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8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后来每每想起这一刻,拉丹就觉得非常郁闷,想不到自己都年纪一大把了,居然也图样图森破,居然还真相信会有送上门来的便宜。
  还真是,被冯一平卖了,又帮他数钱,唉,只能怪那个小伙子运气太逆天。
  挖坑成功,冯一平此时自然也非常高兴。
  话说,国内的很多人知道塔塔,都是通过那个土豪和明星的标配,路虎,才知道的,这个被塔塔收购的英国汽车品牌,助力塔塔汽车,成功的打了翻身仗。
  而中国,不但是捷豹路虎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它在全球定价最高的市场。
  因为创办了特斯拉的原因,在08年福特出售捷豹路虎的时候,冯一平肯定不好去竞标,就是竞标,也不一定能竞标得过塔塔汽车。
  要知道,印度在曾经的英国主子那里,还是很加分的。
  但是,等塔塔收购成功,调整在国内的市场布局时,按协议,自己自然要插一杠子,分一杯羹。
  反正价格再高,质量再不稳定,服务再差,还是有很多人对这个品牌痴心不改,甚至60万的极光,有不少人愿意加价20万提车。
  这钱让自己赚一些,总好过全给塔塔吧。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汽车生产商,都在对特斯拉明嘲暗讽,一致抵制的时候,印度有影响力的汽车生产商,突然传出来和特斯拉合作的意向,整体看,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干杯。”收了一个大礼包的塔塔感觉相当不错,举起茶杯说。
  “干杯。”挖了一个坑的冯一平也挺高兴,举起自己的水杯。


第七百三十八章 基业长青
  “我个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势,是新能源,最大的桎梏,也是新能源,”或许是有感于冯一平送上来的这个“大礼包”,拉丹塔塔主动说。
  “是的,”冯一平点点头,“目前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肯定要高过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内燃机汽车。”
  这一点,他比谁的认识都要深刻。
  “这是因为,短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部分,在技术上可能很难有较大突破,不过,”他话锋一转,“对内燃机汽车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现在的传动汽车发动机,正因为发展得太成熟,不是同样难有较大的突破?”
  拉丹塔塔一愣,“从这个角度看,确实如此。”
  “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从目前来看,虽然主要是电池,但是电池的种类,已经有多种选择,就是从概率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在这个新的领域,发生变革,或者说创造奇迹的机会,相对会多一些。”
  冯一平的语速很快,“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石油这样的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能源,始终存在消耗殆尽的焦虑,就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尝试,即便不成功,我认为,它也是成功的,至少可以当成一次试错。”
  “在一次次试错之后,剩下的那些没有走过的路里,可能就有正确的一条。”
  冯一平的这番拔高的话,却得到了拉丹塔塔由衷的赞同,“你说得对,当我们具备一些条件之后,总要做一些着眼于长远的有益的尝试。”
  “当然,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样的尝试里,何尝不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冯一平笑着说。
  拉丹塔塔也笑着点点头,这是一个真性情的年轻人。
  任何一个合格的商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那些鼓吹自己是为了其它人,或者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考虑的商人,是不可信的,最好碰都不要碰。
  商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为自己赢得利润,任何背离这一基本功能的项目,绝对都是忽悠。
  贝佐斯和马斯克先后进军航天领域,说的都是为了整个人类未来考虑,其实,他们主要看重的,自然还是这个行业里蕴含的巨大潜能。
  欧美那么多大公司和富豪,都斥巨资进入生命科学领域,除了自身的需求,同样也是因为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辉瑞公司,就靠一颗蓝色的小药丸,就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家公司,攻克了艾滋病,或者是癌症这样的难题,那将意味着多大体量的财富?
  冯一平清楚的知道,从现在算起,自己的前瞻性,不过只剩不到10年的时间,诚然,相信在这10年间,自己创办的这家集团,一定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要想让基业长青,仅仅这样,肯定是不够的。
  一定要在热门领域加大投资,所以他才涉足新能源汽车,所以他现在就布局智能设备。
  但是,要想让基业长青,哪怕是成功的把握住每一个热点,也还是不够的,而这,就是他接下来想跟拉丹探讨的问题。
  而这个时候,旁边的会议室里,迈克和肖恩两方,正在为那冯一平提出的那三个项目,在商量大致的合作方案。
  即便这是大致的合作方案,双方也都很紧张,冯一平和拉丹他们可以不管这些小事,但他们这些执行人员,可是一点一处都不敢放松,对这样规模的两家公司来说,合作中的任何一个条款背后,可能都蕴含着巨大的利益。
  “不,我觉得这样的条款不对等,”肖恩不再是再冯一平面前的那副始终微笑着的模样,“你们所提的方案,极大的低估了塔塔在这几个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所能提供的助力和影响力。”
  迈克同样一改在冯一平面前,很好说话的性子,“不,我想是你们低估了嘉盛和冯在这几个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所能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以他们俩为代表,两个公司的高管团队,处处锱铢必较。
  会议室里,不时有人进进出出,那是他们在和后方,在和其他职能部门联系。
  他们也在期望,两位老板能发话,在一些问题上做让人信服的裁决,他们此时肯定没想到,他们的老板此时谈的问题,跟他们目前寸步不让的这些问题,毫无关联。
  ……
  “拉丹先生,”冯一平一改之前的轻松状态,坐姿非常端正的问他,“我们都知道,发展到现在,塔塔集团已经走过近一个半世纪,而且依然充满活力,这预示着塔塔完全有可能健康的延续又一个半世纪,再一个半世纪。”
  拉丹塔塔看出了冯一平的郑重,并没有急着对他的称赞表示谢意。
  “那么,作为这样一家长寿企业的负责人,你认为,一家企业如果要能稳固的延续下去,最重要的是哪些方面?”
  是的,冯一平现在自然也在考虑公司的延续和寿命的问题。
  这个问题,他也思考了很久,但是,并没有得出一个连他自己都满意的答案,而塔塔,应该就是一个很好的咨询对象。
  “首先谢谢你的称赞。”拉丹也调整了自己的坐姿,他看着对面这个沐浴在阳光中的年轻人,又一次调高了对他的看法。
  他现在才二十多岁,居然就在思考这样严肃而长远的问题,这就非常直观的说明了他的企图心,或者说是野心:他也想把自己的公司,做成一家长寿企业。
  “你知道,作为一个继承者而言,对这个问题,我的了解,同样不太深刻,或许这样,我可以给你分享一些塔塔的事例。”
  “19世纪70年代,我们的创始人,詹姆谢特吉先生,那时为了自己的棉花贸易,在英国工作了4年时间。”
  “当时的英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曼彻斯特高高入云的烟囱,铁路,一车车的财富铸造着我们难以企及的辉煌,但这并不是他看到的全部。”
  “后来他在日记里写道,这是大英帝国最荣耀的成就,也是大英帝国绚烂外表下的黑暗角落,人们在寒冷的北方日以继夜地工作,孩子们以一天一便士的报酬,在纺织机底钻进钻出,捡取掉落的棉花絮,穷人似乎除了被拼命地榨取,绝无改变命运的机会……”
  “看到的这一切,深刻的影响了他,于是在1877年,他自己的纺织工厂里,架设起了通风管道和排气扇,实施徒工培训计划,每个工人都上了保险和养老金,妇女还享有产假及特设的育婴房……”
  “在被认为最先进的《英国工厂法》颁布前25年,他创办的这家身处英国殖民地的工厂,就已经制定了更为宽厚的雇用条件,比如员工培训计划,退休金和退休制度。”
  冯一平相信,拉丹讲述的这些事,肯定经过了美化,但是,在1877年,就能做出这样的事,确实值得尊敬。
  但他也相信,在我们国家,在那个时候,肯定不是没有同样的企业。
  甚至还有可能做得更人性化,更科学,毕竟我们都知道,晋商在很早的时候,就实行了身股制度。
  那个时候,国内应该也不乏关心雇员生活方方面面的东家。
  “塔塔集团真正发展起来,是在第二任负责人,RD·塔塔先生任内,他完成了詹姆谢特吉先生不曾完成的梦想,建起了我们的钢铁公司。”
  “如今,当年的钢铁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座拥有百万居民的钢铁城,可是你知道吗,这座钢铁城市里,并没有令人窒息的污染,相反,她应该是我们国内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你在班加罗尔遇到的问题,在那里就完全不是问题,和美国一样,那里水龙头的水,可以直接喝。”
  “有一件事应该是很好的佐证,这座以詹姆谢特吉先生命名的城市,由塔塔钢铁管理的城市,是全印度唯一由私人企业负责公共管理的城市,我们的政府,曾两次希望接管城市行政,但均遭到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对。”拉丹塔塔有些骄傲的笑着说。
  “如果有时间,我希望你能造访那座城市,那座花园式的钢铁城市,是我们塔塔的骄傲,也是我们一些理念的直接体现。”
  冯一平此时眼前一亮,这和自己的想法,不是有些不谋而合吗?
  曾经贫困的五里坳,现在在自己的努力下,不是也已经发生了非常令人瞩目的变化?
  他是真的对那座城市有了兴趣。
  “同时,我们一直在大力资助国家的教育事业,早在1892年,我们就创办了印度第一家慈善信托基金:詹姆谢特吉·塔塔教育捐赠基金。”
  “在英国殖民时期,每5个到英国等西方国家留学的印度学生中,就有一位受到过我们基金会的资助。”
  好吧,这事自己目前也在做。
  “RD·塔塔先生,还做出了另一个重要举措,他成立了两家带有慈善性质的信托基金,把家族的资产全部注入其中,同时通过重新设置的企业架构,保证了这两家基金会,对集团下属公司的控股权。”
  “这就完全稀释了如你这样的家族传人手中的股份。”冯一平想了想,马上说道。
  大家族发展到后来,总会面临财产分割的问题,如果子辈是两个,孙辈就可能会有四个……经过一代代的分割,再加上避免不了的内耗,也许当初还显赫一时的企业,后来就消失无踪。
  “对,我们认为,正是他的这个举措,让塔塔,从一家家族企业,变成了企业家族。”塔塔笑着说。
  这好像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冯一平了解得不多。
  “我可不可以这样总结,不考虑从大环境的变化,一个企业如果要长寿,就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冯一平说。
  这一点,他认为自己是不缺的。
  他或者可以夸口,这个世界上比他还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也许有,但绝对很有限。
  说实话,从那个暑假在塆后的山上醒过来后,他就知道,自己不用为钱发愁,自己应该追求其它更高的目标。
  “我想,至少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一家只考虑利润,只考虑赚钱的公司,不排除它在一段时期内,会有很好的发展,但这肯定不足以保证它长寿。”
  “这就相当于一个企业的品格吧。”冯一平说。
  “嗯,确实可以这么比喻。”拉丹点点头。
  “那么,另一个问题是,如何选择接班人?”冯一平接着问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
  人的因素,尤其是负责人,自然也会极大的影响到一家公司的命运。
  拉丹看着冯一平眼里的疑问,马上知道,对这个问题,他肯定也已经有很多的思考。
  他既考虑企业长寿的问题,又考虑接班人选择的问题,这自然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他对自己创办公司的自信,而且还不是短期的自信。
  他又一次感叹,这还真是个妖孽的年轻人。


第七百三十九章 传承
  企业寿命这个问题,对那些有想法的企业家来说,都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因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才几十年,加上中间还是有一些波折,我们国家的统计数据,可能不一定有说服力。
  但美国的统计数据,应该很能说明问题。
  在商业体系发展成熟的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10~12年。
  这样的数据,任谁看了都不会觉得乐观,正因为不乐观,所以才要思考。
  按塔塔的经验,无论是社会责任感,还是给员工的回报,冯一平觉得自己都可以做到和塔塔一样好。
  那么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掌舵者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目前的他还没想出正确答案的问题。
  或许有人会说,这多简单,找职业经理人不就好?
  事情真不是这么简单。
  现在的冯一平,倒并不一定就希望自己的事业,将来就一定要由自己的孩子继承,他相信,将来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决定,比如自己退休后,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运营,也一定会得到广泛的支持。
  只是,我们都知道,家族文化,是东方文化在经济领域里表现的显著特征之一,印度如此,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我们国家留存至今的那些不多的老字号,较为可考的,比如王老吉,一直靠的就是家族传承。
  其它的如张小泉、同仁堂、六必居……同样也是如此。
  世界上可能老字号最多的国家,要数日本,传承千年以上的企业,就有好几家,像塔塔这样,传承了近150年的企业,更是多达上万家。
  这上万家经营了超过一个半世纪的企业,同样也一直是家族式运营。
  欧洲的卡地亚,欧尚,美国的杜邦、福特……同样也是如此。
  也即是纵观世界,从亚洲到欧洲,包括美国,那些长寿的企业,多半都是家族企业。
  我们不讨论如果长寿企业太多,可能会导致的创新乏力,阶层固化等不利的影响,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家族传承,由创始人的后人担任负责人,这样落后的方式,在延长企业寿命方面,真不一定没优势。
  可能是因为,由创始人的直系后人担任负责人的家族企业,在遭遇逆境时,血缘的纽带、亲情的联系,会把他们整个家族的所有人,紧紧的捆绑在一起,荣辱与共,祸福同当,共同维系前人创下来的基业。
  大家对这种做法,最大的担忧,就是老子是英雄,儿子不一定是好汉,把公司交给后人打理,出现一个坑爹加败家的二世祖,你辛辛苦苦建的楼,他可能几年就拆个干净。
  这确实是个问题。
  但客观的说,职业经理人里,同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金翎和他这样的搭档,可想而知,没有重复的可能性,金翎是把冯一平的事业,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但是其它的职业经理人,经理人前面的那个定语,“职业”,自然有专业的意思,但应该也有这样的意思在,就是对很多专业人士来说,“经理人”,不过是他们的一个职业。
  既然是一份职业,他们在有些问题上倾向于自己的利益,也是必然的事,这家干得不好,他还可以去下一家,你不能期望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
  这样的还算好,那雀占鸠巢,把你的事业,演化成他的产业这样极端的人,也不是没有。
  如这会已经声名鹊起的国美那般,后来遇到的那位里外勾结,算计大股东的陈先生,或者牺牲大股东的利益,让自己的腰包丰厚一点的,更是普遍。
  还有,比如说苹果,请了那么多一流的职业经理人,为此把乔布斯都毫不客气的驱逐出去,又怎么样呢?结果还是越来越差。
  那还是在美国,苹果可以想到请可口可乐的负责人来担任CEO。
  但是在国内,即便不是创始人的后代接班,一般也是在企业内部找继任者,这个范围,其实也就是只比一个家族的范围大了一些而已。
  选出来的,也有很大可能是庸才。
  由此可见,不管是由自己的后人接班,还是让职业经理人经营,都不是最完美的方案,这也是冯一平想取经的问题。
  “我也只能说我们的经验,”拉丹说,“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继任者,不一定要是自己的嫡系后人,可以是家族里的其它能力出众的成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