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场]绝对权力-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位领导,实话实话,财政是真的很困难……我们青山工商业底子太差,地势复杂,农业也不好发展,这个情况,领导们都是十分清楚的。全省单是国家级贫困县,就有十六个,省级贫困县十五个,占到全省县级行政区的三分之一。财政年年都是赤字,很难啊……”

金厅长汇报完毕之后,补充了这么一段,边说边连连摇头,愁眉苦脸的。理论上来说,财政厅只是一个职能部门,管钱的单位,本身并不产生经济效益,生不出钱来。省里要修路,和财政厅没什么关系。财政有钱,我就支付,没钱我也变不出来。事实上远非如此。

财政在支付问题上是很有讲究的。

因为领导们并不会时时刻刻都体谅财政的困难,财政有没有钱,领导不管,就管批条子。至于下边的干部拿着条子到财政那里能不能拿到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哪笔钱先付,哪笔钱后付,哪笔钱必须要付,哪笔钱可以不付,哪笔钱必须全额支付,哪笔钱可以打打折扣,都在财政手里捏着,弯弯绕多了去了。

不修路,财政左支右绌,勉强能够应付,无非就是寅支卯粮,或者拆东墙补西墙。现在要修路,资金总预算十几个亿,甚至还打不住,金厅长的脑袋就大了。

下边的干部可不管你省里修不修路,就管伸手要钱;省领导也不管你修不修路,就管签字批条子。到时候财政厅是支付还是不支付?支付了,修路资金有缺口,省长要找他的麻烦;不支付,其他省领导和下边的干部都有意见。这意见,人家不会冲着尤省长去,只会冲着他老金来。

老金得给尤省长“背黑锅”。

一个弥勒佛似的人忽然变得愁眉苦脸,看上去颇有几分滑稽。

尤利民淡然说道:“财政困难,这是事实。所以要请大家一起来开会商量,看看有没有筹措资金的好办法。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我要是大阔佬,手里大把有钱,我还请你们来开个什么会?直接就拨款修路了!

会议室一下子变得沉默起来。

这个话茬可不好接。

谁也不是魔术师,可以变出大把的钞票来。

十几个亿!

沉默几秒,乌日新忽然有点畏缩地举起了手,小心翼翼地说道:“尤省长,各位领导,我谈点看法……”

不少诧异的目光齐刷刷地扫了过来。

老乌要谈看法?

这可真是稀奇了,难道他能变钱?

被这许多领导同时盯着,乌日新浑身的冷汗“刷”就冒了出来。实话说,做到交通厅的副厅长,老乌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但被省政府九位省长一齐盯住,还真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一时间,脑袋有点晕乎乎的,张着嘴,一两秒钟不知道说话。

尤利民就笑了,说道:“老乌,不要紧张,我说过了,今天是研讨会,畅所欲言。”

“是是,谢谢省长,谢谢省长……我个人有些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各位领导做参考……我认为,修路也不能完全指望财政拨款,除此之外,还可以想些其他的办法。比如说,招商引资……”

乌日新得了鼓励,渐渐镇定下来,看着面前的笔记本,开始阐述自己的意见。

这笔记本里记载的,几乎是昨晚上范鸿宇的原话,乌日新差不多一字不漏,全记录了下来,又苦苦思索一两个小时,才算勉强弄明白了范处长的意思,越是弄得明白,心里头就越是佩服。

省长就是省长,果然不是一般人的脑子比得上的。

在老乌看来,范鸿宇只是个传话的,这样高明的主意,肯定是出自尤利民的属意。范处长尽管是个能耐人,毕竟过于年轻,想必还达不到这样高的水准。

如果不是范鸿宇“手把手”教他,再给他三个胆子,老乌也不敢在这样的场合出风头。

既然是省长的指示,那就没什么好害怕的。

“招商引资?”

常务副省长韦春晖不由愣怔了一下,自言自语地重复一遍。

这好像是邱明山的“看家本领”,引进外资修路,整个青山省,也就邱明山搞成过一回。怎么老乌也学会这一招了?

“是的是的,韦省长,我是想谈谈招商引资的问题……”

乌日新忙即说道,眼望韦春晖,等他示下。

韦春晖笑着点点头,说道:“嗯,你继续。”

“好好……”

乌日新打叠精神,讲了起来。

一开始,大家多多少少带着点讥讽之意,想要看看乌日新怎么出这个洋相。他一个交通厅的副厅长,想干省长的活?但渐渐的,领导们的神色便凝重起来,眼里的惊诧之意越来越浓。

瞧不出来,这老乌还真讲出个道道来了。

尽管一时之间还不能完全认同乌日新的观点,最少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甚至比邱明山在彦华地区搞的那个招商引资还要更进一步。

“……修建洪南高速公路,规划全程超过八百公里,这在全国都是没有先例的。尤其我们青山省的财政基础比较薄弱,那就更加需要多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多方筹集资金。一点粗浅的看法,请诸位领导多多批评指正!我的发言完了!”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乌日新朗声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开始的时候有点紧张,逐渐进入状态之后,老乌的精气神都提了起来,讲得很有气势,如同在下属单位作报告。

谭厅长和常务副厅长脸上带着笑,眼里却尽是阴郁之色。

这个老乌,是吃了兴奋剂不成?

尽显着他能耐了。

研讨会还没开完整的一天,他就出了两回风头。

以前怎么没发现他这样能折腾?

尤其是常务副厅长,心里更是嫉恨无比。乌日新这是摆明想要和他争抢厅长的位置啊,不然他这么拼命干啥?

关键是,尤省长似乎对乌日新还比较欣赏。联想到前些日子,乌日新曾经当面向尤省长单独汇报工作,常务副厅长嫉恨之余,又倍加警惕。老谭可能调走,交通厅每个副厅长都想更进一步。不过常务副厅长并未将乌日新当作最强对手来防范。看来,当初真是疏忽了,没想到乌日新会突然窜出来。

尤利民嘴角隐藏着一抹笑意。

范鸿宇总是能够理解他的心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个招揽外资甚至是民间资本参与道路交通建设的设想太超前,无论由省政府提出来还是由高兴汉邱明山等地方诸侯提出来,都有着一定的风险。

乌日新无疑是最佳人选。

只不知范鸿宇又是怎样“收服”这个老乌的?

“听上去,好像有点意思,想法比较新颖。不过,也仅仅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要落到实处,那是异想天开了。老乌啊,你们交通厅还是要专注于本职工作,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少花费精力。”

不待尤利民开口,于伟光就抢在了前边,带着训斥的语气说道。

“于省长,我……”

乌日新挺委屈。明明是好点子,为什么于省长要这样说呢?

尤利民摆了摆手,说道:“伟光同志,既然是研讨会,那就要畅所欲言嘛。我看乌日新同志这个想法还是很不错的。有创新意识,就值得肯定。至于能不能落实下去,可以再探讨。”

于伟光嘴角牵动一下,皮笑肉不笑地点了点头。

第371章你傲气什么?

“于省长好!”

省长办公室门口,于伟光双手后背,大步而来,范鸿宇忙即起身问好,神态恭敬。

这是“温泉会议”的次日上午。

一连开了两天的“修建洪南高速公路可行性研讨会”,动静闹得比较大,被省政府机关的干部们私下里戏称为“温泉会议”,却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会议上,地方实力派对修建洪南高速公路表示支持,但并没有拿出实质性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没谁承诺掏钱。实在也是没钱可掏。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高兴汉,邱明山和南山地委书记,都不敢轻易承诺。

常务副省长韦春晖没有表示明确的反对,但他开口让财政厅老金将省财政的家底“抖搂”出来,实际上已经表明了态度。

没钱,一切免谈。

分管副省长于伟光基本表明了反对上马的态度,对表现积极的乌日新两番训斥,让大家对他的态度看得明明白白。

会议没有结果,让尤利民在省政府的权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常务副省长和分管副省长均对此事不支持,可见尤利民对省政府的掌控,远未曾完全到位。

从温泉宾馆一回来,尤利民便即约见于伟光。

这事,在省政府内部而言,关键还在于伟光的态度。如果分管副省长坚决持反对意见,省长就算强行通过决议,立项上马,也不见得就没有隐忧。至少对尤利民的威望,是进一步的削弱。

或许这本来就是某些人的目的。

是不是要修路,且放过一边,先杀一杀尤利民的锐气再说。

尤利民到任一年多时间,经过最初的磨合期,也到了该“斗一斗”的时候。或者说,理念上的分歧,工作上的分歧,逐渐显露出来,渐渐难以调和。

三巨头“排座次”,此消彼长,这个道理,任谁都明白。

在此时约见于伟光,尤利民谨守着规矩。尽管他也知道,要说服于伟光难度极大,但该走的流程还得要走,不能省略。团结班子成员,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本就是一把手的本职工作,尤利民不能自己乱了规矩。

“小范,还在请假?”

于伟光站住了脚步,望着范鸿宇,似笑非笑地说道,语带讥讽之意。

说实在的,于伟光对范鸿宇没什么好印象。这种飞扬跳脱的年轻人,仗着脑子灵活,有几分小聪明,就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也只有尤利民才看得上眼。范鸿宇要是在他于伟光手下工作,只怕永世都休想有出头之日。

现在居然以党校学员的身份,主持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的工作,简直形同儿戏。

范鸿宇恭谨地答道:“是的,于省长,还在请假。”

“呵呵,这党校的课程还真是轻松,随便学一学,就能发文凭。”

于伟光轻笑一声,不咸不淡地说道。

范鸿宇只有大专文凭,也是他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八十年代末期,大专生其实就很不错了,颇有真材实料,一样的被称为“天之骄子”,许多人压根就分不清楚本科生和大专生的区别,反正都叫“大学生”。但在中央大力强调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大前提下,在省政府这样的大机关,大专生就有点不够看。

加上范鸿宇年纪实在太轻,就更加让人暗暗腹诽。

一个二十出头的大专生,竟然堂而皇之充任省府一秘,凭什么啊?

难道凭小白脸长得帅么?

范鸿宇笑笑,直接就当没听见,说道:“于省长,请!”

范二哥就是这种性格。你于伟光是副省长又怎样,牛皮哄哄的,冷嘲热讽,我就不鸟你!

于伟光一张脸顿时垮了下来,冷哼一声。

范鸿宇骨子里头的傲气,他如何感觉不出来?

好小子,还有脾气呢!

范鸿宇理都不理,推开里间办公室的房门,淡然说道:“于省长,请进!”

于伟光板着脸,大步走了进去。

好,你傲气,咱们走着瞧!

“省长,于省长来了。”

尤利民端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闻言微笑起身,从办公桌后转了出来,主动向于伟光伸手,说道:“伟光同志来了。”

“省长好。”

于伟光和尤利民握手,神态矜持。

“来,伟光同志,这边请坐。”

尤利民很客气,礼让于伟光到待客沙发区落座。既然请于伟光来商量,尤利民就要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不过看上去,于伟光的心情似乎不大好。尤利民可没想到,就刚才,范鸿宇已经给于副省长碰了个软钉子。

不过就算知道了,尤利民也不会感到奇怪的。

这样的事,别的秘书干不出来,也不敢干,范秘书绝对是个例外。

在范鸿宇手里吃瘪的副部级领导干部,于伟光又不是第一个。陆成栋那么厉害,还不是被小范拿个小布袋装得严严实实,一个跟斗栽到了底?

比较而言,于伟光碰个这样小小的软钉子,算得什么。

范鸿宇没事人一般,给于伟光奉上热茶,见尤利民没有其他吩咐,便即向门外走去。瞥了他高大的背影一眼,于伟光忽然问道:“省长,萧郎下去搞调研,还没有回来啊?”

尤利民微笑说道:“还需要在基层再呆几天吧。”

“嗯,萧郎这个同志,虽然年轻,不过作风踏实,成熟稳重,是个好苗子。”

于伟光未必就有多喜欢萧郎,这话明摆是指着光头骂秃驴,对范鸿宇的傲气很不满意了。

范鸿宇轻轻冷笑一声,大步出门。

于副省长可能还没亲身领教过范秘书的手段吧!

尤利民和于伟光此番晤谈,并未持续太长的时间,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办公室的门打开,于伟光走了出来,脸色阴沉,可见谈得不是很愉快。

“于省长。”

范鸿宇起身相迎,点头示意。

“哼!”

于伟光脑袋一仰,理都不理,扬长而去。

望着于伟光的背影,一丝冷意自范鸿宇的嘴角飞快地闪过,随即转身进里间办公室去收拾。

尤利民依旧坐在长沙发上,手里夹着一支烟,停在嘴边,却没有抽,怔怔出神,似乎正在思虑某个重大问题。

范鸿宇轻轻收走了于伟光用过的茶杯,一声不吭。

下午下班之前,范鸿宇面前的电话震响起来。

“你好,秘书一处!”

“范处长……”

电话那头,传来乌日新气急败坏的声音。

“嗯。”

“范处长,那个,那个……今天下午,于省长到厅里来了,于省长他,他发了大脾气……”

乌日新喘息着,结结巴巴地说道,声音甚是惶恐。

范鸿宇随即止住了老乌的“倾诉”,淡淡说道:“我知道了。乌厅长,待会一起吃个饭吧。书香茗第茶楼,你知道地方吗?”

“知道知道,就在省政府隔壁。”

乌日新一迭声说道。范鸿宇主动约他吃饭,乌日新简直喜出望外,似乎马上就胆壮不少,对于伟光刚才的雷霆之怒,也不是那么畏惧了。

不管怎么样,在某些时候,范鸿宇就代表着尤省长。

“那好,就在书香茗第吃个便饭……”范鸿宇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说道:“六点半吧,六点半我会赶过去。”

“好的好的,我等您。”

挂断电话,范鸿宇点上一支烟,慢慢抽了起来,双眉微蹙,一支烟堪堪抽完,范鸿宇将烟蒂熄灭在烟灰缸里,再次抓起了电话。

范鸿宇打了一个传呼。

大约三分钟之后,电话再次震响。

“你好,是鸿宇吗?”

电话那头,传来令和繁标准的普通话,语调优雅。如今的令二公子,俨然已经成为香港商界年轻一代的旗标人物。繁盛贸易公司和天歌电子公司合作,在游戏机领域大显身手,几乎独霸了全世界掌上游戏机的整个市场,全球各地的资金,滚滚涌来,繁盛贸易公司和天歌电子公司的资产规模吹气球似的一下子膨胀了数十百倍。

手里拥有大笔资金,令和繁就考虑要拓展投资领域了,也益发的自信满满。

优雅的人总是很自信的。

很难想象被追债的人撵着屁股跑还能优雅得起来。

“令总。”

范鸿宇微笑着打了个招呼。

“鸿宇,听说你调到省政府去上班了?恭喜你啊!”

“暂时还在省委党校学习,六月份毕业之后才会正式到省政府报到。”

“我就知道,你肯定前程远大。”

令和繁衷心赞叹了范鸿宇一句。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人是令和繁真正佩服的,那就非范鸿宇莫属。正是因为范鸿宇,令和繁才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实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飞跃。

“令总,听歌儿说,你们正准备拓展新的投资领域?”

范鸿宇和令和繁寒暄了两句,便即直奔主题。

“我和赵总确实都有这个意向。怎么,你有好的建议?”

令和繁马上问道。

范鸿宇笑笑,说道:“是不是好的建议,现在还不好下结论。这样吧,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到洪州来一趟,我们详细谈谈。”

“好,没问题,我明天就过去。”

令和繁毫不犹豫,立即就答应下来。

范鸿宇既这样说了,那就绝不是信口开河,也许一个新的飞跃契机,又将出现。

第372章点拨

范鸿宇依旧骑着他那台铮亮的自行车,优哉游哉向书香茗第而去。

省府一秘骑自行车的“奇景”,在省政府大院也算是“一绝”。不是没有人私下里劝过范鸿宇,不必如此标新立异。范处长以前在基层当镇委书记,天高皇帝远,标新立异没关系。在基层,一把手的权威是毋庸置疑的,范书记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不出格就行。然而现在到了省政府上班,那还是低调一点好。

越是大机关,越是讲究和光同尘。

你省长的大秘书都骑自行车,让其他副省长的秘书怎么办?

当然,几乎所有副省长的秘书,俱皆比范鸿宇年长,资历老得多,职务也比范鸿宇高,全都是正处级干部,可以享受应得的待遇。

但这不是关键。

在省政府大院,级别从来都不是特别受人关注的焦点。

大家看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