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吧!对了,你在安西大都护府那边待了两三年,那边的百姓,好教化么?”
“他们跟突厥人,薛延陀人,其实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加温顺一些,有很多地方,都是靠农耕在生活的,我估计孙二力去了那边,能够混的风生水起,他们可比咱们这边穷的多了,一个王国的都城,也不过是与我中原之地一个县城相当,最大的碎叶城,也无法跟善阳,定襄这样的雄城相比······”
程处默说到孙二力,远在近万里之外的碎叶城中,正与自己新收的胡姬小妾同床的孙二力突然就打了喷嚏,他确实如程处默说的一般,在安西大都护府混的风生水起,农部右侍郎,从三品的官职,比长孙冲这大都护府长史的级别还高,又身担西部屯田使之职,不管是军屯还是民屯,都归他管,地方上的官员和百姓,可得巴结他了。
另外他的种田技术,确实远超当地的水平好几个级别,所以,很快他就被被本土氏族,当作神灵一般供着了,纷纷将自己族内的最漂亮的女子敬献给他,搞的他的胡女小妾,都高达二十多个了,而且现在仍然在陆续增多之中,真是性福到死。
“呃,有人在骂我吗?难道是我报到长安去的数据不够清晰,陛下看不懂?”
孙二力非常相信这种突如其来的喷嚏,是因为有人在背后说他坏话,然而,对于这种事情,他也没有什么办法,瞄了一眼身下一丝不挂的小妾,孙二力又来了兴致,这不是他有多热衷于女色,实在是胡天十月即飞雪,落了雪之后,他整天也就只能干这些事了,他心想着,来年自己要是能带几个娃回去,老娘一定不会怪自己纳了那么多胡姬小妾,家里需要粮食养的。
和孙二力一样,老早就把治下的各种数据报表发往长安的人有很多,从十月开始,到春节前的一段时间,就是朝廷做全年财税汇总的时间,今年,这些工作,由李承乾总抓,萧瑀具体安排。
东宫书房中,萧瑀,温彦博,魏征,高士廉等重臣皆在,李承乾率先开口向首位的萧瑀问道,“萧相,能否多派些人手,加加班,在父皇回到长安之前,将所有数目清点核算出来?”
萧瑀有些意外问道,“太子为何要这般急促?”
李承乾答道,“孤想在父皇回来之前,把今年的财税,全部花出去。”
“全部花出去?这是为何?”听到李承乾的回答,萧瑀更加诧异了,继续问道。
李承乾解释道,“据我估计,今年的财税,只怕会在去年的数额上,再度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而父皇看到国库中的钱粮储备之后,只怕又会升起向西动兵的念头。”
闻言,萧瑀倒是升起了一丝考校之意,再度道,“既然我大唐国用充足,太子又为何要阻止陛下向西动兵呢?”
李承乾将目光从几位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大臣身上扫过之后,再度解释道,“因为孤认为,现在开战,还不是时候,其中有几点,是孤看到的,可以跟诸位说一说,不过,只怕还有更多的方面,孤还没有看到。”
萧瑀代表众人回话道,“太子且说说看,如果真有道理,臣等几人拼得亲自下场,也必定会帮太子尽快将财税的账目理清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那我就说了,这首先,西域诸国才刚刚在去年的运动大会上感受到我中土文化,今年,他们的留学生,才陆陆续续的来到长安开始学习,在咱们中原汉家文化,都还没有在西域生根发芽,得到认同,这个阶段,我认为咱们是很难对当地进行有效统治的。”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李承乾又道,“这其二,便是我大唐正值内部世家宗族改制,民生保障进一步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起步阶段,不适合把重心转移到对外战争上去,这样会导致内部本就紧张的人手,资源,更加紧张,出现中断,甚至倒退的危险。”
这一点说出,几位大臣也是再度点头,在这种内部各大世家宗族改制改革,各种钱财物资快速流动的时期,长安城可谓是一日三惊,朝廷为了维持稳定,保障各个项目顺利进行,已经将人手,精力用到了极致,可打不得岔。
得到了大家的再次赞同,李承乾的胆子也大了一些,再度开口道,“这其三嘛!孤认为,咱们大唐要统治西域,完全可以通过非战争手段嘛!难道诸位忘了善阳城此前实行的户籍制度么?”
说到户籍制度,在坐的几位大臣都是一愣,他们多年掌管朝廷中枢,自然不会没有耳闻,而李承乾,在善阳学政的时间,超过两年,对于方方面面都比较了解,善阳和定襄的户籍名册上之所以有现在这么多的人口,可不就是因为这个户籍政策么。
见众人点头,李承乾有些兴奋的道,“以咱们大唐如今开发出来的田地之广,税赋之低,如果咱们允许西域胡人加入咱们大唐的国籍,分配给他们田地房屋,享受与我大唐百姓一样的福利待遇,你们说,他们会不会纷纷加入我大唐?······”
好吧!他的下一句,就算不说,众位大臣们也能猜到了,那就是,当全天下的人,都是大唐的了,那么,全天下,也就自然而然的就是大唐的了,这个论调,太孙正明了,虽然有些想当然,但以眼下大唐的条件,还真是有一些实施的可能。
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
孙享福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改变有多大,有的时候,改变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的想法,就足以让一个世界大变,李承乾就是这样的人。
他整个思想成型的青少年时期,都在受着孙享福的影响,善阳的两年学政,更是将他这种比较新颖的思维模式定了型,不自觉的,就会冒出一些类似孙享福的想法。
几乎没有任何异议,以萧瑀和温彦博为首的文官集团,就赞同了李承乾,至于长安的军方大佬,那是李承乾的岳父侯君集,在李靖退居二线,秦琼,尉迟恭宿卫在李世民身边的情况下,带兵的将领方面,他就是第一人,至于李绩和程咬金,他们现在挂着州道总管和边镇大都督的官职,属于不能干预中央管理的地方官。
所以,这个花钱计划,没有任何阻碍的被提上了日程。
不过,对所有外邦开放移民政策的提议,还有待商榷。
因为,现在西域各国的胡人,本就有大举涌入大唐的趋势,如果,此时对他们开放优厚的安置政策,可以预见,西域那些穷困不堪的百姓,就会像难民一样涌入大唐境内。
怪只怪大唐对于本土百姓的安置待遇太好了,过来大唐,能生活在山清水秀没有战乱的环境里不说,还能住上在他们看来,可以称的上豪宅的砖瓦房,种上高产的田地,还有获得各种高薪工作的机会,这些对他们都有着极大的诱惑,这基本就是普通平民们梦寐以求的生活,谁会不乐意来呢!
萧瑀首先就提出了反对,在大唐内部新农村建设没有全面完成,甚至,许多地方还处于贫穷阶段的时候,不应该将那么多资源投入在那些番邦胡人身上,另外,大唐现在还不能满足大量安置外来人口的硬性条件,首先,官员就不够用,会管不过来,别看李世民去年科举的时候取士人的数不少,但大唐现在的地盘太大,州县太多,一分散出去后,就显得单薄了,而对于言语文化差距较大的西域胡人百姓,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加强管理,是很容易产生混乱的。
不过,温彦博却有不同意见,历史上一生都致力于民族融合的他,觉得应该有策略性的实施这个移民政策。
首先他提出了允许那些有一定身家的商贾富豪移民入籍大唐的建议,可以设定一个基准线,比如,在大唐钱庄有一千贯以上的存款,或者在大唐有一项规模达到百人的产业,亦或者购买了价值达到千万贯的商铺,房屋,田地之类的条件等等,满足其一,就可以入籍,这些富人,加入大唐之后,不仅不会给财政带来负担,还会大量增加朝廷的财税收入,而且,起初规模并不会太大。
其次就是允许汉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番邦百姓加入大唐国籍,享受大唐二等公民的安置待遇,最低要求,是一家人之中,最少有一半的人,能够达到用汉语进行日常沟通的程度。
这可以让那些渴望摆脱贫困的西域普通百姓看到希望,也能更大力度的在番邦推动汉语,和汉文化宣传,而汉语同样不是一两天就能学好的,所以,这正好可以给朝廷一些缓冲过度的时间。
两三年后,许多西域胡人的汉语差不多学好了,大唐的吏治管理体系也加强了,那时便能源源不断的吸收西域诸国已经开始汉化的人口了。
他的这些建议令萧瑀折服了,同时让李承乾对其大加赞赏,如果孙享福在长安,一定会赞一句,古代的智者果然不是吃素的,他们都有很强的政治目光。
花钱的事情,和移民事情,都属于政务方面,李承乾现在有全权处置权,政事堂的正副两位宰相和几位留守长安的堂部尚书,也都同意,所以,这两个方案,很快进入了实施阶段。
当十月下旬,李世民乘着大船,慢悠悠的从进入了冬干期的渭水回到长安的时候,他才发现,今年国库的财税结余,居然连一百万贯都没有了,这可不是贞观元年的时候,一年两三百万贯,他也能支应的用一年,以现在的国大唐的规模体系之庞大,一百万贯,真干不了什么事。
而且,还有另外一桩让他吃惊的事情,那就是户部下属,又多了一个叫“移民署”的衙门,长官是正五品的郎中级别,还将往安西大都护府,礼部设置的外事衙门中派员,这可是给朝廷设置行政衙门的大事情,李承乾居然就自己拍板做了,政事堂已经用印通过了,可一想,自己之前可是将政务处置权,全权授予他了的,还真没有理由责怪他。
在御书房里看过李承乾的花钱计划之后,李世民久久不语,他居然没有,甚至说,无法提出异议,因为李承乾的每一文钱,都花的非常有道理。
首先第一大块,他就花在了军队文化教育中,从明年开始,大唐所有在役军人,都需要接受每月二十天,每天不下两个时辰的的文化教育,在两年之内,要扫除文盲,五年之内,将领级别的武官,都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且,两年以后,将不再招收文盲入伍。
这一条要是放在以往来看,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工作量太大了,大唐现有在编军队,可是超过了一百万人,其中,少数民族青壮就占了四成以上,像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军,还有宁川道,岭南道,等驻军较多的边地,都是少数民族青壮占据主体,他们其中一大部分汉话都说的不太好,更加别说认汉字了,当然,即便是十六卫的汉人军士,识字率也不过超过一成,也就是说,全军需要接受教育的人,高达九成以上,超过百万人,这些人,还都是思维僵化,让他们读书认字,比狠训他们,甚至是体罚他们还要为难他们。
然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有了文工团的推动,那些少数民族士兵学习汉语的热情非常高,速度也非常快,而笔墨纸砚书籍这些文教类的东西,大唐能够非常廉价的制造出来,只要在文工团的宣传下,让他们知道读书认字的重要性,再以一定的利益来刺激他们,并非不能达到李承乾的要求。
毕竟,有了汉语拼音和简体字之后,教学起来的难度比原先简单的多了,此前渭南刺史就专门为成年百姓们开设了认字写字的培训班,一个工人,只需要每天下班之后去班上学习一个时辰,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具备一定的书写能力,在社会上,只要不是参加文字类工作的话,基本够用了。
当然,推动这项教育最关键的原因还是,随着大唐的各种武器装备的进步,军人已经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了,随着今后的发展,那种白刃搏杀战,不到万不得已,唐军都不会用的。
这段时间李世民可没少研究赵龙留下来的那本册子,做为兵法大家,他自然是能看懂这些战法战术的威力,用无敌来形容,也不为过,因为,它追求的是零伤亡,全面歼敌。
但是,这个战法也有缺点,那就是对将领和士兵的要求太高了,几乎所有的士兵都需要有非常高的算学水平,而且,还需要看的懂各种复杂的命令,对其做到一目了然,快速反应,这在古代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然而,赵龙属下的那帮人,却做到了,要知道,他们原本不过是赵龙在岭南招募过来的夷人和獠人部落的青壮而已。
这就打消了李世民对于推动军队文化教育的顾虑,当然,他不知道的是,赵龙属下的那些水手船员之所以这么强,是因为他们在几年的行船过程中,实在是没有其它事情可做,在海船上,那种封闭式环境,你不学习,就得无聊死,睡觉都能把你睡的浑身疼,他们当初被赵龙选拔出来,自然是因为他们够机灵,所以,学习的效果当然不差。
开支的第二大板块,则是基础建设方面,江南道作为大唐除几个边地都护府之外,最大的州道,其新农村和公路,水路,灌溉沟渠的基础建设的工程量,是最大的。
再加上沿海诸州县要推动的民生福利保障项目,朝廷需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建设环境,投入自然也是不小,光是这些工程,就用两千多万贯的预算出去。
再之后,就是江陵城的后续建设以及山南道的垸田开发工程了,一百多万劳工,吃喝,薪酬,工具损耗,每个月的开支都是几百万贯,长达五六个月的工期,加起来花销同样过千万贯,长孙无忌今年可是想将沔阳,监利,公安三个县全部开发出来的,这三县开发完,可都是耕地面积一百好几十万亩,能够安置四万多户的大县。
想想九垸县现在的繁荣,以及即将步入繁荣的纪南,钟祥等县,李世民觉得这笔钱花的非常值。
然之后,郁闷的李世民坐在御书房的大椅子上发呆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没什么事情可干了,或许,倭国的战报,他还可以翻一翻吧!可惜,倭国天皇厩户都被张公瑾给他送给来了,那边的战事,哪里还会有什么意外,不过是一些张公瑾为属下将士表功,以及对在倭国收刮到的金银矿山资产的汇报而已,一眼扫过之后,心里有底,签名批准就是了。
王得用非常适时的出现在了御书房里,禀报道,“陛下,工部阎尚书想请您去参观大明宫。”
“大明宫修好了?”李世民诧异的问道。
王得用笑了笑回答道,“没有这么快,主宫殿大楼要明年初才完工,装修用的时间也不短,最快明年年底才能完工。阎尚书是想请您去观看沿着太液池修建的后宫别墅区,那边的装修已经全部完毕,可以搬迁了,太上皇此前已经向内侍监提出了要搬过去,如果后宫整体开始搬迁,开年之后,工部就要开始对空出来的掖庭,御花园等处进行改造了,今年,从各处番邦运送过来的动物,可已经多达数千种,安置在城内好多地方,民间对动物园的呼声很高,工部想要早些开始建造。”
闻言,李世民点点头道,“左右无事,咱们就去看看吧!”
第642章 后宫搬迁
李世民本只想随便走走看看,没成想,一看就看了一天,他太低估张纯那帮人的建设能力了,他们可是能用一年的时间,在定襄城修建起过万套别墅的人,十几万人围着太液池修了快两年了,已经将这里完全的整变了样,也难怪李渊忍不住想要抢先居住了。
总体来说,用于居住的整个别墅群都透露着精细的味道,外部,是修剪整齐的各色好看的花草奇树,有可供人力车骑行的水泥道路,在里面穿行,十分快捷。
而房屋内,所有的地板,都是烧制的精美的大瓷砖,窗户,全是透明玻璃制作,屋顶,则是有厚青瓦上面加盖了一层美观的琉璃瓦,既防雨水渗漏,又美艳光亮,还冬暖夏凉,就连楼梯的扶手,都是用镂空雕花的红木制作。
不过,这些别墅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大,最大的,占地面积也不过两三百平米,三层楼的高度,上下,十多个房间而已,相比于原本那些宫殿式的大建筑,体型小了好多倍。
“这就是朕的居所?”李世民走到其中一间位置最高,视角最好,面积也最大的别墅的大门外,有些诧异的向王得用问道。
他的脸上,略微的表现出了不悦的神情,因为,在他看来,有些小了,完全没有他想要的那种大气的宫殿的感觉,与他上千平的御书房比起来,简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
见到他这个表情,王得用没有立即答话,而是给了一个眼神,让负责建造的阎立德上来解释,而阎立德,其实并非整个后宫的设计者,要说,这大明宫的主要设计者,其实是孙享福,而将他变成实物的,则是原本在孙享福属下主管房地产,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