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飞地,卢家也是不肯落人后的。
“孙都督,如若我等几家,一齐将关内的田地置换到上齐城周边,不知,可有足够适合耕种的田地供我等几家开发?”
“当然有,并且,你们向周边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等你们将份数于自己的土地开发出来之后,朝廷应该马上就会有新一轮的土地出售,因为,上齐城方圆数千里,都是适合耕种的地方。”
当‘方圆数千里’这五个字落入几人的耳中的时候,他们的表情都是一松,要知道,以这个时期的田亩面积算,方圆一里可就是一万亩田地,上千万亩田地,足够五家每家置换几百万亩田地以上了,在这种有风险的飞地,投入几百万亩田地,差不多恰好是他们能承受的极限。
当然,如果他们还有余力的话,其实孙享福不介意把泰安城周边的土地也卖一些给他们,不过不会太多,那边有一大部分土地都是孙享福留给未来从高昌和龟兹等国吸纳过来的百姓的。
熟知后世一些农耕数据的孙享福知道,整个新疆地区可以直接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高达十亿多亩,在上齐城和泰安城开发出两三千万亩土地来,不过只是一个小零头而已,只要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来开发,每年给他们几百万亩都不是问题,反正有了农业产出,修建城池,发展民生,就会更加容易,经营好了这块地,就是经营中东和欧洲的基础。
对于农耕事宜,孙享福的规划,都是十分科学的,比如从偏关,河曲,到善阳,定襄,再到乌兰城,这差不多就是后世甘肃,山西,河北,以及内蒙最靠南边的区域,这些地区在后世都是北方的重要农耕区,开发出来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再加上他大力的推进植树,沿河,沿蓄水湖,所有的荒土坡,都大面积的种植,以这种趋势一路向漠北方向推进,诺干年后,风沙将再难影响到这片地带。
而且,水系得到了保护之后,在沙漠地带种树,成活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未来能逐渐的缩小,或者消灭沙漠,那就最好了。要知道,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可比后世被垦荒兵团过度开荒破坏之前都要好的多。
“各位,朝廷的愿望,是所有人共同富裕,也包括你们世家。
新政的出发点,其实也都考虑到了你们的利益,对于配合朝廷的人,朝廷绝不亏待,就像王氏,就得到了不少好处,难道诸位以为,本督就不能自己组织些人,开发种植香料这样的作物来赚钱么?
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本督都希望你们不要对朝廷的政令有所抵触,细细的分析解读,尽力的配合,不仅你们能更加富有,朝廷干起事情来,也能省心。
本督言尽于此,希望接下来,你们在报置换土地的数量的时候,将你们家族内部的一些调整计划也一并上报朝廷,这样,朝廷也好根据你们的现实情况,调整资源。
毕竟,那可是上千万亩土地的开发,以及一座郡级城池的建立,大家的投入都会很大,可别搞砸了。”
孙享福补充的说了几句,算是给这事定了基调,至于各家具体想要怎么弄,估计他们还要回去商量才能议定,但有王家和崔家的模板在那里,相信他们最终的调整方案,应该会八九不离十。
至于他们几家置换土地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需要根据他们最终报过来的田亩数据来谈,大的方向孙享福已经想好了,就是钱款无息借贷。
善阳的财政收入虽然很高,但纯盈利,一年也就百把万贯而已,现在,定襄,泰安,上齐,乌兰四座郡级大城要先后开建,总投入可能要高达千万贯。
而且,这还没有算那些要辐射这些郡级城池射周边几百里的县城,即便是有善阳柜坊可以借贷一些,孙享福本人也会拿一些钱来投资,但不可能弄出这么多活钱来。一旦现金透支过多,要是被有心人煽动,出现挤兑情况,那么,善阳柜坊的信用就有可能崩塌,孙享福可不敢冒这样的险。
所以,在善阳柜坊总存款数高达三千万贯的几大家,就成了他私下借贷的首选,省个几十万贯的利息钱出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改革的出发点只有让所有人都是受益的,它才能顺利的推行下去,至少,要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孙享福用这些手段推进世家在结构上进行改革,眼下看来,确实能让他们谋利,更长远的看来,就是让他们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左右国家的权利。
以往的世家,是对内扩张,所以,往往是处在剥削百姓和国家的利益的状态下,孙享福把他们引到对外扩张的轨道上来,那么他们获取的利益,与朝廷的利益,其实就是一致的,他们赚取的更多,朝廷的税收也就更多,而且实际控制范围和战略纵深还能向外推进几千里,何乐而不为呢!
大方向上基本谈定之后,孙享福立即回到府中将情况汇报给了李世民。
有了这一轮谈判,北地四大郡级城池建设发展的基础底子就打下来了,新政全面推行也没有了阻力,做完最后的这些工作,孙享福这个安北大都督就不用一直被束缚在北地了,相比于解决大唐关内一两千万汉民百姓的民生发展问题,解决一百多万北地百姓的发展问题,其实算不得大事。
“几大家将田地置换到关外,固然是朝廷所愿,不过,依照你的策略,他们势必要将大量原本在关内帮他们种地的农奴佃户也带到关外来发展,关内各地骤然间空出数上千万亩良田,难道朕都让其闲置起来?”
李世民听完了孙享福汇报,点出了后续问题道。
闻言,孙享福却是笑着答道,“陛下,您难道忘了,臣之前所说的产业调整么?
像今年,关中和北地,大量的种植出了棉花,那些原本种桑麻,养蚕,做传统布料的百姓,收益就必然就会受到冲击,陛下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调整一下他们的产业,将一些田地分给他们其中一些受到冲击,盈利能力低下的人,用以转型。
而且,还可以将一些明显落后的产业,也借机淘汰掉。
比如,蜀中的造纸业,就应该淘汰掉了,咱们置换过来的田地,正好可以分配给这些因为新兴产业崛起,而即将失业的人们。
这样,咱们渭南工业区的造纸作坊,就能大量的生产白纸上市,只要这些更加廉价,精美的纸张在全国铺开销售,就能降低读书和教育方面的成本。”
孙享福只是随便指出了一两点,就叫李世民茅塞顿开,连连点头。
很早以前,幸福村的作坊就研究出了新的造纸技术,但因为怕冲击市场,让那些原本做这个产业的人失去饭碗,才押在手上,没有大面积铺开,现在,却是条件成熟了。
而且,不仅仅是可以在这些落后的产业上面调整,原本那些田地贫瘠,产出不多的地方的百姓,也可以纳入调整范围,用产出较多的上好的良田,换他们山沟沟里那些产出不多的贫瘠之地,只要不是傻子,谁都愿意换。
这样一调整,就能让大唐的整体产出再上一个台阶,想到了这一点,房玄龄出言奏道,“陛下,孙都督此言有理,咱们大唐内部,还有很多居住在穷山恶水之地的百姓,正好可以借此次机会,将他们迁居到土地肥沃的富庶之地,这样一来,不仅便于管理,还能让所有人的产出都增多,实现富民富国。”
孙享福在房玄龄之后,又再度跟进奏道,“房相所言甚是,不如,稍后,让各州县,将辖区内贫困乡村统计一下,上报朝廷,朝廷再根据几大家上报过来的田地数量和位置,就近分派迁居,像关中之地,这次可能会置换出百万亩良田,正好可以将蜀中,荆襄,潭州之地,以耕种为生的少数民族都迁出来······”
房玄龄和孙享福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对于下一步该怎么做,李世民便有了个方向。
而正当他们谈的兴起的时候,书房外值守的王得用却是急匆匆的冲了进来。
“陛下,高句丽十万大军,突然向河北道进发。”
王得用一边着急的说着,一边将一个密卫传过来的小纸条展开递给了李世民。
闻言,孙享福和房玄龄心里一咯噔,相互对视了一眼。
“传李靖与诸卫大将前来议事。”
李世民的好心情瞬间被这则消息给毁了,而孙享福,似乎是料到了高句丽为什么会在这个节点跳出来作死,道,“陛下,这只怕是那王浩的手段吧!”
闻言,李世民便将手中的纸条交给孙享福看。
果然,此前被赵龙生擒,后来孙享福放掉的渊盖苏文,在一个半月前发动了兵变,高句丽荣留王被其斩杀,军政大权尽归渊盖苏文之手,比历史上,却是提前好多年。
第353章 应对安排
高句丽的事情,对于大唐来说,很突然,但又很必然。
历史上,渊盖苏文就是一个跟荣留王唱反调,一直唱到把他干掉的人。
而这个时期的荣留王,跟大唐的关系是很不好的,或者说,这个时期所有的高句丽人,对汉人都比较仇视,因为两国连续打了十几年的仗,而且,大唐有北方颉利之患,内部虚弱,荣留王便想借机攻取大唐河北,山东地界,进取中原。
而对高句丽政权有想法的渊盖苏文,自然是反对他,坚持与大唐交好的政治态度,从而获取一些亲唐派的支持。
贞观四年,大唐灭了突厥,荣留王一下就老实了,他怕李世民转头攻取高句丽,便让人在边境筑千里长城以御唐,断绝了与大唐的交往。
然而,此举劳民伤财,让荣留王在高句丽民心顿失,这时便让渊盖苏文这个亲唐派,获得了更多的政治资本,以致最后发动政变,干掉了荣留王。
不过,渊盖苏文此人乃是个彻彻底底的野心家,他在执政之后,马上就想吞并新罗,百济,扶余等邻国壮大自身,此举,让李世民对其产生了警觉。
放任大唐的东边诞生一个能够威胁大唐政权的大国,与大唐的利益是不符的,于是,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然而,这段历史,由于孙享福这个外来的搅和,已经变的一塌糊涂,颉利在关中直接战败,突利被灭,大唐内部造反的几个藩王也全部瞬间被灭,很快,连颉利可汗都被灭了。
自李世民登基以来,所有的叛乱,和对外战争,全部以快速,而又轻松的大胜告终,这让荣留王根本不敢升起染指大唐之心,表现的十分老实。
那么,一心想要夺取高句丽政权的渊盖苏文,自然是跟他反着来,取得了一帮仇恨大唐的野心派的支持,然后,在王浩这种强大的外力支持下,他很快就找到了机会,干掉了荣留王,获得了高句丽的政权。
“陛下,高句丽此次出兵十分仓促,依臣之见,并不是真的想要与我大唐开战,而是渊盖苏文知道陛下不在中枢,想要借机炫耀武力,整合高句丽内部,臣料定,其大军即便是抵达我河北道境内,也不会下死力攻城,以江夏郡王手中兵马,守城足以。”
李靖到了书房之后,没有像尉迟恭贺侯君集等人一样嗷嗷叫着喊打,却是在看过了密卫传过来的情报之后,向李世民道。
“药师的意思是?”
以大唐现在的军力,李世民是绝对不会满足于被动防守的,应该是他去别国边境炫耀武力还差不多,怎么会轮到让别人来自家炫耀武力呢!
“江夏郡王手中兵马以步兵为主,守城足以,但进攻全骑兵的高句丽,却无异于以卵击石,想要真正的抗击,只怕必须要朝廷派大军前往,目前,十六卫军主力骑兵,以及大部份主帅,都在善阳,想要对高句丽出兵的话,只有直接从善阳出发。
可是,从善阳去高句丽,足有三千余里,等我军赶到之时,渊盖苏文只怕早已回军防守,反倒让他借守土之名,将高句丽内部整合,我军没有后续战备,届时一定会徒劳而返。”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让那高句丽小儿在我等面前猖狂?”
尉迟恭听说不能打,顿时不干了,打断了李靖的话,嚷嚷道。
而这时,却让孙享福想到了自己此前邀请室韦,靺鞨,霫等部落首领前来参加阅兵仪式的场景,从而,一个建议在孙享福脑海中升起,奏道,“陛下,如果从善阳准备好粮草衣物,出征抵达高句丽,只怕最快也要半月以上,不过,咱们眼下,却是有另外几支军队可以调用。”
孙享福说到这里,将目光看向了苏定方,顿时,苏定方便反应了过来,上前奏道,“陛下,臣此前派快马轻骑,前往室韦,靺鞨,霫,契丹等部传信,邀请他们参加阅兵仪式,沿途在各家开发的田地处,或沿途放牧的牧民处换马,一日可行六七百里,三四日时间,便将消息传达了过去,如今,四部已经归顺我大唐,咱们正好可以让四部首领快速返回,调集他们族内兵马,攻袭高句丽后路,说不得,能有奇效。”
闻言,众人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即能化解河北道的危机,又能从高句丽那边撕下一块肉来,关键是还不需要大唐本身伤筋动骨。
“速传四部首领,朕要与他们商议此事。”
听说有的打,尉迟恭来劲了,亲自跑出去找人,李靖,则是争对这一情况,做起了战略分析道,“臣本也是做此想,却被敬德这个急性子打断了,想不到北地发展的如此之快,如果各部首领三四日内便可回去调动军马,那么,此次,辽阳以北数千里之地,或可归我大唐矣。”
李靖私下里显然对于高句丽做过无数次战略分析,此时的高句丽版图可是够大的,差不多是后世东北两省加朝鲜半岛,辽阳,即是后世的沈阳以东一百多里左右的位置,此前,李世民故意封了李含珠一个辽阳郡王,未必没有让霫部对辽阳之地生起非份之想的意思,不过,此时辽阳还在高句丽重兵防守之下,不是那么容易攻取的。
而李靖所说的,辽阳以北数百里的位置,差不多就是后世的长春一带,这一带,也正是高句丽被霫,契丹,室韦,靺鞨四部包围的一块突出地带,将其拿下,那么大唐此后进攻高句丽,就未必需要在辽阳一带高句丽重兵把守的防御工事前硬磕了,届时从开原,辽源一带,到处都有路向辽阳背后突进,瓦解高句丽针对大唐的防线,就变的简单的多了。
李世民闻言,很快明白了李靖的意思,这个战略非常符合大唐的利益,几乎是用最小的代价,达到了最大的效果,那么,为了促成此事,李世民即便是给四部一些好处,也是在所不惜的。
“陛下,臣还建议,让苏定方引少量安北军轻骑随四部首领秘密返回,统筹指挥四部兵马进兵,而善阳的大军,则是继续留在善阳完成比赛,以迷惑渊盖苏文。”
李靖对于苏定方的领兵作战能力十分认可,他料定渊盖苏文会安排探子监视善阳大军的一举一动,只要善阳的兵马不动,以炫耀武力为目的他,就会继续驻军在河北道边境,这样,正好给了苏定方一个偷袭的机会。
“可是,咱们如何应对高句丽之后的反扑呢?”李世民又向李靖问道。
“陛下,刘弘基和张亮的大军,不是早就驻扎在山东了么,陛下只需去信东莱,让张亮派水军,佯攻卑沙城,渊盖苏文必不敢轻动,届时,陛下只需要派少量安北军给苏定方,让其在开原一带整合四部兵马,固守防线就好。”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朕的大军,就不作任何动作了?”
“陛下,时机未到啊!东北寒冷,我军此来善阳,皆着夏秋装,不宜前往开战是其一。
其二,高句丽各城池占据地理优势,易守难攻,且军队数量占优势,还有多方支援,以咱们现在在北地的全骑兵兵种,也不适合与之开战。
而且,如果不蓄足一举灭其国之力,只是打下几个城池,占些小便宜的话,反容易遭受其反扑,损失惨重,前隋的数次征伐,便有例可循。
所以,程建议,先以四部联军占住开原往北的地带,再在海上保持对高句丽的佯攻之势,让渊盖苏文不能够统一内部人心,待得明年我大唐战略储备充足,再起大军征之,便能事半功倍了。”
说白了,李靖认为,打仗不能因为是出一口气而打,而且,作为进攻方,准备一定要充足,起码不能用善阳的全骑兵去高句丽攻城吧!新臣服的四部都是游牧民族,趁着高句丽后路空虚,打打偷袭或者游击战,讨点便宜就好,真正要攻城掠地,统治一方,还是需要步兵大部队来推进才行的。
而大唐的步兵部队,现在却在长安,渊盖苏文就是看死了大唐没有大举反击的能力,才敢这么出兵挑衅的。因为李世民不在中枢,调步兵到东北边境开打,最快,都是明年的事情了,那时候,他早已将内部思想整合统一,大不了再来一次和抵抗前隋一样的战争,正好可以帮他稳固地位。
所以,李靖认为,瓦解渊盖苏文的政治目是第一要务,至于出兵平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