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道-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错了礼制。

    只是,到了二月二十二春分祭天这日,在出郊祭日的队伍返城之后,却有一支由五十多辆大车和数千禁军护卫的队伍,却从东京城外祭日的地方开拔向东而行,直往兴仁府而去。

    但消息传回黄州,自然也叫黄杰犯了嘀咕,因为此时据说赵桓的车辇依旧借故停在卫南不前,说是未到吉日,不能前往开德府。

    而偏偏又在此时,这队人马却又是这般的秘密前往兴仁府,显然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黄杰一番狐疑之下,便也命汴梁坐守的夜鹰彻查,不过三日便也传来确切消息,说是东京城中的诸王和宗室各家都不见了踪影,便是往日爱邀约出来喝喝酒小聚的各家驸马也都闭门不出。

    甚至,朝中不少大臣也都纷纷告假,便是马行街上的夜市都萧条了不少,似乎这些人一夜之间全都开始修身养性,呆在家里玩儿起了“宅艺”。

    待到这时不要说黄杰,只要是个明眼人都知道,这些人肯定不是改行当了“宅人”,只是这般蛰伏到底要行何事,却是一时半会还难猜测。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十章 【金蝉脱壳】

    很快,待到二月二十六这日,赵桓也才正式动身前往开德府,不过他二十八才刚进的开德府坐庭,不过三日之后,到了三月初一这天却是突然再次降旨要康王赵构替他去曲阜祭孔。

    到了这时,谁人还不明白祭孔是假,去往泰山才是赵桓的真实用意。

    只是,这期间金军方面却也是静悄悄的毫无动静,因此谁也不能拦着赵桓这般作为。

    三月初六,康王赵构便也奉旨领了数百官员,率得三千禁军护卫着祭孔所需的一应仪仗、物资就奔往曲阜而去。一路上赵构走得甚急,初六一早出发,初九便抵达了兴仁府,竟也不做休息,又连夜往曲阜方向疾奔而去,十五这日便抵达了曲阜,但仅是停留了一日之后,赵构的祭祀队伍便也借口需道奉符(泰安)祭地,便也旋即北上。

    然而,也在赵构等人北上的同时,赵桓也在开德府再次颁下圣旨:他要到泰山祭天!

    赵桓要去泰山祭天的事情,虽然来得突然,但也是有舆论基础的,且不说自打他得了“天书”之后,汴梁街头少了许多烦人的小抄,瓦舍之间多了许多歌颂当年真宗封禅泰山为大宋带来太平盛世的戏码,便是各地州县之中有懂得观风望色阿谀奉承之辈,也不管人言如何,纷纷报上了各种祥瑞。

    当然,就眼下而言,倒也还没有当真厚颜无耻到城墙拐角地步的人上疏劝进,鼓动赵桓去泰山封禅,不过想来待到赵桓跑到泰山脚下祭天的时候,肯定会有人得了天地感应,非要强推他上山顶封禅也说不定。

    而且赵桓自己倒也懂事,也不是说马上就要去泰山祭天,毕竟他才刚到开德府行在,所谓的御驾亲征北狩,总不能就呆几天便跑路吧?

    所以最终定下的祭天日子,便是这年的秋分!

    对此,黄杰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将注意力全部转向了北面。

    但是直到三月底,从雄州传来的军报都是四平八稳,金军不知何故竟然静悄悄的蛰伏在檀、平二州,丝毫没有南下的迹象。

    甚至便也是种师道也大大降低了戒备,开始将经历投入到了调集人力物力配合种师中从黄州带去的铸造工匠仿制火炮的大事之中。

    很快,待到二月二十六这日,赵桓也才正式动身前往开德府,不过他二十八才刚进的开德府坐庭,不过三日之后,到了三月初一这天却是突然再次降旨要康王赵构替他去曲阜祭孔。

    到了这时,谁人还不明白祭孔是假,去往泰山才是赵桓的真实用意。

    只是,这期间金军方面却也是静悄悄的毫无动静,因此谁也不能拦着赵桓这般作为。

    三月初六,康王赵构便也奉旨领了数百官员,率得三千禁军护卫着祭孔所需的一应仪仗、物资就奔往曲阜而去。一路上赵构走得甚急,初六一早出发,初九便抵达了兴仁府,竟也不做休息,又连夜往曲阜方向疾奔而去,十五这日便抵达了曲阜,但仅是停留了一日之后,赵构的祭祀队伍便也借口需道奉符(泰安)祭地,便也旋即北上。

    然而,也在赵构等人北上的同时,赵桓也在开德府再次颁下圣旨:他要到泰山祭天!

    赵桓要去泰山祭天的事情,虽然来得突然,但也是有舆论基础的,且不说自打他得了“天书”之后,汴梁街头少了许多烦人的小抄,瓦舍之间多了许多歌颂当年真宗封禅泰山为大宋带来太平盛世的戏码,便是各地州县之中有懂得观风望色阿谀奉承之辈,也不管人言如何,纷纷报上了各种祥瑞。

    当然,就眼下而言,倒也还没有当真厚颜无耻到城墙拐角地步的人上疏劝进,鼓动赵桓去泰山封禅,不过想来待到赵桓跑到泰山脚下祭天的时候,肯定会有人得了天地感应,非要强推他上山顶封禅也说不定。

    而且赵桓自己倒也懂事,也不是说马上就要去泰山祭天,毕竟他才刚到开德府行在,所谓的御驾亲征北狩,总不能就呆几天便跑路吧?

    所以最终定下的祭天日子,便是这年的秋分!

    对此,黄杰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将注意力全部转向了北面。

    但是直到三月底,从雄州传来的军报都是四平八稳,金军不知何故竟然静悄悄的蛰伏在檀、平二州,丝毫没有南下的迹象。

    甚至便也是种师道也大大降低了戒备,开始将经历投入到了调集人力物力配合种师中从黄州带去的铸造工匠仿制火炮的大事之中。

    很快,待到二月二十六这日,赵桓也才正式动身前往开德府,不过他二十八才刚进的开德府坐庭,不过三日之后,到了三月初一这天却是突然再次降旨要康王赵构替他去曲阜祭孔。

    到了这时,谁人还不明白祭孔是假,去往泰山才是赵桓的真实用意。

    只是,这期间金军方面却也是静悄悄的毫无动静,因此谁也不能拦着赵桓这般作为。

    三月初六,康王赵构便也奉旨领了数百官员,率得三千禁军护卫着祭孔所需的一应仪仗、物资就奔往曲阜而去。一路上赵构走得甚急,初六一早出发,初九便抵达了兴仁府,竟也不做休息,又连夜往曲阜方向疾奔而去,十五这日便抵达了曲阜,但仅是停留了一日之后,赵构的祭祀队伍便也借口需道奉符(泰安)祭地,便也旋即北上。

    然而,也在赵构等人北上的同时,赵桓也在开德府再次颁下圣旨:他要到泰山祭天!

    赵桓要去泰山祭天的事情,虽然来得突然,但也是有舆论基础的,且不说自打他得了“天书”之后,汴梁街头少了许多烦人的小抄,瓦舍之间多了许多歌颂当年真宗封禅泰山为大宋带来太平盛世的戏码,便是各地州县之中有懂得观风望色阿谀奉承之辈,也不管人言如何,纷纷报上了各种祥瑞。

    当然,就眼下而言,倒也还没有当真厚颜无耻到城墙拐角地步的人上疏劝进,鼓动赵桓去泰山封禅,不过想来待到赵桓跑到泰山脚下祭天的时候,肯定会有人得了天地感应,非要强推他上山顶封禅也说不定。

    而且赵桓自己倒也懂事,也不是说马上就要去泰山祭天,毕竟他才刚到开德府行在,所谓的御驾亲征北狩,总不能就呆几天便跑路吧?

    所以最终定下的祭天日子,便是这年的秋分!

    对此,黄杰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将注意力全部转向了北面。

    但是直到三月底,从雄州传来的军报都是四平八稳,金军不知何故竟然静悄悄的蛰伏在檀、平二州,丝毫没有南下的迹象。

    甚至便也是种师道也大大降低了戒备,开始将经历投入到了调集人力物力配合种师中从黄州带去的铸造工匠仿制火炮的大事之中。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一章 【三国】

    且不管赵桓的把戏到底有几多错漏,反正事已至此,自然便是达到了目的。

    不过这论说起来,皇帝祭天所需的各种礼仪、器物和规制庞杂无比,若是从头置办,自然少不得些许时日来准备。不过大伙儿可别忘了,这前不久赵桓不是干派人去了曲阜祭孔,顺带又去了泰山脚下的奉符祭地,自然一应所用的东西都是现成的,好像是冥冥之中都给他准备好了一般。

    那么,最后所缺,便是祭天典礼上捧场之人了。泰山封禅这等大事,自然少不得观礼嘉宾,他便也下诏召在京诸王及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火速赶赴泰山,便是连龙德宫中的赵佶也受召前往。

    至于国政,自然还是皇太子监国的那一套,四位辅政大臣里留下白时中和张邦昌二人辅佐,王黼和宋焕则也受召去了泰山。

    当然,百忙之中的赵桓也没忘了远在黄州的黄杰与赵福金,还有郑太后,一连派来三批宫人前来传召,不过黄杰连封王这等事情都没给他面子,又岂会给这个面子去泰山看他做戏,自然再次封还,而郑太后也以年老体弱不堪长途跋涉,便是如今出发怕也赶不上祭典为由婉辞。

    只是,按照古周礼的制度,皇帝祭天可在秋分,但如果是封禅泰山的话,在时间上就略显得有些仓促了,最终赵桓决定先在秋分小祭,再于大中至盛三年的二月择期举行正式的封禅大典,并且趁着这个时间差,向高丽、日本、安南、吐蕃和西夏派出使者,要求他们火速派出使者前来观礼,甚至还厚颜无耻的派使去到檀州,也给宗望发出了邀请。

    到底宗望会不会答应来观礼,黄杰自然没有兴趣去关心,反倒是赵桓终于搞成了封禅泰山这件事,却让黄杰感觉好像是一口气被堵在了胸腔,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对,可就是感觉喘不上气来。

    这说起来,黄杰做好了应对金军二次南下的完全准备,可如今事态的发展却好像他用尽全身气力握拳待要出击,却突然间没了目标,怎不叫人好生郁闷?

    想来想去也无法,黄杰便也只能继续在黄州操练黄州卫,反正时间拖得越久,对于黄杰和大宋而言也约有利便是了。

    也就在赵桓呆在泰山脚下忙着张罗封禅一事的同时,他派往西夏的使节尚未抵达秦州,便也传来李乾顺进兵南下来犯的消息。

    大中至盛二年九月初六,李乾顺领军六万,自兴庆府南下,先是在旬日之间派兵将原来宋朝在夏边境修筑的城堡陆续攻占。而后又分兵三路,进占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地带,以及宋边境震武城(今陕西榆林境),接着于十月初又攻占宋朝西安州、麟州建宁砦、怀德军,乘胜攻克天都寨、围兰州,大肆掳掠后撤军而还。

    大宋朝廷得知之后,先是对是否派遣镇守西北秦州和环州的刘法与刘仲武驰援犹豫不决,后来又对是否派出如今云集在霸州的西北部队回援而争论不休,最终得出的结论居然是叫刘法与刘仲武固守秦、环二州,却命令刚刚归建陇州不久的胜捷军火速赶赴兰州支援。可是任凭朝廷几番催促,童贯就是以粮草不济,军备不足为借口,压着胜捷军在陇州不动,直到十月初李乾顺掳掠得手开始后撤之时,童贯也才率军慢慢往兰州行去。

    眼瞧着西北一天天糜烂,到了十月初的时候,不得不听从种师道的建议,这才不得不派种师中领五万西军赶赴兰州解围。但此时,河东八馆以及西安州、麟州建宁砦、怀德军、天都寨皆为西夏所占。

    童贯于十月中抵达兰州后,便借口坚守待援闭城不出,就眼睁睁瞧着西夏人迁出西安州等城的大宋百姓,并移来党项人修复城池并加固城防。

    待到十一月初种师中终于率领五万援军赶到兰州时,李乾顺已然完成了对河东八馆以及西安州一带的战略防御,与大宋形成了对峙之势。

    这说起来,赵桓正要高高兴兴的派人去请西夏李乾顺来观礼他封禅,结果使者都还没入境,就被李乾顺啪啪打脸,赵桓自然不干了,便也遣使去质问李乾顺,结果李乾顺的回答是,这河东及西安州等地“自古以来”都是西夏的疆域,如今他只是像大宋谋求拿回燕云十六州那样取回西夏故土,并没有什么不对。

    此外,李乾顺反倒还质问大宋,为什么这些年的岁币欠着不给,要大宋速速将这些年拖欠的岁币火速交割清楚,不然的话他便亲自带兵来取。

    说起来,当年柔狼山口一战,李乾顺被种师道一下打断了脊梁骨后,倒也励精图治,在西夏搞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在加上当时黄杰掌控的金玉会又通过西夏的渠道对远在北辽腹地镇州的天镇帝进行输血支持,所以这几年下来,西夏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也渐渐得到了恢复,只是没想到的是李乾顺这家伙的眼光贼毒,今岁金军南下围攻大宋首都汴梁的消息传回西夏后,他便眼前一亮,而后也就积极谋划备战,如今果断伸出獠牙,便也就从大宋身上剜掉了一大块血肉来。

    一时间,大宋朝野都慌了神,东京城里原先才被金军围城弄得神经衰弱的文武百官们,这时也才想起西夏那群豺狼原本也不是省油的灯。

    尤其是如今赖在曲阜正准备泰山封禅的赵桓,更是如坐针毡一般,但他此时却是回来也不是,继续留在曲阜也不是,还真是进退两难。

    不过,种师中和他种家军毕竟久镇西北,他抵达兰州后,第一时间就从童贯手中接下了西北防务,又命刘法、刘仲武二人派遣精兵急赴会州、河州增援,最后更把童贯和他的胜捷军请回了陇州继续养老,童贯竟也乐得从命,屁颠屁颠的带着胜捷军于十一月底就返回了陇州。

    一时间,整个北方的态势也就呈现出了如此诡异的姿态:东北由种师道领导的北狩部队依雄、霸二州与金军对峙;西北由种师中领导的西北军于西夏军对峙,说是三国鼎立,犬牙交错,倒也恰当。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二章 【高丽来朝】

    不过,虽然西夏人打了赵桓的脸,但赵桓对高丽、日本还有吐蕃、安南派出的使者,还是很快得到了善意的回应。

    先来说高丽,如今在位的高丽王姓王名楷,是高丽国的第十七代君主,王楷生于大观二年(1108年)。

    由于高丽的历史轨迹没有遭到黄杰破坏,所以高丽的十六代君主睿宗王俣(他也就是“鬼怪”里逼死大叔金侁的那位!)倒也是按照原本的历史时间,死于靖康三年(也即原本历史中的宣和四年)。

    由于黄杰的“奇梦”,理所当然的也包括了“鬼怪”,所以这里自然要多说几句,为什么说睿宗王俣就是鬼怪里的王黎,这自然是有根据的。据说鬼怪活了936年,沿着时间线向前推,鬼怪出生应该是公元1080年,等到他领兵作战的年纪,应该是1110年左右,而在这一时期,朝鲜半岛正处于高丽睿宗王俣的统治之下。

    在这一时期,高丽的对外战争主要是与女真部落之间的战争,高丽与女真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于名为曷懒甸的女真部落。

    1107年,高丽王任命尹瓘、吴延宠为正副元帅,率17万大军,由陆地、水面分五路对曷懒甸发动全面进击。是役斩女真军6000余人,俘虏1000余人,攻破村庄130余座。这是高丽对于女真的少有的胜利,这也与剧中将军大胜还有杀戮过重相合。

    “鬼怪”中得胜归来的金侁因为奸臣陷害而被王所杀,而同样的,因为宫廷内部斗争,1109年秋,尹瓘被撤职并入狱,两人的命运轨迹再一次重叠,所以王黎的原型便是睿宗王俣无疑了。

    高丽睿宗王俣挂了之后,外戚李资谦拥立睿宗之子王楷为王,当时王楷仅十四岁,加上意志不坚定且天性柔和,朝政均为王之外祖父李资谦及其党羽拓俊京所把持。而李资谦为图继续巩固自身地位,复将三女与四女进献为王楷之后妃,结党营私,安插亲族与部属担任朝中内外要职,并以权位之便乘机诬陷忠良,铲除异己。

    甚至李资唆使党羽与其奴婢夺人财务,占人土地,引发民情愤慨,民间里巷间流传“十八子(李)将王”,李资谦闻之,遂益生妄想之心,企图谋篡王位。李资谦成为幕后实质上握有权力的统治者,日益作威作福,由于行事过度专擅,致使朝臣义愤填膺,甚至引起王楷的厌恶。

    到了王楷四年,也既是如今大宋的道兴元年(1126年)时,王楷的近臣金灿、安甫麟暗中窥知王楷厌恶李资谦的擅权,于是伙同上将军崔卓、吴卓等人密议,在半夜引兵入宫诛杀李资谦的党羽拓俊京之子拓纯与其弟拓俊臣。

    拓俊京得到急报后,连忙也引兵入宫将房屋付之一炬,大火延烧至内殿,王楷紧急徒步逃至后苑避难,才得以逃过一劫。后来王楷甚至准备下令让位与李资谦以结束纷乱,近臣连忙上谏阻止,王楷这才作罢。

    于是李资谦派遣党羽到各地捕杀安甫麟等数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