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承天八索(TV帝)-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降的过程中,老道士忽然轻咦一声,紧接着,杨辅也惊出声。
怎么了?我连忙止住下落的势头问。
有尸气。杨辅抢先说:很强烈,你看这里的土层,都被尸气侵蚀了。
我看了看面前的泥层,虚无空间的视野很奇特,泥土是淡黑色参杂着许多绿色啊红色啊褐色的东西。可被侵蚀的泥土是什么样,我就辨认不出来了。
不要轻易显出身形。老道士叮嘱说。
我嗯了一声,继续下行。很快,就到了地面。
前方道光大亮,许多人都站在那,像在研究什么。我们走上前,看到的是四扇石门。
这石门上都刻着字,很复杂,我是看不懂。老道看了几眼,说:是先秦的文字,刻着秦王的旨意。
秦王?旨意?
老道士嗯了一声,说:这四扇门,代表了先秦所膜拜的四位大帝。而秦王自谓帝天子,所以他的旨意,代表了四位大帝的旨意……
等等……我打断了老道的话:四位大帝?古人不是拜五帝三皇吗?怎么冒出来个四帝。
老道士微微摇头叹气,而杨辅则在一旁说:虽然不知何因,但秦时,的确只拜四帝。也许那时的人知道为什么,但现在,这秘密已经无法解答了。
呃……我不禁觉得脸红,没想到还有这说法。不过中国上下几千年,都拜三皇五帝,唯独秦朝拜四舍一,这可真够怪的。
帝子旨意,此处为守天之地,凡俗之子不得妄入。入者,死。老道士看着石门上的秦文字念了下来。
守天之地?什么意思?这是哪个秦王?我好奇地问。
没有说是哪一代,但应该在始皇帝之前。老道士说:至于守天之地,或许与女娲补天有关。根据传说,这里曾是天裂之地。但秦王派人在此守天……
看来这里蕴含了一些秘密。杨辅说。
石门前的那些人,多半看不懂门上的文字,因为他们正四处忙活着,想打开这几扇石门。不过就算看得懂,他们也不会顾忌。毕竟秦朝距离现在几千年,有什么妖魔鬼怪也该死绝了,百无禁忌。
天威 第二百四十六章 活了(4)
我和老道都没有想去阻止他们,有句话叫,死道友不死频道。和老道在一起混的久了,我这心,也慢慢地就变了。
四扇石门都很高大,起码有五米高,两米宽。它们几乎与四周的石壁合在了一起,连缝隙都看不到。我试着带老道他们直接穿行,也许是人太多,只进去不足七米便难以前进。
可这已经让人足够惊讶了,七米啊!这四扇石门竟然都有两丈以上的厚度……
光是重量,起码就在几十万斤以上,区区几个人在那里推,怎么能推的开。更何况,石门与山壁贴得太死,摩擦力更加重了打开的难度。
我忍不住嘀咕:这是哪个变态发明的大门,搞这么厚,想查水表都查不到了吧。
看来,这里另有通道。杨辅在一旁说。
我啊了一声,惊愕地看向他。
万斤重的石门,不是人力能打开的。如果不是你能穿行而入,又有谁知道,这门厚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恐怕这些人都以为,石门顶多一尺厚,几千金重,所以才锲而不舍地在那里研究。估计,建造石门的主人本身就是为了迷惑人,想把人引到一个死胡同里。杨辅详细地解释着。
我一听,还真有理。如果不能穿行石门,谁知道石门会重达几十万斤?如果现实里谁推不开一扇门,肯定会想,是不是有锁啊?是不是哪里卡住了?是不是我用的力气不够大?谁也不会去想,这门是不是真能打开。
这就是人的惯性思维,设计石门的人,对人性心理的揣摩,已经到很深的层次。难怪近代的许多考古队,就算发现一些古墓,也坦承以目前的技术很难把墓穴完整挖开。因为那不仅仅考验你的技术,更考验人的心理。
四处走走吧,应该能找到其它入口。杨辅说。
我嗯了一声,带着他们俩在四周闲逛。这边穿一下,那边穿一下。可把四周山壁都穿了个遍,却始终没找到入口。
地下,或者上面。杨辅说:这里必定有入口,否则建四扇石门就没有意义了。
我很赞同,老道也没有异议。接着,我们在地下七米多深的地方逛了一圈,同样没有找到线索。最后的目标,放在了脑门上方。
那里是空荡荡的山岩,我带着他们俩升上去,在山岩中穿行。
别说,还真让杨辅说对了,真正的入口,就建在上面。
那是一个通道,方方正正的,足有两人高,可供数人并行。前面一片黝黑,就算在虚无世界,也依然难以看清前方。
我正要带他们往前走,却被杨辅拉住。
怎么了?我问。
等一下……杨辅拽着我的手,在四周仔细找寻着。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有什么东西掉了吗?
我在找打开通道的机关。杨辅说。
啊?找那干嘛?
放下面的人上来。杨辅说。
这次我更诧异了,我们三个走最前面还不好吗?干嘛非得放些竞争者上来。
这里有些诡异,我不太放心。虽然我们走在最前面,但危险的事情,也第一个找到我们头上来。与其摸着石头过河,还不如学人吃螃蟹。杨辅解释说。
哦……这样,不太好吧。我说。
有什么不好的,那些人也是为了宝贝,既然想得到,就要付出。更何况,他们一直想找到入口,如今我们帮他们打开机关,反而是在帮忙,按理说,他们还要谢谢我们呢。杨辅说。
我一脑门的汗,这话怎么听着像赵本山的小品呢。可听杨辅说出来,我却不觉得好笑,只觉得毛骨悚然。
下意识看了一眼老道,他脸色平静,对此没有丝毫意义。我黯然失神,这些修行人一个个都跟吃煤炭长大似的,真是太黑了。
很快,杨辅就找到了机关。他吩咐说:一会我打开机关后,你立刻把我带进虚无空间,免得被他们发现。
我嗯了一声,并放开他的手。杨辅在地上也不知怎么拨弄的,只听咔嚓一声,紧接着山岩中轰隆隆一阵响,巨大的石块落下,差点把下面的一人砸成肉酱。
尘烟弥漫中,我迅速抓住杨辅的手,把他又拉回虚无空间。遁入虚无后,杨辅笑了笑,说:这下好了。
真是个小狐狸!
看看一脸淡然的老道,我又在心里暗骂一句:这个老狐狸。
一只小狐狸,一只老狐狸,那夹在他们俩中间的我是什么呢?老虎?八竿子也跟我打不到一起去。
喵……
底下的人探头探脑,小心翼翼的蹭到通道下面,向上方仔细观察着。没多久,便有胆大的窜上来查看。我看着他往通道里走了一段距离,然后狂喜着跑回来对下面人说:是真正的通道!找到了,是这里!快上来!
这时,另外一处通道人声鼎沸,越来越多的人从里面走出。不少人身上都带着血,杀气腾腾的。看来那连腰都直不起的地道里,发生了很惨烈的战斗。
几个人从我们面前跑过,我们三人迅速跟上,想着一会该怎么吃螃蟹。
因为通道又宽又高,所以大家的速度都提的很快。道光不是火把,所以不会因为急速奔跑而闪动。通道里被一溜溜的道光照映的亮堂堂,两边的山壁清晰可见。
这明显是人工开凿的,让我愕然的是,地上竟然能见到不算清晰的车辙印迹。
老道蹲下来用手在上面抚过,大致估算了一下,说:是很久以前留下的,几乎被尘土覆盖了。
我更加惊愕,这里怎么会有车轮的印子呢?看那印记,大约一掌宽,有轻有重,很明显不是现代的痕迹。
是几千年前这个洞穴建成后,有车辆进来?这不太可能,那么长时间,什么痕迹也该被彻底掩埋了。
可除去这个可能,接下来的猜想,让人忍不住冒冷汗。
因为我想到的是,会不会这里偶尔还会有人驾车行过?
在两千年前的古洞穴中驾车而行的会有谁?
中皇山本是女娲补天之地,极其的神圣。可如今,却被这古怪的洞穴弄的异常诡异。
几千年前的大秦王,为什么会在这座山下掏出一个洞穴来?这里究竟埋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在未知面前,所谓的历史,显得扑朔迷离。此时,对洞穴本身的好奇,已经超出我对仙果的期待。
继续往前跑没多久,路又被挡住了。这条通道很平坦,几乎没有什么坡度。这让我想起下面的石门,说不定,那石门就是刻出一个外形,后面根本不能通行。想打开那样的“大门”,就等于想推翻整座中皇山。
这一次,我们面前仍然出现了四道门。
这四道门更加宏伟,更加高大。我仰头望着,左右扫量,粗略估计了一下,宽度大约十米,高度超过十五米。这已经不能称为门了,简直就是一段厚重的城墙。
在石门上,依然刻着秦王旨意,字比以前更大了。也许岁月太过匆忙,没能把许多字迹都带走,所以这门上的东西显得模糊却还能辨认。
先我们而行的几人一起用力推了推,面红耳赤的忙活半天也没推开。他们摇摇头,纷纷散开,在四周摸索找寻。有两个人甚至以道法在上面的山岩击打着,试图找出真正入口。
该不会又是那种坑人的“山门”吧……我嘀咕着。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杨辅说。
我呃了一声,然后带着他们俩向门后穿行。
一米,两米,当走到三米的时候,我都绝望了。太坑人啦!这哪个变态这么喜欢坑人啊!刻门框不要钱啊!
可再往前走两步,眼前豁然开朗,我们竟然从门中穿过了。这扇石门,只不过三米多厚而已。
我有点不敢相信,回头看了看,却发现这墙是斜着的。越往上,斜的越厉害,当然了,也就越薄。
而在最上方,还有一排走廊,上面有箭垛状的凹凸。我看的一愣,难道这真是城墙?
看来那些人白忙活了。杨辅笑着说:没想到这是下厚上窄的石门,假如从上方突破,估计不会费太多力气。看那墙垛,也就一米多宽,凹下去的地方,可能只需要几次道法攻击就能打破。
设计这门的人,可真是费心了……我感慨地说。
是啊,哈哈。杨辅笑起来:引动人思维跟着他走,真不知是谁这么厉害。看来,古人的智慧真不能小看。
嗯,那现在怎么办?这东西恐怕不能轻易被打开吧?我问。
应该是,不过,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提示。杨辅说。
提示?我疑惑地看着他。
杨辅笑了笑,松开我的手后,在附近找了几块石头,然后用力向上方扔去。
在这空荡的山腹中,石头砸在山壁上的声音不断回荡,清晰无比。石门那边隐约传来嘈杂声,杨辅一颗石头接着一颗的扔上去。没过多久,石门上方一阵尘烟弥漫,道法的波动不断传递过来。
他拍拍手,笑着说:搞定。
我看的目瞪口呆,这娃娃真是个笑面虎,幸亏他是我表哥,不然的话,我肯定会被他玩死。
天威 第二百四十七章 活了(5)
虽然“城墙”上的石岩并不算厚,但那边的人都很谨慎,并没有使用大威力的道法。而是像工人一样,打算一点点地把石壁抠开。
这需要时间,而且时间还不短。我没那么多耐心,便说:让他们在那边挖吧,咱们先到处看看,说不定真能发现什么好东西。
老道和杨辅都没有反对,他们似乎对这里也很好奇。我们三个人手拉手,向前走,你拍一,我拍一……不对,唱错词儿了。
这里实在太黑了,四周都被岩石封闭,一点亮光都投不进来。就算在虚无空间里,也很难看到前方十米以外。因为尸气实在太重,不仅污了土石,连空气都被它占领了。也幸好虚无空间是一种难以用科学解释的地方,否则的话,我还真得好好想想,怎么才能合理的在这片充满尸气的地方存活下去。
为什么只感觉到尸气,没看到尸呢?这么浓的尸气,不是一只能散发出来的吧。我好奇地问。此时,我们已经顺着边缘地带走半圈了,按步子来算,这段距离起码得有两千多米。可直到现在,这里依然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出现。
你说得没错,一只尸不可能散出这么重的尸气,哪怕真正的尸王也不可能。杨辅说:这的确很奇怪,不过我们还是继续走吧,说不定再往前就能发现什么了。
我嗯了声,一边走着,忽然想起九丘搬来的帝台。那么巧他们就把帝台放在中皇山附近了,难道是为了镇压这里的什么东西?这么重的尸气,难保会出现啥怪物。
要真是这样的话就好了,省的他们跟我妈打起来。
我正想着,却忽觉一缕光亮从旁边闪过。转头看,外面的人已经打通石门,几缕道火被他们从洞中扔进来。
那火焰有几种颜色,但进来后不到两秒钟便熄灭了。
这么重的尸气,道火不可能燃起,看来,他们想进到这里,还需要点功夫。杨辅说。
管他们呢。我无所谓地说。
杨辅笑了一声,没搭话。而老道则问我:你的道法还能支撑多久?
呃……这才用多长时间,起码还能坚持个半天吧。我说:怎么,你要做什么吗?
如果真有仙果,你去拿还是我去拿。老道士反问一句。
我呃了一声,答案显而易见,但这话让人怎么说得出口。老道士又说:这里尸气浓厚,随时会出现各种意外,到时候我可能要在这里施法,你要有准备。
老道这样说我就明白了,当下狠狠地点了下头: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坚持的!
杨辅在一边呵呵笑了声,我忍不住想呸他,这是嘲笑我还是怎么的。
这时,被打通的石门上方,已经有胆子大的跃进来。他们没有燃起道火,而是不知从哪摸出来火把点着。在这片巨大的山腹空间里,几个火把只能称得上萤光。
我们三人与他们不是一条道,自然不用走在一块。继续前行,几分钟后,我们停下来。
前方出现一块竖立的巨大石板,上面刻着一些字符。走近了仔细端详,却发现这石板更像是一块墓碑。
守天之地,军甲三千,车马百十,兵……老道看着上面的字符低声念。
那也是秦朝的文字?我问旁边的杨辅。
他看了几眼,说:应该是,但我对这个不是太懂。
老道的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几乎不念出声了。我挂念着仙果,忍不住问他:上面写的什么?你怎么不念了?
老道看着高有数米,近米宽的石碑,沉默一会低声说:这是秦王立下的碑文,上面写着此地的作用。以将士守天,防止天乱。
天乱?什么意思?我追问一句。
这里可能真的蕴藏一个大秘密。老道士先是感慨了句,然后才望着石碑继续说:碑文,是秦王赢稷……
赢稷……是谁?我疑惑地问。
就是秦昭王。杨辅在旁边提醒。
我不禁感觉脸腾的一下就红了,没文化真可怕,最可怕的是,当你自己没文化时,旁边还站着俩特有文化的。
老道压根儿就没看我,在杨辅提醒的时候他就继续说了下去:麾下武安君公孙起所立……
公孙起三个字一出,我立刻就愣了。这个名字实在太熟悉,去年在炎帝陵我就时常听人说起,而公孙起三个字,往往是与长平一战联系在一起的。
杀神,人屠,魔王,这些令人悚然的绰号,都属于他。
战国四大将之一,白起。
老道并不像我这般惊叹,而是继续说:秦王留下了虎符,让他统领三千甲士静守此地。若有一日听到都城告急,便要领军出发,剿灭贼寇。
等等……我连忙止住老道的话:白起我知道,特熟。历史上不是说,他被范睢诬害,秦王赐他自刎吗。怎么又冒出来个三千甲士带虎符?这碑文,该不会是假的吧。
若碑文是假,你所熟知的历史就一定是真吗。老道士反问我一句。
我呃了一声,无从反驳。因为这个话题被无数人辩论过,这是一个在时空穿梭机被发明出来前,永远都没有结果的论证题。
好吧,你继续说。我举手投降。
老道士接着说了下去:然而,一直到三千兵甲一一逝去,连他自己都白发苍苍,秦王都没有再出现。而秦王离去时所说的都城告急令,也无人传递来。三千英勇将士,就这样耗死在山腹中。白起有怨,也有惑。但自始至终,这惑都无法解开。他希望谁看到这块石碑后,可以告诉他答案。
老道念完了,而我听的目瞪口呆。
这真是太震撼了,白起竟然不是自刎而死,反而带着三千名大秦兵将,活生生耗死在中皇山。
这碑文中所说的事情太过奇怪,秦昭王时期,秦朝势力庞大,周围没有能真正抵抗这个庞大帝国的势力。当年韩、赵、魏、燕、齐五国围攻大秦,最后都无功而返。好端端的,怎么会说以后可能都城告急?
而白起作为威名赫赫的武安君,又为什么会被秦王耗死在这里呢?三千甲士,从年轻到老死,吃的什么?难道他们每个人都带足够吃几十年的干粮吗?
这显然不可能,完全不符合逻辑。
历史总是带着淡淡的迷雾,不重,但无论你怎么用力都无法把它拨开。这是一层一层的,随着岁月越来越浓的雾气,让人摸不透,看不清。
大秦后期,异人归国,昭王病死,继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