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8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难怪冯一平不清楚,那样欧美男人的床头或者床上杂志,跟我们国家是绝缘的。
  “那邀请她跟你们一起回美国啊。”冯一平说。
  他现在可不敢再沾惹什么人。
  “可是,谁都看得出来,她青睐的是你啊,昨天晚上主动找你搭讪,今天又做了这么多周到的准备。”布林说。
  他转向佩奇,“你看看,我也有着雕塑家喜欢的立体的五官,身材也这么好,怎么就是没有冯有吸引力?”
  这原来也是个自恋的家伙!
  “可能,是因为年龄?”迈克看了电脑频幕一会——他把那当镜子。
  这家伙,没事尽瞎说什么实话?
  “哪里,你们几位现在,一个个的正是男人一生中最有魅力的时候。”冯一平笑着说。
  “不用奉承我们,这事我们肯定会对静萍保密的。”布林说。
  “别闹了,在你们走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跟你商量。”冯一平说道。
  “转移话题。”布林指着他说。
  “真不是,你们看,我在国内,有自己的传媒公司,奈飞公司,已经定下来,要自己制作内容,而内容制作,有一个很关键的一环,特效。”他说道。
  “而这里,又最善于解决具体问题,而且人力资源丰富,效费比低,你们觉得,我如果在这里成立一家特效公司,行不行?”
  这个想法,他不是第一次有。
  他现在在国内,已经涉足综艺和电视剧的制作,未来免不了会进军宽银幕,而国内的特效水平,那真是不说也罢。
  要求高一点的,还要找韩国的团队来制作——好莱坞的找不起,但他是尤其不喜欢给韩国送钱。
  这次到了班加罗尔,他觉得再这边成立一家类似的公司,主意不错,还方便接宝莱坞的业务——客观的说,宝莱坞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比国内的电影市场要高。
  同时,不论是产量,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还是口碑,真的,印度电影真比我们内地的要好。
  看到他提出具体的问题,那两位也不在嬉笑,“我觉得不错。”布林说。
  “我也觉得不错,”佩奇说,“只是,你不会是想复制乔布斯成功的道路吧。”
  他这说的是,乔布斯收购卢卡斯电影公司旗下工业光魔公司的电脑动画部,并成功的整合为皮克斯动画的事。
  “你提醒了我,这好像真不是不可以考虑。”


第七百二十八章 用心
  在佩奇他们出发去机场前一个半个小时,一碗清粥终于端到他们面前。
  由他们心目中印象深刻的性感东方女明星,亲自熬制的这碗粥,盛在一个镶着金边的碗里。
  “谢谢。”佩奇只喝了一口,便装作太烫的样子,用勺子在那里拌着。
  布林看了佩奇一眼,也喝了一口,然后就不解的看着吃得香甜的冯一平,“是我们味觉迟钝了,还是你那一碗味道比较好?”
  这孩子,吃不惯这没油没盐的东西。
  “你可以尝一下。”冯一平笑着说。
  “我想加糖。”他皱着眉说。
  “不行。”冯一平几乎和玛丽卡同时说出来。
  佩奇奇怪的看了他们一眼,“为什么?”
  冯一平朝那边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玛丽卡点点头,“糖和奶制品,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
  因为这边有三位加起来身家接近500亿美元的富豪在用餐,她非常乖巧的没提诸如“腹泻”之类的词。
  “看看,这就是发展中国家长大的孩子,和发达国家长大的孩子的区别。”冯一平损了那两位一句。
  其实吧,在有孩子之前,这样的事,他也是不清楚的,有了孩子之后,他就懂得了很多生活中的常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话不是说说而已的,教学相长这话,自然也有道理我们抚养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自己又一次成长的过程。
  但布林始终觉得这中间好像有什么猫腻,毫不见外的在冯一平碗中尝了一勺,“好像你的是要好吃点。”
  呵呵,这家伙!
  佩奇看着冯一平眼前的那碗粥,也有些想尝尝的样子,这时布林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一句,他马上笑了起来,而且有些暧昧。
  冯一平笑着指了指他们俩,他知道,布林说的肯定不是什么正经话。
  以眼光精准著称的冯一平,这次同样没有猜错,布林对佩奇说的是,“因为冯那碗粥,里面包含着更多的心意。”
  看着眼前这三位平常高高在上的人,当着自己的面,毫不见外的互动,表面轻松,其实心里挺忐忑的玛丽卡,终于感觉轻松了几分,“我还准备了这个。”
  她从那个食品盒里,又取出两个玻璃瓶来,佩奇马上叫道,“腌黄瓜!”
  冯一平非常确定,就是他女朋友安妮这会出现在这,他估计也不会这么激动。
  没办法,美国人啊,他们对腌黄瓜,有着一种让人难以琢磨难以理解的迷思。
  原本pickle这个词指的是腌菜的意思,比如pickled cabbage(腌白菜),pickled onion(腌洋葱),但是,由于美国人对腌黄瓜的那种蜜汁喜爱,所以pickle这个词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直接等于腌黄瓜了,你只要说pickle,人们就都知道你指的是什么,不用格外说pickled cucumber。
  以他们的一根筋,就腌黄瓜,自然被他们整出了好大一个系列,比如说,一成酸的、两成酸的……直到百分之百酸的。
  很多超市里,会有差不多一个通道,都用来放腌黄瓜。
  一个美国人,无论他来自于东海岸还是西海岸,无论他来自于寒冷的阿拉斯加还是炎热的夏威夷,一定会对某一款腌黄瓜情有独钟。
  这么说吧,就连美国白宫,除了那些高大上的办公室,也有一个房间,专门让总统夫妇来腌黄瓜。
  就是说小布什和劳拉两公婆,也会在白宫里“你洗黄瓜我来腌。”——这好像非常适合天仙配的调子。
  老美对腌黄瓜的喜爱,就连把泡菜当宝的韩国人也自叹弗如,因为肯定没有几个韩国人,会拿泡菜当零食,但很多美国人会这么干,他们不但会在汉堡、热狗、三明治……很多菜里加上酸黄瓜,他们还真会把酸黄瓜当零食啃。
  如果,你在一个美国妙龄女郎的包里,发现几根用塑料袋装起来的黄瓜,一定不要朝歪处想,那真是她拿来当零食的。
  哦,顺便说一句,美国用来做腌黄瓜的黄瓜,一般而言,虽然胖,但是都很短。
  “这是通用一位高管提供的。”玛丽卡刚解释了一句,就惊讶的看到,那两位超级富豪,已经非常没形象的拿起一根就啃,脸上蜜汁陶醉。
  这也太好满足了吧!她想。
  冯一平就矜持得多,本来嘛,白粥他也能喝得很有味道,玛丽卡拿出来的这瓶一闻,就是中国味的腌白菜,只能算是锦上添的那朵花而已。
  “谢谢,让你费心了。”
  “这是我一个朋友,从一家叫华为的中国公司那里拿来的。”玛丽卡说。
  那还真是用了心。
  班加罗尔的美国公司,遍地都是,但是中国公司,那真是凤毛麟角,最知名的,当属华为,在99年,华为就很有前瞻性的在这里设立了研发机构。
  这么小小的一瓶腌白菜,一定费了她不少心思。
  “你们喜欢就好。”玛丽卡此时的感觉,就跟被好莱坞一部大制作的电影选中了一样。
  她坐在那里,心里满是兴奋。
  ……
  酒店门口,佩奇对着冯一平,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最后,在车门关上前,佩奇还是拉住冯一平,他朝很知趣的还在楼顶,并没有下来的玛丽卡挥了挥手,在冯一平肩头拍了拍,最后只说了一句话,“保重。”
  “放心。”冯一平明白他们的意思。
  话说,如果不是关系真的好,他们肯定不会操心这个。
  “茹晗,别让静萍知道昨晚的事。”他对来接佩奇他们的林茹晗说。
  “好的老板。”
  车队出发之前,冯一平看到,布林悄悄的对自己做出了一个“加油”的姿势。
  这家伙!
  ……
  冯一平又回到了顶楼的躺椅上,身子确实还有些虚,好在有迈克在,好多事能由他处理。
  玛丽卡自然有些高兴,她用手撑着下巴,笑着问冯一平,“我还以为,作为你这样的富豪,一定会有忙不完的工作呢。”
  “这个,我们也有人权的好吗?”与其一个人在楼上昏睡,有一个美女陪着,总是更让人心情愉悦的事。
  病人吗,就是要心情愉悦。
  “呵呵呵,”玛丽卡捂嘴娇笑,又是一阵波涛汹涌,“我没想到,你这样的超级富豪,居然会觉得自己没有人权?”
  “所以啊,远远看去优美而神秘的人和事,只要拉近了看,你就会发现,它们原来既不神秘,又不优美。”冯一平看了她一眼。
  “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接触你这样的超级富豪,你们的生活,我依然觉得非常新奇。”她在话里,倒是不忌讳提冯一平超级富豪的事。
  “也没什么不同的,到了你们这,第一时间该吃坏肚子,也就吃坏肚子,对吧。”
  “呵呵。”两个笑声响起来,另一个,是依然跟着冯一平一起上来的迈克。
  “作为一个印度人,我很抱歉让你有这样的遭遇,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为你们做些什么。”
  “谢谢,你做得已经够多了。”
  “不,我觉得这还不够。”玛丽卡凑近了一点,稍微低着头,冯一平不动声色的转开眼睛,那个,非礼勿视。
  对于眼前这位的size,他有一个很直观的认识,从《情怨》那部电影看,躺下来的时候,也有海碗那么大,非常以及相当的壮观。
  “听说你接来下要去孟买?”她问道。
  这个是瞒不住的,本地的报纸上,甚至新德里的报纸上,对他接下来的行程,都有公开的报道。
  “是啊,我希望能去那里看看。”作为一个商人,来印度一趟,新德里可以不去,孟买必须得去看看,因为那是印度的商业中心,是印度的商业之都。
  “刚好我要回家,能不能在你的飞机上给我留个座位?”玛丽卡目不转睛的盯着冯一平。
  “你知道,我的飞机刚走,送佩奇他们回美国。”
  “那刚好,我本来也准备包机,能有那个荣幸邀请你和我一起吗?”
  这还真是没法拒绝。
  于是,下午的时候,塔塔集团派来接冯一平的那架专机上,又多了一个人。
  ……
  我们得说,无论如何,当同行的人里,多出一位养眼的女性时,总是一件让人惬意的事。
  塔塔集团派出的这架专机,比崇尚简洁的冯一平的那架湾流,要奢华得多,同样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印度对奢华的装饰,同样非常在行。
  就说冯一平他们坐的主位,就比他自己的那架要更奢华不少,所占用的空间也更多,实际上和其它的座位,有了个小小的区隔。
  登机之后,迈克他们好像很累,迅速闭上了眼睛,就剩玛丽卡小声的向冯一平介绍孟买的一些情况。
  两个人面对面的坐着,为了能让冯一平听清她的话,玛丽卡经常会趴在桌子上,这就让冯一平不得不经常看向窗外,那个,非礼勿视。
  “我最喜欢的孟买景观,是海滨大道。”玛丽卡说。
  这时对面冯一平动了一下,玛丽卡脸一红,连忙低头说,“对不起。”
  冯一平笑了笑,“怪我。”
  这话,他真不好接“没关系。”
  刚才,在桌子底下,两个人的大腿,亲密的接触了一下。
  冯一平是下意识的马上弹开,所以动作有点大。
  刚刚还聊得很高兴的两人,这会有些沉默,恰好这时,空姐走过来,“冯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吗?”
  冯一平摇摇头,对面的玛丽卡却向她拿来了卫星电话,“今天晚上,没有什么特殊的安排吧。”她问道。
  “今晚还是休息,明天一早,会去塔塔集团总部造访。”
  “哦,那就好。”她笑了一下,就打起电话来。
  虽然是非礼勿听,但是,就这么大点空间,冯一平还是隐约听到一些,她好像是在跟人确定什么事,很重要的样子。
  随着她也放松的靠在座椅上,桌子底下,两个人的腿,接触的机会更多了些,往往是一分开,过不了一会,就会轻轻的接触一次,然后分开,就这么循环往复。
  打电话的玛丽卡,有时候还会对着电话里笑,但是眼睛却看着冯一平,有时候还会做出一些非常自然的小女儿情态来。
  冯一平就觉得,随着桌子下一次次的接触,自己的体温,好像有些升高。
  老实说,面对着这样自己曾经遐想过的对象,心里没点起伏,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很快想起了在雅典时,金翎的那番话,以自己的性格,还是别想着再来什么ONS之类的,自己驾驭不了那样的情感。
  在自己反省的时候,他也琢磨出一个道理来,凡属严重错误,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那就是没有克制感情的冲动。
  这一点,在工作上如此,在生活上,更是如此。
  他乐意有个美女陪着,但是,更进一步的,还是得把持住。
  “对不起,”在玛丽卡有些诧异的眼神中,他站起来走到后面迈克身边,“迈克,有个问题得跟你商量一下。”
  迈克忍不住看了前面一眼,这老板,还真不是常人啊!


第七百二十九章 重视
  濒临阿拉伯海,被称为印度西部门户的孟买,是印度人当之无愧的骄傲。
  一定意义上,孟买之于印度,类似于SH之于中国。
  印度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有一句用来自我激励的话,“孟买只领先SH20年。”
  意思是,如果再不努力,很快将会被SH赶上——呵呵,不是太理解他们的幽默。
  潮湿的雨季刚过,此时刚进入旱季的孟买,天高气爽,是个造访的好时候。
  整体来说,这个印度的商业之都、金融之都,和班加罗尔的情况非常一致,基础设施欠账厉害,贫富差距明显,富人区比肩欧美的富人区,而贫民窟,看起来真和非洲最贫穷的部落没多大区别。
  在古堡区,有一座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对印度人来说,却鼎鼎大名的小楼——孟买楼。
  它叫孟买楼,并不是因为它是孟买的行政中心,而是因为它是印度最大的私人企业集团之一,塔塔集团的总部。
  塔塔集团创办56年后,于1924年,搬入这座在当时的孟买,最现代的大楼里办公,迄今恰恰在这栋大楼里,指挥麾下遍布世界各地的公司,达八十年之久。
  八十年过去,当初气派的总部大楼,此时已经泯然众矣,甚至都比不上它旗下一些二级公司的总部大厦气派,但是,这里依然是塔塔集团的中枢。
  大楼顶上那几座高高耸立的通信塔,象征了它与众不同的身份。
  此时在孟买楼的顶层,塔塔集团的董事长,现年66岁的拉丹塔塔,正认真的看着手里的一份文件,文件的首页上,年轻的冯一平,笑得灿烂又阳光。
  虽然在他手里,只有薄薄的不到十页纸的内容,但在他的办公桌前,还放着两个纸箱,塔塔手里的这些,是那两大箱内容的精华。
  在他的办公桌旁,还坐着6位都拿着一台电脑的精干男女,他们随时准备应对拉丹塔塔的询问。
  这些人态度非常恭敬,因为眼前这位法令纹很深的老人,可绝不像这次的调查对象冯一平。
  像塔塔这样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家族中人想成为掌舵者,绝不是轻松的事。
  作为塔塔家族的一员,拉丹塔塔能被他的前任,他的远房叔叔J。R。D塔塔,指定为接班人,这条路自然走得非常不容易。
  大胆的猜测一下,能成为这样一个集团的接班人,其难度,不亚于那些白手起家创业的人所面临的困难。
  在接手公司大权之后,他对那些元老的清理,对集团的精神支柱钢铁产业的彻底清理,变相裁撤几万人的举措……更充分说明了他的铁血和冷酷。
  在他面前保持足够的恭敬,是他的这些助手天然的选择。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拉丹缓缓翻动纸张的声音,从这声音来看,他看得非常认真,有时候还会翻回去看前面的内容。
  作为相邻的两个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的交流,说实话,确实不多。
  在十多年后,我们每年出境游达到过亿人次的时候,到印度来旅游的,也不过只有百万人而已,这个比例,真的是非常小。
  反之,印度就更是如此,不然就不会有那么他们觉得很正面,我们觉得太好笑的看法。
  当然,塔塔集团此时在中国,是有办事机构的,这整整两大箱资料中的很大一部分,包括文档和视频资料,都是由塔塔中国的机构提供,另外的一部分,则是它美国的公司搜集的。
  就那十多页A4纸,拉丹塔塔心无旁骛的整整看了超过一个小时。
  外表平静的拉丹塔塔,此时心里却极为汹涌,这个在世界上名头响亮,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