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振南明-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真正前去投军的人数还是有限,一天下来只要寥寥几十人。
  这和象山县数万青壮的人数相比简直就是讽刺。
  陈县令再也忍不了了。
  他下令凡是十六以上的男丁必须从军。
  战时从权,许多规矩都要改上一改。
  不然若是人人畏缩,谁来守城?
  到时倭寇真的攻打来了,难道靠区区几十个衙役上阵肉搏吗?
  陈县令不想这么窝囊的丢掉脑袋,所以他决定狠上一回。
  这道命令下达之后全城不禁变得鸡飞狗跳。
  象山县的百姓人人自危。
  这年头谁家还没个男丁?谁家希望自家男丁去当兵?
  这可是乱世,动不动就要打仗的。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万一捅个血窟窿出来还能活命?
  而且陈县令为何在此时招募士兵他们都很清楚,那是为了打倭寇啊。
  倭寇可是比鞑子还要凶残的存在,和他们对战岂有获胜的可能?
  所以家家户户门窗紧闭,给前来搜查的衙役吃了闭门羹。
  如此一来陈县令更是暴怒。
  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
  他或许对那些世家大族,土豪乡绅无可奈何,但对付区区升斗小民有的是办法。
  他只要抬起脚狠狠踩下去,就能把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刁民踩成齑粉。
  他下令衙役强行撞开门前去拿人,凡是适龄青年一个不放过。
  这些良家子被衙役们半拿半锁的带走,集中到一起开始训练。
  虽然他们心中千般不愿却也没有办法,他们已经算是新兵,如果逃跑那就是逃兵,被抓回去第一次杖责,第二次就要砍头了。
  他们纷纷祈祷倭寇千万不要来象山县城,即便来做做样子就好,千万不要猛打猛攻。
  不然他们就得真的上阵迎敌,就凭他们这临阵抱佛教训练的三招两式,怎么可能是训练有素杀人如麻的倭寇对手?
  岂不是送人头吗?
  乔渊也被抓了去。
  虽然他提前得到了堂叔的告诫却并没有逃走,可他实在无法做出抛下堂叔独自逃命的事。
  现如今象山县中竟然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军队。
  虽然这支军队的士兵穿戴各一,有的甚至连佩刀都没有,但至少人数很多看上去很唬人。
  陈县令已经想好了,到时倭寇若真的来攻打县城,就把这一万多人全部派到城墙上,东南西北围城一圈。
  倭寇看到这阵势多半会怂,只要他们退兵陈县令的目的便达到了。
  至于这期间士兵们的吃穿用度嘛自然从县库之中出,虽然账面有亏空不好看,但至少保住了性命。
  就在陈县令为自己的英明决策而沾沾自喜时,突然接到报告,朝廷的大军已经抵达宁波府,正在朝象山县方向开来。
  陈县令不由得愣住了。
  朝廷?大军?
  他没有听错吧?
  朝廷竟然派了大军来象山?
  难道是为了平剿倭寇?
  他实在想不出还能是因为什么。
  “统兵的将领是谁?来了多少人?”
  陈桓十分激动的问道。
  报信的差人连忙道:“朝廷此番前来剿灭倭寇的大军乃是兵分两路。一路从陆路出发,一路从海路出发。从陆路出发的军队有三万人,由神策军将领韩阳统率。从海路出发的有五十艘广船,合计一万人,由郑成功统领。”
  陈桓原本还有些怀疑,但听差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见不似有假,心中却是狂喜。
  好,好啊。朝廷派出大军来剿灭倭寇,他便不用再担心了。
  原本他已经在自己床头备下了一把匕首,如果倭寇攻入城中他便用那柄匕首自尽守节。
  这样即便他死了,他的家人也不会遭难。
  如果他没有自杀殉城而是选择了苟活,他的家人肯定会被朝廷问罪严惩。
  现在他再也不用自杀了。
  前来平剿倭寇的大军数万,且都是神策军的兵,这可是大明最能打的军队,就连鞑子也不是对手。
  区区小股倭寇也就是给这支军队填牙。
  不过这样一来陈桓招募士兵就成了多余之举。到时朝廷的大军开至,他还得让这些新兵给朝廷的军队腾地方。
  但总的来说朝廷派大军前来绝对是好消息,与之相比他的这点付出又算的了什么?
  “你方才说朝廷派出的大军已经到了宁波府?几时能到象山县?”
  “快的话今日就能到,慢的话明天也应该到了。”
  “好,好啊!”
  陈桓攥紧拳头道:“速速通知下去,全县的官员、吏员、乡绅都要通知到,准备好迎接朝廷王师。”
  “小人遵命!”
  “恩,退下吧。”
  陈桓此刻的心情显然很好,他甚至很想畅饮一番。
  不过理智告诉他现在还有很多需要他准备的东西。如果不能把前来剿倭的将军伺候舒服了,他们出工不出力,届时吃亏被责罚的还是陈桓自己。
  所以他一定要提前布置,尽可能的把每一处细节都想好,让领兵的将领挑不出一丝错来。
  尤其是那个什么郑成功,此人现在可是天子面前的红人,自己一定要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
  ……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客军
  韩阳和郑成功先后脚到了象山县。
  此前象山县令陈桓已经提前得到消息,备下酒宴为二人接风。
  酒宴之上陈桓说了许多恭维的话。没办法他也不想这样厚脸皮,可现在他是有求于人,面子嘛反倒是没那么重要了。
  只要郑成功和韩阳能够击退倭寇,那他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只不过酒宴结束之后,郑成功单独找到陈桓要与他商议抵御倭寇之事。
  陈桓大感惊讶。
  要知道现在可是后半夜,这郑成功的积极性也太高了吧。
  当然,陈桓不敢拒绝,他把郑成功请到书房,命人奉上热茶准备来一次秉烛夜谈。
  屋内摆满了蜡烛、油灯,火光映照在郑成功的脸上显得有些阴晴不定。
  “不知郑将军想问何事?”
  郑成功淡淡道:“既是抵御倭寇,自然要了解倭寇的动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郑将军说的极是。据本县所知,袭扰象山县的倭寇大约在五千人左右,他们居无定所,每每出动必定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方才陈县令说他们居无定所?”
  郑成功挑了挑眉。
  “是啊,倭寇都是如此,没有一个固定住的地方。”
  “陈县令想当然了。”
  郑成功当即打断道:“即便是倭寇,也肯定有一个老巢。陈县令认为他们居无定所,或许只是因为他们的住所不在陆上。”
  “不在陆上?”
  陈桓满是狐疑。不在陆上难道还能在海上吗?这个郑成功也太自信了吧。
  “对,不在陆上。”
  郑成功顿了一顿道:“如果某没有料错的话,他们的老巢很可能在一个岛上。他们平日里都是在那个岛上休息、补给,只有外出劫掠时才会乘船。”
  陈桓听得愣住了。要真是如此可算是颠覆了他的既有认知了。
  他一直以为倭寇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却不曾想倭寇也会有老巢。
  “那依照郑将军方才所说,我们只要找到倭寇的老巢,就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不错。”郑成功颔首点头道:“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倭寇的老巢。”
  陈桓心中感慨,这个郑成功不愧是行家啊。他的老子郑芝龙就是海寇出身,所以能够对海寇的一切了解的如此清楚。
  “可这大海茫茫,要想找出倭寇的踪迹谈何容易。”
  但陈桓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个想法可行性不高。
  毕竟大海实在是太辽阔了。以官府对这一代大海的了解,是不可能摸清每一处岛屿的。
  “所以要搜海。”
  “搜海?”
  陈桓和声道:“愿闻其详。”
  “之前某在登莱的时候就曾经搜海过,最终发现了倭寇的老巢,犁庭扫穴将他们一网打尽。”
  郑成功淡淡说道。
  这件事陈桓也听说过,毕竟实在是太出名了,不仅是邸报就连民间办的一些报纸都有所报道。
  不过当时陈桓并未全信。毕竟野牛岛大捷实在是太完美了,完美到让人不敢相信。
  官场上的事情,素来就是欺上瞒下,其中有几分真实性还有待商榷。
  只是如今郑成功就在他的面前,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素闻郑将军擅长水战,这次本官便要好生观详一番。”
  “好说好说,某这里也需要陈县令多加支持,尤其是粮米供应上。”
  “哈哈,郑将军实在是太见外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
  ……
  翌日一早,郑成功便前往军营视察。
  象山县的军营是陈县令临时修建的,虽然简陋了一些可基本的需求都能满足。
  郑成功也没有太过苛求。毕竟是战时,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他更关心的是陈县令招募的那些新兵如何安置。
  毕竟他们是客军,如果就这么堂而皇之的住进那些新兵的号舍难免会惹人非议。
  郑成功虽然自问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有些事情还是能避免就避免的好。
  之前郑成功曾经探过陈县令的口风,陈县令表示会尽快把军营腾出来给朝廷的大军住。可是郑成功还是想听一听这些新兵的意见。
  他来到军营后立即命所有新兵在校场之上集合。
  这些新兵虽然训练的时间不久,大部分的技战术没有学到多少,但规矩意识还是很强的。
  三轮鼓声之后全部新兵集合于校场,接受郑成功的训话。
  郑成功一身戎装站在校场之上,满是威严的扫了众人一眼。
  “诸位都是陈县令刚刚招募来的新兵,你们可知道陈县令为何要募兵?”
  郑成功提出这个问题后点将台下的士兵并没有发声。
  他们听说郑成功是朝廷派来的将军,这样的大人物岂是他们这样的大头兵能随意对话的。
  郑成功见他们十分拘束,便清了清嗓子道:“你们不必害怕,本将只是想问清一些你们的真实想法。”
  “是为了防备倭寇。”
  “对,是为了跟倭寇打仗。”
  点将台下传来了三三两两的回答。
  “很好,那当初你们从军是自愿的吗?”
  郑成功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关键。他很想知道这些新兵是自愿还是被迫从军的。
  如果是自愿的,当然没啥好说的。可如果他们是被迫的,就有的说道了。
  台下十分沉默。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被陈县令逼迫从军的,可这话不能说啊。
  谁知道这位朝廷派来的将军和陈县令是不是一伙的。都说官官相护,万一他们是一窝的,那么说实话的岂不是要遭殃?
  郑成功看出他们的顾忌,清了清嗓子道:“某没有任何其他的意思,只是朝廷的军队也需要住处,如果你们不是自愿从军的,某可以给陈县令提议把你们编为辅兵,平日里可以在家居住。”
  众新兵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
  郑成功的这个承诺可谓是极有诚意了。
  辅兵和战兵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可是却是天差地别。
  战兵有军饷拿,可以住在军营。辅兵没有军饷,如果军营号舍紧张他们也只能住在外面。
  若是一般的士兵肯定是都抢着做战兵的。可是这些新兵不同,他们都是被迫从军的。如果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他们当然想做危险更低的辅兵。
  ……
  ……


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本行
  只是有些话说出口毕竟不容易。
  这些新兵多少还是要脸皮的。他们都等着身边的人先说,这样只要附和一声即可。
  憋了良久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郑将军,我们愿意改做辅兵,我们愿意回家去住。”
  郑成功闻言大喜。
  “好,本将便准许你们离开军营。不过必须每日点卯训练。”
  众新兵喜上眉梢,齐声应道:“多谢郑将军。”
  ……
  ……
  九山岛。
  这座与象山县隔海相望的小岛如今被一群倭寇占据。
  当然,是假扮的倭寇。
  这些倭寇的真实身份是郑芝龙豢养的私兵。这些私兵有别于福建明军,乃是编制之外的,平日里见不得光。
  但也正因为如此,郑芝龙可以毫无顾忌的派他们来东南。
  反正到时候把罪名往倭寇身上一推就完事了。
  浙江与福建毗邻,郑芝龙派到此处的私兵自然也最多。而宁波府尤甚。
  驻扎在九山岛的人马就有一万人之多。他们的任务是袭扰宁波、台州等府,尽可能的给朝廷制造麻烦和混乱,给湖广的吴三桂创造发挥的空间。
  这支兵马的统帅名叫郑三虎,是郑芝龙的老部下。
  郑芝龙还是海寇的时候郑三虎便跟在他的身边。
  后来郑芝龙归降了朝廷,郑三虎也跟着接受招安。
  只是在他看来做官兵可没有海寇快活。
  做海寇时想杀就杀想抢就抢,可成了官兵这些都不能做了,至少明面上是如此。
  唯一值得数道数道的就是这个身份了。
  现在好了,郑芝龙决定反叛朝廷拥立桂王,郑三虎这些老部下就又有了用武之地。
  便说这次浙江之行便可以把憋闷在胸中窝囊气全部撒出来。
  九山岛原先就被一股海寇占据,经营的井井有条。
  郑三虎率部前来后对方乖乖的将其献了出来。
  没办法做海寇的比的就是谁的拳头硬。
  对方可是郑芝龙的人,做海寇的要是谁不给郑芝龙面子,那也可以不用在道上混了。
  安顿好了后方后郑三虎便放开了手脚大干起来。
  烧杀奸淫,沿海劫掠本就是他的看家本领。虽然放下的时间有些长了但重新拾起来并不困难。
  郑三虎命手下全部换了倭人的发饰、服饰,就连佩刀都全部换成了倭刀。
  他的部下甚至大多数都会说倭语,战斗力又极其凶悍,寻常人等根本看不出端倪。
  只是近来他只是派人袭扰沿海的村庄,震慑力还是有些不够。
  郑三虎正在筹划干一票大的。
  他准备派兵攻打象山县城。
  他早已派人打听过,如今的象山县根本没有多少驻军。宁波府的驻军都集中在府治。
  绍兴知府是个怂包软蛋,不敢调拨兵力去象山增援,生怕倭寇来出调虎离山直接攻打府城。
  如此一来郑三虎便无须再有顾虑,可以尽遣主力攻打象山。
  象山县的城墙并不高大,郑三虎认为他甚至不用派人赶制大型攻城器械,直接蚁附攻城就是了。
  只要拿下了象山县城他们就可以狠狠的打朝廷一个耳光,让朝廷颜面尽失。
  当然这些都是几天后的事情,现在他要好好享受男女之欢。
  他们劫掠来的女子都被关押在了柴房之中,随时供其发泄欲火。
  郑三虎根本不顾忌他们的感受,反正对他而言这些女子只是泄欲的工具罢了。
  只要能让麾下的士兵高兴,便是玷污再多女子的清白也无妨。
  他们本就是海寇,世俗的道德准则根本约束不了他们。
  接受朝廷招安之后他们只是暂时把心中的恶念压了下去,现在只是重新把其释放出来罢了。
  “小娘子,哥哥我来了。”
  郑三虎发出一声淫笑,迈步朝柴房走去。
  ……
  ……
  经过郑成功的一番安排陈桓招募的新兵已经全部离开了军营,取而代之的是朝廷的虎贲大军。
  这支军队的主体就是当初的神策军,只是进行了一轮整编,加入了些登莱的官兵。
  若是原先郑成功指挥这样一支军队是有些吃力的。可自从野牛岛大捷后他在军中的威望大增。就连登莱巡抚张肯堂都对他大加褒奖。
  这种情况下郑成功率领这支军队来象山剿倭便不再是问题了。
  经过一两天的休整,长途行军的疲惫得到了缓解。
  郑成功决定不再耽搁,立即开始搜海。
  倭寇问题一日不解决,陛下心中的那颗结就永远解不开。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若是不能为天子分忧,他岂不是对不起陛下的知遇之恩?
  郑成功来时就已经下定决心,不灭倭寇终不还。
  他们是走海路到的象山,所以船不是问题,不需要再临时赶制。
  他们搭乘的都是大号福船、广船,远航都没有问题,不用说在近海搜查了。
  根据陈县令的描述,倭寇来无影去无踪,行动十分迅捷。
  郑成功初步认定倭寇的老巢就在象山县周围。
  象山县紧邻大海,曾建有昌国卫。
  虽然现在卫所制度名存实亡,但留下的港口还是可以用的。
  昌国卫的卫所军原先除了种地,也偷偷出海捕鱼、晒制私盐以贴补用度。所以他们的港口能够容纳不少船只。
  现如今郑成功从登莱带来的水师便全部停泊于此。
  郑成功一声令下,船队全部扬帆起航。
  郑成功本人和陈县令在一艘最大号的福船上。
  这还是陈县令第一次出海,站在甲板上被海风一吹只觉得脑子都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