什么时候了?您还在开玩笑!有人要陷害鸿宇!”

“放心,你男朋友,不是什么人都能陷害得了的。”

高兴汉悠悠地说道。

高妈妈在一旁担忧地说道:“老高,不能掉以轻心。袁书记那人……”

话只说了一半,但意思谁都明白。袁留彦在青山省委的口碑,并不太好。大家都知道,他并非一位胸襟宽广的领导,对下属要求比较严格。

高兴汉笑笑,不吭声。

“鸿宇,这样不行,你得马上向尤省长汇报,不能让他误会你!”

高洁急急说道。

相对来说,范鸿宇被袁留彦“算计”,高洁还不是太担心。毕竟范鸿宇不是省委机关的干部,而是尤利民内定的大秘书人选。一般来说,其他领导不会来干涉尤利民秘书班子成员的使用。纵算省委荣书记也不会干涉。但如果尤利民对范鸿宇产生了误会,那就真的糟糕了。

范鸿宇摇摇头,说道:“用不着汇报,也许这会,尤省长已经知道了。”

话音未落,他腰间的传呼机就“嘀嘀嘀”地鸣响起来,范鸿宇拿起传呼机一看,笑了起来:“说曹操曹操就到……”

就在旁边茶几上拿起电话,拨了过去。

“鸿宇?”

电话那边,传来萧郎的声音。

“萧哥!”

“怎么回事?袁书记去党校了?”

萧郎压低了声音说道,显然不想让别人听到他和范鸿宇的谈话。

“你也看了?”

“能不看吗?尤省长正在这里和陈部长吃饭,结果电视上就播出这条新闻来。陈部长的态度马上就变了……”

萧郎平日里涵养甚好,这时语气也有点气愤。很明显,萧郎对袁留彦这一手也十分不满。

范鸿宇却依旧很轻松地笑着说道:“袁书记是省委领导,他一定要我谈谈经验,一定要帮我总结枫林模式,我也没办法啊。怎么说也是领导对我们的一种关怀嘛……”

“鸿宇?”

萧郎立马也听出味道不对,疑惑地问道。

“没什么,萧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那尤省长那里……”

“尤省长不是已经亲眼看到新闻了吗?就用不着我们汇报了。”

挂断萧郎的电话,范鸿宇掏出“青山王”,敬给岳父老子,自己也点上一支。

高洁急急问道:“鸿宇,尤省长看到这新闻了?”

“嗯,尤省长前天去的首都,向国—务—院领导汇报,想要在明年的国债里,为我们省里申请几个亿的修路资金。刚才正和财政部的陈部长一起吃饭呢,结果就看到新闻了。”

高洁紧盯着问道:“那陈部长什么看法?”

“据萧郎说,陈部长的态度出现了变化。”

“能不起变化吗?你们省里自己的意见都没有统一,人家财政部凭什么给你们发国债啊?压根就是故意的!”

高洁气愤愤地说道。

见了女儿气愤的模样,高兴汉微微一笑,说道:“小洁,大方向没错,细节方面还要再考虑周到一点。”

“爸?”

高洁扬起了眉毛。

高兴汉点点头,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高洁秀眉微蹙,认真思索起来,范鸿宇也脸带微笑望着她。似乎有个什么秘密,高兴汉和他都已经知道了,高洁还没想明白。

“我知道了,这是《青山新闻》……”

稍顷,高洁嚷嚷了起来。

“对了。尤省长和陈部长在首都吃饭,却看《青山新闻》,难道不是很奇怪吗?”

范鸿宇微笑说道。

“有什么好奇怪的,人家既然搞出这么个新闻来,自然要让陈部长看到。我真就不明白了,修路是大好事,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和其他事情扯在一起?”

“因为他们能从中获得政治利益。”

“政治利益?为了他们的政治利益,就要牺牲全省人民的经济利益吗?就这样当领导?”

高洁益发的气愤难耐。

高兴汉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小洁,你是个善良的孩子……还好,你这位男朋友算是找对了,他比你坏多了。要不是这样,我还真不放心让你继续在基层呆着。”

这算什么评价?

都到这个时候了,高兴汉还不忘调侃女婿一把。

范鸿宇顿时大为不忿,说道:“高伯伯,如果没有你的同意,我再坏也没辙!”

高洁满头雾水,瞧瞧老子又瞧瞧男朋友,疑惑地问道:“爸,你们在打什么哑谜啊?”

高兴汉淡淡说道:“还是让你男朋友告诉你吧。”

“快说!”

高洁鼓起嘴巴,盯住了范鸿宇。

“没什么,既然人家一定要折腾,那我就陪他们折腾到底!不干掉几个,他们是不会消停的。”

范鸿宇脸上带着笑意,说出来的话却杀机四溢,甚至高洁都轻轻打了个寒颤。过往的事实已经证明,一旦范鸿宇的斗志熊熊燃烧起来,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第379章又一个小布袋

时间转眼到了五月下旬,范鸿宇同学在党校学习也有半年了,临近毕业。同学们频频请客聚会。在党校,这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现象,不一定要等到毕业,随时都会有同学相邀吃饭喝酒娱乐。

毕竟他们不是真正的大学生,入学之前,俱皆身居要职,手握实权。吃个饭喝个酒娱个乐,都不在话下,完全没经济压力。

党校学习之所以让许多干部趋之若鹜,无非两点吸引力。其一,党校学习过后,往往就意味着加官进爵;其二,在这里能结识许多朋友,以后都能用得上的。

范鸿宇级别最低,却最“抢手”。

几乎所有同学,甚至包括一些厅干班的高级干部,都想方设法来邀请他。

和未来的省府一秘同学,乃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这个朋友不好好交上一交,简直太浪费,愚不可及。

只要有时间,范鸿宇一般都不会拒绝。官场上,每个人都要给自己织网,织一张大大的关系网,范鸿宇身在仕途,自也不能例外。而且在这帮同学之中,也确实有些人才,有几个志同道合谈得来的朋友。

只是发出邀约的人实在太多,范秘书分身乏术,有些邀约,不得不推掉。

不过这一回,范鸿宇接到的邀请,却是推不掉的。

不是请他吃饭喝酒,更不是唱歌娱乐,而是陈校长请他去办公室谈话。

陈校长在学校领导之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校长袁留彦和常务副校长。袁留彦只是挂名兼任,陈校长是党校事实上的二把手,颇有话语权。

范鸿宇同学入学到现在,常务副校长和陈副校长分别找他谈过一次话。自然不是因为范鸿宇同学本身有多么了不起,而是给尤利民的面子。党校属于党委管理序列,但经费还得由省财政统一调拨,对未来的省府一秘表示亲近,绝对有必要。

这一回,却不知道陈校长又有何指教。

上午十点,范鸿宇准时来到陈校长办公室。党校办公大楼是前几年新建的,颇为豪华阔气。八年前,省行政学院成立,占地规模远在党校之上,各种建筑物,办公设施和教学设施都是全新的。党校领导看着挺眼馋,也向省里打了报告,请求拨给经费,新建办公楼。

陈校长办公室在三楼东端,宽敞明亮,装修精美,十分气派,丝毫也不比其他地厅级机关主要领导的办公室差,甚至犹有过之。

“陈校长好。”

走进办公室,范鸿宇规规矩矩请安问好。

怎么说陈校长也是他的老师,尽管只是名义上的老师,但礼不可废。

陈校长四十来岁年纪,在同级干部之中,要算是很年轻的,穿着白衬衫,黑西裤,皮鞋铮亮,形象颇佳。这也是青山省委党校领导共同的特点。原因就在于袁留彦很注重干部的仪容,谁要是在袁书记面前不修边幅,袁书记立时便对你“另眼相待”。

“小范来了?哈哈,好好,来,过来坐过来坐!”

陈校长闻言抬头,笑哈哈地朝范鸿宇招手,神情十分亲热。并未一本正经地起身和范鸿宇握手,好像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很亲近似的。

“谢谢校长。”

范鸿宇也笑容可掬,走过去,在陈校长办公桌对面落座。

陈校长拿起办公桌上的“青山王”,主动递了一支给范鸿宇,笑呵呵地问道:“小范啊,来党校学习也有半年了吧?马上就要毕业,论文准备得怎么样了?”

这个学习班为期一年,毕业之后是要发给正式文凭的,等同于本科学历。这毕业论文必不可少。

“谢谢校长关心,正准备着呢。”

“哈哈,以你的水平,肯定没问题了。咱们党校学员虽多,文凭高的也不少,可没几个在《群众日报》上发表过理论性的文章。”

“校长过奖了,不敢当。您才是真正的理论专家。”

范鸿宇这话,倒也不算拍马屁,陈校长原本就是省委宣传部有名的笔杆子,全国党务建设理论界都小有名气,正因为他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被袁留彦看中,调到党校来担任副校长,负责全校的教研工作。

“哎,不能这么说。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古英雄出少年嘛……小范,你完成论文初稿之后,交给我看看,我给你提点参考意见。”

陈校长益发亲切。

这就是很大的脸面了。陈校长是学校教研工作的负责人,他亲自给范鸿宇改论文,这毕业论文想不出彩都难。虽然说,基本上每个学员的论文都会合格,但合格和优秀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党校领导给的评语,也将存档,伴随终身。

“好的,谢谢校长。”

“哎,别客气嘛……”陈校长摆了摆手,笑着说道,随即话锋一转,问道:“小范,昨天到的《号角》看了吗?”

范鸿宇心中一惊,忙即点了点头,答道:“看过一部分,还没看完。”

“嗯,那这篇文章,看了吗?”

陈校长随手拿起面前打开的《号角》期刊,递到范鸿宇面前,伸出手指敲了两下。

果然与此有关!

范鸿宇不动声色,将期刊接了过来,陈校长指给他看的这篇文章,他昨天早就看过了。出自一位理论大师之手,粗黑的大标题非常显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大博弈的余波远远未曾平息,反倒引发了另一场新的大辩论,“姓什么”的辩论趋向白热化,各理论大师轮番出马,宣扬观点。这位理论大师,曾经在《群众日报》上发表文章,声援范鸿宇。

“校长?”

范鸿宇没有再次细看那篇文章,极快地浏览了一遍,抬头望向陈校长。

陈校长脸上的笑容早已收敛不见,变得很是严肃。

这本来就是个严肃的问题。

“是这样的,学校决定在你们青干班举办一次学习会,主题就是学习这篇重要的理论文章。我想请你担当学习会的主持人,主持这次学习和讨论。”

陈校长注视着范鸿宇,缓缓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